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桑扈原文翻译及赏析
桑扈
朝代:先秦
:佚名
原文: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翻译:
译文:青雀叫得动听悦耳,羽毛光滑颜色分明。大人君子各位欢乐,受天保佑得享福荫。可爱的青雀真灵活,颈间的羽色好奇妙。衮衮诸公同欢共乐,保卫家国要把你们依靠。作为国家的屏障和支柱,诸侯都把你们当成言行的法度。克制自己遵守必要的礼节,就能享受不尽的洪福。在弯弯的牛角杯中,酌满的美酒色芳香浓。贤者交往从不倨傲,万福来聚天下从风。
解释:⑴交交:鸟鸣声。桑扈:鸟名,即青雀。⑵莺:有文采的样子。⑶君子:此指群臣。胥:语助词。⑷祜:福禄。⑸万邦:各诸侯国。屏:屏障。⑹之:是。翰:"干'的假借,支柱。⑺百辟:各国诸侯。宪:法度。⑻不:语助词,下同。戢(j):克制。难(nu):通"傩',行有节度。⑼那(nu):多。⑽兕觥(sgōng):牛角酒杯。觩(qu):弯曲的样子。⑾旨酒:美酒。思:语助词。柔:指酒性温柔。⑿彼:指贤者。匪敖:不高傲。敖,通"傲'。⒀求:同"逑'。集聚。
赏析:
与《小雅》中的多数作品都被指为刺诗一样,这首诗也被《毛诗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孔颖达疏据毛序郑笺说:"以其时君臣上下升降举动皆无先王礼法威仪之文焉,故陈当有礼文以刺之。'但从诗的本身来看,好像仅为周王会宴诸侯时助兴的一首乐歌,而与讽刺无关。
乐歌的首两章均以"交交桑扈'起兴,这是《诗经》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浅近的自然物象,引出全诗所要记叙的大事或抒发的感情。在起兴的物象和表达的内容之间尽管没有什么必定的直接联系,但两者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具有内在的通融性,从而使人在不行言传中获得联想和意会的妙趣。如这首诗起兴中欢然鸣叫的青雀,光荣光明的羽毛,就为以下陈述宴饮营造了一种明快欢快的气氛,仿佛自然界的青雀与宴饮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心理感应。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大大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从内容来看,这首助兴的劝饮乐歌还真有点***治颜色。它上来便指出君子的欢乐,是来自上天所赐的福禄;接着又强调君子也就是与会诸侯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前两章的述写在先扬中已暗伏后抑的因素,所以后两章即在此基础上向与饮者提出"不戢不难'和"彼交匪敖'的要求。应当说这种劝告是很尖锐也很严峻的,但由于前面"之屏之翰,百辟为宪'的铺垫,和后面"万福来求'的激励,使之显得从容不迫、合情合理,所以也就更具有理性和感情的说服力。
另外,对于"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两句也应予以留意。它的表面作用是点出饮酒,在全诗中立一基点,据此可认为它是周王宴饮诸侯时所奏的乐歌;但在第四章的前面,它的特别地位又对以下的"匪敖',起着一种隐喻的示意。它好像是在告知人们:正和性柔能使酒美一样,人不傲才能福禄不断。这种隐喻,是很有深意的。
史料记载
涉江里还提到两个人,"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屈原是把这两个人作为自己的同类加以描述的。接舆人称楚狂,跟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所谓"髡首',就是囚犯所留的发型(当然他本人并非囚犯,是自主留的那头),有人说就是光头,也有人说就是不冠不髻,披头散发,不管是啥吧,我们可以把接舆看成就是当年的"朋克'或者"光头***'。接舆跟孔子朝过面,史记中记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行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者殆而!'原来接舆还会唱歌,这歌啥意思呢,也许就是"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当然了,他不是让孔子忘了哪个女人,是放弃从***的准备。
屈原和接舆都是在服饰发型上异于常人,跟桑扈(桑户)比起来,就大为不如了,由于桑户根本不穿衣服。"臝行'就是"裸行',不穿衣服溜达,按今日的说法,是"天体主义者'或"暴露狂',比新闻中的教授可厉害多了,不是在特定场合裸,而是无日不裸,无时不裸,让他一次裸个够,把裸体进行究竟。一个人裸体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裸体不穿衣服,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高中语文课本节选屈原的诗歌涉江较好地体现了宏大诗人屈原"志行高洁,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但教参对"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的分析,以及引用的郭老先生的翻译,个别地方,笔者尚有疑义。
接舆、桑扈,相传分别古代的狂士、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有:"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者殆而!(《论语微子》)'这段意思是说,接舆见楚***无常,而孔子却处处游说自己的***治主见,因而对孔子唱歌,说乱世没有挽救的盼望,劝告孔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
桑扈
既然如此,"接舆髡首兮'就应是接舆"自残'而造成的,译为"接舆成为奴隶'不妥;由此得出,"桑扈裸行',亦是表明桑扈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不能译为"桑扈没有衣裳'。其实,就诗歌整体而言,"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是承前两句"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而说的,意为要象接舆桑扈那样"不能变心而从俗';"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也是针对前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而言的。教参则分析为"诗人叙述了古代贤者如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等坚持真理,正道直行的品德以抵抗所处的溷浊社会及其黑暗统治。诗人用古代贤者的不幸遭受来类比自己的境况和身世'(P42其次段)笔者的认为,上述的表达明显不妥,应改为"诗人分别用古代贤者的正直性格和不幸遭受来类比自己的品德和境况。'另外,"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句中的"与'字,笔者以为应解释为"数'(shǔ)。清代王夫之在《楚辞通释卷四》中对这一句作了解释,"与,数也。'马茂元先生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58年版)中也有此说(该书P130)。
综上所述,文首的关于涉江文段的翻译应为"我不能转变志趣随波逐流,故应当忧愁苦痛而至于死。(应象)接舆自残而髡、桑扈不满现实而裸行那样(勇往直前)。忠臣没有(被)任用,贤士没有(被)接受,(历史上有)伍子胥被赐剑而杀,比干因剖心而亡。历数前代(对忠良)都是这样,我又何必怨恨今人的荒唐。'
关于"接舆'典故的应用许多。除去上文的"接舆而凤'外,还有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现代民仆人士柳亚子亦有诗《有怀章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住房屋装修合同协议书
- 玻璃安装合同协议
- 防雷合同协议作用
- 训练合同协议
- 车辆解除合同协议书范本
- 购房合同补偿协议
- 工艺品供货协议合同范本
- 个人家政保姆合同协议书
- 销售返利合同协议
- 因孕期续签劳动合同协议
- 2024年新疆财经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真题
- 自主招生常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版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清单
- 2025年合肥高新国有房屋租赁经营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面上项目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量与计量单位的整理与复习
-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设计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工程数学第4次作业-形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