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_第1页
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_第2页
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_第3页
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_第4页
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防洪1.1库容条件三峡工程所形成的水库,大都位于高山峡谷中,故水库虽较长 •但库容相对不很大。按照选定的方案,大坝最大坝高181m,壅水高度约110m,形成了约2 31000km库面的水库。坝顶高程185m以下库505亿m,正常蓄水位175m以下库容3 3393亿m,防洪限制水位145m以下库容171.5亿m。三峡水库的特点是:整个水库长570〜650km,水面平均宽仅I」km,属河道型水库。3按正常蓄水位175m,枯季消落水位155n计,兴利调节库容达165亿m,3但与多年平均水量4510亿m相比,库容系数不足4%,从径流调节特性上看是一个"小"水库,仅能进行季调节或不完全年调节,故三峡水库从整体上说对长江年内径流情势改变是不大的。按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175m,防洪限制水位145n计,防洪库容达221.5亿需,尽管它与长江巨大的洪水来量(例如1870年最大30天洪量达16503亿m)相比,所占比例只有百分之十几,但由于长江河槽的泄水能力与最大流量之比相对较大,加之三峡工程有良好的控制洪水的性能, 可以实行有利的补偿调节,故这个防洪库容仍能发挥较好的防洪作用。三峡工程在长江防洪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峡工程位置紧靠防洪重点保护区一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上端, 控制了长江上游全部洪水,具有较大的防洪库容,枢纽工程具有蓄泄自如的调控洪水的手段,因而是长江防洪治理的关键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的主体。解决荆江防洪问题的决定性措施荆江河段是目前长江防洪形势最严峻的河段, 历来是长江乃至全国防洪的最重点。自明代荆江大堤基本形成以来,堤内逐步成为广袤富饶的荆北大平原。多年来,荆江河道由于泥沙积不断抬高,洪水位逐渐升高,而堤内由于泥沙已很少进入,造成地面与荆江洪水位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使赖以保证防洪安全的荆江大堤堤身不断加咼,目前已达到12〜16mo由于大堤系不断加培而成,堤质不良,堤基相对不透水层单薄,土质结构复杂,不连续的粉细砂层、淤泥层随机分布,个别地段还有砖瓦木石等杂物,存在许多先天性缺陷,在洪水期经常发生翻沙鼓水等重大险情,万一大堤溃决,数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以十多米水头倾泻而下,将可能造成死亡数十万人的毁灭性灾害。荆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万一大堤溃决或被迫分洪,亦将造成极为严重的洪灾。目前荆江大堤防洪能力即使按沙市水位45n完成加高加固后才略高于10年一遇洪水,即使考虑荆江分洪区等分洪工程运3用也仅能勉强防御枝城来量80000m/s的洪水,约相当于40年一遇,洪水超过这一标准还无切实可靠的对策。由于洪水来量远远超过允许泄量,故仅靠加高堤防来解决荆江防洪问题是不现实的。 只有兴建三峡工程,才能把长江上游洪水调控到合理的范围,经规划设计,可以把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并对1000年一遇洪水或类似1860、1870年的特大洪水可调节至枝城最大3流量不超过80000m/s,从而可在现有的分洪工程配合运用下安全行洪。可见,三峡工程是解决荆江防洪问题最有效的决定性措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末年2000多年间,发生洪水200多次,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大洪水,荆江河段1700多km超警戒水位,24处溃口,高峰时48万军民上堤抗洪。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公元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灾之一。据初步统计,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省,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 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库容为393亿m的大水库,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m。三峡工程的建成,使得长江最险要、全国七大江河中防洪标准最低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自三峡工程建成以来,经历了2010年、2012年两次特大洪峰考验。其中,20123年汛期,三峡工程成功经受71200m/s建库以来最大洪峰考验,最大削峰28200n^/s,年度汛期累计拦洪266亿斥,相当5个荆江分洪区的分洪量。据宜昌水文站3 3测量资料,1998年洪峰流量为63300m/s,1954年洪峰流量为66800m/s,1931年洪3 3峰流量为64600m/s,2012年洪峰流量为71200m/s,2012年的洪峰流量均超过20世纪历史上三次大洪水。如果当时有三峡水库调洪,控制泄洪流量,就不会发生那样严重的洪灾。而本世纪2010年和2012年遭遇的洪水流量与20世纪三次大洪水流量接近或略大,但再也看不到像1998年数十万军民“严防死守”大战江堤的景象,是三峡工程确保了荆江、长江长久安澜。解除了武汉市防洪的后顾之忧武汉市是特大城市,地势较低,多年来进行城堤建设,已形成独立的城市防洪保护圈,其标准达到了20〜30年一遇,相对其他地区标准要稍高些,但超过这一标准后仍需依靠流域整体防洪方案运用,在其上下进行分蓄洪来控制洪水位。但武汉市防洪还有一后顾之忧,就是担心荆江大堤溃决后洪水抄近路直趋武汉造成洪水位急剧升高的问题。这是由于从沙市附近到武汉的直线距离, 要比从沙市经长江河道到武汉近得多,且无有效的防洪屏障,故万一荆江大堤溃决,巨量洪水就可能抄近路直趋武汉。三峡工程解除了荆江大堤溃决的威胁,从而也就解除了武汉防洪的这一后顾之忧。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量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主要依靠堤防、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按照31954年洪水为防御对象,安排了约500亿m分洪容量的分蓄洪区。在超过堤防防御标准的洪水袭来时,分洪运用是有效的,可行的,这已为 1954年、1983年等大洪水年份防汛斗争所证实,但分蓄洪的损失很大,运用也十分困难,它只是在上游没有足够的干支流水库拦洪情况下被迫牺牲大片农田, 求保重点的一种不3得已的措施,应当力求减少数量及减少使用机会。三峡水库具有 200多亿m防洪库容,并能对洪水调控自如,可使荆江分洪区的使用机会达到 100年一遇以上,3针对1954年洪水情况,可减少城陵矶附近地区分洪量40亿〜102亿m,从而大大减少了分洪损失。延缓洞庭湖淤积,长期保持其调洪作用洞庭湖区是长江、四水洪水的洪道与调蓄场所。现状条件下,三口分荆江洪水入湖流量占荆江洪峰流量1/3〜1/4,洞庭湖对入湖总入流洪峰的削减值平均达一万余立方米每秒,故它对于长江中下游防洪来说是太重要了。但长期以来,长江分入湖中水流挟带大量泥沙入糊, 下荆江裁弯后虽有所减少,目前每年仍达1亿t左右,故造成了严重的淤积,加速了洞庭湖的自然消亡。三峡工程兴建后,下泄泥沙将大幅度减少(2013年三峡入库泥沙1.266亿t,建库后来沙量减少约75%出库泥沙0.324亿t,排沙比约25%,在不考虑长江上游支流建库的情况下,在库区达到冲淤平衡(约100年)前,荆江含沙量将比目前小很多,特别是刚建成的20〜30年间三峡工程下泄水流含沙量仅为原来的30流右,从而大大减少三口来水挟带入湖沙量,初步研究认为可能由建库前的1亿t左右减为2000万t左右,从而使洞庭湖的年淤积量很少。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的不断兴建,水土保持作用的逐步发挥,三峡工程水库冲淤平衡的年限会继续延长, 荆江含沙量大大小于目前的状况可能维持一二百年,这就使洞庭湖的调蓄洪水的作用得以较长期地保持下去,也为洞庭湖区全面综合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对长江防洪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三峡工程建成后,使长江中下游形成以水库、堤防、分蓄洪区、河道整治组成合理的防洪工程系统,其调度主动性可靠性大大增强,长江防汛局面将会根本改观。二、 三峡工程在长江水电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峡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n^,径流丰沛而相对稳定,有条件兴建高坝集中落差,故形成了巨大的发电能力,是条件极为优越的巨型水力发电工程。世界最大的节能减排水电站三峡工程设计装机容量达18200MW如加上右岸地下厂房6X700M和左岸2X50MV自备电站将达22500MW),年发电量880亿kWh,在目前世界上已建、在建及研究得较成熟的水电工程中,首屈一指。它的建成将使我国水电建设在世界上的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据统计三峡电站建成十年来,截至2013年年底,累计发电7100多亿kWh,相当于替代燃烧2.35亿t标准煤。平均每年减少10000万tCQ,减少200多万tSQ,减少1万多tCO,减少37万t氮氧化物,以及大量的废水、废渣和浮尘等,减排效益显著。据监测,大坝建成后,其所在地宜昌市的酸雨区大大减少。华中、华东能源供应的最重要支柱华中、华东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对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很快。然而这两个地区一次能源均较短缺:华东地区煤炭、水能均缺乏,华中地区水能资源稍多,但除了三峡工程以外,余下的也不多了,故此两地区需长期从外部输人能源的格局是确定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将成为21世纪初的一个时期内华中、华东地区的支柱电源,三峡工程每年向这两地区增供的电力在一段时期内可达其增长需求的约一半,可见其作用之巨大 。开发长江水能资源最重要的工程长江水能蕴藏量2.68亿kW,可开发量1.97亿kW,三峡工程的建设,意味着开发了长江约十分之一的可开发容量,因而它将在长江乃至我国的水能开发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促进全国联合电网的实现由于三峡工程的地理位置优越及规模巨大, 工程建成后,实现全国各大电力系统正式联网已具备了充分条件,势在必行,这将取得巨大的联网效益,成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三、 三峡工程在发展长江航运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峡工程壅水高度约110m,形成长570〜650km勺库区,水库调节径流增加了下游枯水流量,从而为发展长江航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3.1改善重庆至宜昌航道的根本措施长江重庆至宜昌是西南地区至华中、 华东的主要水路通道,江面由上而下逐渐收缩,万县以下一般仅宽150〜200m,平均比降为0.18%。特别是三峡段,最窄处仅110m,年内水位变幅最大达60m,日变幅可达10m以上。本河段原有急流滩、险滩、浅滩139处,其中有绞滩站24处。葛洲坝枢纽建成后,淹没了库区急流滩、险滩共30余处,改善了130km勺通航条件。经过40多年努力(三峡工程开工前),航道维护尺度为2.9mx50mx750m,可通航1500t船舶组成的船队,但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船舶通行要受到单向航道、绞滩等制约,航运通过能力有很大限制,且已不能靠一般整治措施得到根本改善。只有兴建三峡工程,形成570〜650km勺深水航道,改善众多港口的作业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重庆至宜昌航道,使其与中下游航道相适应,为长江航运发展,为西南地区与华中、华东的物资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三峡水库建成前,川江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制约了长江航运的发展。水库蓄水后,极大地改善库区航道条件,航行船舶吨位从 1000t级提高到5000t级,重庆至宜昌航道从三级升为一级,实现了全年全线昼夜通航。三峡工程使长江真正成为实至名归的“黄金水道”。全年平均货运量增加了5倍,运输成本降低约1/3。从2003年永久船闸开始运行,截至2013年年底,三峡船闸累计通过船舶57万艘次,旅客1001万人次,过闸货物6.4亿t,加上翻坝转运,通过三峡枢纽断面的货运总量达7.5亿t,是三峡水库蓄水前葛洲坝船闸22年货运量的3.6倍。3.2削减洪水流量,增补枯水流量,改善中下游航运条件长江中下游河道具有较好的通航条件,但仍然受到枯水季节流量小水浅及洪

水季节流量大流速高的一定制约。三峡工程兴建后,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 1〜34月下泄流量可比天然情况增加1000〜3000m/s.有利于提高下游枯水期航道水深(约1m);汛期因防洪需要,三峡水库将对大洪水削峰滞洪,也将有利于航行。从以上各方面分析,由于三峡工程有利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条件, 可以在长江的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其地位是其他任何工程无法替代的。此外,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在提供供水水源、有利南水北调、发展水产及旅游、改善环境、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发展等等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当然,三峡工程在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还会带来一些相关的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四、在生态补水、应急抗旱、抵御咸潮方面的作用3三峡水库具有393亿m库容,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淡水水资源储存库。3即使在枯水期,也可维持长江流量在4000m/s以上。三峡工程正式启动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显示出巨大的枯水期补水效益。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三峡水3库已累计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达928.5亿m,使中下游沿岸地区冬春季节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2011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大面积旱灾, 三峡水库紧急3向中下游补水54.7亿m,相当于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一年用水量,有效改善了中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为缓解特大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水库利用其较大的兴利库容对抵御咸潮入侵效果显著, 在河口遭遇高潮位及又逢少雨季节、枯水流量时,水库加大下泄流量以减轻海水倒灌对河口水质的污染。据监测,2014年1月,长江流域降水较同期均值偏少七成,2月长江下游水位持续偏低,造成上海长江口遭遇20多年不遇的最长时间咸潮入侵,直接影响到200多万人的生活用水。为应对长江口咸潮入侵,三峡水库加大了向长江中下3游的补水力度,从1月到3月初,累计向下游补水73.86亿m,显著改善了长江口咸潮入侵的情势,又一次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三峡工程巨大的社会公益效能。总之,从2003年三峡工程围堰挡水发电以来仅十年多一点的时间, 三峡工程在有效控制洪水、防洪抗旱、提供清洁能源、改善长江航运、抵御咸潮入侵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和效益,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库区乃至流域生态与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过上千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农业、工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的人口、淡水资源和粮食产量均占全国1/3,GDP勺占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沿江九省市(青、藏除外,下文同)的43个地市。该经济带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高密度的经济走廊之一。该经济带国土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1995年人口2亿多,约为全国人口的1/6,GDP总计1.4万亿元,仅以上海为中心,16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GDP占全国的18%。如果没有三峡工程,长江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五、三峡工程十年运行小结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利枢纽开始下闸蓄水,三峡工程启动运行、逐步发挥效益的序幕由此拉开: 2003年,6月10日实现135m蓄水,6月18日双线五级船闸正式通航,7月10日首批发电机组并网发电;2006年10月27日首次实现156m蓄水;2010年10月26日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三峡水库蓄水首次达到设计水位;2012年7月4日,三峡电站34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截至2013年,三峡工程已经安全运行十年。在此期间,三峡水库汛期累计实施防洪运用 24次,最大削减洪峰流量30000nVs,年度蓄洪最多达7次、拦蓄洪水266亿m;三峡电站累计发电7119亿kWh,年度最大发电量981亿kWh,占全国水力发电总量的14%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物6.4亿t,包含翻坝转运的货物在内,三峡河段十年间的航运货物总量达7.5亿t,是三峡工程蓄水前二十二年的3.6倍。此外,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