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21份第41讲生态工程_第1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21份第41讲生态工程_第2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21份第41讲生态工程_第3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21份第41讲生态工程_第4页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121份第41讲生态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1讲生态工程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2015备考、最新考纲]态工程的实例(Ⅰ)。01追本溯源拓认知一、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2)多效益;物质循环的规律,少消耗2.生态工程的特点:(1)(3)

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

废弃物的资源_化

,而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分层分级

利用。如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繁多而复杂

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整体性原理: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

经济和社会

等系统的影响力。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

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和

系统整体性

原理。三、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1.生态工程的实例2.生态工程发展的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 效益的结合。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效果自评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叙述的正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是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是利用系统整体性原理(√)在建设生态工程时,既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高(×)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02核心考点培素能考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核心突破命题探究1.

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

由图可知,该图突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

C2.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

人工林物种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易遭破坏。[答案]

C技法提炼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例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2。原因是系统保持有很高的生产力,具体是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考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核心突破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由于图示没有造成污染,所以不可能是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题图中没有提及能量问题,也不可能是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答案]

B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该系统中将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该系统将多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整合在一起,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理。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原因是

。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水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原因:

。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比单纯种植蔬菜和单纯培育蘑菇带来的效益之和还要高,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

原理。[解析](1)图示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建立沼气池,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其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图中生态农业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因此生产的大米无公害。(3)发酵装置中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4)蘑菇为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CO2等无机物,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答案](1)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

(2)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对水的污染

(3)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 (4)蘑菇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光合作用增强 系统整体性技法提炼1.

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1)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

则;(2)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