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例-高苑科技大学_第1页
论文范例-高苑科技大学_第2页
论文范例-高苑科技大学_第3页
论文范例-高苑科技大学_第4页
论文范例-高苑科技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苑盃機電光高中職小論文競賽電動機車車架焊接後應力及疲勞CAE分析作者:涂○○○○高職機三甲班張○○○○高職機三甲班指導老師:夏○○老師壹、前言由於機車具有輕便及機動性佳等優點,早已是台灣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平均每年大約有65至70萬輛的需求規模,而機車相關產業的發展亦已逾半世紀,從原先高度仰賴進口的代工組裝型式發展至到目前已近100%自製率的成熟產業,國內機車業者歷經無數次激烈競爭與挑戰。而消費者在歷經多年來的使用經驗後,對電動機車產品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一般的性能、安全、舒適外,耐用性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一般而言,電動機車行駛於道路時,由於道路之高低起伏,使車體承受大小不同的反覆作用力。雖然力量不至於馬上造成車輛產品損壞,但在長期的使用下,會不斷的累積損傷的能量,當累積損傷達到材料的上限時,便造成破壞。隨著幾十年來CAE技術的發展,在現今已發展出許多種類的技術,其中包括有限元素法、邊界元素法、有限差分法等。每一種方法各有其應用的領域,而其中以有限元素法應用的領域較廣,其中包含結構動力學、熱力學、流體力學、電磁學等(江銘傑,2006)。在1960年,FiniteElementMethod便開始被應用於結構分析方面的計算,之後有限元素法便快速的在各種工程和物理學科方面發展(KobayashiS.,OhSoo-Ik,&AltanT.,1989)。卓進興利用有限元素法模擬機車車體結構的模式,包含機車結構的動態與靜態分析以及車體結構的最佳化設計(卓進興,2003)。在動態方面利用電腦求出其結構的自然振頻,並與模態實驗作驗證,以確保電腦模型的可靠性。在靜態方面則利用模擬車體結構受力變形的情形,以求出車架結構所需加強之部份。最後,利用最佳化設計的方法,針對全模組之結構給予參數化之設計,並且給定結構振幅最小化之設計目標,在此目標下,求出結構的最佳化設計。Robin討論機車設計包含完整的實驗測試以及虛擬的原型測試,使用了數種分析方法應用於金屬及複合材料元素。最後並詳細的討論了新型態的機車吸振連接器的最佳化設計過程,考慮了摩擦力以及車體在賽車場控制的模擬(TuluieR.,&EricksenG.S.,2000)。材料疲勞問題的研究起源很早,自人類使用各種機械構件以來,疲勞問題即隨之產生,但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人們才開始注意這個問題的危害性,並逐步加以控制改善。圖2電動機車車架實際分析模型前軸(Front):前避震(單支)K值6370N/m;輪胎:K值98000N/m;透過彈簧並聯與串聯,經計算導入CAE之軸向勁度為11374N/m。後軸(Rear):後避震K值17640N/m;輪胎:K值98000N/m;透過彈簧串聯,經計算導入CAE之軸向勁度為14949N/m。2、網格設定電動機車車架在分析過程中所使用的網格類型如下所述,其分格的結果可參考圖2所示:全車架結構分析採用的是均為6節點三角形殼元素(6nodestriangularelement),薄殼元素中的每個節點具有六種自由度,即三向平移及三向旋轉。其網格品質由兩項尺度來決定,一是元素大小(ElementSize),另一項是元素的公差,兩者在設定時以一定比例(1:0.03)自動調整;為確認採用元素大小所造成的模擬運算誤差,分別以不同元素大小(50,40,30,25,20mm),進行車架(無負載)之自然振動頻率分析。經分析獲得5種元素尺寸的前4個自然頻率,其節點數與頻率大小如圖3所示:圖3收斂趨勢由圖3中可看出收斂趨勢,以前4個自然頻率來說,至節點數6269達收斂,因此後續的分析皆以此作為分析基準。3、材質參數其中車架部份為純碳鋼(SPHC),若為空車架時重約16.34kg,含各項元件如輪胎、馬達變速箱、電源轉換器及電瓶後空車重為98.66kg,當考慮一位駕駛者約75kg後,實車重為173.76kg。(三)焊接疲勞分析車架所使用的焊材為TM-70,降伏強度為545MPa,因原廠未提供此材料的疲勞性質,故依含碳量及拉伸強度相近的JISS25C之疲勞性質做分析。其高週疲勞性質為:應力範圍截距:1594MPa斜率轉換位置:2.15×106cycles疲勞限範圍:504MPa焊接疲勞分析係由實際路試取得車架振動資料,導入分析軟體而獲得其使用壽命,其實施過程如下:設定使用路面:依照本電動機車於實際使用時,駕駛路面的比例分為:A.Belgium路面時速20km/hrB.Belgium路面時速40km/hrC.柏油路面時速20km/hrD.柏油路面時速40km/hrE.碎石子路面時速20km/hr每種路面行駛比例均占20%,分析的總里程數為50,000km。實際路試加速規放置位置:本次路試放置加速規位置共計四點,分別是車前避震器上支架、電池座旁支架、坐墊下方支架及後避震器旁支架。路試過程中各點均使用X-Y雙軸加速規,所獲得資料如圖4所示:透過校正並轉換成以重力加速度值為表示方式,五種路面的加速度值中的Belgium路面在時速20km/hr的負載變動情形如圖5所示。圖4雙軸加速規放置於後避震器旁支架圖5雙軸加速規四點量測結果圖6Belgium路面時速20km/hr三、結果與討論(一)自重分析與全負載分析自重分析的入力為整體機車的自重99kg,轉換成重力近似990N,經分析所獲得的圖形如圖7所示。由圖中可以看出最大應力值(除去形狀及邊界條件所造成的分析奇異點)為103.768MPa,材料的降伏應力為220.594Mpa,經計算其安全係數為2.126,可判定該車架結構承受自重的情況下是安全的。全負載分析的入力為整體機車自重,加上兩位搭乘人員的重量1500N,總計2490N。經分析所獲得的圖形如圖8所示,最大應力發生在剛性支撐處,依FEM的分析特性可知該處的應力集中係由簡化條件所造成(該處原為連桿接合處,並非剛性支撐);依此可忽略該處不計,最大應力值為182.795MPa,發生在後座椅部分,而車架材料的降伏應力為220.594Mpa,故經計算其安全係數為1.207,可判定該車架結構在兩位承載人員的情況下仍是安全的。圖7車架自重分析後應力分布情形圖8車架全負載分析後應力分布情形(二)焊接疲勞分析以機車車輛自重並搭乘75kg之人員進行耐久疲勞分析,所獲得損傷及壽命如圖9所示:圖9疲勞壽命(LoadFactor)=1疲勞壽命(LoadFactor)=1時,經計算分析獲得本車架(除邊界條件施加點)的焊接強度之全部壽命為施加負載歷程曲線(50,000km)的2048倍,意即以此負載條件下,車架不會損壞。重複計算各疲勞壽命(LF=2,3)至LF=3時,分析軟體出現應力超過S-N曲線的警語,該顯示意指進行疲勞分析時,當增加負載因子至3時,分析軟體告知材料中發現疲勞現象,此時透過分析結果可探查出其材料壽命值。經計算分析獲得在此負載條件下,本車架(除邊界條件施加點)的焊接強度之全部壽命為施加負載歷程曲線(50,000km)的2.558倍,意即以此負載條件下,焊接點經此歷程數後開始損壞。參、結論配合電動機車廠的實車大小及相關的設計參數,經由工程繪圖(CAD)及分析軟體(CAE)計算後,可獲得下列結論:一、車架結構間之焊接經由有限元素分析軟體內邊線熔接連結器的處理,可用來做整車的設計分析。二、電動機車車架不論在車架自重或承受負載的情形下,其安全因數分別為2.126及1.207,未超過其車架材質之降伏強度,故可認定該車架結構的設計是安全的。三、分析自重、負載及焊接疲勞的同時,也能針對三軸向彎曲力矩做應力分析,進而獲得整體車架受力後的位移情形,並取得自然及配重後的頻率分布。四、配合五種不同路面測試結果,可計算出在一倍負載比例時,電動機車車架的焊接強度之壽命為施加負載歷程曲線(50,000km)的2048倍,顯示車廠所設計的車架應可滿足一般使用者之日常需求。本研究過程中藉由CAD設計與CAE分析,可同時考慮焊接元素對應力分佈及疲勞壽命評估所造成的影響,其結果可提供廠商在設計新型電動機車或改良時作為參考用。肆、引註資料江銘傑(2006)。機車鋁合金車架之應力分析與結構最佳化。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KobayashiS.,OhSoo-Ik,&AltanT(Eds.).(1989).Metalformingandthefinite-elementmethod.OxfordUniversityPress.卓進興(2003)。機車車體結構分析與最佳化設計之研究。大葉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TuluieR.,&EricksenG.S.(2000).Raceingmotorcycledesignprocessusingphysicalandvirtualtestmethods.SAETechnicalPaper.CoffinL.F.(1954).Astudyofeffectsofcyclicthermalstressesonaductilemetal.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76,931-950.MansonS.S.(1954).Behaviorofmaterialsunderconditionsofthermalstress.NationalAdvisoryCommissiononAeronautics,Report1170,Cleveland:LewisFlightPropulsionLaboratory.Canfield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