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池州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生下列哪些事件,有关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B.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

C.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

D.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2.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书名与编写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A.《史记》—纪传体B.《资治通鉴》—编年体C.《三国志》—国别体D.《左传》—断代史

3.在我国,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是()。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下列关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表述,正确的有()。

A.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受到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D.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5.甲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贾某和章某在乙直辖市投毒杀害外国人倪某,案发后潜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对贾某通缉的,应当报请甲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B.乙市公安局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通缉令

C.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如贾某在丙公安派出所辖区被抓获,丙公安派出所可以凭通缉令直接将贾某送当地看守所羁押

D.该案因涉及外国人,应当由地级市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6.抢夺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50%标准,具有下列()情形的,以抢夺罪处罚。A.抢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的财物的

B.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C.在医院抢夺病人财物的

D.利用行驶的机动车辆抢夺的

7.要按照()、作风“五个过硬”要求,全面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A.信念B.政治C.责任D.能力

8.下列选项中,属于辅警行为规范的内容()

A.对党忠诚、政治过硬B.遵纪守法、严守秘密C.遵守公德、品行端正D.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9.陈某正在王某家行窃,刚好碰到下班回家的王某。王某见状大声呼喊“抓贼”并报了警。陈某遂夺门而逃,下楼梯时,与放学回来的高三学生小龙撞了个满怀。陈某在逃跑时,迅速将外套换了个面穿上,并从口袋中拿出帽子戴上,刚好被小区居民张奶奶看到。此时小区保安也闻声赶来,陈某边跑边喊“抓贼”,并趁机往小区门口跑。张奶奶对保安说:“他就是贼!”几个保安遂上前堵住陈某。陈某从口袋里翻出几张印刷品,辩称自己是贴小广告的,不是贼。此时,派出所民警接报后也赶到了现场。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此案,派出所民警可以采取辨认的方法来调查取证

B.如果组织辨认的话,辨认前,民警应该向辨认人详细询问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

C.辨认时,民警可以组织王某、小龙、张奶奶三人一起边讨论边辨认

D.民警安排了包括王某在内的老中青共7个辨认人分别对陈某一个人进行辨认

10.对于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的程序及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B.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不得进行查验和扣押

C.对违禁品,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应扣押,并及时送交有关部门处理

D.对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应妥善保管或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销毁

二、单选题(10题)11.张某在商场盗窃100元左右的衣服,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张某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和罚款的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暂缓执行后可能逃跑,不宜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B.张某不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也可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C.公安机关应无条件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D.公安机关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时,罚款的决定也同时暂缓执行

12.以下人员在公安机关检查时,不能作为其他见证人的是()。

A.当地没有固定住处的过路人李某B.邻居张某C.所在地居委会主任赵某D.同案违法嫌疑人陈某

13.进入新时代,我党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社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的回答了________这个重大理论问题。

A.新时代建成什么样的全面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新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建设

14.坚持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键是()。

A.发展生产力B.加强党性教育C.坚持党的领导D.保障人民权益

15.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财物。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半小时后,甲持相机闯入乙宅发现无人,遂拿走了乙的3万元现金。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抢劫未遂与盗窃既遂

B.构成抢劫既遂与盗窃既遂的想象竞合

C.构成敲诈勒索预备与盗窃既遂

D.构成敲诈勒索未遂与盗窃既遂的想象竞合

16.择一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都实施了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危险行为,并且已经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无法确定其中谁是加害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择一的因果关系的是()。A.甲在乙的饮水中下毒,乙喝下后在毒发前又因琐事与丙发生争吵,丙一怒之下用刀刺死了乙

B.甲、乙共同绑架了丙,甲负责向丙的家人索要赎金,乙为避免被丙认出,将丙残忍杀害

C.甲、乙两人在搬卸货物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货物损坏

D.甲、乙、丙三人带着相同的猎枪和子弹外出狩猎,甲、乙看到一只猎物出现在丙附近,二人同时开枪,结果其中一枪打中了丙

17.关于上行文和下行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适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B.一般应逐级行文C.上行文只主送一个主管机关D.下行文只主送一个下级主管机关

18.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职责。

A.预防;制止;惩治B.监督;调查;问责C.监督;执纪;问责D.监督;调查;处置

19.我国经济已由()阶段转向()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A.高速増长高水平发展

B.高速发展高水平发展

C.高速増长高质量发展

D.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20.立法准备阶段的四个环节不包括()。

A.立法建议B.立法规划C.立法草案的起草D.立法决议

三、判断题(10题)21.甲于2006年10月5日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并当场送达了决定书,2006年10月25日,甲仍未缴纳罚款,对此,公安机关对甲加处罚款30元。

A.是B.否

22.党建“五优标准”是指最优支部班子、最优党员队伍、最优工作机制、最优工作业绩和最优群众反映。

A.是B.否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法家学派的人生理想和志趣。A.是B.否

24.周恩来同志提出了:“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A.是B.否

25.公安机关及其办案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出具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A.是B.否

26.中国、印度、日本都是水稻的主产国。A.否B.是

27.国家监察委员会监督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监督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是B.否

28.叶某,中国公民,因妨害国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于2013年4月30日刑满释放,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在2018年5月1日之前都不能为其签发普通护照。

A.是B.否

29.执法记录仪使用要求,数据原则保存六个月以上。

A.是B.否

30.李某女儿在澳大利亚留学,因车祸在医院抢救,李某可以向其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加急办理普通护照。

A.是B.否

四、情境分析九(2题)31.在山区铁路沿线工作的民警小李接所长通知,由于近日连降暴雨,容易引发次生灾害,要注意现场情况,妥善采取措施,保证过往列车安全。小李接到通知后应重点做好哪项工作()。(多选)

A.启动实时监控的联动机制B.强化辖区治安防范措施C.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工作D.要求铁路职工提高安全意识

32.(情境九)民警巡逻时发现路边一车内的阿文(女)见到警察后神色慌张,上前盘査后发现阿文为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地无工作,车内有大夹钳、撬棍等工具。民蓍对阿文进行人身检查,并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审查。侦查发现阿文当时正准备进入某小区行窃,经局长批准,公安机关决定拘留阿文。侦査期间,阿文聘请律师严某为其提供帮助,案件移送至检察院,检察院审査后决定对阿文不起诉。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对阿文进行人身检査,正确的做法有:(单选)A.应当强制检查B.由女工作人员或医师检查C.由女工作人员或女医师检查D.只能由女侦查员检査

五、情境分析十(0题)33.(情境十)根据省市一体化警综平台统计,甲市公安局共计受理64起刑事警情警情中,从发案类型看:诈骗警情13起环比下降8起盗窃电动车警情17起环比上升2起盗窃摩托车警情8起环比下降2起其他盗窃警情6起环比下降1起入室盗窃警情4起环比下降2起掂包绺窃警情10起环比下降2起盗窃汽车警情1起环比下降1起砸车窗警情2起环比持平盗窃山地自行车警情3起环比持平从防控区看:A防控区10起(环比下降1起);B防控区22起(环比下降1起);C防控区27起(环比下降4起);D防控区5起(环比下降1起);涉公交案件0起(环比下降1起)。上述案件,百分之八十都是通过群众报案得来的警情,关于110接处警,说法错误的是:(单选)A.公安机关接到所有报警,都应当接受并问明情况

B.接警时,应当主动说:“您好,某某(市、县)110,某某号接警员”

C.下达处警指令时,对管辖暂不明确的案件,应当待管辖权明确后再移交属地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处理

D.出警时,对一般案件现场处置不得少于2名民警

六、情境分析十一(0题)34.事故发生后,需要疏散、撤离相关人员,下列安全撤离顺序最恰当的是()。(单选)①附近居民②维持现场秩序的民警③媒体报道人员④参与应急的消防人员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ABCD

2.ABC

3.ACD

4.AB

5.ABCD

6.ABCD

7.ABCD

8.ABC

9.AB

10.ACD本题考查刑事执法依据。查封、扣押物证、书证是指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发现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财物和文件,依法予以提取、封存的一种侦查行为。A项、D项两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在侦查活动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财物、文件,应当查封、扣押;与案件无关的财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调换或者损毁。”B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C项正确,《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本规定所称涉案财物,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过程中,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扣留、调取、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等措施提取或者固定,以及从其他单位和个人接收的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和款项,包括:(三)非法持有的淫秽物品、毒品等违禁品。”

11.A

12.D

13.B

14.C

15.C本题考查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想象竞合。根据《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他人实行威胁,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在于被害人意志自由被剥夺的程度。在抢劫罪中,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手段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被害人因为无法反抗而被迫放弃财物;在这里,被害人的意志自由被完全剥夺。在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使用恐吓手段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在这里,被害人的意志自由没有被完全剥夺,只是被部分剥夺,行为人给被害人还保留了一定的选择自由,但是因为恐惧心理,被害人的意志自由有了瑕疵。AB项,本案中,甲意欲通过拍摄乙与卖淫女裸照,迫使乙交付财物。甲的这种行为属于以恶害相通告使基于对名誉受损的恐惧而交付钱财,自己不法获利,属于典型的恐吓行为。这种行为不会达到压制乙反抗的效果,不会完全剥夺乙的意志自由,而是给乙保留了一定的选择自由,但是给乙造成恐惧,使乙的意志自由有了瑕疵。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而非抢劫罪。故AB选项错误。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分在于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如果尚未着手、处于预备阶段,则构成犯罪预备;如果已经着手、进入实行阶段,则构成犯罪未遂。行为是否着手,主要是看行为对法益是否产生现实、紧迫、直接的危险。就敲诈勒索而言,开始实施恐吓行为,也即开始以恶害向被害人通告的时候,属于着手。C项,本案中,甲拍摄裸照的行为仅属于制造条件的预备行为,尚未着手实行敲诈勒索。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甲未能拍摄裸照,所以构成敲诈勒索罪的犯罪预备。甲进入乙宅,宅内无人,甲拿走乙的3万元现金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并且既遂。故C选项正确。D项,想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两个罪名的情形。甲进入乙宅拍裸照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的预备行为,该行为没有得逞之后,甲又产生盗窃故意并实施了盗窃。甲的敲诈勒索的预备行为与盗窃行为是前后两个行为,所以不属于想象竞合关系。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项。

16.D

17.D

18.D本题考查刑事执法依据。《监察法》第十一条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一)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三)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对履行职责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人员进行问责;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向监察对象所在单位提出监察建议。”

19.C

20.D

21.Y

22.Y

23.N

24.Y

25.N

26.Y

27.N

28.N

29.Y

30.Y

31.ABC小李的身份是铁路公安民警,其重点工作首先是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启动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灾害、做好治安防范工作、一旦出现灾害能组织大家殁时应对、组织村民做好防洪排涝工作等,而要求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