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国家+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_第1页
法治国家+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_第2页
法治国家+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_第3页
法治国家+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_第4页
法治国家+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8.1法治国家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宪法宣誓制度(

)①以宣誓的方式回望初心,对国家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②将宪法作为引领行动的指南,体现宪法的至高权威③促进宪法实施和监督,属于合宪性审查工作④要求所有公民在入职时都要依照法律规定公开宪法宣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法治国家或法治国是德语中最先使用的一个概念。早期的法治国是指中世纪欧洲的某种国家形式,是“和平与法律秩序的守卫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对“法治国家”内涵认识正确的是(

)①坚持人民至上②坚持良法之治③满足公民一切需求④国家权力依法行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正式施行。该法对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等内容均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在第三章“罪行和处罚”中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四项罪行,分别为: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实施此法旨在()①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实现香港社会长治久安②扩大香港特区职责范围,巩固特区高度自治地位③保障香港居民各项权利和自由,增强港民国家认同④打击“反中乱港”势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受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被调查人留置在特定场所: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上述规定(

)①为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②贯彻了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③用法律赋予了被留置人员新的公民基本权利④有利于促进监察机关在监察工作中依法行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自2014年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以来,全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经过合法程序,将12万多名法官、9万多名检察官遴选入额,员额法官、检察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据统计,员额制改革之后,85%以上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法院、检察院办案一线,办案质效稳步提升;各地法院人均结案数量普遍提升20%以上,各地检察院一线办案力量平均增长20%。推行员额制改革(

)①是我国司法机关对中国共产党负责、受人大监督的重要表现②有利于形成入额办案、办案担责、有责追究的司法权运行机制③旨在维护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独立性④增强了法官、检察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展开。法治的首要内容是________()A.党的领导至上 B.宪法法律至上C.政府权威至上 D.市场的决定作用至上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完成下面小题。7.在社会广泛倡议下,浪费可耻的氛围日趋浓厚,但餐饮浪费行为在不同领域仍不同程度存在,亟待为日常食品消费立法。这说明(

)①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社会职能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的内容③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有具有教化作用④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③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④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后,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设区的市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制定本地方反食品浪费的具体办法。这启示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应(

)A.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B.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C.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D.坚持规范公正执法10.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包括(

)A.法律规范和法治实施体系B.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体系C.党内法规体系D.党的组织体系和理论体系11.漫画《庄严宣誓》(作者:大巢)中的宪法宣誓仪式(

)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执政的自觉性②有利于激发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是建设法治国家推进宪法实施的必然要求④体现了依宪治国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被宪法赋予了人权;长大后,宪法赋予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成年后,宪法赋予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根据宪法,国家还制定了保障公民权益的各种法律,如《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由此可见(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③人权是宪法赋予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世界各国不懈的追求④民法典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备案审查是合宪性审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体现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各级人大常委会都是立法机关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④我国不断完善宪法监督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这些要求()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障②有利于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③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④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④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从下表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确定“依法治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九大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A.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B.法治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文明核心C.我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党领导人民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杭州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被告人孙某非法出售4万余条个人信息并获利3.4万元,判决孙某赔偿损失3.4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件的公开宣判(

)①彰显了我国《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②有助于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的遵法守法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④为今后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②要实现文明立法、科学执法、公正司法、平等守法③总目标在于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④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

)A.不断完善法律实施机制B.听取民众意见,反映民众利益C.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尊严D.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20.201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全面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坚持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②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③不断加强人权法治保障④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21.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治国家建设有利于(

)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②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③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④实现长治久安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2.“立普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国治”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周公》一文。对当今我国而言,实现良法善治需要(

)①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②党积极履行立法职能,坚持依法执政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我国立法质量④不断强化党规党纪,实现党规代替国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简答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全国各地展开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天,部分民众可进法院参观。材料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强调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向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建设法治国家?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运用所学“法治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所在。25.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A2.D3.B4.A5.D6.B7.A8.A9.BACD10.D11.C12.A13.D14.C15.A16.D17.A18.D19.A20.A21.D22.A23.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①推进宪法的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③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24.①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②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25.①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②推进宪法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