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开大学历史学名词解释1.《南京条约》: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炮口威逼下,清政府在南京与英国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均须“秉公议定则例”。该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资本主义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先例。从此,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各国侵略者接踵而来,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2.《马关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承让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中国割让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臣民任便设立工厂、输入机器,只交所订进口税。该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它适应了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在中国通商口岸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3.《辛丑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1年(辛丑年)9月7日,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中国赔款银4.5亿两,分39年还

清,本息折合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压;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各部之前。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4、《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中国的工具。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的义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4.《资政新编》: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由干王洪仁玕提出。主要内容为: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新闻官,破除成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这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5.洋务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标榜“自强求富”、兴办“洋务事业”的封建官僚集团。其洋务事业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目的在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及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覆灭,企求“船坚炮利”的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集团日削,张之洞集团势力遂成为洋务派的后劲。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举办“新政”,洋务派作为一种政治势力逐渐解。体6.《新学伪经考》:康有为撰。它用历史考证的方法,力辨秦始皇焚书并没有烧毁官府博士所藏六经,西汉立于学官的今文经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东汉时刘歆所争请立于学官的古文经六经均系伪造,故称“伪经”;刘歆伪造古文经书的目的,是为王莽夺取政权制造理论根据,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的精神,与孔子无涉,当称“新学”。此书引导知识分子怀疑古代典籍,在思想上打破泥古守旧,在学术上推翻古文经学的“述而不作”,在政治上打击顽固派的“恪守祖训”,为变法制造舆论,在当时有很大影响。但把古文经传一概斥为伪造是错误的,书中考辨古书,虽有创见,亦多武断。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产生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年(民国元年)3月8日通过,按照西欧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参议院;临时大总统行使职权,须有国务院署;法官有独立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

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中央的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挽救了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15.南昌起义: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为。了挽救革命,临时政治局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8月1日,起义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下攻占南昌,并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因敌人以重兵进攻南昌,起义军自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4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6-31条)16.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被蒋调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的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十

七路军认识到“剿共”没有出路,与红军实现了停战,并要求蒋联共抗日。同年12月4日,蒋到西安督战。张、杨在向蒋屡次进谏无效后决定“兵谏”,于12日发动了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等八项主张。16日,中国共产党应张、杨电请,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调停,争取蒋介石抗日。经过周恩来等多方面的耐心工作,迫使蒋于24日接受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25日,蒋在张学良陪同下被释放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全国抗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7.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日军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18、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1937年7月7日夜,卢

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遭拒,即炮轰宛平城。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4、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18.《论持久战》: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国民党内一些人,认武器落后于日本,“战必败”。抗战开始后,他们又散布“再为中国战必亡”的亡国论调。在中国共产党内,也存有轻视游击战争,幻想依靠国民党的“正规战”速决速胜的错误思想。为了批判亡国论和速胜论,阐明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主张,动员全国抗战,为争取最后胜利而奋斗?,毛泽东根据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撰写了《论持久战》。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人民坚持预见到抗

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抗战后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篇著作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19.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共16条。主要内容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共土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对于保护工商业,分配土地中的若干特殊问题处理办法等也作了具体规定。在《大纲领》颁布以后约一年中,中国解放区约有一亿农民获得土地,这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动摇革命战争,解放全中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毛泽东称其“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21.三大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过程中边疆进行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统称。三大战役共历时142天,歼国民党政府军154万余人,

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政府军主力,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并为解放军南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22.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分为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以多种形式和国营经济联系着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过程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过渡的经济形式。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营经济联系的程度以及社会主义因素的作用。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又区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初级形式,在工业中有收购产品、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等。高级形式,包括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通过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改步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23.没收官僚资本: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消灭官僚资本,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进一把步没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列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并把它改造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