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期末化学复习章节测试(一)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1)+302(g)=2C02(g)+300(g)△〃=—1367.0kj/mol(燃烧热)
BNaOH(aq)+HC1(aq)=NaCl(aq)+H,0(l)△,=+57.3kj/mol(中和热)
CS(s)+02(g)=2S02(g)△H=-296.8kj/mol(反应热)
D2N02=02+2N0△“=+116.2kj/mol(反应热)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g)+20,
(g)—2C0,(g)+2IL0(g)AH=-890.3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则I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就
是中和热
D.已知S(g)+02(g)=S02(g)AH,;S(s)+02(g)=S02(g)则
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QH(g)+H20(g)=C02(g)+3H2(g);AH=+49.OkJ«mor'
(2)CH30H(g)+02(g)—CO,(g)+2H2(g);△1[=-192.9kJ・m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i01I的燃烧热为192.9kJ・mo「‘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能量
反应物的CHJOH(g)+H,O(g)
总能量
生成物的
CO(g)+3H(g)
总能量22
反应过.程
c.CHOH转变成H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32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1)+02(g)=C02(g)+2H2(g)的-192.9kJ«mol
5.已知:N,(g)+311,(g)一2NIh(1)AH=-132kJ/mol,蒸发hnolNH3(1)需要吸收
的能量为20kJ,相关数据如下
H(g)N(g)NIL(g)
22
Imo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出的能量/kJ436946a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N?(g)和3molH?(g)充分反应,生成N%
(g)放出热量Q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表示合成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a的数值为1173
C.Q的数值为92
D.其它条件相同,反应使用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大于无催化剂时释放出的能量
6.己知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
a.CH3CH20H(g)+H20(g)=4H2(g)+2C0(g)△HL+256.6kJ•
-
B.2CH3CH2OH(g)+02(g)=6H2(g)+4C0(g)AH2=+27.6kJ-mo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
B.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kJ•mol'
C.对反应b来说,增大0?浓度可使的值增大
D.以上两种途径,制取等量的氢气,无论哪种途径,消耗的能量均相同
7.2S02(g)+02(g)=2S0:,(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图中A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
B.图中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AH有影响
C.该反应通常用VQs作催化剂,加VQ会使图中B点降低
D.加入催化剂VQs后,该反应的4H不变
8.处理燃烧产生的烟道气CO和SO”方法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其催化转化为CO,和So
已知:①2co(g)+02(g)=2C0z(g)AH=-566.OkJ/mol
②S(g)+02(g)=S0?(g)AH=-296.OkJ/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转化①有利于碳参与自然界的元素循环
B.转化②中S和属于不同的核素
C.可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CO?与S02
D.转化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O(g)+SO,(g)=S(s)+2C02(g)All=+270kJ/mol
9.已知在25°C,lOl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kJ热
CSH,8
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5,1
A.C8HM(1)+—02(g)—8C02(g)+9H20(g)AH=-48.4kj-mol'
2一
25
B.CH(1)+—0(g)—8C0(g)+9H0(1)AH=-5517.6kj«mol
S182222
25
C.CM,(1)+—0(g)-8C0(g)+9H,0(1)AH=+5517.6k「mo「
222
25
D.CH(1)+—02(g)-8C02(g)+9H,0(1)AH=-48.4Wmol"
8182
10.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也与伪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比的燃烧热为483.6KJ・mo「‘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0?(g)UN。,(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
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C升温至tJC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
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IL下列热化学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g)+202
1
(g)=C02(g)+2HQ(g)△H=-890.3kj«mol-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01。1也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IL,(g),
催化剂
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g)「一,T2N%(g)AH=-38.6
500,30MPa
kjemol'
C.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0H-(aq)=H20(1)
△H=-57.3kj*mor'
D.ImolHz完全燃烧放热142.9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02(g)=2H?0
(1)△H=+285.8kjemol_1
12.反应2N0(g)+2庆(g)=N2(g)+2H20(g)中,每生成7g%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
n
应的速率表达式为v=k・c"(NO)-c(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
02NO+H,=N2+H,O2(慢)
②限产出一2H3(快)
VC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c(NO)/moK-1c(HJ/mol«L',速率率
I0.00600.00101.8X10-1
II0.00600.00203.6X10-1
III0.00100.00603.0X10'5
IV0.00200.00601.2X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B.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
C.该反应速率表达式:v=5000c2(NO)«c(II,)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0(g)+2H,(g)=N2(g)+2H20(g)AH=-664kJ«mol
13.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0(l)=2H2(g)+02(g)Afl=571.6kJ•mol-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0(g)=CO(g)+H2(g)A^=131.3kJ-mor'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g)+H2O(g)=C0(g)+3H2(g)△砧206.IkJ•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减小
D.反应CH,(g)=C(s)+2此(g)的△用=74.8kJ-mol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4.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
△H=+88.6kJ/mol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用字母"M”或"N”表示)
(2)已知CH,OH(1)的燃烧热△}]=-238.6kJ/mol,CI1,011(1)+-0-,(g)-CO.,(g)+2IL
2-
(g)△H=-akj/mol,则a238.6(填“>”、或"=").
(3)使Ch和H20(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1和CO2,当有ImolCk参与反应时释放
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
温下燃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1(s)+3Ti02(s)+3C(s)—2A12O3(s)+3TiC
(s)AH=-1176kJ/mol,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I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kJ.
15.研究燃料的燃烧和对污染气体产物的无害化处理,对于防止大气污染有重要意义.
(1)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g)+1/202(g)="0(g)AH=-242.OkJ/mol
C(s)+l/202(g)=C0(g)AH=-110.OkJ/mol
①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制比和CO的热化学方式
②已知在lOlkPa时,CO、Hz和CH,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286kJ/mol和
892kJ/mol.则反应CH”(g)+H20(g)=C0(g)+3H2(g)AH=kj/mol.
(2)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由比和CO反应合成优质燃料甲醇:
CO(g)+2H2(g)=CH30H(g)△H=-91kJ/mol
①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182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2moic0和4moiH2
B.2molC0,4mol也和ImolCH:,OH(g)
C.4moic0和4moiH2
D.4molC0和6moiH2
②将ImolCO和2moi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
得CO的转化率为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ImolCH30H(g),反应
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填“吸收”或“放出”)―kJ热量.
16.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是NH:,催化还原法,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2NH3(g)+N0(g)+N02(g)-2N2(g)+3H20(g)AH<0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一(填“>”、或)生成物总能量。
②当该反应有2moiN?(g)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③该反应中,还原剂为(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2)也可以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g)+4N0,(g)=4N0(g)+CO,(g)+211,0(g)△H=-574kJ/mol
CH,(g)+2叫(g)=N?(g)+C02(g)+2比0(g)AH=-867kJ/mol
则CIL(g)将NO(g)还原为N2(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还可利用CIO,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过程如下(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
CIO、水溶液
xo-----NO-----------------►
■反应1•反应H
反应I的产物中还有两种强酸生成,且其中一种强酸为硝酸,且硝酸与NO:,物质的量相
等,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若生成22.4L风(标准状况),则消耗
C102go
(4)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
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钳粉,钳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
Z3
叫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工作时电流方向为(用a、b和
箭头表示)。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极表面镀柏粉的原因为。
17.I.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硝酸盐是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之一。
(1)用Na2c0:,溶液吸收叫生成CO”若9.2gNO2和Na£0,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0.Imo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2)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电极
反应式为。
II.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烯燃技术,并进
入工业化试验阶段。
(1)煤气化制合成气(C0和比)
已知:C(s)+H20(g)==C0(g)+H2(g)Zl^+131.3kJ«mor'
C(s)+2H,0(g)==CO2(g)+2H2(g)/AC=+90kJ«mor'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由合成气制甲醇
合成气CO和也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CO(g)+2Hz(g)=—CH30H(g)。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amolCO和2amolIL,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L、工‘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
定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TJ或"TJ'或"T」);该温
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用a、V表示)。
h
*
上2o
三
s磅
8L厂I|1i
1o4」
I-U-4.-^4--4-I.
-l—4.
l—
L.
«iiiir厂
「.;
lrT-TT-.
-|T.,
」--+-F-4-H一.L
—
4I-I.—
.
丁
「
T.「
L「1一「丁一1一1L.
I.!
oI一L_T.
TiT:.3雯
(3)由甲醇制烯煌
主反应:2cH30HC2H.,+2IL0i
3cH30HC3H6+3H20......ii
副反应:2cH30HCH30CH3+H20……iii
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
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燃的对
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
再L8
M
ML6
匕
库L4
的
比L2
例
L0
3
O.c
0.6
1235反色疗阊(h)
t
反左城博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
更换催化剂
B.使用Cat.2反应2h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酸
C.使用Cat.1产生的烯煌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煌主要为乙烯
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②在上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一
能量”示意图。
试卷答案
1.A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
C、不存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
D、反应吸放热和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解:A、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故A正确;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故
B错误;
C、不存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
C错误;
D、反应吸放热和反应条件无关,即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需要加
热,故D错误.
故选A.
2.C
3.D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生成物应为液态水;
B.能量越低越稳定:
C.I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2mol水;
D.气态硫的能量大于固态硫,放出的热量越多,焰变越小.
【解答】解:A.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g)+20,(g)—2C02(g)+2H20(1)△H=-890.3kj/mol,故A错误;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H>0,说明石墨的能量较低,石墨比金刚石稳
定,故B错误;
C.Imol稀硫酸和足量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2moi水,反应热为2X57.3kj/mol,故C错
误;
D.气态硫的能量大于固态硫,因此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出的热量越多,焰变越
小,因此△%<△&,故D正确;
故选1).
4.D
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利用盖斯定律,②X3-①X2可得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而可知甲醇的
燃烧热;
B、根据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来判断;
C、根据已知的甲醇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来判断;
D、根据物质的能量大小与物质的状态关系来判断.
解答:解:A、根据盖斯定律将,②X3-①X2可得:CHQH(g)+02(g)=C02(g)+2HQ
(1)AH=-192.9kJ/molX3-49kJ/molX2=-676.7kJ/mol,所以甲醇的燃烧热为
676.7kJ/moL故A错误;
B、反应①的△HAO,而图示的△加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V0,故B错误:
C、由已知可知,反应①为吸热反应,而反应②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能量最高,其次液态能量,固态能量最低,由②推知反
1
应:CH:iOH(1)+02(g)=C02(g)+2H2(g)WAH>-192.OkJ-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计算.注意在比较反应热大小时要带符号比较,并注
意盖斯定律的应用来解答.
5.B
考点:反应热和熔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反应放热,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B、据△1!=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计算;
C、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收能量;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的大小.
解答: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应高于生成物,故A错误;
B、△1]=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键能和,有-
132KJ/mol+40KJ/mol=946KJ/mol+3X436KJ/niol-6aKJ/mol,a=360KJ/mol,Imol氨气含有
3moiN-H键,故B正确:
C、蒸发lmolNH3(1)需要吸收的能量为20kJ,N2(g)+3H2(g)12N%(1)AH=-
132kJ/mol,2NH3(1)=2NH;i(g)AH=40KJ/mol,据盖斯定律可得:
N2(g)+3H,(g)一2N/(g)AH=-92kJ/moLlmolN2(g)和3moi用(g)充分反应,但
不能完全反应,所以Q<92,故C错误;
D、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热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放热反应的图象、利用键能求算反应热、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盖斯定律
的应用等等,题目难度中等.
6.A
A.a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乙醇的转化率增大,A正确;B.燃烧热指
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应生成液态水、二氧化碳,B错误;C.焰变与增大氧气浓度没有关
系,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有关,C错误;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lmol
氢气,a吸收256.6/4kJ、b吸收27.6/6kJ,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
把握相关概念的理解。选项C是易错点,注意焰变只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相对
大小以及键能有关,改变反应物浓度可以改变转化率,实际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会发生变
化,但焰变是不变的。
7.B
A.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的点为图中A,故A正确;B.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催化
剂降低活化能,反应热不变,即4H不变,故B错误;C.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
催化剂降低活化能,即使B点降低,故C正确;D.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催化剂
降低活化能,反应热不变,即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B。
8.A
A.转化①中CO转化为CO2,有利于碳参与自然界的元素循环,A正确;B.转化②中S和
Oz属于不同的单质,B错误;C.CO,与SOz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用澄清的石
灰水鉴别C02与SO?,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一②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2co(g)+
SO2(g)=S(s)+2C02(g)△//=-270kJ/mol,D错误,答案选A。
【点睛】SO?和CO?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
以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和CO?。通常可用以下方法:①可根据物理性质,CO?无色无
味,S0?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②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0?,不能使品红溶液
褪色的是C0”③用酸性高铳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S0”无明显现象的是CO”④用溟
水,使橙色褪去的是so?,无明显现象的是co”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铁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的是S0”无明显现象的是CO*⑥用FeCL溶液,使棕黄色颜色变浅的是S0”无明显现
象的是CO?。
9.B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在25℃时,lOl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KJ的热量,
则lmol辛烷即114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X114=5517.6KJ的热量,根
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答】解:在25℃时,lOl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KJ的热
量,则Imol辛烷即114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X114=5517.6KJ的热
量,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1)+与Oz(g)=8C0(g)+9H0(1)AH=-
CSH1822
5517.6kJ•mol'1,
故选B.
10.D
【考点】反应热和焰变.
【分析】A.表示燃烧热时应生成液态水.
B.可逆反应2曲2二风0,(g)中,分析判断二氧化氮消耗速率和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之
比为2:1,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A、B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tl°C升温至t2℃时,A、B溶液浓度不
变;
D.酸性越弱对应盐的水解显碱性,水解程度越大,溶液pH越大.
【解答】解:A.表示燃烧热时应生成液态水,而图中为气态水,不是最稳定的物质,则不
能表示为燃烧热,故A错误.
B.可逆反应2而2=此0,(g)中,分析判断,二氧化氮消耗速率和四氧化二氮的消耗速率之
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交点只是浓度相同不能证明达到终点,故B错
误;
C.A、B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tl°C升温至t2℃时,A、B溶液浓度均不
变,都没有达到饱和溶液,故C错误;
D.依据图象乙,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HA溶液PH变化
大,酸性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故D正确.
故选I).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以图象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
考点,题目测总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守恒判断,弱电解质溶液稀释后溶液酸性强弱比较,注
意把握图象曲线变化的意义,把握相关基本反应原理的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11.C
【考点】反应热和焰变;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燃烧热中水为液体;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且焰变为负;
C.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lmolH2。(1)为中和热;
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燃烧反应的焙变为负.
【解答】解: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II,
1
(g)+202(g)=C02(g)+2H20(1)△H=-890.3kpmol',故A错误;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转化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且焰变为负,则热化
催化剂
学方程式为:N2+3H2(g)-----------WN%(g)AH<-38.6kj・mol故B错误:
500,C,30MPa
C.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ImolH#(1)为中和热,则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
学方程式为H+(aq)+0H'(aq)=IL0(1)△!!=-57.3kj・mol式故C正确;
D.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且燃烧反应的焙变为负,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
1
(g)+02(g)=2Hz0(1)AH=-285.8kj-mol,故D错误;
故选C.
12.B
【考点】反应热和焰变: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A.依据反应过程中的两步反应可知,反应慢的决定整个反应速率;
B.反应①难以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高;
C.比较图表数据III数据NO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一倍,HIIV数
据分析,乩浓度不变,NO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据此得到速率方程,代入
数值计算得到K分析判断方程正误;
D.反应2N0(g)+2H2(g)—N2(g)+2IL0(g)中,每生成7gN,放出166kJ的热量,生成
28g风放热664KJ,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分析判断,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焰
变;
【解答】解:A.©2N0+H2—N2+H2O2(慢),②即/此一2H£(快),反应历程中反应慢的决
定反应速率,整个反应速度由第①步反应决定,故A正确;
B.反应①难以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高,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是①〉②,故B错误;
C.比较图表数据III数据NO浓度不变,氢气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一倍,IIIW数
据分析,乩浓度不变,NO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增大到4倍,据此得到速率方程,v=Kc?
(NO)«c(H2),依据I中数据计算K=5000,则速率方程v=5000c2(NO)・c(H2),故C
正确;
D.反应2N0(g)+2H2(g)—N,(g)+2H,0(g)中,每生成7gN,放出166kJ的热量,生成
28gN,放热664KJ,热化学方程式为:2N0(g)+2H2(g)=N2(g)+2HQ(g)AH=-
664kJ,mol故D正确:
故选B.
13.D
A.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B.②中A4=131.3kJ・molT,反应为吸热反应,错
误;C.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始终态,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焰变,错误;D.根据盖斯
定律③-②得反应讯(g)^C(s)+2H,(g)的△//=74.8kJ•mol,正确。
14.
(1)M;
(2)<;
(3)2C12(g)+211,0(g)+C(s)—4HC1(g)+C0,(g)AH=-290kJ«mor';
(4)98kJ.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分析】(1)M转化为N是吸热反应,所以N的能量高,不稳定;
(2)甲醇燃烧生成CO?(g)利员(g)属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故a<238.6;
(3)有linolC1?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2mol氯气反应放热290kJ,注物质聚集
状态和对应反应熔变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4)所给反应中转移12个电子,故每转移I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1176kJ+12=98kJ.
【解答】解:(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H=+88.6k「molT,过程是吸
热反应,N暗处转化为M,是放热反应,能量越低越稳定,说明M稳定;
故答案为:M;
(2)燃烧热是I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
比(g)属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小于燃烧热;
故答案为:<;
(3)有ImolCl?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2mol氯气反应放热290kJ,反应的热化
-1
学方程式为:2CL(g)+2H20(g)+C(s)=4HC1(g)+C02(g)AH=-290kJ«mol;
故答案为:2C12(g)+2H20(g)+C(s)—4HC1(g)+C02(g)△!!=-290k「mol';
(4)4A1(s)+3TiO2(s)+3C(s)=2Al203(s)+3TiC(s)AH=-1176kJ*mor',转移
12mol电子放热1176KJ,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Imol电子放热98kJ,
故答案为:98kJ.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
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5.⑴①C(s)+H20(g)=C0(g)+H2(g)△H=+132.0kJ/mol;②+205KJ/mol;(2)
①D;②吸收;72.8.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1)①根据已知反应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解答;
②根据CO、%和CH,的燃烧热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据盖斯定律解答;
(2)①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Imol的CH30H时放热91kJ,想得到182kJ热量,则需生成
2molCH;i0H;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到底,所以要得到2moicH^OH,CO与比
物质的量必须要多于2mol和4mol;
②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AH=-91kJ/mol,则有CH30H(g)=C0(g)
1
+2H2(g);△H=+91KJ«mol,保持恒温恒压,将ImolCO和2moi及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与
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ImolCH30H(g),为等效平衡状态,平衡时两种不同的途径平衡状
态相同,各物质的含量、物质的量等都相同,以此计算.
解答:(1)①已知:
①仄(g)+1/202(g)=HQ(g)AH=-242.OkJ/mol
②C(s)+l/202(g)=C0(g)AH=-110.OkJ/mol
据盖斯定律,②-①得:C(s)+H20(g)=C0(g)+H2(g)AH-+132.OkJ/mol,故答案
为:C(s)+H20(g)=C0(g)+H2(g)AH=+132.OkJ/mol;
②CO、比和CH」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286kJ/mol和892kJ/mol,其热化学方程式
为:
1
®C0(g)+02(g)=C02(g)AH=-283.0kJ.mor
②CH,(g)+202(g)=CO,(g)+2H20(1)AH=-892kJ»mor'
1
③%(g)+02(g)=H20(1)△H=-286kJ«mor
据盖斯定律,②-①-③X3得:CH,(g)+H20(1)=CO(g)+3H2(g)△H=+205KJ/mol,
故答案为:+205KJ/mol;
(2)①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Imol的CH30H时放热91kJ,想得到182kJ热量,则需生成
2molCH;(0H;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到底,所以要得到2moicHQH,CO与比
物质的量必须要多于2moi和4mol,
故答案为:D;
②CO(g)+2H2(g)=CH30H(g)AH=-91kJ/mol
起始量120
转化量0.20.40.2
平衡量0.81.60.2
+2H(g);△H=+91KJ-mor1,
cn:ton(g)=C0(g)2
起始量100
转化量0.80.81.6
转化量0.20.81.6
生成ImolCH30H放热91KJ,分解ImolCH30H吸热91KJ,分解0.8mol甲醇,吸热72.8KJ,
故答案为:吸收;72.8.
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逆反应的反应热,题目难度中等.
16.(1)①〉②6③Nl%1:1
(2)CH.,(g)+4N0(g)=2N2(g)+C02(g)+2H,0(g)AH=-1160kJ•mol-
(3)2N0+C102+H20=N02+HNO:i+HC1135
(4)①化学能一电能b-a②2晨+201=240③增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
和伪的分子数,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及原电池反应原理。
(1)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注成物总能量。
②当该反应有2mol5b(g)生成时,N2〜3er,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③该反应中,还原剂为NH-,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2)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标注为①②,2②-①得CH,(g)将N0(g)还原为Nz(g)
的热化学方程式:CH,(g)+4N0(g)=2%(g)+C02(g)+2H,0(g)-1160kJ-mol'
1
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另一种强酸是HC1,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0+C102+H20
=N0,+HNO,+HC1,反应中若生成22.4L即ImolN2(标准状况),2C102-2N02-N2,则消耗
CIO22moi即135g。
(4)①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化学能一电能,S所在的电极是正极,工作时电流方向为
t>-*ao
②H,所在的电极是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j-2e-2OH=2H2Oo
③电极表面镀柏粉的原因为熠大电极单位面积吸附地和6的分子数,增大反应速率。
2--
17.I.(1)CO3+2N02==CO2t+N02+N03(2)a2N03+12H'+lOe
=NJ+6H20
2
II.(1)CO(g)+H,0(g)==C02(g)+H2(g)Zj¥=-41.3kJ«mol'(2)T39V/2a
⑶①C
解析:I.(l)9.2gNO?的物质的量为0.2mol,每2moiNO2和Na£()3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
Imol,则N的化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员工晋升与发展人事合同与劳动合同配套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流转与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律师起草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合同起草收费标准合同
- 2025年度培训机构退学退费服务协议范本
- 2025年度代驾行业规范及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业务员提成与市场渠道整合合同
- 2025年度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与农业科技创新协议
- 2025年度挖掘机股份转让与技术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借车保险责任免除协议书
- 2025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多家房企债务重组取得突破
- 12月腹痛护理常规
-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外文文献翻译2016年
- 控股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图.docx
-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的培训
- 2008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PPT课件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_(全部标有注释)字母排序
- 在银行大零售业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解学习
- 古代传说中的艺术形象-
- 水电站大坝土建安装工程悬臂模板施工手册
-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共58页).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