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本强,邹明宇,周丽娟,张立波
【摘要】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2004年4月—2005年9月连续选择30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的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单或双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并对300例患者的2364冠状动脉节段进行影像学评价。其中63例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该63例患者的446冠状动脉节段进行了16层CT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对照分析。结果在300例患者冠状动脉的2364节段(血管直径≥2mm)中1965(1965/2364,83%)个节段能满足影像评价,399(399/2364,17%)个节段不能满足影像的评价。冠脉造影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50%)的节段,CT有179(179/212)84.6%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显示重度狭窄(70%)的节段,CT有218(218/234)93.2%的节段与其分级一致。结论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显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很高,且在观察冠状动脉的解剖及变异、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以及冠状动脉肌桥的显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血管造影术
从诊断意义上讲,无创性诊断方法逐步替代有创性检查是医学影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从多排螺旋CT(MSCT),特别是16层CT临床应用以来,其在全身血管检查特别是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方面的报道层出不穷[1~2]。目前在冠脉筛查方面,MSCT部分取代冠脉造影已初步成为现实。本文报道300例16层CT冠脉成像结果,以探讨MSCT技术在检查冠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4月—2005年9月对300例临床疑有冠心病或冠脉支架、冠脉搭桥术后的病例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300例中,男246例,女54例,年龄33~81岁,平均50.4岁。其中10例为搭桥术后1~3年,22例为支架术后1~5年。
1.2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
采用GE(美国通用电气)LightSpeed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对于心率超过75次/min患者,扫描前30min给予舌下含服美托洛尔,含服剂量25~150mg(视心率及病人体质量而定)。扫描时心率控制在45~70次/min。先进行冠脉钙化积分的扫描,扫描类型为电影摄影扫描,扫描开始位置为气管隆凸线,结束位置为心脏底部。kV:120,普通患者300mA,体形较大患者350mA,层厚/速度:2.5mm/4i,电影扫描间隔:根据每个RR间期的图像数以及规定的图像间隔时间,系统自动更新该数值。扫描间延迟:1.0s。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结束后进行冠脉动态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以3.5ml/s的注射速度注射三代显(300)125~135ml,按照预扫描所得到的CT扫描延迟时间启动CT扫描。在CT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浅吸气后屏气。选择0.5s螺旋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心脏分段(SnapShotSegment)重建算法。层厚:1.25mm;间隔:1.25mm;螺距(Pitch):扫描机根据心率自动选择;显示野(FOV):250mm;矩阵:512×512:球管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140kV和350~400mA。扫描结束后应用图形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已传入图像工作站的钙化积分的扫描数据应用smartscore软件进行分析得出钙化积分。将病人的心脏CT图像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RR间期75%进行横断面重建(必要时可以多期重建)并传送到HP图像工作站(软件版本:AW4.2)。以上述心电相位窗的心脏横断面CT原始图像为基础,对左冠状动脉主干(LMA)、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FDA)、第二对角支(SDA)、左回旋支(LCA)和钝圆支(LMB)以及右冠状动脉(RCA)、后降支(PDA)等主要分支血管进行容积重建(3DVR)、二维曲面重建(2Dcurveplanarreformatting,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rnintensityprojiection,MIP)重建,必要时可以进行仿真内窥镜(CJVG)重建,对上述各支冠状动脉进行分析。
1.3图像评价
将MSCT冠脉图像分4级:I级,图像显示极佳,造影剂充盈良好,管腔边缘锐利,冠脉远端显示良好。II级图像显示较佳,造影剂充盈较好,管腔边缘略模糊,无各种伪影,冠脉远端显示略差。III级:图像显示较差,造影剂充盈不好,冠脉不连续。Ⅳ级:图像显示差,造影剂充盈不好,冠脉不连续合并各种伪影。其中Ⅰ,Ⅱ级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Ⅲ、Ⅳ级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狭窄程度的计算方法:(Dd/D)×100%,d为狭窄处管径,D为狭窄近端管径。
2结果
2.1冠脉的显示结果
在300例患者冠脉的2364节段(血管直径≥2mm)中1965个节段能满足影像评价,399个节段不能满足影像的评价。在399个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的节段中,有178个节段(178/399,44.6%)是由于扫描时患者紧张,心率严重波动所造成的,另有145个节段(145/399,36.3%)是由于在扫描过程中冠状动脉的运动所造成。有48个节段(48/399,12%)由于患者憋气不良所引起。有28个节段(28/399,7%)是由于在扫描过程中心电门控突然中断(由于患者心率过低45次或扫描过程中电极脱落)所造成。300例(2364节段)冠脉MSCT显示情况如表1所示。表1300例冠脉MSCT显示情况
2.2冠状动脉钙化的显示结果
在所有300例患者的2364个节段中,有钙化的节段有568个,由于钙化积分的扫描对患者配合的要求相对较低,本组研究表明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的钙化均能清楚地显示其钙化的位置、大小、长度。但对管腔狭窄的影响必须结合增强扫描。
2.3冠状动脉肌桥的显示结果
在可以进行影像学评价的1965个节段中,存在肌桥的有45个节段(2.2%),其中位于前降支中段有31个(68%),近段有8个(17%),钝圆支有6个(13%)。
2.4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显示结果
在本组300例患者中有10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35个节段,均能清楚显示其解剖位置,部分桥血管(10个节段)由于受到管壁外金属伪影的影响,管腔内狭窄的判断受到影响。
2.5冠状动脉支架的显示结果
在可以进行影像学评价的1965个节段中,有支架的节段为134个,对于支架的大小、位置、形态均能清楚显示。
2.6导管法冠脉造影结果
63例患者进行导管法冠脉造影,CT图像能满足冠脉管腔评价的446个节段中,导管法显示或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75%)为179个节段,CT有179(179/212)84.6%个节段与导管法分级一致;导管法显示重度狭窄(75%)218个节段,CT有218(218/234)93.2%个节段与导管分级一致。
3讨论
3.1冠状动脉MSCT扫描技术的要点
随着多层螺旋CT特别是16层CT投入临床以来,冠状动脉的扫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本组研究表明扫描时心率是否平稳以及次数是扫描成败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心率越快,产生运动伪影的比例越高,扫描时心率75次/min的运动伪影节段数明显多于心率65次/min的病例组。快速大剂量注入造影剂引起的喉头及全身的灼热感可引起扫描时心律失常或心率波动明显(10次/min),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所以在扫描前一定要和患者耐心细致地说明扫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再合理地配合降心率药物的使用,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扫描时患者心率的平稳。
3.2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钙化的检测方法很多,包括超声心动图、MRI和电子束CT(EBCT),前两者对钙化的检测无实际价值,EBCT为无创伤性且快速的扫描,消除了心脏的运动伪影,能精确检测冠脉钙化被认为是最佳选择。但是,由于EBCT设备非常昂贵,检查适应证较单一,很难普及推广。相比之下,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收费相对低廉,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探测器排数的增多以及数据算法的改进,对心率的影响相对较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冠脉钙化的扫描[3~4]。冠状动脉钙化对管腔狭窄的影响取决于钙化的位置位于管腔内还是管腔外,此外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脉可出现代偿性血管重构、管腔扩张,即使存在钙化斑块,血管造影并不提示狭窄的存在。在狭窄程度的判定上,曲面重建时计算机是根据CT值来自动跟踪路径的,在很多时候由于钙化的CT值大于管腔的CT值,计算机自动生成的曲线的中点为钙化中点而不是管腔的中点,这就给狭窄的判定带来了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判定钙化的节段狭窄程度时要手动定义曲线位于管腔的中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内镜的重建方法,就可以较准确地判定管腔的狭窄程度。
33冠状动脉肌桥
本组研究表明,在可以进行影像评价的节段中,均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肌桥的存在。作者认为,在冠状动脉肌桥的显示上多层CT要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因为多层CT不仅可以显示狭窄的部位、程度,还可以明确狭窄部位心肌的情况,并可以进行多期重建以明确收缩期、舒张期对肌桥的影响,从而对临床的治疗提供帮助。
3.4冠状动脉搭桥及支架的显示
本组研究表明16层螺旋CT对桥血管以及支架均能较清楚地显示。由于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扫描范围要大于普通患者,所需扫描时间延长,对心率平稳的要求更高,还有桥血管周围金属伪影的影响,这就需要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薄的层厚,随着64层螺旋CT的使用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对于支架的位置16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有作者认为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支架管腔的评估有一定限度,64层螺旋CT大大提高了对小血管的分辨力,包括对冠脉支架内部是否通畅的评价。
3.5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
本组研究表明,在能满足影像学评价的节段中对于冠脉狭窄的评估(特别是有临床意义的狭窄)有较高的吻合率(93.2%)。因此,在冠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以及健康人群冠心病筛选方面,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导管法造影检查。总之,16层螺旋CT结合多种重建方法的配合能准确显示冠脉的解剖位置以及血管的通畅性和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同时在冠脉钙化和狭窄评判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冠脉支架内部情况可进行初步评估,对冠脉搭桥术后的随访观察患者有无再狭窄方面和冠脉肌桥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且具有微创性和多视角观察的优点,是冠脉病变的重要诊断与筛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洪澄,BeckerCR,朱芳,等.冠状动脉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605-608.
“[2“]邵广瑞,柳澄,刘延军,等.多层螺旋CT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805-808.
“[3“]WexlerL,BrundageB,CrotlseJ,etarterycalcification:pathology,imagingmethod,andclinicalimplications:a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Writinggroup“[J“].Circulation,1996,94:1175-1192.
“[4“]LuB,ZhangN,MaoSS,ettriggereddataacquisitiontoredlicevariabilityincoronaryarterialcalciumscore“[J“].Radiology,2002,224:838-844.
“[5“]王冬梅,韩雅玲,王守力,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重构“[J“].中国循环杂志,20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部副主任竞聘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
- 控烟知识讲座2
- 管理体系审核首次会议
- 给绿植浇水课件
- 2025年中医院护士节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学校本工作方案
- 银行工作方案和支配2025年
- 教师节主题2025年活动方案设计
- 气质形体美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课件下载
- 深静脉血栓形成干预策略
-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xbrl模板第3号《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
- 工程力学电子教材
- 中国各个省份城市地区区县表格
- 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资格《专业知识》考试题库-水土保持(重点题)
- N1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钠石灰、硫酸氢钠、硝酸锌、氯化铜、氯化锌)
- GB/T 4513.1-2015不定形耐火材料第1部分:介绍和分类
- 精华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课件
- 电镀及化学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