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劳动与社会保障笔记资料仅供参考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复习题第一章
劳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名词解释1劳动:劳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范畴,是人们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或提供某种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2个体劳动:个体劳动是指单个人进行的劳动,如铁匠、石匠、木匠、裁缝和个体商贩等进行的劳动就是个体劳动。3共同劳动:所谓共同劳动,是指许多人为了一定的目标经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劳动,又能够称为协作劳动或者群体劳动。4简单劳动: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比如砍柴、挑水、清扫、搬运、看管等。5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比如装配电脑、修理机器、汽车驾驶、老师教书、医生看病、软件设计等。6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指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劳动。7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8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企业或者其它参考范围内的全部劳动能力的总和。9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或者称为劳动力人口,包括全部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和尚未从事社会劳动但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因而正在寻找职业的人口。10潜在劳动力资源:潜在劳动力资源,是指所考虑范围内全部有劳动能力人口中蕴藏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不论其是否有就业的意愿和就业资格。11现实劳动力资源:现实劳动力资源,是指蕴藏在所考虑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12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是指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部分,可称为“劳动适龄就业人口”。13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可用劳动力资源率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资源率=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被考察范围总人口数量。14劳动参与率:现实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能够用劳动参与率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数量÷潜在劳动力资源人口数量。15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是指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多少。16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劳动力资源的相对量是指计入劳动力资源量的人口占被考察范围总人口的比重。17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劳动力素质的综合反映。18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交换关系的总和,是市场机制与实现形式的统一。问答题1简述劳动的动因。答:人类之因此要进行劳动,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从此意义上讲,劳动的动因是人类的需要。2劳动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答:人是高级动物,但人类的劳动活动与其它动物的本能活动是不同的。人类的劳动具有以下特征:⑴目的性⑵创造性⑶能动性⑷社会性⑸多样性。3有人说,当今社会的个体经济非常发达,个体劳动已经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不正确,共同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4有人说,简单劳动是指非繁重劳动,复杂劳动是指繁重劳动。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不一定正确。简单劳动一般是指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才能从事的劳动。简单劳动并不一定是非复杂劳动,复杂劳动也不一定是指繁重劳动。5为什么说复杂劳动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答:由于复杂劳动是劳动者在付出教育费用、花费一定的辛劳和时间、获得某方面技术专长以后才能进行的劳动。因此,在同样多的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较多,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6有人说,简单劳动多为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多为脑力劳动。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简单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劳动中,复杂劳动也可能存在于体力劳动中。7脑力劳动分为哪几种类型?答:⑴创造知识的脑力劳动。⑵传授和转移知识的脑力劳动。⑶应用知识的脑力劳动。⑷运用知识进行管理的脑力劳动。8为什么说脑力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位?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实物经济被知识经济代替,劳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体力劳动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在知识经济中,传统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越来越被更高级的劳动形式-脑力劳动所代替。9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体力劳动已经无足轻重。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不正确。知识经济并没有完全否定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为基础并内在地包含了知识经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体力劳动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10简述劳动力的含义。答:从不同角度考察,劳动力有三种含义。⑴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⑵劳动力是指由劳动能力的人⑶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11劳动力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答:劳动力作为活的、能动的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力要素有明显的区别。劳动力的主要特征是:⑴能动性⑵差异性⑶易逝性⑷可变性⑸时效性⑹社会性12简述一个国家潜在劳动力资源的组成部分。答:⑴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它占劳动力资源的绝大部分。⑵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⑶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⑷处于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求业人口”⑸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完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即“家务劳动人口”⑹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即“服役人口”⑺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即“求学人口”⑻处于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但未从事社会劳动的其它人口,即“其它人口”13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答:劳动力市场发育与调控的目标是,逐步形成劳动力价格调节劳动力供求的基础性机制,在国家的有效调控下,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14劳动力市场运行与调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哪几方面?答:⑴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⑵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的行为不规范⑶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滞后⑷劳动力市场价格机制形成滞后⑸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建设滞后⑹常设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⑺常设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滞后15劳动力市场法律成熟的条件包括哪几方面?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由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机制和市场调控等要素构成。市场主体的成熟、市场载体的完备、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市场调控的有效是劳动力市场发育成熟的标志。16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应当由哪几大系统构成?答: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应当由指挥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合调控系统五大系统组成。17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调控的重点包括哪几方面?答: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控,应以间接调控为主,调控的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调控劳动力总供给⑵调控劳动力总需求⑶制定有关法律和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与管理18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包括那些方面?答: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点是:⑴合理布局职业介绍机构⑵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符合需求的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⑶统一规范中介机构行为。⑷强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性职能,明确其职责。⑸促进劳动力配置向专业化发展,发展产业型职业介绍机构。⑹职业培训工作要面向市场需求。⑺建立职业介绍准入制度。⑻建立统一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市场信息系统。⑼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提供“安全网”。⑽制定严格的私人进入职介机构标准。19简述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答:⑴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为充分就业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⑵加强以职业介绍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⑶加快劳动力市场立法与制度建设,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有序运营⑷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⑸加强市场就业宣传和职业培训,转变择业者观念和提高其职业能力⑹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理水平第二章
劳动就业名词解释1就业:就业是指人们在某种职业中从事工作和劳动并获取相应的报酬的状态。2就业者:就业者是指一切为获取劳动报酬而工作的人。3失业:失业是指没有在某种职业中从事某种工作的状态。4失业者:失业者是指有能力工作并在寻找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适当就业机会的人群。5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主要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固定收入和无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问答题1简述就业的重要意义。答:人们从事工作和劳动,是社会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人们获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途径。没有就业,社会不可能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具有重要意义。2简述中国就业矛盾的主要表现。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3简述中国政府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答:⑴发展经济,调整结构,积极创造就业岗位⑵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4简述扩大就业的途径。答:扩大就业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采取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5中国就业政策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中国就业政策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⑴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⑵改革开放初期的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就业政策⑶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政策6简述统包统配政策的含义。答:⑴在用工制度上表现为就业终身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实行固定工资制。⑵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⑶在福利保障上由单位给职工提供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全面福利待遇。7改革开放初期,多渠道安置就业的要点包括哪些方面?答:⑴广开就业门路,积极拓宽城市就业渠道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村非农就业⑶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市场增加就业8简述中国现行的就业方针。答:中国实行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9简述再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答:在就业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经过一定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实行企业安置、个人自谋职业和社会帮助安置相结合,为失业职工和企业富余职工童工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转岗培训、生产自救等各种服务,促使她们尽快实现再就业。10简述再就业工程的积极作用。答:再就业工程作为一项主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对中国城市失业的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下岗职工的生存之需,稳定了下岗职工的情绪。经过开展再就业培训,更新了下岗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了她们的再就业能力,开发了一批就业岗位,促进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1简述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答:⑴再就业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存在就业观念误区⑵企业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具有不经济性⑶再就业工程资金短缺,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⑷借“再就业工程”的名义,出现了限制使用外地工的政策导向。12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经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另一方面经过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和下调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力图经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加。13简述提前退休的主要弊端。答:⑴提前退休人员的“退而不休”,加剧了社会就业矛盾。⑵提前退休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⑶提前退休在养老问题上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了企业和社会的负担。14简述中国职业培训的主导环节。答:⑴加强就业前培训
⑵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⑶加强再就业培训
⑷发展远程培训15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哪几个等级?答:国家职业资格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并分别同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相对应。16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⑴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上升,再就业率逐年下降⑵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小,就业弹性系数下降⑶结构性失业突出,造成就业资源浪费⑷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竞争加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就业的影响将逐渐凸显17简述造成严峻就业形势的主要原因。答:⑴新增劳动力众多且持续增长,这是中国产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⑵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引发结构性失业⑶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⑷劳动参与率偏高⑸劳动力总体素质结构不合理⑹劳动力市场不完善18有人说,经济结构调整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有人说,经济结构调整应当以充分就业为目标。请对以上两种观点予以评论。答: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要兼顾两方面的目标。只考虑一方面的目标,而忽略另一方面的目标,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19简述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有利条件。答: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解决好就业问题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解决就业问题的大政方针已定,方向明确,措施配套,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形成,为解决好就业问题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⑶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企业经济收益明显好转,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必将对就业形成强有力的拉动。⑷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将为解决就业问题带来新的机遇。⑸随着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深入落实和完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就业和创业环境进一步改进。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将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20简述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地主要思路。答:⑴城乡结构调整要以加快城镇化为突破口⑵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⑶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中应该重点扶持中小企业⑷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应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⑸在就业结构中应鼓励非正规就业21论述促进就业的主要策略。答:⑴实施以人为本、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⑵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⑶实施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⑷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增加就业岗位⑸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降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素质⑹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⑻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实行就业扶持政策⑼改进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22简述中国在21世纪前期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答:21世纪前期,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参与劳动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愿望,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23简述中国在21世纪前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答:⑴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⑵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进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⑶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⑷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⑸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⑹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第三章
劳动组织名词解释1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人与事匹配、事与岗一致、岗与岗协调的原则,将分散的人力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活动。2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3劳动协作:劳动协作是指对有联系的劳动活动所进行的统筹安排,是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协同劳动。4作业组:所谓作业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相互协作的人员组织起来的劳动集体。5管理跨度:管理跨度(又称为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人所能直接、有效地领导的下级人数。6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企业生产行政指挥系统的等级层次。7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8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水平是指国家或企业对职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规定的应消耗劳动量的高低。9工时:工时也称人时,是计算工人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小时称一个工时。工时消耗是指个人在一个工作班内全部工作的消耗,包括生产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消耗。10定额时间:定额时间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必须消耗的工时。11非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从事劳动以外的其它工作所消耗的时间或停止工作的时间。12技术测定法:技术测定法是指在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经过实地观测和技术测算来确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13比较类推法:以现有同类产品、零件、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工序定额的方法。14定员:定员是指根据企业已定的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规定企业各类人员的数量界限和质量标准。15定员标准:定员标准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不同企业的同类型岗位人员制定的统一用人数量标准。16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亦称制度工作时间,使之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从事生产劳动或工作的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工作时间一般由法律和制度规定。17工作班制:工作班制是指在工作日内组织不同班次进行生产的劳动协作制度。问答题1根据劳动组织的范围,能够将劳动组织分为哪两个层次?答:根据劳动组织的范围不同,可将劳动组织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单位劳动组织两个层次。2有人说,劳动组织是共同劳动的需要。请对此观点进行评论。答:正确。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总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实行必要的分工和协作。没有分工协作,就不能把劳动者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实行劳动分工协作,合理组织劳动,使一切共同劳动的客观要求。3简述劳动组织的任务。答:⑴根据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原则,正确配备劳动力,合理确定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的使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⑵正确处理劳动力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保证劳动者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做好工作场所的组织工作,改进操作方法,保证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身心健康。⑶运用工效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不断完善和改进劳动组织,改进劳动关系,做到用人少、效率高,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4简述劳动分工的层次。答:劳动分工有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是按社会生产的大类所进行的分工。企业内部分工是企业范围内的分工,是企业内部的车间、班组及每个生产者之间的分工。5简述劳动分工的类型。答:按照劳动者使用的劳动工具、技术装备和工作复杂程度,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劳动分工,可分为职能分工、专业分工和技术分工等三种主要形式。6简述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答:劳动能够分工与劳动协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⑴劳动分工是协作的基础,劳动协作是分工的前提。⑵劳动分工必然要求广泛的社会协作,搞好劳动协作是劳动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⑶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能够创造一种新的集体生产力。7简述劳动协作的类型。答:按照分工的简单于复杂程度不同,能够将劳动协作分为简单协作和复杂协作。以简单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简单协作;以细致分工为基础的协同劳动称为复杂协作。8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答:组织结构是指劳动组织的构成形式,要遵循一定的组建原则。主要原则包括: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自动调节原则和管理跨度原则。9简述劳动定额的分类。答:劳动定额有多种分类,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是两种基本类型。另外,还有服务定额、看管定额、销售定额和设计人员的设计定额。10为什么说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答:首先,劳动定额在劳动分工与协作中起着双重的量的规定性作用。一方面它确定一个劳动者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规定职责的数量标准;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核算和平衡各工种、车间、部门之间劳动量的比例以及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其次,劳动定额是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是考核和评价职工成果的准绳。再次,劳动定额是编制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实施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的基础。11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有哪几方面?答:制定劳动定额的依据有技术依据、经济依据、心理和生理依据等方面。12简述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原则。答:先进合理是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基本原则,其含义是:⑴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努力,多数工人能够达到或超过、部分工人能够接近的水平。⑵工人为达到和超过劳动定额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必须表现为充分和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并以正常的、符合劳动卫生原则要求的工作速度进行工作。⑶多数工人达到和超过劳动定额是一种动态的要求。13定额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定额时间大致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⑴作业时间
⑵布置工作地时间
⑶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⑷准备与结束时间14简述技术测定法的步骤。答:首先,分解程序。
其次,分析设备工具状况。再次,分析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状况。
最后,实地观测和分析计算。15简述定员编制的原则。答:定员的编制要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进行。该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⑴既要考虑现实的技术和组织条件,又要充分挖掘劳动潜力,将定员建立在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发挥职工潜能的基础上。⑵参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定员标准,并与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和本企业历史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保持其平均先进性。⑶处理好不同人员之间的构成比例。16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有哪几种?答: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有:技术测定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17简述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类。答:在企业标准中,定员标准又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单项标准是对某些设备、岗位、产品、工序规定的定员标准,也称详细定员标准;综合标准只规定某类人员以至企业全部人员配备数量标准,也称概略定员标准。18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可将定员标准分为哪几种类型?答:⑴各行业通用标准,如教育部制定的各类学校教员、职员、工人标准;卫生部制定的医护人员定员标准等。⑵部门或行业标准,这是定员标准的主要部分,其中以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为主,地方主管部门制定的为辅。⑶企业标准,一般是企业结合自己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把行业定员标准具体化,只适用于本单位。19定员的方法有哪几种?答:定员的方法有: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法、设备定员计算法、岗位定员计算法、比例定员计算法、职责定员法。20简述工作时间的种类。答:由于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条件不同,能够划分不同类别的工作时间:⑴标准工作时间,即每天工作小时,每周工作天数,每周制度工作时间。⑵非标准工作时间,即多于或少于标准工作时间。⑶不固定的工作时间,即由于特殊的生产条件或工作需要,有些工作不能或无法固定工作时间。21简述工作轮班的种类。答:工作轮班主要有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⑴两班制。每个工作日分早、中两个班次组织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⑵三班制。每个工作日分早、中、晚三班组织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⑶四班制。每个工作日分为四个班进行生产,分为四八交叉作业制和四六工作制两种情形。22连续性三班制有哪几种轮休制度?答:连续三班制的轮休组织形式有三班轮休制、三班班轮休制和四班轮休制。23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哪些?答: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⑴新年,放假1天(1月1日);⑵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⑶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⑷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24工时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答:从世界范围看,工时改革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分职制、非全时工制、一周两天工制、有效的工作时间制度。25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能够经过哪些途径招用人员?答:用人单位能够经过下列途径自主招用人员:⑴委托职业介绍机构
⑵参加劳动力交流洽谈活动⑶经过大众传播媒介刊播招用信息
⑷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招聘⑸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途径。26有人说,招用人员时能够收取保证金,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不允许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27根据《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裁减哪些人员?答:⑴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⑵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⑶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⑷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第四章
劳动工资名词解释1工资:工资是劳动者的工作所得,它是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付出劳动后获得的相应报酬。2工资制度:工资制度是指为了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计量劳动者劳动消耗和计算劳动报酬而建立的准则和办法。3工资理论:工资理论又称薪资理论或薪资学说,是指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对于工资方面的看法和主张。4工资管理:工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指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并进行有效实施的活动。5工资水平:工资水平是指员工工资的高低,又称为工资基准,一般由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来反映。6工资差别:工资差别是指企业不同等级工资之间的差异程度。7员工福利:员工福利是指员工除工资收入以外享有的利益和服务。8工资指导线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9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10工效挂钩:工效挂钩是指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是国家对国有企业工资总额进行管理的一种形式。11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指导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指导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12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是政府对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和工资分配进行间接调控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13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14工资协议: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15正常劳动: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和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16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一般以年为单位统计。17工作岗位评价:工作岗位评价是指对企业现有的岗位划分等级,以便为不同等级的岗位确定相应等级的工资打下基础。18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是指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工资标准将受到国家最低工资标准、国家或者地方发布的不同行业和工种的工资指导线、本企业现有工资水平、同行业的工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问答题1简述工资制度的分类。答:工资制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⑴根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工资定级制度。⑵根据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⑶根据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单位工资制度等。⑷根据其特点不同分为绩效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2简述生活费用学说的观点。答:工资如果超过劳动者基本生活费用的话,那么劳动者就能够多生子女,结果就会造成劳动者的人数增加,这样,劳动力的供给就会超出需求,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格就会下降。自然,劳动者的收入就会减少,生活就变得艰辛。反之,劳动者人数减少,劳动力市场价格上升,劳动者的工资就会提高,甚至会超过必要的生活费用。李嘉图认为,既然无法长期维持劳动者高水平的工资,不如维持其最基本的工资水平,以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李嘉图的这一学说又被称为是工资铁定律。3简述工资管理的目标。答:⑴确保最佳的劳动力。
⑵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⑶促进劳资之间或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和谐。4简述工资管理的原则。答:工资管理的原则包括:公正性原则、劳资之间或员工与组织之间互惠原则、竞争原则、激励原则。5简述工资构成项目。答:工资的构成项目又称为工资体系,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等项目构成。基本工资中往往包括年功工资、职务工资和职能工资等方面。津贴是因实际需要,在基本工资以外所进行的补助。奖金是对员工工作成效的奖励,是超额劳动报酬。6简述影响个人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答:影响个人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有:职务、服务时间、知识与技能、工作的危险性程度、劳动力市场因素、社会性均衡因素、基本生活费用因素、企业的支付能力、政府法令、经济环境因素、社会风俗习惯因素。7简述确定工资级差要点。答:⑴同工种不同等级之间的工资级差的确定。就同一工种而言,对复杂性和技术性程度高、危险性大或者责任重大的工作,工资级差应当大一些,相反则应小一些。同样的道理,级别越高,工资级差应当越大;级别越低,工资级差应当越小。⑵不同工种之间的工资级差的确定。不同工种工资差异问题更为复杂。除了应考虑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费用之外,主要应考虑不同工种所需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责任程度和贡献程度。8简述工资形式的选择。答:工资形式的选择要与工作岗位的特点相吻合。一般来说,那些不直接生产产品的职位或者不易量化的工作岗位,宜于使用计时工资;直接生产产品,产品产量主要取决于个人努力程度的职位,或者说易于量化的工作岗位应采用计件工资。工资形式的选择还应当与本单位的管理水平相适应。有些工资形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也适合某些单位的工作条件,但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也不能勉强使用。比如计件工资加奖金的工资形式,其实行的基础是健全的定额标准。如果没有定格标准,或者定额标准不科学,就难以实行该种工资形式。9简述员工福利的内容。答:⑴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⑵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⑶必要的节假日,包括法定假日、企业的带薪休假等。⑷意外事故的保障,如伤残补助、遗属补助及子女助学金等。⑸举办各种文娱体育及社交活动,并设立有关设施。⑹在食、宿、交通等方面的提供服务与便利。10简述企业设计员工福利的原则。答:⑴需要原则
⑵生活原则
⑶经济实效原则和量力而行原则11简述员工安全生产保护的主要内容。答:⑴严禁雇用童工
⑵保护女工
⑶要有安全的工作环境⑷对职业病要有预防措施
⑸对从事特殊工种的员工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以确保员工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12简述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调控的主要措施。答:⑴在部分地区进行工资指导线制度试点。⑵在非国有企业探索工资集体协商试点。⑶在部分中心城市开展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试点。13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答: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14劳动者的哪些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总额的范围。答:⑴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等。⑵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清凉饮料费用等。⑶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稿费、讲课费等。15简述工资支付的时间规定。答:中国工资支付的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最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也能够按日或按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16用人单位在哪些情况下能够代扣劳动者工资?答:⑴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⑵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⑶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⑷法律、法规规定能够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它费用。17有人说,技术能够入股;也有人说,技术不能入股。请谈谈你对技术入股的认识。答: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文件的精神,具备条件的企业能够试行科技成果和技术专利作价折股,由科技创造者和贡献者持有。以科技成果入股的,科技成果作价金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以高新技术成果入股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作价金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35%.18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哪几项内容?答:⑴工资协议的期限
⑵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⑶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⑷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⑸工资支付办法
⑹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⑺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⑻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⑼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它事项19按照《劳动法》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那些因素?答:⑴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⑵社会平均工资水平⑶劳动生产率
⑷就业状况
⑸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简述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答: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21工资设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工资设计属于工资管理的业务技能,主要包括确定企业工资总额、工作岗位评价、确定工资标准、个人职能评价和工资档次划分、工资制度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22简述确定员工工资的基本步骤。答:第一步,确定企业工资总额。第二步,在明确工作岗位数目和制定出不同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所有的岗位划分等级。第三步,在明确最低岗位工资标准、最低岗位工资与最高岗位之间的工资倍数和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差距的前提下,计算出不同等级岗位的工资标准,并根据不同岗位任职人员的具体情况确定出不同人员的工资档次和工资数额。23简述个人职能评价。答:个人职能评价也就是对员工的个人任职能力进行评价。员工任职能力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潜在能力的评价;二是实际能力的评价。潜在能力的评价因素包括:学历、工龄、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和本岗位的任职年限等。实际任职能力的评价因素包括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由于所处的岗位层次不同,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24简述因素比较法的步骤。答: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也能够经过因素比较法进行确定。基本步骤是:⑴确定工作岗位评价因素。比如将脑力劳动强弱、体力劳动强弱、技能水平高低和责任大小作为评价因素,并假设脑力的权重为20%,体力的权重为25%,技能的权重为30%,责任的权重为25%.⑵对有代表性的工种进行评价。比如选择材料搬运工、卡车司机、油漆工、计时工等工作岗位进行评价。25试述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答:要点:⑴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⑵实行董事会、经理层成员按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
⑶对科技人员实行收入激励政策26试述企业工资制度选择。答:要点:⑴绩效工资制
⑵岗位工资制
⑶技能工资制⑷资历工资制
⑸结构工资制第五章
劳动关系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权力与义务关系。3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亦称为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4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是指虽然订立了合同,但由于缺少有效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5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6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7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合同即停止履行。8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货币形式给予劳动者的补偿。9赔偿金:赔偿金,是指由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而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货币。10医疗期:医疗期,是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停止工作治病休息而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11专项协议:专项协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就需要规定的某些特殊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12劳动合同鉴证: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审查、核实,并给予证明的一种制度。13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工会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的协议,又叫团体协议、集团协议等。14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或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争议。15劳动争议预防:劳动争议预防是指国家劳动行政管理机关或用人单位,事先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防止和制止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发生劳动纠纷的活动。问答题1简述做好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答:⑴做好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需要。⑵做好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是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建立健全市场就业机制的客观要求。⑶做好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是维护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2劳动合同具有哪些特定的法律属性?答:⑴是诺成性合同
⑵是双务合同
⑶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⑷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3按照订立合同的目的不同,能够将劳动合同分为哪几种类型?答:以合同目的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⑴录用合同
⑵聘用合同
⑶借调合同4简述劳动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答:⑴劳动合同期限
⑵工作内容
⑶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⑷劳动报酬
⑸劳动纪律
⑹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⑺社会保险和福利
⑻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除此之外,双方当事人还能够协商约定其它内容。5劳动合同的变更主要反映在哪几方面?答:⑴生产工作任务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⑵生产工作任务性质的变化⑶合同期限长短的变动
⑷劳动工种或岗位的变动
⑸劳动报酬的增加或减少6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答:⑴劳动标准性条款
⑵目标性条款
⑶劳动关系运行规则条款7有人说,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低于劳动合同。请对此观点予以评论。答:不正确。在集体合同的有效存续期间,该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凡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的,则为无效条款,以集体合同的规定为准。8简述劳动争议的特征。答:劳动争议的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不同。在劳动争议中,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如果争议不是发生在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即使争议涉及劳动问题,也不构成劳动争议。二是劳动争议的内容不同。劳动争议的内容将涉及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也就是说,劳动争议以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为标的。9简述劳动争议的分类。答:⑴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⑵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⑶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10劳动争议的范围包括哪几方面?答:⑴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而发生的争议。⑵因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变更和终止等问题而发生的争议。⑶因签订或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⑷因执行国家有关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规定而发生的争议。⑸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劳动争议。11简述中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答:中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能够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能够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能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方也能够不经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能够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12有人说,劳动争议案件能够不经过调节直接申请仲裁;也有人说,劳动争议案件能够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评论。答:劳动争议案件能够不经过调节直接申请仲裁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企业调解不是劳动争议仲裁的前置必经程序,当事人能够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认为劳动争议案件能够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劳动争议仲裁就是诉讼的前置必经程序,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只有对仲裁裁决不服,且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起诉的,才能引起诉讼程序的开始。13简述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答:中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分为三种类型,即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和司法机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是指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指设在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司法机构是指普通法院。14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有哪些?答: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调解原则、三方机制原则。15简述劳动争议的预防措施。答:⑴学习宣传劳动法,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⑵实行劳动合同鉴证制度⑶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完善调解制度
⑷加强企业民主管理⑸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劳动规则16简述劳动合同书的条款。答:劳动合同书由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组成。⑴法定条款。指法律规定必须具备的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⑵约定条款。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协商议定的条款。除上述必备条款外,双方当事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规定其它条款。这些约定条款同法定条款一样,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一般常见的约定条款有:试用期、保密事项、培训事项、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其它事项。约定条款也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17简述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答:⑴语言的表述要明确易懂,不要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⑵注意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⑶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⑷明确劳动合同期。
⑸注意劳动合同的有效性。⑹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抵押金、保证金等。⑺合同内容可简可繁,订立时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异。18常见的专项协议有哪几种?答:培训协议
医疗协议
保密协议
竞业禁止协议19简述订立竞业禁止协议应当注意的问题。答:⑴明确订立竞业禁止协议的对象
⑵明确竞业禁止的期限⑶给予职工相应的补偿费
⑷明确竞业禁止的行业与地域⑸明确企业需要保护的商业秘密20简述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答:⑴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合同的请求⑵被请求方按期向请求方做出答复⑶双方协商,达成书面协议
⑷备案或鉴证21劳动合同的解除大致有哪几种情形?答:⑴合意解除
⑵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⑶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22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那几个步骤?答:⑴解除协议或通知
⑵支付补偿金
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⑷转移档案23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有哪些?答: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⑵由于不可抗力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⑶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
⑷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24简述劳动争议的企业调解程序。答:⑴申请调解
⑵争议受理
⑶调解前准备
⑷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建议⑸告知双方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和地点并实施调解
⑹举行调解会议。25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答:⑴申诉
⑵受理
⑶仲裁准备
⑷开庭审理26试述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答:要点:调解程序;仲裁程序;诉讼程序。27试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答:要点:⑴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⑵预告辞退的条件
⑶经济性裁员的条件。28试述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的问题。答:⑴不要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⑵应注意履行提前告知义务⑶实行劳动合同期满预报制度
⑷注意顺延合同的情况29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文书有哪几种?答:⑴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⑵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⑶劳动争议调解意见书
⑷劳动争议仲裁申述书⑸劳动争议仲裁答辩书
⑹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⑺授权委托书
⑻劳动争议仲裁撤诉申请书第六章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发展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经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致使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2“五保”:“五保”是指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能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适当安排和照顾,保证她们的吃、穿和生活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的制度。3“三无”人员:“三无”人员是指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人。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和非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制度,也称为优抚安置制度。6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以用人单位和被保险个人缴费为基础,经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或死亡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以化解被保险人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7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区组织为满足各类社会弱者和遇有一定困难社会成员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而向她们提供和组织实施的带有福利性的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问答题1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能够概括为:以法律政策规范为外在形态,以互助共济、扶贫帮困为内在规则,以政府为最终责任主体,以强制实施为基本手段。2就中国而言,社会保障主要由哪几个项目构成?答:就中国而言,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项目组成。3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构成要素。答:⑴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⑵社会保障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⑶社会保障是对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对公民生活遇到困难时的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服务和物质帮助。⑷社会保障是提供国民收入再分配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一种分配政策,具有一定的经济福利性。4简述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理论要点。答:该理论要点是:国家(政府)应当减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应当主要靠社会成员自己为自己谋取福利。5简述中间道路理论的基本观点。答:中间道路理论认为,稳定与秩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不公平和贫困不但剥夺了个人的自由和保障权利,而且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因此,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就需要国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中间道路理论同时认为,国家不应当提供过多的福利,认为这样会造成对国家的依赖,并会侵蚀人们的意志和自我负责的精神。她们主张国家负责应当与个人负责并重,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国家、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体系。6按照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付和管理不同对社会保障模式是如何分类的?答:从社会保障基金的收付和管理的不同特点来看,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三种模式。7按照各国实际做法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社会保障模式?答:从各国的国情来看,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世界上基本上形成了四种社会保障模式。即:有国家、雇主和雇员三方负担的方式;主要由雇主和雇员工共同负担的方式;主要由政府和雇主共同负担的方式;由雇员单独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方式。8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答:以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社会保障制度从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步入了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欧美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建,社会保障制度在以下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⑴社会保障从单项保障向总体保障转变,形成了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⑵保障对象范围扩大。由对特定阶层和行业的劳动力保障向全社会公民的保障过渡。⑶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⑷保险水平的不断提高。9解放初期城市的救济方针是什么?农村的救灾工作方针是什么?答:解放初期,城市的救济方针是: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动员与组织人民实行劳动互助,实行自救、自助、助人。农村救灾工作的方针是:“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带赈,并辅之必要的救济。”10现行的保障制度在执行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答:现行的保障制度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缴费率偏高,拖欠、拒缴现象仍较严重;扩大覆盖面的努力收效不大;个人帐户资金被挪用,造成“空帐”的现象没有根本改变。过渡成本筹资不明确,资金运行基本上是现收现付制。11谈谈你对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总目标的理解。答: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就是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劳动保险”“单位保险”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保障不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一项社会制度。“资金来源多元化”就是将过去社会保障资金基本由企业承担转变为由企业、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多元出资。“保障制度规范化”就是对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并进行明确的法律规范。“管理服务社会化”就是将就体制下的社会事务由企业和事业单位自己管理转变为由社区机构提供管理和服务。12简述社会保障功能。答: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生产、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具体讲,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⑴稳定功能⑵保障功能⑶互助功能⑷促进功能。13社会保障的原则包括哪几方面?答:⑴公平性原则⑵福利性原则⑶互济性原则⑷强制性原则⑸多样性原则14社会保险的特点是什么?答: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权利与义务相关的原则;只有尽了缴费义务,才有享受收入补偿的权利。15如何理解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答: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保险是需要缴费的,而这些低收入或者无收入的人群是没有能力缴费的,就需要社会救助予以补充。因此社会救助的对象与社会保险的对象不同,主要是无收入、无生活来源或者虽有收入但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准者。社会救助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拨付或者来自特别税资助,还有社会团体或者个人提供的捐助。16一般说来,社会福利包括哪几种含义?答:社会福利有以下几种含义:⑴公共福利事业。⑵专门性的福利事业。⑶局部性或者选择性的福利事业。第七章
社会保障管理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和社会保障监督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总称。2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为了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而建立起来的,用以保障受保人在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等情况下因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康复所需要的资金。3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规定被称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4城镇职工赡养率:赡养率是指离退休人员占在职工作人员的比例。5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是指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占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6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是指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享受条件、待遇标准和支付方式,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保险金支付给受保人,以保障她们的基本生活。7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是指将暂时闲置的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直接或间接投入经济活动或者金融活动中并取得收益,使基金的实际价值量增加的过程。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经办机构根据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问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答:社会保障管理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监督管理。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社会保障规划,规定社会保障政策和管理法则,并组织实施。业务管理主要是指依法对社会保障对象进行登记,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筹集和运用,审核、发放社会保障待遇,对受保人进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监督管理主要是对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制止和纠正社会保障业务活动中的违规行为。2有的学者指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保险的业务管理全部由企业或者单位负责,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退休金由单位发放,医药费由单位报销,住房由单位解决等,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格局。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建设主要解决哪两方面的问题?答:⑴根据社会保障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障管理的原则。⑵经过建立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运作高效的管理体系。4简述北京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主要职责。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养老保险事务。其职责是:⑴依法收缴养老保险费,督促企业和被保险人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⑵建立健全被保险人养老保险档案和个人账户,依法保障养老保险档案的安全与完整。⑶依法支付被保险人的基本养老金和其它养老保险待遇。⑷办理被保险人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的转接手续。⑸按时编制养老保险基金的预、决算草案,编报会计、统计报表。⑹依法运营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基金安全增值。⑺向企业和被保险人提供有关养老保险的咨询、查询服务。⑻组织推动对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⑼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其它职责。5有人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需要的经费能够从社会保险费中提起。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按照国家规定,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不能挪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要的费用由财政专门划拨。6如何理解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所涉及的三个层面?答: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自三个方面: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就北京市的情况看,个人缴纳的比例为个人缴费工资的8%,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支出体现在国家允许用人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在税前列支,同时体现在如果养老保险金出现支付困难,政府财政将直接给予补贴。7有人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费。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完全不正确。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要缴纳养老保险费。8简述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程序。答:⑴社会保险登记
⑵社会保险费申报和审核
⑶缴纳社会保险费⑷社会保险费的存储
⑸建立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9养老保险基金的提取比例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答:养老保险基金的提取比例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基金的提取比例要考虑以下因素:⑴城镇职工的赡养率。赡养率是指离退休人员占在职工作人员的比例。⑵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所谓替代率是指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占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10简述养老金的支付条件。答:养老金的支付条件是:当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同时达到一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时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国家规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工人或干部)为60周岁,女工人为5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同时规定,个人缴费年限满的退休后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的,退休后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11简述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标准应当考虑的因素。答: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政、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⑵调整社会保险待遇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处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床诊疗指南与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小户型居住体验需求调查
-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8篇
- 鱼幼儿美术教案模板8篇
- 住宅小区招投标工作指南
- 劳动合同补充协议范本
-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合同模板
- 船只租赁合同:水上建筑作业
- 道路施工临时电力安装合同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卷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一上语文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一
- 小儿血液透析的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检测试卷(含答案)
- 2024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和营销领域的应用及影响分析报告
- 《篮球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教案(共三篇)
- 2024-2030年中国裸眼3D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统编版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一课时 课件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