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信息的概念2.
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难点:信息和信息技术含义的理解【教学思路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理论性较强,“教法”以讲解法、演示法为主,“学法”以观察法、讨论法为主,并以适当的学生自主体验以及游戏为辅助
2.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总体思路:介绍新教材讲解信息定义、讲解信息的获取方式、讲解信息技术定义、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直观导入观看图片,对其进行描述,说一说从中能得到怎样的信息。老师: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如清晨的霞光送来了黎明的信息,树叶开始变黄隐含着秋天来临的信息,我们从报纸上可以获得当天发生的消息,„„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
学生:(举例)
老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好,可见,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那同学们举了这么多关于信息的例子,在你们眼中什么才是信息呢?
学生:„„
老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自己对信息的理解,我们来了解下书上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而文字、图像、声音、数字、影像等表现形式则称为信息的载体。同学们之前说了很多自己对于信息的理解,其实不同的领域对于信息的理解是不同的,但这里呢,同学们只要掌握书上的含义就可以了,如果对其他科学家的理解感兴趣呢,可以上网查看一下。其实信息的表达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语言(广播),文字(报纸)、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信息。二、互动体验,学习新知
知道了信息的定义和表达方式之后,我们来通过一个实验体会一下,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那同学们是怎样来把这三种液体分辨出来的呢?
学生:(闻,看,尝)
老师:同学们通过这三种方式很快就可以将这三种不同的液体分辨出来了,可见,不同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
老师:那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再比如我们平时用的摄像机、照相机,它延伸的我们的视觉;看的电影、电视延伸了我们的视觉、听觉„„;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
老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
老师:那我们就不用再去拿个温度计测了
那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又该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
学生:(天气预报。)
老师:对,那直接去室外感受还有用吗?
所以呢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老师:从我们对信息的获取方式的演变,也出现了相应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T)是研究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使用信息的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即“3C”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已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其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老师:大家说的都非常好,我来给大家稍微补充一下。还有军事应用、科学计算、金融业、交通管理、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教学管理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但是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信息泛滥、信息犯罪、网络误用等。总之,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防微杜渐,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在座的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行为的培养和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的培养。三、课堂总结,反思拓展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做一个小测试
(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C)
A.电视中显示的图像
B.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C.广播中播报的明天天气情况
D.最新一期《读者参考》杂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编制并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犯罪行为B、在虚拟社区发表文章没有任何限制的C、在自编的商业软件中加入防盗版病毒是国家允许的D、利用黑客软件对民间网站进行攻击是犯法的学生总结这节课所收获的操作知识。教师总结学生学习内容,点评学生表现。作业布置:如今的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网络语言悄然兴起,并不断变化,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同学们课后都去讨论下,我们下节课进行讨论。这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初中信息技术第1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及一定的操作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对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基本操作等有了初步了解,只是未能形成系统的概念和更深地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前提。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特点,过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接受困难,因此需要采用较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效果分析本节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习的理论知识越来越多,过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能接受有点困难且枯燥。因此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必须从感性上去认识,再由浅入深,从信息过渡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的信心。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必须以学为基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氛围富有生机与活力,努力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本节课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展示一些酷炫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教材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是初中信息技术的开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等有总体了解,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养成合法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本单元内容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有所介绍,学生已有初步认识,初中阶段主要是对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发展有进一步的更深理解,能够合理使用计算机,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因此,教学的重点可以立足于对旧有知识的突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能力,也可穿插介绍一些操作技巧,使学生在原有技能上有所提高。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涉及初中信息技术第1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已有所介绍,学生已有初步认识,初中阶段主要是对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发展有进一步的更深理解,能够合理使用计算机,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适当的时机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不经意的谈话与引导中得出问题的答案。根据学习到的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扩散,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立足于对旧有知识的突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深度和广度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应用能力,也穿插介绍一些操作技巧,使学生在原有技能上有所提高,力争在学期的新开始就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总体来说,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重难点都掌握得比较好。不足之处在于教学形式还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