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1邓稼先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中美
关系松动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
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字音词义
元勋xun:立大功的人。
奠dia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选聘pin:挑选聘用。
谣yao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背诵song: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
昼zhou夜:白天和黑夜。
昆kun仑:昆仑山。
挚zhi友:亲密的朋友。
可歌可泣qi: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xiW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至死不懈x沧:到死都不松懈。形容坚持到底。
鞠川躬尽瘁cui: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lu: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ru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三、主题概述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目将其生平、贡
献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祖国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
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9段):先叙述一百多年前中国的屈辱历史,然后对中国所发生的巨大
变化进行描述,从而引出本文主人公——邓稼先。
第二部分(第10-18段):简要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与贡献,概述了他不凡的人生经历,
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19-29段):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忠
厚平实的品质特征。
第四部分(第30-33段):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骄傲,
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第五部分(第34-39段):写邓稼先在恶劣环境中勇往直前,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第六部分(第40-44段):对邓稼先的评价,其中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赞颂、怀念之
情。
五、鉴赏品读
1.文章六个部分的小标题拟得怎么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一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这
些小标题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些小标题拟得新颖、概括力强,突出本部分的核心内容和丰富意蕴。
第一部分"从彳王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个小标题如恢宏的画面,给人纵深的历
史感,在这个巨大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邓稼先是对这一巨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第五部分小标题"我不能走"非常出色,言为心声,一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邓稼先身
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有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
理和理论指导。但他却事必躬亲,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
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
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
但字字铿锵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2.写邓稼先之前,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作者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民族的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
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3.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邓
稼先与奥本海默截然不同,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中国几千年传
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
稼先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身的气质品格。
4.读第四部分,思考①邓稼先对"谣言"仍然亲自调查,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②你认为杨振宁流泪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①邓稼先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当杨振宁知道是中国人独立完成原子弹工程的时候,他的眼泪既是为朋友而自豪,更
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种表示。
5.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的作用是什么?
①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罗布泊的恶劣环境才巴读者带到荒凉而又神秘的戈壁荒滩,
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的艰辛,更增添了悲壮的色彩。
②引用五四时期的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向上、求实、勤奋、创新的继承
者和发扬者。这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6.”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
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
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
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
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
自身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
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
自身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L示例:"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立即"一词很打动人,写出了邓稼先的
爱国情怀;1971年,"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可见邓稼先极高的威信和
人格魅力;"我不能走"一句也特别感人,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奋
不顾身、勇担风险的崇高献身精神。这些内容从细节上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能体现全
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
民气质,"文革"时,别人不能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他却能够;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
毕露的人物,常常在别人做报告的时候,打断别人的报告。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
行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
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
产党的理想党员。"
第二题
《吊古战场文》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怆的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
大痛苦,渲染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
苦,衬托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坚强的意志和信念,表明中国核武器研究
的成功是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后才取得的,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
役,表现了邓稼先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结尾引用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正是
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同时也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
献置于近一百年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和赞扬之情。
第三题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
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
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第四题、第五题
略。
2说和做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诗人,笔名少全、何嘉。他是闻一多的学生、忠诚的爰国主义
者,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有《难民》《老马》《烙印》《有的人》《宝贝儿》等。
他的诗内容含蓄,语言朴实精练,具有和谐音韵美,富有社会意义。
二、字音词义
典籍ji: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仰之弥mi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e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jidng乎不同:很不一样。
兀wCi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台:指整齐地排列着。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
迭d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a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慷依ng慨ka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dd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三、主题概述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
的事例,表现了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
高度赞扬了他言行一致、朴实坚强、追求真理、嫉恶如仇并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
与高尚情操。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7段),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务实勤奋、谦
虚淡泊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8-20段),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时"说"了就"做”的特点。
五、鉴赏品读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
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
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
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
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研究
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
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
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
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2.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
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皆可。老师也可联
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
文意的理解。
3.第11段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
话定要讲个痛快",清想象闻先生讲了什么话。
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
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4.”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
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
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5.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吗?
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必
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
"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
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
示例:
L"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
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
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
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
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苦读的目的在于探索救国
道路。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
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
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弓I自闻一多的诗《静
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心境,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
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
任何别的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第五题
略。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响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
-o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二、字音词义
揩k&i:擦,抹。
阖he:闭合。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深恶wCi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三、主题概述
这篇回忆录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休闲、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
描述,展示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
的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鲁迅先生笑声的特点——明朗。开篇就介绍了一个与我们印
象中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段):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走路,突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和不顾
一切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67段):记叙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勾圆出
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五、鉴赏品读
1.文章记叙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印象中不同的鲁迅,其中各处生活细节表现
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特点?
①鲁迅先生明朗的笑。真诚、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③鲁迅先生和夫人热情留客,包车送客人。热情、真诚。
④鲁迅先生喜欢吃北方饭。刚硬的性格。
⑤"我"在鲁迅先生家包饺子、韭菜合子、荷叶饼,得到先生的赞成。对妻子敬重与依
赖,对小辈的体恤。
⑥鲁迅先生与作者开玩笑。幽默。
⑦鲁迅先生深恶痛绝写字草率,但仍认真展读每封青年的信。对待青年的赤诚之心。
⑧鲁迅先生对原稿与校稿不珍惜。淡泊名利。
⑨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先生很忙,但她的笑是愉快的。家庭和谐。
⑩鲁迅先生夜里去看电影坐车时的谦让。礼让,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⑪鲁迅先生把翻一翻书当作休息。对时间的珍惜。
⑫B迅先生陪客人到深夜。待人热情、耐心。
⑬鲁迅先生在深夜工作,直到人家都起来了才睡下。抓紧一切时间工作。
⑭鲁迅先生检查海婴的丸子。尊重孩子,做事认真,深入实际。
⑮鲁迅先生亲自包书,且包得整整齐齐。做事严肃认真。
⑯鲁迅先生生病了,仍忘我工作。工作的投入。
2.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
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参考示例:
①鲁迅的笑声。
本文中有多处,例如文章开头:"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
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
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
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
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
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
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萧红时时受
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居然也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
了,太阳出来了。
②鲁迅的慈爱。
主要体现在鲁迅对海婴的日常小事上。
③鲁迅的严谨。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
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
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①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
和习惯,这就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在为人、做
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而
这些都不是通过抽象说教表现出来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
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
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④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
趣。
⑤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
想含量。
4.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
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
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
感。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
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
写许广平,更是典型的侧面烘托。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
了解,借许先生之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
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4孙权劝学
预习重点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是
其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全文展示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启以为大有所益J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讲述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
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为王侯的自称;今义为孤单,孤独。
博士:古义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位名称。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为历史;今义为过去的事情。
3.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为另外;今义为更加。
(二)特殊句式
L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拜"后省略介词"于",完整句子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三)成语积累
1.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2.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学识大
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挂墙式灯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工业厂房光伏安装施工方案
- 活动一《用眼习惯小调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2025年中国块式粗效蓬松型空气过滤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囊痘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25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百家争鸣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生活中的概率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 花球啦啦操手位及组合创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GB/T 20308-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 男孩女孩动起来健康运动知识PPT模板
- 体育原理课件
- 铁路道岔知识课件
- 自考公共关系学课件
- 森林害虫防治方法课件
- 各种el34名胆电子管评测
- 超分子化学-杯芳烃课件
- 北邮工程数学期末试卷B卷
- 超长结构及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 车标识别 课讲义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