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_第1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2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3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4页
金融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基础知识第一节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节利率第三节汇率第四节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金融学学科框架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先有宏观金融学,后有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而形成,主要研究在一个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中,如何获得高就业、低通胀、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可以看成是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版本,着重于宏观货币经济模型的建立。货币银行学: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利率的决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于宏观金融经济现象的解释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国际金融学:本质上是开放经济的货币宏观经济学,往往被认为是货币银行学的一个外延和必然组成部分。主要关注在一个资金广泛流动和灵活多变的汇率制度环境下,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条件和方法。

微观金融学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理论体系。核心内容:个人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最优化;企业又如何根据生产的需要接受个人的投资;经济组织(市场和中介)在协助个人及企业在完成这一资源配置任务时,应起怎样的作用;其中的关键在于怎样达成一个合理的均衡价格体系。包括了大多数金融学分支学科。

投资学:研究如何把个人、机构的有限财富或者资源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库券、不动产等各种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特征。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金融市场学:分析市场的组织形式、结构以及微结构,同时考察不同的金融产品和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现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公司金融学: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它还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诸如委托—代理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金融工程学:侧重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以优化他们的风险收益特征。这些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最近已基本明确金融经济学作为微观金融学的统一的理论基础。金融学科的总体构架:以金融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两门学科为主干,建立起统一的金融学理论学科,并扩展到各种具体的应用金融学学科。我们在此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宏观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导言

上世纪90年代末,格林斯潘调节联邦基金利率,致使美国经济一度达到历史的最高点。2000年后格林斯潘也调节利率,其效果却没有那么理想。近年来,我国先是连续多次降息,但对经济的推动比较有限;后来又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调控经济过热,直到现在,同样是效果甚微。究竟其原因是什么?学习货币银行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和解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货币与货币制度在生活中,我们几乎处处、天天都要接触货币。货币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和核心,是金融市场操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变量,也是货币政策的实施依据和前提。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层次上,货币都异常重要。一、货币的定义与形式(一)货币的定义所谓货币,通常被认为是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也就是说,凡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而作为支付工具的东西就是货币。从本质上讲,“货币的真正意义是其持有人可用以购买任何事物的要求权”。(二)货币产生的原因货币的出现与交换联系在一起,是客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直接原因为:1、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

1)欲望双重一致的偶然。

2)难以实现“交叉兑换比率”的一致,A/B·B/C往往不等于A/C。

3)交换同步实现,没有价值储藏,无法进行过去的商品与将来的商品的交换,更无法进行将来的投资与消费。2、降低交易的成本,因“物物交换”的成本较高:

1)寻找可能的交易对象时所产生的“寻求成本”。

2)将资源(如人力)用于迂回交易的“机会成本”。

3)实际进行交换时的“直接成本”,如雇人搬运等。3、货币的产生有利于

1)简化交换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商品交换的空间。

2)提高经济效率,挖掘生产潜力。

3)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金融中介、法律机构等服务行业,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等应运而生。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使得货币成为连接现在和将来的纽带。(二)货币的功能与特性

1.货币的功能(1)交换媒介。物物交换是商品所有者拿着自己的商品去找持有自己所需商品的所有者去交换。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是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分成两种交易行为:物品---货币---物品。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和分工的发展。货币制度是经济发展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制度之一。(2)价值尺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交易的对象都具有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示的价格。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马克思称之为价值尺度。作为测定价值标准的货币,其单价是衡量所有可交换物品价值的尺度。在经济生活中,与千米、公斤、升等测定物品物理性质的衡量尺度相比,货币作为价值的尺度可以使所有具有价值的物品转化成货币单位进行运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也就不可能有会计及现代工商业的发展。

(3)储藏手段。货币已经成为了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功能是指货币保持其购买力的能力,这取决于币值的稳定程度,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人们持有货币作为储藏手段会受到通货膨胀风险的影响。(4)延期支付或将来支付的标准。货币除了可以用来进行即期的支付,充当交换的媒介,也可以用来进行借贷并作为各种融资行为的计量标准。同样,在高通胀时期,货币的支付职能受到了抑制,延期支付使债务人获益,债权人蒙受损失。

货币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功能是货币的基本功能,后两个职能是由基本职能衍生而来的附加功能。2、货币的特性(1)必须标准化,便于确认价值且价值稳定。(2)必须被普遍接受。(3)必须便于分割,“找零”。(4)易于辨认和携带。(5)供应有弹性。(三)货币的分类

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通常称为商品货币,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货币形式。实物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用作货币与用作非货币的价值相等,如金币、银元等。

2、代用货币。由于实物货币本身难以携带,且受到币材产量的限制,银行或政府为缓解货币供应的不足,克服大额交易携带不便的困难,发行一种代替实物铸币的纸币或等值存单以代替实物货币,这种纸币或等值存单被称为代用货币。代用货币能在市面上流通,是因为它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做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实物货币。

3、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后,实物货币在市面上已经被禁止使用,银行或政府所发行的钞票也不能兑换贵金属,现代国家流通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所谓信用货币是指以国家法律为保证的,以国家信用做后盾的,强制发行的面值高于实物的货币,现行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纸币、劣金属铸币,以及银行的支票存款。

4、电子货币。通常指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每次消费支出可以从卡片的存储金额里予以扣除。电子货币非常方便,但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此,电子货币全面应用的时代还需要依靠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二、货币的层次与持有现金货币的动机许多资产都具有普遍可接受性,但是,它们的普遍可接受程度不同。这就促使经济学家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确定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各国的货币划分口径,只有“通货”和M1这两项大体一致。通货指不兑换的银行券和辅币,在我国习惯称为现金;M1都是指通货与支票存款之和,在我国称为狭义货币。除此之外,各国采用的口径系列及同一口径符号包括的内容也各不相同。但是,无论存在何等差异,其划分的基本依据和意义却是一致的,都以流动性的大小,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为标准。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取决于买卖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比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这就产生了按照流动性不同划分货币的问题。(一)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M1。M1包括(1)处于国库、联邦储备系统和存款机构之外的通货;(2)非银行发行的旅行支票;(3)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4)其他各种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性质相近的存款。

2、M2。M2=M1+以下各项:(1)存款机构发行的隔夜回购协议和美国银行在世界上的分支机构向美国居民发行的隔夜欧洲美元;(2)货币市场存款账户;(3)储蓄和小额定期存款;(4)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3、M3。

M3=M2+以下各项:(1)大额定期存款;(2)长于隔夜的限期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等。4、L。

L是大于货币的一种口径,等于M3非银行公众持有的储蓄券、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等。5、Debt。

Debt是一个更大的口径,但并不与货币供给的统计直接联系:它不再是L加上一些什么内容。这个口径是指国内非金融部门在信用市场上为清偿的债务总量,包括各级政府的债务和私人非金融部门的债务。(二)IMF的货币层次划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三个口径:通货、货币和准货币。通货,采用一般的定义;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用的M1;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即包括除M1之外可以称为货币的各种形态。准货币加货币,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用的M2。(三)我国的货币层次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现阶段我国货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企业、机关团体、部队的活期存款+农村活期存款+其他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1是狭义货币量;M2是广义货币量;M2-M1是准货币。M1/M2—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数值增大,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则反。(四)持有现金的动机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持有现金的主要动机包括:1、交易性动机。现金的交易需求是持有现金的最大原因。现金交易的规模,受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支付方式的影响。随着银行卡、信用卡的普及和网上银行的发展,新的支付方式能够起到替代现金交易的作用,现金的交易量会下降。另外,由于“地下经济”的存在,大量使用现金可以逃避税收和政府监管,并与洗钱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对流通中现金的控制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2、预防性动机。现金预防性的需求是交易需求的一种补充,一种短期行为。3、投机性动机。人们对财富和资产有保值和增值的需求,需要以现金方式来交易各类投机金融资产。

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他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十分重要的功能,满足此功能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有着稳定的关系;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量也取决于收入水平。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三、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随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而逐步建立,并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演变。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货币本位制度在现代经济社会,各国货币通常都是纸币、铸币和存款货币三者同时流通,前两者总称为通货(Currency)。由各种货币依据等价关系所构成的体系与秩序,成为一国的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所谓的货币本位。在多种货币并存的情况下,充当计算单位或基本单位的货币,被称为本位货币,即标准货币。一个国家需要通过法律形式对本位货币的名称(如我国的元、英国的英镑、美国的美元)、种类、法偿性、价值或等价关系做出规定。本位币:用国家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货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现在流通中完全不兑现的钞票也是本位币,是国家承认的、标准的、基本的通货。辅币:由于商品和服务付费很多是不到一个货币单位或在货币单位之后有小数,因此还需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流通手段,这就是辅币。本位货币具有两项特点:

1、具有无限的法偿性。所谓法偿性是法律赋予本位货币一种属性,是法律赋予的强制流通的能力,无论支付额大小,任何人不得拒绝接收。其他货币如辅币或支票作为支付手段,接受者可以拒绝。

2、是一切交易行为最后的支付工具。市场上的交易,以本位货币作为最后支付的工具,任何人均不得要求改以其他货币支付。在一些情况下,虽然其他货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但接受者可以要求以本位货币支付。概括来讲,一国的本位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其本位货币的价值,赋予其在市场上强制流通的能力,并将本位货币作为商品、劳务交换、债务债权清偿及会计核算的计量单位的一种货币制度安排。如果一国本位制度中规定货币单位受等量金属或他国货币等价的约束,成为规范本位制。如果以纸币为币材,其价值由法律所赋予,不与一定的金属保持等价关系,则称为自由本位制度。货币制度的几个阶段:

1、金属本位制: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复本位制。

2、信用货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制。四、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和货币供求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货币供给与需求失衡。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通领域中货币量的增加。需要注意的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不一定就引起通货膨胀。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价值的增加,客观上需要货币量同步增长。此外,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也需要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根据物价上涨的速度,通货膨胀可分为三类:(1)缓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缓慢的上涨,每年上涨率约为2%~3%,货币价值每年下降很少,不容易感到物价上涨的压力。(2)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加速,政府也不易控制,社会居民对货币的信心逐渐消失,认为物价将日益上涨,纷纷抢购商品,结果导致物价上涨更快。(3)超级或恶性循环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迅速,货币价值不断下降,人们完全丧失了对货币的信心,开始抢购物资和外币,货币基本丧失了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标准的功能。根据成因可以分为:(1)需求拉上型:经济体系存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2)成本推进型:侧重从供给和成本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提高工资和垄断企业制定垄断价格。(3)供求混合推进型:需求拉上+成本推进(4)结构型(5)体制型通货膨胀的度量主要采用三个指数: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

(2)批发物价指数(WPI):反映全国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程度。

(3)国民生产总值冲减指数(deflator)综合反映物价水准变动情况的指标。将国民生产总值的名义值化为实际值所使用的价格指数。

2、通货膨胀的治理(1)控制货币供应:即针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货币供应过多,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对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而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3)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4)其他政策:实行物价、工资管制,推行指数化等政策。第二节利率一、利息与利率(一)利息与利率的含义

利息: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处获得的报酬,即多于本金的部分;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就是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即比本金多还的部分。

利率:就是借出者在借贷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的比率。(二)利率与货币资本的供求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按照传统的资本理论,一定时期某个经济体内部可供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了利率的高低。

(三)利息的计算

1、单利: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算利息。公式为:C=P*r*nS=P(1+r*n)

C:利息额;P:本金;r:利率;n: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

2、复利: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一起计算利息,也就是“息上加息”。公式为:S=P*(1+r)n二、利率的分类和体系

(一)利率的分类

1、按计算利息的时间长短,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实际工作中,年、月、日利率可互相换算,换算方法为: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2、按利率是否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利率分为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市场利率是指由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官方利率是政府货币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确定发布的,各级金融机构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息率。它是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例如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就是典型的官方利率。市场利率必然会受到官方利率的干预和影响,但是市场利率的变动主要还是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中央银行在确定官方利率时,总是以市场利率作为重要依据。

3、按利率和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整个借款期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和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利息率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在我国,浮动利率还有另一种含义,即是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以基准利率为基础自行确定的利率。

4、按利率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预期通货膨胀以后的真实利率。

5、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利率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是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利息率。一般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水平。

6、按照利率是否具有优惠性质,可划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二)我国当前的利率体系

1、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层次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所实行的利率。再贴现率,即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贴现票据进行再贴现所规定的利率。

2、银行间利率。银行间利率主要包括全国银行间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

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4、市场利率。日前我国深沪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故与民间借贷利率一起称为市场利率。

(三)利率的作用利率不仅关系到资本使用和配给的效率,而且是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关键。利率对国民经济活动发挥调节作用,是因为利率变动产生了成本效应、流动性效应和心理效应。

1、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当利率提高时,一方面,资本的收益提高,居民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另一方面,由于利率的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生产规模减少,公众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2、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投资与利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率对投资在规模和结构两方面都有着调节作用。企业进行投资单纯依靠自身积累往往是不足的,还须大量筹措资金。一般而言,利率下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社会投资扩大。

3、利率与物价水平。如果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已经实现充分就业,这时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只能导致物价上升而无法增加供给,这时提高利率可以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当经济萧条时,降低利率能够刺激投资,防止通货紧缩和经济下滑。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投资的数量与利率的高低并没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投资主要取决于厂商对利润率的预期,利息支出只是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在经济低迷时,市场盈利预期悲观,利率下降对投资没有影响,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第三节汇率一、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支付手段和工具。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外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表示了从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此来清偿彼此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过程;另一方面,“外汇”又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贸易双方用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

(二)外汇的种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外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国际上可自由兑换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本、瑞士法郎、港币、加拿大元、新加坡元、瑞典克朗、丹麦克朗、澳大利亚元。

(三)汇率的概念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是将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时使用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四)外汇的标价方法外汇的价格称为“汇价”或“汇率”,即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的标价方法有两种:

1、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表示的汇率。目前除美国、英国外,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我国也不例外。人民币对外币的价格通常是由中国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挂牌对外公布的。

2、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表示的汇率。两种标价法之间存在着倒数的关系。(五)汇率的种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汇率可以分成以下几种:1、按照国际汇率制度来划分,汇率可分成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固定汇率,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要维持一个固定的比率,汇率波动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官方干预保证汇率的稳定。浮动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依据外汇市场上两种货币的供求状况自由涨跌,不加任何限制。它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汇率制度。由于各国情况的不同,浮动汇率制度又可进一步分为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联合浮动、钉住浮动等。2、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汇率可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同业或客户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价,即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中间价,即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的平均价。3、按外汇交易中支付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电汇汇率,又称电汇价,是指买卖双方通过电汇方式进行外汇买卖使用的汇率。信汇汇率,又称信汇率,是指银行通过信函方式通知给付外汇的汇率。票汇汇率,又称票汇率,是指银行买卖长短期外汇汇票时使用的汇率。4、按外汇买卖成交后交割期的长短不同,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即期汇率,是指交易双方在达成交易后的两个工作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远期汇率,是指交易双方在达成交易后的一定时期以后,如一个月、三个月等,进行交割的汇率。5、按汇率制定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基础汇率和套算汇率。基础汇率,是指一国所制定的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之间的汇率,许多国家将本币与美元的汇率定为基础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在基础汇率的基础上套算出来的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各国对汇率的变动都十分重视,把汇率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汇率的变化对于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对于国内经济的影响首先是从物价水平开始的,从而影响到本国的宏观经济各部门及经济的稳定发展。

(1)对物价的影响。本币的贬值一般会引起国内物价的上涨;相反,当本币升值时,国内物价将下跌。

(2)对国内总供给的影响。外币汇率上升时,本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会上涨,抑制进口,刺激了国内相关替代产品生产,使社会的总供给水平提高;同时本币的贬值导致出口商品的利润上升,促进了出口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运用这些外汇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将会进一步促进国内总供给量的提高。反之,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导致国内生产的萎缩和外汇支出的增加,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3)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币的贬值,一方面使出口产品的利润增加,带动国内其他行业向出口行业转移;另一方面,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替代产品的利润空间加大,激发了国内进口替代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使相关行业繁荣起来。

(4)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由于本币的贬值会导致国内总供给水平的上升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反之,不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5)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由于本币的贬值,一方面促进国内总供给水平的提高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了就业水平,另一方面导致大量资本流入国内,这些都将促使国内生产规模的扩大、国民经济的扩张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汇率变化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贸易的影响。本币的贬值,有利于刺激出口,抑制进口,造成贸易的顺差。(2)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动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当本币升值后,将导致本国资本的大量流出和国外资本流入的减少,但本币将升未升时,会引起外国资本的流入。当本币贬值后,将导致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但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时,则会导致大量本国资本的外逃。(3)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多元化的外汇储备,这样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造成的影响也就变得多样化了。

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当一国为了促进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使本币贬值,这样会使该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币值相对上升、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损害了他们的经济利益,尤其是以外汇倾销为目的的本币贬值,必须会导致其他贸易相关国家的报复。这样一来,加深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复杂化,但也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三、中国汇率制度及其改革

1994年起,我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6年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义务,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项目交易划分为43项。迄今为止,我国已有近一半的项目不受限制或只有较少限制,有1/3的项目受到较多限制,严格管制的交易项目不到两成。

2005年7月21日19时,中国政府宣布对汇率形成机制做重大改革,从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市场汇率,即由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决定人民币汇率。(2)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3)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即人民币汇率可以在规定的区间内浮动,中央银行依靠法律规范和市场手段,对外汇供求进行顺势干预,使人民币汇率朝着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浮动。

我国正在加快汇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开放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但是这并不等于政府将逐步取消对汇率的控制。我国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对国内金融进行宏观调控的责任,这其中也包括了管理和调整人民币汇率。人民银行对汇率的调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再贴现。这些措施都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情况。此外,我国的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负责拟定外汇市的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外汇市场的秩序,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分析和预测外汇市场的供需形势,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制订汇率政策的建议和依据。热点探索:人民币升值问题在1994年之前是人民币一直在贬值的,而从1994年后人民币开始出现升值的趋势。1995年至200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位于8.27元至8.35兑换1美元的狭窄区域,除1994年升值3.5%,1995年升值1.6%以外,其余几年都保持在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左右的水平。尤其是1998年—2004年,人民币汇率几乎保持在8.2770-8.2800的波动区间。而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调2%,并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由此拉开了我国新世纪的汇率改革序幕。2005年人民币全年平均升值1.02%。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走势大致经历了前期稳步爬升、2006年下半年加快升值、2007年前两个月迅猛走高和3月以来波澜不惊几个明显的变化阶段。而根据最新数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7年5月1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6835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中国人民银行5月10日发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7.01%。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

1.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成因近年来,世界经济一直处在相对低迷的状态,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沉病不起,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在这种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在巨额贸易赤字的压力下,布什政府放弃了前任的强势美元政策,从2002年开始,美元走向了持续贬值。在2002-2003年初的美元贬值过程中,尽管美元相对欧元贬值幅度很大,但对人民币因中国单钉美元的汇率政策而没有丝毫的效果。由于美国经济难以强劲复苏,而美国又怕持续的贬值遭到其他国家相应的报复,并且也不愿意单方面承担美元贬值的代价,所以由自身的贬值转而要求主要贸易国货币升值,特别是对日本和中国。

2.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成因一国汇率是否应该升值取决于名义汇率是否偏离了中长期的均衡汇率水平。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在1994年以后面临持续的升值趋势,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元在未来时期内走强的可能性不大,这样人民币汇率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就会出现汇率失调格局,将会对国内经济资源配置和长期经济增长、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产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第一,从资源配置和长期经济增长角度看,尽管汇率低估对出口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有利,但是损害了非贸易品部门的发展,实际上意味着对两个产业采取了歧视性的差别政策。

第二,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人民币低估必然会带来自主性国际收支顺差,如果市场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还会引发短期投机资本流动,国内的贸易和投资行为都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从而威胁宏观经济的稳定。

第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持续的汇率低估会延迟国内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拖延了他们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第四,从中国经济基本面因素来看,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一再创出新高。迅猛激增的外汇储备说明外汇在我国供过于求,供过于求的结果是外汇的价格要下降,相应的,就是人民币要涨价即所谓的升值。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1、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程序。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要素不足,关键在于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对强制结汇制度的改革,具体措施在于:(1)扩大允许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企业范围,扩大企业保留外汇的限额,延长结汇宽限时间,由企业自主选择适当的价格结汇;(2)增加市场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买卖,以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3)增加外汇交易工具,扩大外汇交易币种,考虑逐步推出远期、调期、回购、外币期货期权等交易,为企业规避管理浮动汇率下的风险提供适当的工具。2、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幅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浮动。目前,应允许人民币在10%~15%上下波动,这样中央银行在汇率正常波动幅度内无须干预,保证了人民币长期调节的灵活性及短期汇率的稳定性,进而增强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弹性。3、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减少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4、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国际经验表明,资本管制只能起到短暂的隔离作用,并不能长期有效地保护一国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入世后,中国放开资本项目的呼声日渐升温并提上议事日程。为防止我国经济遭受强烈的冲击,应该渐进、逐步地取消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从而为人民币将来的完全自由浮动与国际化提供市场制度基础。第四节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一、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的中央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一类是参与金融市场的工商企业和居民。(一)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多功能、综合性的金融企业。(1)商业银行是企业。商业银行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需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表现在:①商业银行经营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业务,经营的对象是特殊商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和货币资本。②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一般工商企业以采取买卖为主要经营方式;而商业银行则是以资金信贷作为主要经营方式。③商业银行对整个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比任何一个企业明显。④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除了要对客户和股东负责外,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这一点是任何一个工商企业所不能比的。2、商业银行的职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金融意识的提高,需要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就越来越多,所以商业银行不仅仅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而且成为在金融和非金融领域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1)支付中介职能。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了经济社会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2)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其实质就是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将资金投放到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去,既实现了资本盈余与短缺之间的调剂,也实现了资金的融通。(3)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职能是在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职能基础上产生的。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发放的贷款不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客户,而是把贷款转到客户的存款账户上,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转化成了派生存款,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4)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职能也是从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职能中派生出来的一个职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丰富,例如企业资金融通、财务咨询、财务管理、会计服务、投资服务以及个人金融服务等。金融服务已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3、我国的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支柱、由若干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区域性商业银行组成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较为齐全的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商业银行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从1996年开始,国家又陆续批准恢复组建了一批全国性商业银行,主要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随着金融业的放开和开放,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分业经营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其基本业务活动仍由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共同组成。(1)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贷款和证券投资。①贷款。贷款又称为放贷,是银行将其所吸收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放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也是传统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②贴现。实际上可以归为贷款中的一种,但它一般的贷款又有所不同。它是以银行买进未到期票据(现在也包括未到期短期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的。贴现业务形式上是票据买卖,但实际上是信用业务。③投资。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④租赁业务。(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产来源的业务。在银行的资金来源中,银行自有资金所占比例是很低的,银行主要是通过各种负债工具来筹措资金。主要的负债有:①吸收存款。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吸收存款的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存入的货币款项,存款人可随时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项信用业务。a.活期存款又称为支票存款,是存款人可随时开立支票对外支付的存款。b.储蓄存款。c.定期存款。②其他负债业务。包括借入款及其他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借款来源主要有中央银行、银行同业、国际金融市场等。a.从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是一般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以维持资金周转。b.同业拆借。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它是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c.国际金融市场借款。d.发行商业票据和金融债券。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债务工具,金融债券的期限一般较长。(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所谓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是传统的汇兑、代理、代客买卖等。而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也包括对银行有风险的业务。我国所指的中间业务则是:①汇兑业务。②信用证业务。③代理业务。④承兑业务。⑤信托业务。⑥代理融通业务。⑦银行卡业务。⑧保管箱业务。(二)政策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1、政策性银行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银行主要有三家,它们分别是:(1)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是发行国家政策性金融债券。资金运用于增强国力的项目。(2)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来源是发行国家政策性金融债券,同时也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主要用于提供出口信贷。(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资金用于农业建设。政策性银行暴露出的问题

1.运行无独立的法律依据。有独立的法律依据是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政府支持的产业方向和范围内独立决策和经营,是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法人。而我国的三家银行成立后,关于政策性银行的立法却一直没有出台,对政策性银行经营范围、运行规则、违规处罚等都没有明确规定。政策性银行在无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运行,使央行的监管无法可依、流于形式,使一些问题长期无法被发现,隐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制约政策性银行职能发挥和自身发展。2.财政提供担保,并承担最终损失,道德风险严重。一方面,银行以需要政府补贴为借口掩盖管理的混乱;另一方面,在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的情况下,银行管理得好也无法体现在盈利水平不断提高上。另外,对政策性银行的补贴主要采取政府担保的形式,因此难以具体量化政府补贴的数额。

3.政策性银行不按市场规则评审贷款项目,使业绩得不到提高,反而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表现在贷款回收率低,不良资产增多。

4.政府行政性配置信贷资金,干预成本巨大。政府直接提供贷款,可能导致稀缺资源的次优配置,政府直接支持项目的实施效果不理想,金融市场因对政府直接融资的过度依赖而发育不健全。

5.政府直接融资对市场融资产生挤出效应,形成不公平竞争。政府直接融资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政府还提供担保,按低于市场标准经营的政策性银行排挤了私人部门的市场融资我国1994年成立政策性银行以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基础设施、进出口企业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政策性信贷支持,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策性银行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完善政策性职能,对政策性银行进行规范化改革,在商业银行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之后,已成为当前金融改革的紧迫课题。

2、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各国的金融体系中,除商业银行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典当行、汽车金融公司等。(三)中央银行在各种金融机构中,中央银行虽然也被称为银行,但并非商业银行那种意义的“银行”。中央银行通常是政府或者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与实施货币金融政策、组织国内的票据清算、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在金融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各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中,中央银行居于核心地位。二、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概述1、金融市场的含义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金融资产交换的场所。广义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狭义的金融市场仅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具有以下功能:(1)便利筹资和投资。为投资者的闲置资金找到了兼顾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投资工具;为筹资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融资可能。(2)促进资本的部门集中,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对于社会资金集中使用的要求。(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使期限、金额、地域不同的资金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在不同的主体之间转移。(4)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流量,促进资本向高效益单位转移,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资本流动和社会生产实现均衡。(5)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操作基础。2、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1)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行为。在直接融资中,金融媒介的作用是帮助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媒介并不因此与资金供给者或者资金需求者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和直接借贷凭证、股票、债券。(2)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在间接融资中,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金融中介机构分别与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两各自独立的债权债务关系。对资金的供给方来说,中介机构是债务人;对资金的需求方来说,中介机构是债权人。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是债权人。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融资工具,如存单、贷款合约等。(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较①直接融资的优势:a.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b.筹资成本较低而投资收益较大。②直接融资的局限:a.直接融资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b.直接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受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的限制。③间接融资的优势:a.与通常以标准化合约存在的直接融资凭证相比,一对一谈判形成的融资合约可以照顾多样化的融资需求。b.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策略降低风险,安全性较高。④间接融资的局限:a.资金的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不利于供给方监督和约束资金的使用。b.对需求方来说,增加了筹资成本;对供给方来说,降低了收益。(二)货币市场1、货币市场概述(1)货币市场的定义。货币市场是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交易工具是政府、银行和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主要包括: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2)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①交易期限短,金融资产的交易期限短的只有1天,长的也不超过1年,其中以3~6个月的居多;②交易的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般是用来弥补流动资金的临时不足。2、各类主要的货币市场(1)短期国债市场由一国财政部发行、由该国政府提供信用担保的短期融资工具(最早出现于1877年的英国)。是货币市场中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工具,无信用风险,被称为“金边证券”。发行短期国库券的目的: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运作(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无风险利率基准(也叫无风险债券)商业银行的第二准备金(几乎没有违约风险)筹集资金(财政政策)(2)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准备金多的银行把超额准备金运用出去以获利,而准备金不足的银行则必须借入资金以补充短缺。由此产生的买卖超额准备金而形成的市场就是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各金融机构弥补资金流动不足和充分运用资金进行有效资产负债管理的市场机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的期限比较短,一般是1天、2天或一个星期,最短也可能是几个小时,或隔夜拆借。(3)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是一种短期无担保的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的期票,它代表了发行公司应付的还债义务。货币市场对商业票据发行人的信用等级要求十分严格,必须在公司达到一定的信用级别之后,才能够发行商业票据。(4)银行承兑汇票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就是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交易对象,通过发行(出票)、承兑、贴现进行融资的市场,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市场。(5)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是银行发行的有固定面额的、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首创于美国,实际上是美国银行界为了逃避法律管制(20C-60S初,Q条例限制: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活期存款不付利息,对定期存款也有最高利率的限制。导致银行客户流失。)而推出的一项金融创新设施,面额大于10万美元;本质上是定期存款,但由于存款一般不能流通,因此,需要进行标准化为固定金额、固定期限的存款;存款后不能随时提款,但可以转让。大额存单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视为一种银行存款。(6)贴现市场贴现、转贴现与再贴现。贴现,是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银行按票据面额扣除自贴现日到到期日利息后付款给票据持有人的行为。贴现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贴现者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贴现的票据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票据,此外还有国库券和短期债券。转贴现,是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银行办理贴现的一种行为。双方都是商业银行。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过的票据作低押的一种放款行为,它体现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换关系,又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之一。票据贴现期限是指票据从贴现日起到到期日为止的时间。票据贴现的期限较短,一般为3至6个月,最长不超过9个月。再贴现的期限是从再贴现日起到票据到期日为止的时间,按现行规定再贴现的期限在6个月内。(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其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的中长期债券、公司债券、股票,以及直接从银行获得的中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职能是为企业及政府筹集所需要的中长期资金以及为私人中长期投资活动提供场所及便利。资本市场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期限至少在一年以上;第二,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第三,收益性与短期相比要高,但是流动性差,风险大。1、股票市场。

(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和获取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即股份公司的资本在被分为每股金额相等的若干股份的同时,公司发行相应数额的股票。股票一经认购,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股,只能通过证券市场转让。

(2)股票的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新股初次发行的市场,也是股份公司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生产资金的场所。股票流通市场主要由证券交易所、场外交易市场构成。

(3)权益(Equity)证券的持有人是获得企业的经营决策权、控制权等,比一般债权人多得多的权利,股票是实施这种权利的凭证,也是获得剩余利润的依据。以股票赋予的“权”直接控制企业,才能获得企业的“益”——红利。企业的股东是内部人,因此,股东的命运掌握的在自己的手上和脚上。“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权利。(4)中国目前的股票种类A股:境内发行、人民币购买、对中国居民;B股:境外发行、外币购买、对境内外居民(从2001年起)但用人民币标明面值;H股:企业的注册地在中国大陆,但企业在香港(HongKong)上市;N股:中国企业在纽约股票(NewYork)交易所上市2、债券市场(1)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它反映了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本质上只是借款的凭证(借据)。但一般的借据由于是个性化,因此不可转让,但债券是一种非个性化(标准化)的借据。(2)债券的要素面值:币种(国内债券或欧洲债券)、面值大小(美国一般是1000美元);期限:一般是1~30年,英国统一公债没有期限。(3)债券与股票主要有几个方面不同:持有者权利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稳定性不同。分配和清偿顺序不同。(4)债券的发行市场是将新发行的债券从发行人手中转移到初始投资者手中的市场。债券的流通市场是指已发行的债券的投资者之间转手买卖的场所。金融体系: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资金、证券的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