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一、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重点)二、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借鉴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难点)三、体会作者的心情对文章内容的影响。(重点)游高梁桥记袁宏道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高梁桥

高梁桥位于海淀区西直门外偏北半里左右是北京西郊历史上一座名桥是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九年在和义门(今西直门)外所建石桥。明清之时这里古刹林立水清见底。当时都城中王公大臣、男女老幼,每至夏季,坐在两岸绿荫下桥头酒肆、茶馆,游客盈门,为京师郊外一胜景。古时候,高梁桥一带繁华壮观,在巍峨的西直门城楼上远眺高梁桥,长河似玉带白桥跨碧水,绿荫藏酒肆,古刹连西山。近观高梁桥,桥下柳浪飞燕逐清波,桥上,行人车马如穿梭。出城、进城必由此经过,故这里热闹非凡。侧看高梁桥,则又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感。楼、水、桥、人构成了燕山脚下一幅“清明上河图”。解释重点字词1、春盛:春意正浓。2、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在坐席间望见的西山,早晚色彩变幻让人赏心悦目。3、士大夫:就是指官吏或郊游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4、以为戏具:当作演出、观赏。5、临:面对。6、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7、然则:这样……那么,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翻译

高粱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景色最秀美的地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湍急又清澈,游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分明。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秀雅耸立在绿树丛中。而那好似坐落在案几坐席之间的西山,早晚变换着色彩,用来供游人欣赏娱乐。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男男女女云集在这里,官僚士大夫们,除非太忙没有空闲时间,否则没有一个不到这里来游玩的。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僧人寂子一同去旅游。那时的杨柳方才发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我们盘腿坐在古书根上,把茶看成酒来品饮,波浪水影绿树成荫都来劝酒助兴,把鸟在天上飞翔,游鱼在水里游动,来来往往的人群当做演出的背景道具。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都互相看着觉得好笑。而本人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哗怒骂,和这领略山水情意的雅趣,全不相关,那又有什么乐趣呢。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一段:高梁的景致及浏览的盛况。第二段:作者与朋友浏览高梁桥的过程。娱情山水热爱自然游高梁桥记探究文章的主旨

文章通过描绘与朋友游玩高梁桥的绑架,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1、采用白描手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两水夹堤……鳞鬛皆见”写出流水的清澈。“时柳梢新翠”写出了柳树吐绿芽的情景。这种手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形象而鲜明如画。2、语句精练,用词贴切。文章语句短小,用了大量四字句,节奏鲜明,宜于朗读,如“精蓝棋置,丹楼珠塔”“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等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

袁中道,字小修。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就写于这个时期。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理解文意羸马微泮

飚风

砾砾

貂帽

烟霾

着重裘léi

pàn

biāo

chuǎndǐlìlìyī

diāo

mái

zhuóqiú你能读准吗?

牛刀初试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委积道上谭锋甫畅着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堆积同“谈”,言谈穿抵挡

忍受形容旅途劳顿的样子通“识(zhì)”,记

着迷于仕途钻营如果、假若2、翻译下列句子(1)杨柳尚未抽条,冰未泮。

(2)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3)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4)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我问自己,我也无法解释了。杨柳还没有发芽,冰已经有些融化。冷冻的树枝刮落,苍老的树木呼号,乱石相互撞击。多次求官却得不到,效果也是可以看得见的。品读课文注意语气注意语调注意语速

1、你从作者的描写中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笔下高梁桥春天的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