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详解演示文稿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优选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心肌膜(myocardium)由心肌(内纵、中环、外斜)构成。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支架结构,称心骨骼,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其上。肌纤维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心房肌:LM,肌纤维短而细,无分支,横小管很少;EM,部分细胞含心房颗粒,分泌心房钠尿肽(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心室肌:肌纤维较粗长,有分支,横小管较多。3.心外膜(epicardium)为心包膜的脏层,为浆膜(间皮+结缔组织),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心包脏、壁两层间为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利于心脏搏动。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心内膜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6心外膜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4.心瓣膜(cardiacvalve)位于房室孔和动脉口处,心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阻止心房和心室收缩时血液倒流。图7心瓣膜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动脉

动脉(artery)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质毛细血管的管道。包括大、中、小、微动脉,由大到小逐渐分支。其管璧均由内、中、外膜组成。(一)中动脉(medium-sizedartery)管璧富含平滑肌,又称肌性动脉。1.内膜(interaltunic):位于腔内,较薄,自内向外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下层:为薄层结缔组织。

内弹性膜:呈波浪状,由弹性蛋白构成。可作为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分界线。

2.中膜(middletunic):较厚,主要由数十层环形平滑肌纤维组成。在某些病理或老龄情况下,若形成过多纤维,造成动脉硬化。

3.外膜(externaltunic):厚度同中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在外膜与中膜交界处,密集的弹性纤维组成外弹性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3中动脉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大动脉(largeartery)管璧内含大量弹性膜,又称弹性动脉。其特点是:1.内膜:内皮下层较明显,薄层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纤维;2.中膜:很厚,40—70层弹性膜,弹性膜之间有平滑肌细胞、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含硫酸软骨素的异染性基质。3.外膜: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营养血管分支进入中膜。(三)小动脉(smallartery)为肌性动脉。管径0.3—1mm。1.内膜:较大的小动脉有明显的内弹性膜;2.中膜:有几层平滑肌纤维;3.外膜:无外弹性膜,有较多神经纤维,调节血管的舒缩。

(四)微动脉(arteriole)内、中和外膜均很薄,无内、外弹性膜,中膜仅有1—2层平滑肌。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

图10大动脉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6小动脉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0微动脉和微静脉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毛细血管(capilliary)毛细血管是动物体内分布最光、分支最多、管径最小、管璧最薄的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一)结构管壁由一层内皮和基膜组成。有的毛细血管外侧有少量周细胞和结缔组织。平均管径为7~9um。1.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2.基膜:位于内皮细胞的外层,较薄。支持内皮,诱导内皮细胞再生。3.周细胞(pericyte):薄体扁长,位于内皮细胞和基膜之间,细胞突起紧贴内皮;含肌动蛋白丝、肌球蛋白,具收缩功能;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参与组织再生。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分类电镜下,根据结构差异,毛细血管分为三种:

1.连续毛细血管

①内皮细胞连续,由紧密连接封闭细胞间隙,基膜完整,胞质内有大量吞饮小泡;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③以吞饮小泡方式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2.有孔毛细血管①内皮细胞连续,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但内皮细胞胞质部极薄,有内皮窗孔(直径60~80nm),一般有隔膜封闭;②分布于胃肠粘膜、一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③窗孔为物质交换的途径。3.窦状毛细血管(血窦)①管腔较大且不规则,内皮细胞上有窗孔,且细胞间隙较大,基膜间断或缺乏;②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不同器官内的血窦结构有较大差别;③血细胞或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细胞窗孔和间隙出入血液。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6三种毛细血管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四、静脉是将血液运回心脏的管道,分为微、小、中、大四级静。

1.微静脉(venule):管腔不规则,内皮外有或无平滑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结构似毛细血管,较毛细血管略粗,有些部位内皮细胞间隙较大,有物质交换功能。2.小静脉(smallvein):内皮外渐有一层完整的平滑肌纤维;较大的小静脉中膜有一至数层平滑肌纤维,外膜渐厚。3.中静脉(medium-sizedvein):内膜薄,内弹性膜不明显;中膜薄,环行平滑肌纤维稀疏;外膜较中膜厚。4.大静脉

(largevein):内膜薄;中膜很不发达,有几层稀疏的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有些没有平滑肌;外膜厚,结缔组织内有较多纵行平滑肌束静脉瓣:内膜凸入管腔形成;内部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阻止血液逆流。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五、微循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血液与组织在此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组成微循环的血管有以下几种:1.微动脉:通过管壁平滑肌的收缩,起控制微循环的总闸门的作用;2.毛细血管后微动脉(中间微动脉);3.真毛细血管:是后微动脉分支形成的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网,即通称的毛细血管;4.直捷通路:中间微动脉与微静脉直接相通、距离最短的毛细血管;5.动静脉吻合:微动脉发出的、直接与微静脉相通的血管;6.微静脉

微循环通路:①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②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③微动脉动静脉吻合微静脉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

图36微循环结构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十一条粗细不均的连续性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功能为消化(通过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和甘油酯等)、吸收和排泄。第二节食管、胃肠肝胰的组织结构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一、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消化管除口腔和肛门外,其管璧由内向外均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一)粘膜(mucosa)

是消化管璧的最内层,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和外膜构成。1.上皮:口、咽、食管、复胃的前胃和肛门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胃、肠则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2.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神经和淋巴管。3.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通常包括内环和外纵两层。粘膜肌的舒缩改变粘膜形态,利于物质吸收,血液运输和腺体分泌。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粘膜下层(submucosa):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大量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组织。在消化管的某些部位,粘膜与粘膜下层共同突起,形成皱襞;在食管、十二指肠部有食管腺、十二指肠腺。粘膜下神经丛由副交感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构成,调节粘膜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三)肌层(muscularis)口腔、烟、食管和肛门是骨骼肌,其余为平滑肌。肌层包括内环外纵两层,有肌间神经丛,调节肌层舒缩,蠕动消化管。(四)外膜(adventitia)分为纤维膜和将膜。纤维膜(fibrosa):薄层结缔组织构成。分布于食管颈部和直肠末段。浆膜(serosa):由薄层结缔组织覆以间皮组成,分布于胃,大部分小肠和大肠。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消化管模式图系膜浆膜肌层粘膜下腺粘膜下层粘膜层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粘膜下神经丛淋巴小结纵行肌环行肌粘膜腺肌间神经丛消化管外腺的导管皱襞肠绒毛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食管是将食团运输至胃的管道。1.上皮上皮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猪轻度角化,反刍兽高度角化,肉食兽未角化;固有层分布有淋巴组织;粘膜肌层为纵行的平滑肌束。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食管腺(管泡状,粘液性或混合性腺)3.肌层:包括内环肌和外纵肌。猪颈段为骨骼肌,胸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交错,腹段为平滑肌;反刍兽和犬全段为骨骼肌4.外膜:颈段为纤维膜,胸、腹段为浆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6食管模式图食管腺内环肌外纵肌纤维膜粘膜下层粘膜肌层固有层上皮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单室胃是食管与小肠间的膨大部,对事物进行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并吸收部分水和无机盐。(一)胃粘膜粘膜表面有胃小凹,腔面胃空时见胃皱襞。含大量胃腺,肉食兽胃粘膜中均有胃腺分布,而猪、马仅分布于有腺部。

1.上皮无腺部为复层扁平上皮,有腺部为单层柱状上皮,柱状细胞内含黏原颗粒,分泌粘液,起润滑和保护作用。粘液-HCO-3屏障:是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和含大量-HCO-3的胶状物构成。-HCO-3克可中和H+,胶状物可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此屏障若损伤,引起胃炎、胃溃疡。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固有层复含网状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散在的平滑肌和大量密集排列的胃腺。根据分布位置和结构的差异,胃腺分为:胃底腺:分布于胃底部,为分支管状或单管状腺,颈部与胃小凹(胃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相连,体部较长,底部膨大并延伸至粘膜肌层。有四种细胞组成:主细胞:数量最多,分泌胃蛋白酶原(幼畜分泌凝乳酶),又称胃酶细胞。细胞呈柱状或锥体形,胞质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核圆,位于基部。璧细胞:数量较少,合成和分泌盐酸,又称泌酸细胞。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锥体形,游离面膜内凹形成内分泌管,胞核圆形,深染,胞质嗜酸性,滑面内质网丰富。细胞分泌的HCL能将蛋白酶原激活胃蛋白酶,杀菌,促进胃肠道和胰腺的分泌功能。粘液细胞:数量少,分泌黏液。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质顶部充满黏原颗粒,和扁圆,位于细胞基部。内分泌细胞:分泌肽类或胺类激素。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喷门腺:位于喷门部,为分支管状腺,为粘液腺。腺体短,腺腔宽。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幽门腺:分布于幽门部,为分支管状腺,分泌黏液。(二)胃璧其它各层结构特点1.粘膜下层较发达,疏松结缔组织,有血管和神经。2.肌层较厚,由内斜、中环和外纵肌构成。3.外膜为浆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贲门粘膜贲门腺幽门粘膜幽门腺胃小凹固有层胃底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图8胃壁结构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五、多室胃反刍兽是多室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称前胃,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内无腺体。皱胃粘膜有腺体,机能同单室胃,又称真胃。(一)瘤胃(rumen)是食物进行机械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的场所,且吸收由微生物消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

1.粘膜:表面是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有大量圆锥状或舌状乳头,固有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分布有孔毛细血管,无腺体和肌层。

2.黏膜下层:含淋巴组织。

3.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

4.外膜:由浆膜构成,内含很多的脂肪细胞、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网胃(reticulum)黏膜皱襞彼此吻合形成蜂窝状小房,又称蜂窝胃。锥状角质乳头布满了黏膜。

1.黏膜:上皮是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黏膜皱璧形成连续的肌带网。2.黏膜下层: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3.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构成。

4.外膜:是浆膜。(三)瓣胃(omasum)整个黏膜层形成很多层纵形皱璧,又称瓣叶。瓣叶两侧布满乳头。

1.黏膜:上皮是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是致密的结缔组织,肌层较发达。

2.黏膜下层:很薄,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组成。

3.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构成。

4.外膜:是浆膜。(四)皱胃(abomasum)其组织结构与单室胃的有腺部类似。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六、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管璧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一)一般结构

1.粘膜上皮:单柱固有层:大量小肠腺粘膜肌层

2.粘膜下层: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粘液)

3.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3.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其余--浆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7小肠粘膜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8十二指肠(左:模式图右:光镜图)绒毛小肠腺十二指肠腺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黏膜特点是有环形皱璧、肠绒毛、微绒毛和肠腺。

1.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90%,为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分泌黏液)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促胰液素)组成。

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指状突起,密集排列形成纹状缘。2.固有层:富含网状纤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等。

肠绒毛:由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突出形成。十二指肠段和空肠前段较发达。

乳糜管:以盲管始于绒毛顶端,向下延伸至黏膜下层形成淋巴管从。管璧内皮细胞间隙大,无肌膜。

小肠腺:是绒毛基部上皮内陷至固有层形成的管状结构,又称肠饮窝,为单管状腺,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构成。

潘氏细胞:细胞较大,锥体状,噬酸性,成群分布于肠腺底部。

未分化细胞:细胞小、柱状、嗜碱性,是肠的干细胞。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粘膜下层:主要特点是十二指肠段有十二指肠肠腺,为分支管泡状腺,开口于肠腺底部,分泌碱性粘液。环形皱璧: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凸出形成。(四)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五)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纤维膜,其余-浆膜(六)小肠三段的比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环行皱襞较高、多高、多矮、少绒毛较高、多高、多短、少叶状长指状短锥形腺体有马、牛、猪前段无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孤立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或孤立淋巴小结或弥散淋巴组织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七、大肠(largeintestine)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并发酵、分解纤维素。结构特点为:1.无环行皱襞和绒毛;2.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3.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4.多为孤立淋巴结;5.肌层发达,外纵行肌增厚形成结肠肌带。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肝

是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且分泌胆汁促进脂肪分解与吸收,还参与多种物质的合成、贮藏、代谢和转化。(一)一般结构1.表面被覆含大量弹性纤维的浆膜;2.结缔组织随肝门部的血管和肝管的分支伸入实质,将其分隔形成大量肝小叶;3.肝小叶间含门静脉、肝动脉、肝管分支、淋巴管和神经等,各种管道密集的部位为门管区。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1肝小叶光镜图猪肝人肝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肝小叶(hepaticlobule):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角棱柱状。1.中央静脉(centralvein)2.肝板(hepaticplate):由单层肝细胞排列形成。切片上呈现为肝索(hepaticcord),以中央静脉为中心放射状排列,并吻合成网。

界板: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细胞较小,嗜酸性较强。

3.肝细胞(hepatocyte)多面体形;核大而圆,居中,常染色质丰富,部分有双核或多倍体核;胞质嗜酸性,含弥散分布的嗜碱性团块。(1)三种功能面:血窦面、胆小管面、细胞连接面(有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2)细胞器发达:粗面内质网(合成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脂蛋白和补体等血浆蛋白;滑面内质网(参与生物转化和代谢,如胆汁合成、脂类代谢、糖代谢、激素代谢和有机异物的转化);高尔基复合体:参与蛋白质加工和胆汁排泌;线粒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丰富。(3)含糖原、脂滴、色素等内涵物。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4.肝血窦(hepaticsinusoid):位于肝板之间,汇入中央静脉;腔大而不规则;内皮细胞有大量窗孔,无基膜,通透性高。

肝巨噬细胞(hepaticmacrophage;库普弗细胞,Kupffercell):附于内皮,形态不规则,多突起,溶酶体丰富,参与清除血液中的异物、衰老血细胞。

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附于内皮或肝巨噬细胞,溶酶体丰富,有免疫功能。5.窦周隙(perisinusoidalspace):肝细胞与血窦内皮间的腔隙。6.胆小管(bilecanaliculi):相邻肝细胞质膜局部凹陷围成的微细管道,连接成网,腔面有微绒毛,肝细胞间隙有连接复合体封闭。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肝小叶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5肝小叶内细胞关系示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门管区(portalarea)是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小区,含门三联管,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四)胆汁的排泄过程肝细胞→胆小管→小叶内胆管→小叶间胆管(门管区,单层立方上皮)→左、右肝管(肝门,单层柱状上皮)→总肝管与胆囊管汇合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胰腺一般结构:1.被膜:薄层结缔组织2.胰腺小叶3.实质分为:外分泌部,为浆液性腺内分泌部(胰岛)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一)外分泌部是浆液性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

1.腺泡:主要由胰腺泡细胞组成,为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腺泡腔内有泡心细胞,扁平或立方形,色浅,是闰管起始部的上皮细胞,是胰腺腺泡的特征性细胞。分泌:①消化酶-胰蛋白酶原、胰糜蛋白酶原、胰淀粉酶、胰脂肪酶、DNA酶和RNA酶等,分别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②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两种蛋白酶原被激活。2.导管:上皮可分泌水和HCO3-等多种电解质。闰管(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小叶内导管(单层立方上皮)↓小叶间导管(单层柱状上皮)↓主导管(单层高柱状上皮+杯状细胞)↓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6胰腺腺泡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内分泌部胰岛(pancreaticislet):是分散于腺泡之间的大小不等的浅色细胞团,分泌多种激素:

A细胞(甲细胞,α细胞):5-30%,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

B细胞(乙细胞,β细胞):60-80%,分泌胰岛素(insulin);

D细胞(丁细胞,δ细胞):5%,分泌生长抑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的胰岛细胞,抑制其分泌;

PP细胞:很少,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及胆囊收缩。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9胰腺内分泌部模式图(根据Mallory染色绘制)B细胞D细胞A细胞外分泌部外分泌部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

一、肾(一)一般结构1.被膜(鞘膜):纤维膜,外层致密,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内层疏松,含网状纤维和平滑肌。2.实质:皮质:呈颗粒状,红褐色皮质迷路髓放线髓质:呈条纹状,淡红色,形成肾锥体底部:与皮质相接尖部:肾乳头,突入肾盏

肾叶:每个肾锥体及与其相连的皮质肾小叶: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第三节泌尿系统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左:肾剖面模式图右:肾低倍光镜图

髓放线弓形动脉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肾乳头小叶间动脉皮质迷路肾柱肾锥体输尿管叶间动脉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肾皮质光镜图

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肾单位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是肾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浅部,较小,肾小管短,在生成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和髓旁肾单位:肾小体于皮质深部,较大,肾小管长,在浓缩尿液中发挥主要作用。1.肾小体(肾小球)

(1)血管球(glomerulus)

入球微A(粗短)毛细血管袢出球微A(细长)

血管系膜: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前者合成基膜和基质,并有吞噬功能,维持基膜的通透性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肾小体集合管(髓质)(皮质)近端小管远端小管细段皮质肾单位髓旁肾单位图3肾单位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入球微动脉出球微动脉血管球肾小囊壁层近曲小管血管极尿极图4肾小体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5肾小体扫描电镜图(G血管球↑尿极)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肾小囊(renalcapsule)

是肾小管起始膨大凹陷形成的双层杯状囊。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脏层由足细胞(初级突起、次级突起、裂孔、裂孔膜)构成。

两层之间形成肾小囊腔。

血管球基膜:位于毛细血管内皮与组细胞次级突起之间。中层厚、致密,内、外层薄、稀疏;在滤血中起分子筛作用滤过膜(滤过屏障):由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三层结构构成;选择性通透血浆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外,分子量7万以下、直径4nm以下的物质可通过,如葡萄糖、多肽、尿素、电解质和水),形成原尿。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肾小管(renaltubule)

单层上皮性小管,近端接肾小囊,远端接集合管,有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成分和排泄的作用,分:

近端小管(又称近曲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1)近端小管:是肾小管最长、粗的一段,分为曲部和直部。近曲小管:LM: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细胞界限不清,核大而圆,胞质嗜酸性,腔面有刷状缘。EM:管壁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微绒毛,顶小管、顶小泡;侧面有侧突;基部有质膜内褶、线粒体、钠泵。近直小管:结构似曲部,细胞较矮,微绒毛、侧突、质膜内褶不发达功能:重吸收原尿的主要部位,重吸收几乎所有的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等;转运和排出酚红、青霉素等药物。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细段

管腔小,单层扁平上皮,有利于水和离子通过。(3)远端小管远直小管和远曲小管结构相似: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较小、分界清楚、色浅,腔大、规则,无刷状缘,基部质膜内褶发达,有丰富的钠泵。功能: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保水、Na+,排K+、H+、NH3;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调节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三)集合管

包括弓形集合管、直集合管和乳头管。各段管径由细到粗,细胞由上皮单层立方到单层柱状,分界清楚,染色较浅。远曲小管弓形集合管(位于皮质迷路)→直集合管(位于髓放线与肾锥体)→乳头管(位于肾乳头)

功能:重吸收水,进一步浓缩尿液,形成终尿。受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和心房钠尿肽的调节。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四)球旁复合体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角形区域,是肾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结构。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

球旁细胞:为入球微动脉中膜内的上皮样细胞,含丰富的分泌颗粒,分泌肾素,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致密斑:位于远曲小管靠近血管极一侧,细胞变为柱状,排列紧密,呈椭圆形斑。可感受Na+浓度的变化,将信息传给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位于血管极三角区内,细胞较小。传递信息。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基膜肾小囊腔基膜球内系膜细胞内皮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平滑肌细胞出球微动脉远端小管致密斑入球微动脉球旁细胞裂孔次级突起初级突起毛细血管腔足细胞体肾小囊壁层近曲小管图9肾单位与球旁复合体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0肾血液循环模式图弓形动脉弓形静脉球后毛细血管网髓袢入球微动脉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血管球小叶间动脉——直小静脉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排尿管道

由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功能是排尿

粘膜变移上皮固有层:结缔组织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内纵,中环,外纵。

外膜:除膀胱顶部为浆膜,其余为纤维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第四节生殖系统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

一、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外生殖器组成。其功能是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生殖管道促进精子成熟,营养、贮存和运输精子;附属腺和生殖管道的分泌物参与精液组成。(一)睾丸1.一般结构(1)被膜(鞘膜):浅层—浆膜;深层—白膜(致密结缔组织,深入实质构成睾丸纵隔,再分呈放射状排列形成睾丸小隔)

(2)实质:睾丸小隔将实质分割成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包括1-4条起自小叶边缘的曲精小管,末端形成直精小管,通入睾丸纵隔,形成睾丸网。(3)睾丸间质:是指曲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有睾丸间质细胞。

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输精管附睾管直精小管输出小管鞘膜脏层睾丸小叶白膜鞘膜腔生精小管图1睾丸与附睾模式图睾丸网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睾丸实质1.曲精小管(seminiferoustubule)由生精上皮构成,上皮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上皮基膜外是肌样细胞。(1)生精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精原细胞(spermatogonium):胚胎时即分化形成。紧贴基膜,圆或卵圆形,胞体较小,2倍体。分A、B型,A型,核染色浅,干细胞,增殖分化为B型细胞;B型,核周边有较粗染色质颗粒。分化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primaryspermatocyte):位于精原细胞的近腔侧,圆形,胞体最大,核大而圆。切片中可见不同增殖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有DNA复制),形成2个单倍体次级精母细胞。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次级精母细胞

(secondaryspermatocyte):位于近腔侧,胞体较小,核圆,染色深。X/Y(2nDNA)。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个精子细胞。精子细胞(spermatid):位于近腔侧,体积更小,核圆,染色质细密,X/Y(1nDNA)。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9+2微管,尾部);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尾鞘;⑤残余胞质脱落。精子发生:是指从精原细胞到形成精子的过程。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支持细胞(SertoliCell):LM,胞体大,从生精小管基底直达腔面;细胞轮廓不清,核三角或不规则形,染色浅,核仁明显。EM,各种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滑面内质网、溶酶体、糖原和脂滴;基部侧面有紧密连接。其功能是①支持、营养生精细胞;②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③产生睾丸液;④吞噬精子细胞的残余胞质⑤参与血-睾屏障构成。

血-睾屏障(blood-testisbarrier):由①血管内皮及基膜,②结缔组织,③生精上皮基膜,④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组成。其功能是①防止某些物质进入生精小管,维持精子发育微环境;②防止精子抗原外逸,引发自身免疫。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3)曲精小管的周期性活动

同源细胞群现象:精原细胞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除前几次分裂为完全分裂外,其余多次分裂均为不完全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以胞质桥相连,如此,同一个母细胞来源的同族细胞联呈成一个整体细胞群,同步分裂、分化,并同步移向管腔,发育变态为同一批精子,同时成熟释放,这种现象称为同源细胞群现象。

生精上皮周期:将一群同族细胞发育并移向管腔形成的图像称为生精上皮周期,所经历的时段称为周期时长。

生精上皮波:生精小管纵且,生精上皮周期性变化不同步形成的波浪线,称为生精上皮波。2.直精小管(tubulusrectus):位近睾丸纵隔,短而细的直行管道,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无生精细胞。3.睾丸网(retetestis):位于睾丸纵隔内,单层立方上皮,腔大、不规则。(三)睾丸间质是指曲精小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由间质细胞组成,细胞成群分布,胞体大,圆或多边形,胞质嗜酸性,核圆居中。分泌类固醇激素雄激素。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睾丸光镜图(★白膜↓小叶间结缔组织)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3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睾丸间质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肌样细胞支持细胞精子细胞管腔精子4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5生精小管扫描电镜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6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图(△次级精母细胞S精子细胞I睾丸间质细胞)↘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7精子发生示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精原细胞精子细胞残余胞质精子图8精子发生与胞质桥示意图——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侧,包括头、体、尾散部分。头部有睾丸输出小管和部分附睾管,体部和尾部由附睾管构成。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物(肉毒碱、甘油磷酸胆碱、唾液酸等)促进精子成熟。精子在附睾内获得运动能力,达到功能成熟。

1.输出小管:来源于睾丸网,约(12-25条)。管璧上皮有单层高柱状纤毛细胞与低柱状细胞相间排列构成,有分泌和吸收功能,还可运输精子。管腔不规则。

2.附睾管:1条,蟠曲状。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主细胞(有静纤毛)和基细胞构成,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管腔规则。(三)输精管是附睾管的延续,管腔小璧厚,分1.粘膜:上皮起始处为假复层柱状渐变为单层柱状;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2.肌层:内环、中纵、外斜平滑肌纤维。3.外膜:浆膜。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4输出小管(↑)与附睾管光镜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5输精管(左:模式图右:光镜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四)副性腺包括成对的精囊腺、尿道球腺和前列腺。1.精囊腺

为分叶的分支管状腺或复管泡状腺。腺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由高柱状细胞和小而圆的基底细胞构成。导管和排泄管由立方上皮构成。腺体分泌物有营养和稀释精子的作用。2.前列腺为复管泡状腺或复管状腺,开口于尿道,分泌物参与构成精液。

1.被膜: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深入实质形成支架。

2.实质:复管泡腺,腺上皮为单层扁平、立方、柱状或假复层柱状,腺腔不规则。3.尿道球腺

为复管状腺或复管泡状腺。分泌液体参与组成精液。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二、雌性生殖系统

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生殖器组成。其功能是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生殖细胞,受精;子宫产生黄体和孕育胎儿。(一)卵巢1.一般结构卵巢属实质性器官,包括被膜和实质两部分,被膜由浅层的生殖上皮和深层的薄膜构成,实质则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被膜:浅层—生殖上皮(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深层—白膜(结缔组织)皮质: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白体,之间有特殊的结缔组织(由基质细胞、网状纤维和少量的胶原纤维构成)。

髓质:位于卵巢中部,疏松结缔组织丰富,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19卵巢结构模式图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卵泡(follicle)是由中央的一个卵母细胞及其周围卵泡细胞组成的一个球状结构。从胚胎时期开始发育,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卵泡的发育可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1)原始卵泡(primordialfollicle)胚胎时期已形成,居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周围一层卵泡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构成。

卵泡细胞:呈单层扁平状,数量少,细胞核扁圆形,染色深。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

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oocyte):球形,直径约30-40µm,胞质嗜酸性,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胞质中有大而圆形的线粒体;在胚胎时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形成,长期停滞于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

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2)生长卵泡(growingfollicle)性成熟后,在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下,卵巢中的部分原始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形成生长卵泡。根据卵泡有无卵泡腔,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初级卵泡:是指从卵泡开始生长到出现卵泡腔之前的卵泡。标志性特征是出现透明带。卵泡细胞:增生,变为多层。

初级卵母细胞:细胞增大,核糖体、RER增多,出现皮质颗粒(溶酶体),细胞表面出现透明带。

透明带(zonapellucida):是位于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之间的一层糖蛋白膜。由三种蛋白构成:ZP1、ZP2、ZP3(ZP3为精子受体),由初级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共同分泌。形成,与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或胞膜接触,并有缝隙连接,传递来源于卵泡中的营养和信息分子。

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次级卵泡(secondaryfollicle):卵泡体积增大,卵泡内细胞数增多,卵泡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并融合为半月形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含营养成分、雌激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卵泡周围形成卵泡膜。此期卵泡的标志性特征是有卵泡腔、卵丘、放射管和生发泡等。

卵丘(cumuluscophorus):由于卵泡腔增大和卵泡液增多,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卵丘。放射冠(coronaradiata):卵丘中紧贴透明带外表面的一层卵泡细胞随卵泡发育而变为高柱状,排列疏松,呈放射状。

颗粒细胞: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排列紧密,形成卵泡壁,称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透明带增厚,胞质中出现颗粒,晚期初级卵母细胞核增大呈空泡状,形成生发泡。本文档共101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三\14点38分图20卵泡发育模式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