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在现代社会,歌词比诗歌容易接近大众。歌词也不乏诗歌所能带给人的诗意的享受。在创作手法方面,现代诗与歌词也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现代诗和歌词作为抒情性作品的代表,都非常讲究意境和意象;二是现代诗和歌词都非常重视修辞方法的运用。但是,诗歌创作和歌词创作毕竟有着多方面的差别。如歌词和诗都有潜入无意识的渴望,但二者潜入无意识的途径截然不同。所以要用写歌词的方式来写诗,以此增强诗的感染力是行不通的。如果要把流行歌曲歌词当作现代诗借鉴的对象,那么流行歌词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现代诗的创作。流行歌曲歌词总体而言内容较浅显,押韵的要求也会束缚诗歌内容的表达。其次,流行歌曲歌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关注社会现实的少,表现男女情爱的多,很多格调不高。第三,有些歌曲语言晦涩,表达不够规范,常出现语法问题。虽然诗歌在语言上也讲求陌生化和跳跃性,但是语言并不晦涩难懂。音乐与诗歌结合的方法也是不可行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现代诗与音乐结合的例子,早在五四时期就有少数新诗作品被用作歌词,也有少数新诗诗人直接写歌词,也出现了不少“歌诗”作品。早期新诗中可以入歌的作品,风格都比较简单、平直,所以才能入歌。徐志摩、席慕容等都有作品被谱成曲,可是这些歌传唱的程度不如一般的流行歌曲。文人的诗歌强化文字的华美,这势必造成诗只能看而不能唱。同时,诗歌强调理智,诗歌只适合读者反复阅读和体味,很难有人谱写出适合它们的曲。(选自覃兰《浅议现代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可能性》,有删改)1.现代诗和歌词有哪些相同之处?2.流行歌曲歌词的局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3.音乐和诗歌结合不可行的原因有哪些?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中国哲学理解、应对世界的最高方法论原则是“以道观之”。以道观之是一种循道而行、重视存在并致力于形成统一性理解的整体性方法论原则。以道观之之道,是具有“恒常”性的道。道的恒常性,即道之“诚”。所以以道观之对道的重视,隐含着对诚的推崇。诚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人们多以真、实、无伪、不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来解释诚。但是,无论我们采取其中的哪一种解释,都会发现,这种解释的涵,盖性不太充分一一它或许能够解释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诚,却难以解释作为动词的诚;它或许能够解释人道之诚,却难以解释天道之诚。如果我们寻求诚的最具涵盖性的指谓,诚的诸多意义与运用,似乎可以统一于“一致”一作为名词的诚,指的是一种一致关系;作为形容词的诚,指的是一种一致属性;作为动词的诚,指的是趋向、达成一致的意向及活动。这种一致,从根本上说,是源于道的恒常。天道的运行具有一种恒常性、前后一致性,用《中庸》的话说,就是“无息”“不贰”。人之诚,是诚于天道,是向“天道”的恒常性靠拢。《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也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之思诚,就是要保持与天道的一致,因为天道是恒常的,所以,与天道保持一致的人,也具有一种恒常性,人的恒常性的具体表现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现代人多以诚实、诚信去理解诚,这种理解虽契合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却常常剥离了诚的天道之维。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哲学的厚重之诚,就变成了一种单薄之诚。而过于单薄的诚,容易使我们陷入理论困境一离开天道之诚,我们面对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真小人”时,常常会不知所措;离开天道之诚,我们面对孔子“言必信,行必果,砼砼然小人哉”的论断时,就难以形成准确理解;离开天道之诚,我们在论证诚信之应然时,常常会诉诸浅薄的后果论……以道观之所重之诚,是与天道的恒常相关联的诚。一个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人,我们当然不能以这样的诚来形容之;而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不遵行社会规范的“真小人”,我们也不能以这样的诚来形容之;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所遵行的社会规范有悖于万物并育的天道的人,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诚来形容之。以道观之所推崇的诚,是有益于万物并育\能够因道之恒常而带来确定性的诚。历史地看,在中国哲学中,以道观之并不是唯一的理解和应对世界的方法论原则,也不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但是,在几千年的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在意见与意见、价值与价值的碰撞中,在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中,以道观之逐渐成为中国哲学最高的方道观之所重之诚,是与天道的恒常相关联的诚。一个言行不符、表里不一的人,我们当然不能以这样的诚来形容之;而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不遵行社会规范的“真小人”,我们也不能以这样的诚来形容之;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所遵行的社会规范有悖于万物并育的天道的人,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的诚来形容之。以道观之所推崇的诚,是有益于万物并育\能够因道之恒常而带来确定性的诚。历史地看,在中国哲学中,以道观之并不是唯一的理解和应对世界的方法论原则,也不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但是,在几千年的人与人、族群与族群、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中,在意见与意见、价值与价值的碰撞中,在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中,以道观之逐渐成为中国哲学最高的方法论原则。这一选择,与以道观之的价值之维密切相关。“通”“平等”“诚”等价值,是我们理解这一选择的重要维度,也是我们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摘自刘静芳发表于光明日报的《“以道观之”的价值之维》)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道观之”是中国哲学理解和应对世界的一种最高方法论原则。B.人们往往用真、实、无伪、言行一致等诠释“诚”这一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C.恒常性、前后一致性以及“无息”“不贰”是天道运行凸显的基本特性。D.“真小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却不遵行社会规范,不是以道观之所重之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中国哲学的角度立论,对“以道观之”这一方法论原则进行了具体的阐释。B.第四段摘录《中庸》和《孟子》中的语句,对“天道”“人道”作了类比论证。C.文章围绕道之“诚”,用与“道”相关的不同词性,论述了诚的意义与运用。D.本文首尾段都强调以道观之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方法论原则,突出了“道”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道观之之道的“恒常性”,体现为“诚”,因此对道的重视隐含着对诚的推崇。B.无论道之“诚”富有再多的意义,它们似乎都能够统一在“一致”这一关键点上。C.以道观之是中国哲学最高的方法论原则,但不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D.人之思诚应保持与“天道”一致,可见脱离了“人道”,天道的价值就无法体现。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山恋筱敏①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②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要理解这种崇高的生命必须有同样崇高的心灵。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③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④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⑤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⑥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本质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⑦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注]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俄国贵族革命家发起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1.第①段中的“崇高的生物”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第④段中“春季的彼岸”在文中具体指______。(均用原文词语)2.根据文意,分条陈述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3.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分条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B.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C.“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⑥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D.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E.本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感情浓烈,文笔凝重,意旨深远。5.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的好处。6.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这样写道:“这激流永远动荡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请结合本文中这些年轻女性的行为,阐述你对上述文字的认识和理解,100字左右。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①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注)①徐敬业:李敬业。李勣之孙,光宅元年与唐之奇、杜求仁、骆宾王等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临朝,后为武则天所派大将李孝逸击败,被部下杀死。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讫代不辱一人讫:请求B.俾相钩逮俾:使,让C.罪当诛,请按之按:查办D.后不许,犹坐免官许:答应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忍杖罚,民服其恩距其院东五里B.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今生之,何也为之奈何D.不可以私害公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B.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C.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D.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②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③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惊,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B.徐有功心胸豁达,宠辱不惊。他曾被免去职务,甚至数次被判死刑,但临刑前面不改色;后被赦免,一点儿也不欣喜。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2)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3)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7.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徐有功的博大胸襟?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朝无人①(节选)陆游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②碛(qì):沙石堆积之地。③降款:投降的文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2.诗歌三、四包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庄子《道遥游》)⑵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⑶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⑷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⑸山水之乐,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⑺子曰:“人能弘道,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⑻______________,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7.“平凡的世界苦难多,追梦何惧山水长”,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请你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此时的情形。不超过150字。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120字左右。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子曰“敏则有功”,并认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见宰予昼寝,夫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天道酬勤,勤勉乃至睡眠不足在中国古代被褒扬。女性凭借“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成就其贤德。男子依靠“头悬梁,锥刺股”“俾夜作昼”“夙夜在公”成就其事业。透支身体,积劳成疾,甚至会失去生命。2014年,贵阳市经侦副大队长谢德华,带领民警加班加点连续30多天对一起非法集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0岁。2017年,安徽省80后基层医生方培虎,在值班时因积劳成疾,猝死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1岁。2018年重庆法官黄学忠在开庭期间突发晕厥送医急救,于当日不幸去世,终年49岁。这引起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考生刷题时”的我们的深思。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该怎样生活?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①现代诗和歌词都能带给人诗意的享受;②作为抒情性作品的代表,都非常讲究意境和意象;③都非常重视修辞方法的运用。2.①内容较浅显,押韵的要求也会束缚诗歌内容的表达;②歌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关注社会现实的少,表现男女情爱的多,很多格调不高;③有些歌曲语言晦涩,表达不够规范,常出现语法问题。3.①文人的诗歌强化文字的华美,造成诗只能看而不能唱。②诗歌强调理智,只适合读者反复阅读和体味,很难有人谱写出适合它们的曲。【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筛选信息,第一段“歌词也不乏诗歌所能带给人的诗意的享受”,即都能带给人诗意的享受;“在创作手法方面,现代诗与歌词也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现代诗和歌词作为抒情性作品的代表,都非常讲究意境和意象”,即都非常讲究意境和意象;“二是现代诗和歌词都非常重视修辞方法的运用”,即都非常重视修辞方法的运用。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筛选信息,第三段“流行歌曲歌词总体而言内容较浅显,押韵的要求也会束缚诗歌内容的表达”,即内容较浅显;“其次,流行歌曲歌词的题材比较狭窄,关注社会现实的少,表现男女情爱的多,很多格调不高”,即很多格调不高;“第三,有些歌曲语言晦涩,表达不够规范,常出现语法问题”,分点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筛选信息,最后一段“文人的诗歌强化文字的华美,这势必造成诗只能看而不能唱。同时,诗歌强调理智,诗歌只适合读者反复阅读和体味,很难有人谱写出适合它们的曲”,分点概括作答即可。【题目点拨】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2、1.C2.B3.D【解题分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恒常性、前后一致性以及‘无息’‘不贰’”并列表述错误,原文第四段为“天道的运行具有一种恒常性、前后一致性,用《中庸》的话说,就是‘无息’‘不贰’”,“无息”“不贰”就是恒常性、前后一致性。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类比论证”错,引用《中庸》和《孟子》中的相关语句来对“天道”“人道”进行论证,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故选B。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D项,“可见脱离了‘人道’,天道的价值就无法体现”错,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为“人之思诚,就是要保持与天道的一致,因为天道是恒常的,所以,与天道保持一致的人,也具有一种恒常性,人的恒常性的具体表现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故选D。【题目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3、1.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饥馑、忧患和苦难。2.①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答“对自由的渴望、对王权专制的痛恨、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和同情”也可。)3.①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4.CE5.①照应文章的题目(或点题)。②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6.这些年轻女性的行为就如同这激流。她们懂得恨,更懂得爱;为了自由而放弃贵族称号、财产、农奴管理权,甚至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被流放,坚韧、执着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她们。【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将词语放到句中,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其语境义、引申义、比喻义;最后根据理解整理作答。本题要求用原文词语写出第①段中的“崇高的生物”和第④段中“春季的彼岸”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回归原文,结合下文语句“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可知“崇高的生物”指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第④段中“春季的彼岸”结合语境可知,是运用比喻的写法,写那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之后的状况,而且这种状况与她们原来的生活截然相反。结合原文语句“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首先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认真审题,根据题干要求回归原文,锁定答案涉及的内容区间;最后找出关键语句,认真分析整理,概括作答。本题要求分条陈述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根据阅读可知答案涉及内容在前三个自然段。结合关键语句“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即可整理出答案。作答时注意分条表述。3.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理解内容;然后理清内容层次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整理概括。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分条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文章第四段分两层,先用三个排比句“这些……的女性”,写她们先前的身世。后半部分写她们生活突然断裂,把她们推到另一个世界。结合句子“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可概括出她们曾经的身世特点。从“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另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人体内。生活因此断裂”可知,她们突然间遭遇命运的转变。据此分点概括即可。4.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分析,主旨的理解,写作特点的总结等。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情感、手法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题干要求选正确的两项。A项“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说法有误,前三段中并没有叙述起义的过程,“相互衬托、首尾照应”也不正确。B项“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说法有误,结合第一段可知,应该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暴虐。D项“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说法有误,文章主旨不是为歌颂她们对爱情的追求,而是歌颂她们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故选CE。5.本题考查分析重点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句子内容,明确位置及形式特点;然后结合语境从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及蕴含情感。本题题干要求“联系全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好处”。“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一个暗喻句,将她们比喻成山峦,形象地写出她们挺拔而坚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是在赞叹当遭遇厄运时这些女子展现出的精神气质;从主旨上看,这一比喻浸透着作者对她们的敬重和歌颂;从结构上看,与标题“山恋”形成照应。作答时注意条理要清晰。6.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形象,对指定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准确的理解文本内容,理解形象特点;二是要分析理解题干中所提供内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解读。分析作答要抓住关键点,要结合文本内容,言之成理。题干中所引巴金的话,陈述对象是“激流”。激流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让我们想到她们“从庸常走向崇高”的坚定和执着;激流在途中“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让我们想到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有爱、有恨、有信仰和追求;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让我们想到她们“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所承受的痛苦。作答时注意字数限制。4、1.A2.B3.B4.D5.C6.(1)(韩纪孝)早已死去,推事官派遣顾仲琰去抄他的家,诏书已经回复,认为可行。(2)诏令采纳了徐有功的意见,凡属这类情况也都被赦免,因此获得赦免的有几十上百个家族。(3)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救出了他。7.徐有功治理政务有仁爱之心,不忍用杖刑来处罚人;徐有功主张宽恕死去的犯人,免除他们的罪责;为了遵守国家法律,徐有功抛却私人恩怨,救出曾诬陷自己的同事。【解题分析】【分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A项,“讫:请求”错误,“讫”在这里应为“完结、终了”。故选A。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两个“其”的意思分别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B项,两个“则”均为副词,就。C项,两个“之”的意思分别是: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件事。D项,两个“以”的意思分别是:介词,因为;连词,表修饰。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本题中,“大辟”作“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同时“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是并列关系,应在“赦之”前断句。译文:他先后共三次被判死罪,将要临刑,泰然自若面无忧色,赦免了他,也不欣喜,武后因此很器重他。故选B。4.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内容,如本题要求筛选“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作答。本题中①表明徐有功处理政事充满仁爱之心,从不使用杖刑,百姓很爱戴他。④是叙述皇甫文备在与徐有功一同办案过程中,诬陷徐有功纵容逆党。排除这两项便可以得到答案。故选D。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有误,依据“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可知,是皇甫文备诬陷徐有功放纵逆党,而不是“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故选C。6.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1)物故,死去;籍,抄家;报,回复。(2)从,听从;皆以更赦免,被动句;宥,赦免。(3)坐,因为;出,救出。7.本题考查根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题时,首先理清文中叙述的几件事,然后准确分类,从中找出能体现传主博大胸襟的事情,最后对这些事情进行提炼、概括即可。可依据“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忿,我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等内容进行概括。【题目点拨】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的名讳,用字行世,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考中明经科,多次授任为蒲州司法参军,继承封爵东莞县男。为政仁惠,不忍用杖刑来处罚人,民众敬服他的恩德,互相约定说:“谁若犯法受到徐参军的杖罚,大家一定要谴责他。”直到任期结束也没有用杖刑处罚一人。多次升迁至司刑丞。当时武则天篡夺皇位,担心唐朝的大臣谋害自己,于是设置了总监牧院等许多监狱,拘捕将相,让他们互相告发株连。朝野震惊恐惧,无人敢讲直言,唯独徐有功多次犯颜争论是非,武后厉声斥责,他却争辩得更加厉害。有个叫韩纪孝的人,做过徐敬业的伪官,早已死去,推事官派遣顾仲琰去抄他的家,诏书已经回复,认为可行。徐有功追着议谕说:“按照法律,谋反的人应该斩首。他自己已经死了,不实施斩刑就不得牵连治罪。牵连治罪之人死亡,因此而产生的罪行也就可以免去了。”诏令采纳了徐有功的意见,凡属这类情况也都被赦免,因此获得赦免的有几十上百个家族。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被人诬陷,徐有功为他们力争也没有成功。秋官侍郎周兴弹劾徐有功说:“按照汉代的法律,依附下属蒙蔽皇上的要斩首,当面欺君的也要斩首。在古代,断章取义破坏法令的要杀头。徐有功有意为谋反罪犯开脱,罪当处死,请追究他的罪行。”武后没有答应,但徐有功还是因此被免去了职务。他被起用任命为司法郎中,又转任司刑少卿。和皇甫文备一同审理案件,皇甫文备诬陷他纵容逆党。过了许久,皇甫文备因犯事被下到监狱里,徐有功救出了他。有人说:“皇甫文备曾陷您于死地,现在您却救活了他,为什么呢?”徐有功回答说:“你们所说的是私人恩怨,我所遵守的是国家法律,不可因私人恩怨而损害国家法律。”徐有功曾对自己亲近的人说:“大理寺,是关系到人命的地方,不可顺从旨意说假话,来求苟免。”所以他审理案件时,总是坚持平等公正,坚持依靠事实凭据判决,他先后共三次被判死罪,将要临刑,泰然自若面无忧色,赦免了他,也不欣喜,武后因此很器重他。他保全救活的人很多,酷吏也因此气焰稍衰。5、1.B2.形象:塑造了不畏艰险、勇敢作战的报国将士形象。如何塑造:①通过动作描写。“追奔”“夺城”等动作表现“丈夫”勇敢作战。②借环境烘托。“冷露”“青海月”“黄河冰”写战斗环境的艰苦,从而表现“丈夫”不畏艰险。【解题分析】【分析】1.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分析错误,是说行军发出的声响如雨声飒飒,鼓声雄壮,有如雷鸣。故选B项。2.该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中的形象,要先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然后抓住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词句理解,分析其中能表现人物哪个方面的特点?用什么词评价?最后综合起来,表述形式可以采用“本诗塑造了……的形象。”表述时要抓住能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概括时点要全。如果是赏析,概括评价完后还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三、四句塑造的人物形象,并分析是如何塑造的。第三四句“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意思是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这两句诗里的形象是战场上奋力杀敌的爱国将士们。塑造形象的技巧方法:“追奔”“夺城”,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战士们勇敢作战的精神。同时用“冷露”“青海月”“黄河冰”等苦寒冷清的边地环境来突出战斗环境的艰苦,以此来衬托战士们不畏严寒,不畏任何困难的精神。【题目点拨】解答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赏析能力题,涉及到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扈江离与辟芷兮望帝春心托杜鹃泣孤舟之嫠妇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小园香径独徘徊非道弘人少年智则国智【解题分析】【分析】【题目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字词:邪、扈、芷、嫠、徘徊。7、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他在矿部前下了车,抬头望了望高耸的选煤楼、雄传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满了泪水。温暖的季风吹过了绿黄相间的山野;蓝天上,是太阳永恒的微笑。他依稀听见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满活力的歌在耳边回响。这是赞美青春和生命的歌。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解题分析】【分析】【题目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直接入题,不必铺陈;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来说,主要侧重对学生叙事能力的考查。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考生以“中午时分,他回到了久别的大牙湾煤矿”开头,续写一段文字,描述遭受矿难毁容后的孙少平再次回到了煤矿的情形。考生应该思考此时孙少平的心境如何,他的表现如何,他眼中的景象如何,等等,在描写景象的时候要注意与人物心情的一致性。拟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各种描写方式,如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可以重点描摹,如对环境可以抓住典型景物进行描摹。8、不赞同。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为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红,造福子孙后代,环卫处坚持实施绿色清雪,我们应该理解。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使土壤盐碱化,破坏植被。【解题分析】【题目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解答此试,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这个观点,做出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回复。可以结合实施绿色清雪行动的好处和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带来的危害角度分析。如“腐蚀道路、桥梁等路政设施”“污染地下水资源”“融雪剂还可能腐蚀底盘”等。融雪剂的危害性是长久的,范围之广,还有一些未知的危害性。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但是环保,可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题目点拨】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9、努力拼搏,学会生活人生,需要拼搏!拼搏的胜利,才是最高的享受。幸福,属于生活中无畏的拼搏者。朋友,你会生活吗?倘若你问旁人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认为你不可理喻——我们这不都好好地“生活着”吗?固然,每天吃吃睡睡的人们是“活着”的,但充其量也只能算“生存”。那怎样才算“学会生活”呢?学会生活,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古人云“大丈夫”,即有大志、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大志”即是远大目标,将其放在首位,足见其重要性。生活就像一场跋涉,倘若没有目标,就难免出现南辕北辙的笑话了。目标不但给生活以方向,还给它以动力。人有多少精力,这不该问年龄,而该问目标。当五十多岁的公司小职员腆着肚子,混着日子,成天无精打采的时候,你应当想到,年逾八十的黄公望在为《富春山居图》夜以继日地努力准备。为什么两个人的精力如同倒置?因为目标。倘若没有目标,生活没有动力,又怎么学会生活?学会生活,也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有目标而没有乐观的心态,就会因挫折而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如果这样的话,倘若就算有目标,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所以,在生活中,乐观就像是一个垫子,在不可避免的那些坎坷坑洞中保护我们,使我们不至于受伤太狠,并给我们一个继续向上的弹力。说到乐观,李太白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