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寡人之于国也》出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

2.《山居秋暝》的主要抒情手法是()

A.借景抒情B.借典故抒情C.借事抒情D.直抒胸臆

3.《咬文嚼字》是一篇()

A.杂文B.史论C.随笔D.文艺专论

4.《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

5.下列作品中,属于茹志鹃的是()

A.《拣麦穗》B.《一句话》C.《断魂枪》D.《百合花》

6.1913年,泰戈尔凭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A.《飞鸟集》B.《吉檀迦利》C.《园丁集》D.《太阳》

7.气,水也;言,浮物也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A.层递B.比拟C.比喻D.对偶

8.汉乐府民歌中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

A.《十五从军征》B.《陌上桑》C.《孔雀东南飞》D.《羽林郎》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前赤壁赋》B.《滕王阁序》C.《西厢记》D.《小石潭记》

10.年轻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的壮志的宋代文人是()

A.辛弃疾B.张孝祥C.陆游D.范成大

11.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托物言志B.侧面烘托C.象征D.对比

12.《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对照手法主要体现在()

A.故乡的今昔对照B.解放区的今昔对照C.大江南北的对照D.沦陷区与解放区的对照

13.下列作品中,反映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的是()

A.《听听那冷雨》B.《故都的秋》C.《我与地坛》D.《围城》

14.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A.自然天性B.鬼母教养C.环境影响D.自我修养

15.下列诗人中诗风通俗易懂的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李商隐

16.下列作品属于蒲松龄的是()

A.《马伶传》B.《婴宁》C.《石崇与王恺争豪》D.《祭十二郎文》

17.()是中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A.宋玉B.屈原C.陶渊明D.谢灵运

18.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莎士比亚B.高尔斯华绥C.毛姆D.狄更斯

19.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是()

A.培根B.罗素C.伏尔泰D.马克思

20.《诗经·氓》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兴B.比C.赋D.比兼兴

21.()的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A.孟子B.孔子C.韩非子D.老子

22.下列关于辛弃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婉约词的主要代表作家

B.《稼轩长短句》是其词集

C.有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北宋灭亡后流落江南,晚年生活孤凄

23.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论语》B.《楚辞》C.《诗经》D.《乐府诗集》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论语》

2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

26.在宋代,诗、词、散文三种文体都取得辉煌成就的作家是()

A.陆游B.辛弃疾C.欧阳修D.苏轼

27.《尝试集》的作者是()

A.何光沪B.胡适C.余秋雨D.季羡林

28.被谢灵运称为才高八斗的作家是()

A.王粲B.曹操C.曹植D.左思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B.排比C.比喻D.反诘

30.《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感情不包括()

A.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B.对宇宙人生的思索C.真切的生命体验D.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

二、填空题(20题)31.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

32.小说一般具有____、情节、环境这三要素

33.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浅酒,____、晚来风急

34.杜甫《秋兴》: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

35.白居易《长恨歌》:____,梨花一枝春带雨

36.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天上人间

37.舒婷《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____

38.李白《行路难》(其一):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39.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

40.王蒙的《春之声》通过描写工程物理学家____坐闷罐子车回家乡路上的见闻及联想,表达了对祖国春天的深情呼唤

41.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梦里不知身是客,____

42.《离骚》是战国诗人____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43.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44.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长门事,____

4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46.高适《燕歌行》:相看白刃血纷纷,____?

47.江淮无涯岸之阻,____。《哀江南赋序》

48.荷马史诗包括____和《奥德赛》

49.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

50.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内篇7篇相传是庄周所著()

A.否B.是

52.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韩愈()

A.否B.是

53.《拣麦穗》一文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谊()

A.否B.是

54.《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艾青()

A.否B.是

55.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

A.否B.是

56.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文书的种类有13种()

A.否B.是

57.小说的三要素包括情感、情节、人物()

A.否B.是

58.苏轼是宋代文艺成就最全面的一位作家,有《东坡诗词集》传世()

A.否B.是

59.《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的隧而相见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

A.否B.是

60.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数罟不入洿池。

6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3.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奚以

64.亟请于武公。

6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

这篇文章使用了哪两种论述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一种

67.

本文描写了杨琁的哪几件事,并从中提炼出他的性格特点

六、作文题(1题)68.阅读下列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参考答案

1.C《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2.A

3.D《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专论,主要论述了文学写作与阅读中讲究文字运用的道理,提倡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4.C旧栖新垅两依依一句借景抒情,旧栖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新垅指作者妻子的葬所,两个地方放在一起表达出作者与妻子之间超越时空的真挚感情

5.DD《百合花》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6.BB1912年,泰戈尔自己把《吉檀迦利》译成英文,次年便以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对泰戈尔的创作,特别是他通过文学创作调和人类文明两极化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7.C气指文章内在的气势;言指文章外在的语言。这句话将文章内在的气势比作水,文章外在的语言比作水面上漂浮着的物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内在气势与外在语言的关系

8.C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赞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9.B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

10.C上马击狂胡一句出自南宋陆游的诗作《观大散关图有感》。诗人借观看大散关作战地图,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11.D《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进行对比,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12.D

13.A《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这种乡情主要是通过雨声的描写流淌而出的,借冷雨抒情,将自己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娓娓倾诉,反映了其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14.A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她生长在山中,由鬼母教养,未受世俗封建礼教的束缚,保留了爱笑的天性

15.B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通俗性、写实性,语言通俗易懂

16.B《马伶传》是侯方域的作品,《婴宁》是蒲松龄的作品,《石崇与王恺争豪》是刘义庆的作品,《祭十二郎文》是韩愈的作品

17.B识记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查。三十五篇中有《渔父》一课,屈原的相关知识都在这一课。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宋玉是屈原的学生,是屈原之后最重要的楚辞作家,《楚辞》收录有他的作品《九辨》。陶渊明,东晋时期人,字元亮,晚年又名潜,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母亲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有《谢灵运集》

18.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

19.AA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20.C《诗经·氓》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依照时间顺序抒写人物的命运。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以增色

21.BB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22.B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3.C

24.D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识记的考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是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之外的常考篇目之一,已经出现过的题型就有填空、选择、阅读理解等。原文是:季氏将伐颛(zhuan)臾(yu)。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同时不难看出他的治国策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5.D系字语义双关,一指孤舟被系,二指作者牵系故园长安

26.D

27.BB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

28.CC谢灵运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29.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学和思相对

30.DD《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并由此生发出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在明月今宵里天各一方的惋惜。其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欣慰。整首诗并没有体现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

31.武皇开边意未已

32.人物

33.怎敌他

34.塞上风云接地阴

35.玉容寂寞泪阑干

36.流水落花春去也

37.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38.闲来垂钓碧溪上

39.此恨绵绵无绝期

40.岳之峰

41.一晌贪欢

42.屈原

43.独自莫凭栏

44.准拟佳期又误

45.玉露凋伤枫树林

46.死节从来岂顾勋

47.亭壁无藩篱之固

48.《伊利亚特》

49.都护铁衣冷难着

50.只是当时已惘然

51.Y

52.Y

53.Y

54.N×《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戴望舒

55.N×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艺术理论家、散文家,不是小说家

56.N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文书的种类有15种

57.N×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

58.N

59.Y

60.Y

61.数:细密

62.树:种植

63.奚以:何以,怎么

64.亟:屡次,多次

65.帅:通率,率领

66.论述方法: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分析:①比喻论证: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来比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指出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②正反论证:第二段中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与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大学教育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67.文章描写了杨琁的两件事:一是破贼阵,一是辩清白。前者主要表现其机智,后者主要表现其刚强

68.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一句格言,始终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都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