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考试教案_第1页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_第2页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_第3页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_第4页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历史中考考试教案七篇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怎么写?阅读高中以外的书籍历史还可以关心同学提高学习爱好,加深学问印象。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历史中考考试教案七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同学把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提高同学综合归纳整理所学学问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详细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育同学的文学艺术的鉴赏力量,进展同学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量。通过同学填写“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成就”图表来培育同学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学问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老师指导同学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同学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同学明白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而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培育同学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郦道元和《水经注》,大放光荣的书法艺术和辉煌的石窟艺术的代表作。

【导学过程】

老师讲解与同学分析争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1、复习提问:请简要介绍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的科技成就。

人物朝代称谓主要贡献

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著《缀术》

贾思勰北朝(北魏和东魏)农学家著《齐民要术》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进展状况。

2、过渡讲解:上一课讲的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这一课将介绍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自主预习】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同学回答之后,老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最终用割圆术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高校“世界大科学家陈设”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老师连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老师引导同学阅读小字,关心同学总结出答案:仔细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指导同学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

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特别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很多方面。这些阅历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

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闻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指导同学看书,了解)

2、《水经注》

首先指出:《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这对我们今日制定城建规划,兴建水利工程,考古、从事历史讨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这部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城建科学家所重视。同时,为这部书的文字美丽,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

四、书法、绘画与雕塑?

指导同学阅读“导入框”和《大放光荣的书画艺术》课文以及插图“王羲之和《兰亭序》”、“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文献资料•后人赞《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动手活动或思索回答:

1、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特征怎样?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以行书见长,其字或端庄清爽,或“飘若浮云,矫若游龙”。代表作是《兰亭序》。)

2、依据“导入框•书成换白鹅”的故事,你怎样理解王羲之书法承上启下的作用?(王羲之爱鹅,是喜爱看白鹅划水的姿态,由于他可以从白鹅划水的姿态中联想到自己写字的执笔运笔姿态。总之,他练习书法很专注,几乎不放过任何机会,仔细吸取前人的书法特长,融汇成自己的风格,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所以说他的书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顾恺之绘画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顾恺之的绘画题材很广,他笔下的人物,线条美丽,活泼传神,富有共性。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这时的文化名人有书画界的王羲之和顾恺之,还有思想界的范缜等。

4、佛教的盛行

指导同学阅读“佛教的盛行课文

5、辉煌的石窟艺术

指导阅读“辉煌的石窟艺术”课文及其插图《龙门石窟佛像》,思索回答:十六国、南北朝统治者开凿了哪两个石窟?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其中佛像的特点是雄伟精致,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汲取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合作探究】

1、有人认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电脑都安装了字体库软件,想要什么字体由你选择,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再去练字学书法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在当今信息时代,书法艺术是该发扬光大,还是顺其自然让其消逝呢?

2、王羲之和顾恺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后人用什么称呼来赞誉他们?

同学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沟通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熟悉。

【小结提升】

填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成就表》:

项目主要代表历史地位

书法家王羲之写《兰亭序》“书圣”,天下第一行书

画家顾恺之画《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三绝”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古代艺术宝库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了解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事实。思索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研读“材料研读”里《齐民要术》引文、祖冲之“相关史事”;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欣赏《云冈石窟第20窟中的主佛》《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直观感受其文化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育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和骄傲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观赏美和鉴赏美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祖冲之和圆周率。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同学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争论法

导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觉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农学:《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

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3、影响:这部农书对后世的进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祖冲之(南朝)

成就:

(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2)《缀术》

三、天文历法:祖冲之(南朝)——制定《大明历》。

四、书法:王羲之(东晋)

1、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2、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3、称誉:书圣

五、绘画:顾恺之(东晋)

1、地位:顾恺之是当时最闻名的画家。

2、特点: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美丽活泼,人物传神,富有共性。

3、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山水画开头形成。

六、雕塑——石窟

1、背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三)合作探究生成力量

探究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图片展现: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书影

2.老师叙述:贾思勰,山东人,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重视农业,细心讨论前人成果,仔细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阅历,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即平民,泛指当时向国家交租纳税的各色编户。“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顾名思义,就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而其中心与动身点则在农业。

3.材料分析:《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胜利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提示:他认为只有把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4.老师叙述:《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需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是贾思勰把理论和实践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今日农业生产仍有肯定现实意义。

探究二:科学家祖冲之

1.展现图片:祖冲之

2.老师叙述: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诞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3.材料链接:

三国时代的刘徽制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作“割圆术”,祖冲之利用刘徽制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祖冲之在计算手段相当原始的状况下经过艰苦的运算,最终推算出空前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得出同一数值。为纪念祖冲之,现在国际上把圆周率又叫“祖率”。后来,祖冲之还将他讨论数学的几十篇论文,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这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惋惜这部高水平的算学专著早已失传了。

4.老师提问: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探究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图片展现:我国古代文字的进展过程

2.老师叙述:我国的书法在东汉末年渐渐成为一种艺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字体有了很大的进展变化,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渐渐流行,制造出风格多样、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

3.老师提问:(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谁?他们的书法有何特点?(2)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谁?他的书法有何特点?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

提示:①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闻名的书法家。均擅长行书、草书、隶书,而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②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集序》。书圣。

4.老师补充:王羲之,字逸少。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他的书画都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尤以书法闻名。篆、隶、草、行、楷各种书体都造诣很深,尤其擅长楷书、行书、草书。

5.图片展现:

6.老师提问:说一说这两幅图的原是谁?这位画家的绘画有何特点?

提示:东晋画家顾恺之。他擅长人物画,线条美丽活泼,人物传神,富有共性。

7.图片展现:

8.老师叙述: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辟山削崖,开凿很多石窟。其中最闻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9.同学发言:请一位同学介绍南北朝时期最闻名的石窟有哪些?

提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0.老师补充:佛像的特点是雄伟精致,继承了秦汉以来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汲取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1、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祖冲之

2、他的书法独创一家,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人们尊称他为“书圣”。他是()

A.顾恺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3、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贾思勰

4、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说“假如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创造的,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了……早在1300年前,在一部古代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这部书是()

A.《论语》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缘由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进展

B.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C.中外文化的沟通

D.统一局面的形成

6、有人把“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是对当时社会特点的反映”作为课题来探究,请你找出下列能体现江南开发、经济进展的文化()

①祖冲之的圆周率

②陶渊明的田园诗

③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④建安文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7、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担心,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反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经济的进展

③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科技文化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具有典型的胡人特征,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造型具有中原文化特征。这种变化反映了北魏()

A.民族融合加强

B.统治区域扩大

C.对外沟通频繁

D.佛教影响减弱

9、在一次智力问答竞赛上,主持人请大家推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爽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小明的推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A.王羲之

B.欧阳修

C.柳公权

D.颜真卿

10、顾恺之创作的作品许多,流传下来的摹本有()

①《女史箴图》

②《洛神赋图》

③《奔马图》

④《清明上河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进展的缘由是()

A.绘画的艺术

B.雕塑艺术

C.佛教的传播

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1.D2.D3.D4.B5.D6.C7.A8.A9.A10.A11.C

教学反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交融和南方经济的开发,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富强。本节课利用图片的直观效果,让同学通过图片资料,对贾思勰、祖冲之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书法、绘画及石窟艺术详细内容和其中含义的介绍,初步培育同学文学艺术的鉴赏力量,进展同学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力量。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

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消失的缘由和表现

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缘由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闻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进展,国力增加,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大力进展科举制,创立制度。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进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消失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进展经济,改革;注意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

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消失的缘由是什么?

三、练习巩固

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辞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

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

2.______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闻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他说的这位大臣是()

A.长孙无忌B.杜如晦C.房玄龄D.魏征

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B.慈禧C.武则天D.王昭君

5.所谓年号是指中国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

A.唐高祖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6.“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富强进展D.国力强盛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在位时形成了什么治世?实行了哪些治国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618长安2.李世民贞观唐太宗3.(1)三省六部制法律进士科政绩(2)农业

4.经济贞观之治5.官僚贵族殿试进展生产6.开元盛世7.姚崇8.吏治税制9.开元鼎盛

二、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加。隋朝创建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经济的富强为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经济的进展制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唐太宗的个人作用;广阔劳动人民的乐观劳动。

三、1.C2.A3.D4.C5.D6.A

7.(1)唐太宗。“贞观之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2)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4】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消失的缘由和表现;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

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同学思索“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缘由,培育同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和合作学习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熟悉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看法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加民族骄傲感,树立为今日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而奋勉读书的决心;使同学熟悉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缘由。

教学难点:如何关心同学正确并全面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是一个布满朝气的、宏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还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个“布满朝气的、开放的、宏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同学回答:唐朝)

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宏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进展和富强的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消失的缘由

1.老师叙述:唐朝建立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老师叙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消失“贞观之治”的缘由。

答案提示:(1)主观缘由: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______,房玄龄擅长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闻名的宰相。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

4.史料解读。

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昔者唐之太宗,以神武之略起定祸乱,以王天下,威加四海矣。然所谓固天下之势,以遗诸子孙者,盖未立也。于是乎藉兵于府,置将于卫,据关而临制之。处兵于府,则将无内专之权;处将于卫,则兵无外擅之患。然犹以为未也,乃大诛四夷之侵侮者: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皆俘其王,亲驾辽左而残其国。凡此者,非以黩武也,皆所以立权而固天下之势者也。

5.依据材料争论唐太宗实行这些措施的结果如何。

答案提示: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进展,国力增加,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1.图片展现。

武则天像

2.老师只简要介绍武则天的状况即可。

老师概要: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的开创

1.史料解读。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阳),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平安。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水道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亲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史载:“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依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2.依据材料争论“开元盛世”的表现。

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3.同学分组争论唐玄宗实行了哪些措施及带来的结果。答案提示:(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详细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经济方面。进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文化方面。注意文教,编修经籍。

(3)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课堂总结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宏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______,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出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在这一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进展状况,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消失了富强局面,封建王朝消失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发挥了聪慧才智,成为社会进展的主动力。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的局面,以及唐太宗之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对盛世的发扬,还学习了唐玄宗在位前期消失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要让同学熟悉到唐朝的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居于先进地位,从而增加同学的民族骄傲感。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5】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月。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自然 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力量:

老师应尽可能实行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同学主体参加,使同学养成乐观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育同学归纳、分析问题的力量。通过合抱负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育同学深厚的学习爱好和通过各种途径猎取历史信息的力量,培育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力量以及语言组织、表达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熟悉到我们宏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进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育剧烈的民族骄傲感;通过观看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育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育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韧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仆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奇(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奇(让同学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最终熟悉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进展来的。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讲授新课: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觉,强调指出:

1、裴文中发觉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觉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址。

4、看书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月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5、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6、距今年月约70万年至20万年。

7、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老师让同学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同学可能回答不全,老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8、生活状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自然 火。会使用自然 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削减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进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加了制服自然的力量。)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同学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争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状况怎样?同学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学问,应较简单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洁粗糙,只靠个人力气,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气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的分析,使同学明白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洁粗糙的工具去猎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进展。假如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消失了。所以说:劳动制造了人。

二、山顶洞人

1、看书连续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月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自然 火

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头把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氏族

2、想一想:骨针的出土说明白什么?山顶洞人为什么要制造和使用装饰品?(骨针的出土说明白山顶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当的缝纫力量。山顶洞人制造装饰品证明白他们已把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装饰品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三、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看书完成下表

名称生活年代生活地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

北京人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1.8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复习巩固: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6】

【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熟悉唐朝兴盛的缘由。

【学习目标】

①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③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④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熟悉唐朝兴盛的缘由

【学习重点】

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教材研读】

学问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①背景:在隋末农夫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唐朝疆域图

②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③唐太宗即位: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闻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像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2、贞观之治

(1)开明的治国思想:

①形成缘由: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②详细内容: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详细表现: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______,擅长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都是贞观时期的名相。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联常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遂亡一镜矣。”

(2)开明的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

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

B、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唐太宗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史料: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

“水(人民)能载舟(君主),亦能覆舟。——唐太宗

史料:太宗谓侍臣曰:“……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贞观政要论务农》

③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3、唐太宗时的治国成效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展较快,国力增加,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学问点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原是唐高宗的妃子,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武则天,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655年-683年),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独立为武周皇帝,705年退位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后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2、武则天的治国措施

①政治上: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进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武则天疼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文章,曾参与抵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②经济上:连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进展生产。

吴泽认为:“武则天当政时,连续坚持太宗的政治道路,对旧贵族官僚集团势力进行猛烈的斗争,获得巨大成功。武则天称帝后,仍旧继承太宗、高宗对农夫让步的政策,劝农桑,薄赋徭,缩小战斗范围……”

3、武则天统治的影响: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进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消失奠定了基础。人们评价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无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吵不休,众说纷纭.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第一种说法:武则天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德高大非文字可表。

其次种说法:武则天自感罪孽深重,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l

第三种说法: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自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慧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这是最好的方法。

学问点三:“开元盛世”

1、唐玄宗:武则天的孙子,在位前期,年号开元。

唐玄宗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是武则天的孙子,唐朝第四位皇帝。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力量。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唐玄宗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①政治上:整顿官吏,裁剪冗员。

材料:唐玄宗特别注意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马上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②经济上:进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上:注意文化,编修经籍。

3、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富强,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摘自杜甫的《忆昔》

【拓展延长】

1、“贞观之治”消失的缘由有哪些?

①隋朝的富庶和富强为唐朝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②唐太宗熟悉到人民群众力气的宏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③唐太宗重视进展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进展科举

2、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教训,乐观实行革新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统治后期,“不悦人谏”,连年用兵,广建宫室,加重赋税,使社会冲突有所加剧。

3、武则天的统治与唐太宗的统治有哪些相同之处?

①都重视人才的选拔;

②都重视进展生产,减轻农夫负担;

③两者统治期间,经济持续进展,国力不断增加。

4、分析开元盛世消失的缘由:

唐太宗“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盛世的消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玄宗重用贤能,进展生产,不断调整统治政策;人民的辛勤劳动。

5、中国古代经济富强和进展,消失治世的共同缘由。

①继承了以前的经济基础;

②社会安定、国家统一、政治清明;

③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鼓舞进展生产;

④民族间的经济沟通和中外交往的加强;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⑥生产技术革新(特殊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兴修水利。

6、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统治一览表

7、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进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消失奠定了基础。武则天是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8、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以及对我们今日的现实意义。

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共同缘由: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消失的前提和基础;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富强,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现实意义:①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进展;②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进展;③重视人才的培育、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乐观性;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并重,确立民本思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社会。

9、科举制自诞生以来,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课本问题解答】

1、材料研读: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方成舟与水的关系?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君主,必需在心里先有百姓,假如以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就似乎割自身的肉来喂自己的肚子,肚子虽饱了,而身体却死亡了。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唐太宗仔细总结了隋朝灭亡的阅历教训,所以他将君民关系比方成舟和水的关系。

2、问题思索:唐太宗给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来?

主要体现在一下两大方面:

在治国思想方面: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______。

在治国措施方面: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舞进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3、课后活动

(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状况?

反映了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展,社会稳定。

缘由:唐太宗从隋末农夫战斗中,熟悉到人民群众力气的宏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重视进展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进展科举制。

(2)诗词赏析。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描绘了开元年间,人口增加、经济富强的盛世气象。

【课堂小结】

【易错易混】

1、唐太宗是唐朝的其次个皇帝,不是唐朝的建立者,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渊。

2、唐玄宗统治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自我检测】

1.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唐太宗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完善了

A.分封制

B.行省制度

C.金瓶掣签制度

D.三省六部制

2、《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一句,这里的“唐宗”是指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3、“开元盛世”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重用人才

B擅长纳谏

C改革税制

D轻徭薄赋

5.唐太宗时,任用善断大事的宰相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6.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赐予确定,主要是由于()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关心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擅长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连续进展

7、下面有关“贞观之治”消失的缘由,错误的一项是()

A.任用姚崇为相

B.唐太宗留意吸取隋亡教训,轻摇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C.唐太宗擅长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D.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舞士人报考

8、李世民做皇帝后的年号是()

A.开元

B.开皇

C.贞观

D.光武

9、唐玄宗时期重用的贤相是()

A.房玄龄

B.姚崇和宋璟

C.杜如晦

D.魏征

历史中考考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把握两汉时期水利兴修;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及商业富强的表现。?

2、总结两汉时期经济富强的缘由,提高同学理解分析问题的力量。

?3、熟悉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进展时期,手工业进展水平世界领先,这是值得傲慢的;这与两汉长期的政治统一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2、丝织和冶铁技术的进步。?

难点:两汉时期经济进展的缘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