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哪一个意象没有出现在《祖国土》一诗中()

A.护身香囊B.天国乐土C.套鞋上的污泥D.河边的纤夫

2.《寡人之于国也》出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

3.损毁视上核,将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尿量增加,尿浓缩B.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C.尿量减少,尿浓缩D.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

4.下列作品中,归入寓言体裁的是()

A.《张中丞传后叙》B.《前赤壁赋》C.《五代史伶官传序》D.《哀溺文序》

5.伤寒细胞的特征是()

A.吞噬细菌的白细胞

B.细胞直径约300μ,有多个或几十个核,并吞噬伤寒杆菌

C.细胞核内染色质集中在中央,横断面如枭眼,纵切面如毛虫样

D.胞质内吞噬有红细胞、淋巴细胞、细胞碎片,并吞噬伤寒杆菌

6.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的小说家是()

A.蒲松龄B.曹雪芹C.高鹗D.吴敬梓

7.睢景臣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的主题是()

A.讽刺刘邦B.歌颂刘邦C.讽刺无知乡民D.讽刺以刘邦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

8.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的著作是()

A.《老子》B.《论语》C.《孟子》D.《庄子》

9.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B.《冯谖客孟尝君》C.《李将军列传》D.《李斯列传》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呐喊》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龙须沟》《茶馆》

C.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D.沈从文的《箱子岩》生动地展现了江西省水乡淳厚古朴的民风

11.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

A.仁政B.爱人C.仁民D.仁心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战国策》B.《论语》C.《史记》D.《资治通鉴》

13.下列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A.四海之内皆兄弟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C.己所不欲,忽施于人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易安居士是指()

A.辛弃疾B.李清照C.王安石D.苏轼

15.蝜蝂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好背重物B.好上高处C.不知休息D.其背甚涩

16.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茅盾

17.下列关于《论语》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是孔子B.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C.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D.是一本语录体散文集

18.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直接体现对亡夫伤悼之情的词句是()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9.《长亭送别》中的唱段,所运用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

20.以下不是艾青诗集的一项是()

A.《北方》B.《向太阳》C.《灾难的岁月》D.《火把》

21.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

A.王昌龄B.王维C.李白D.李商隐

2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论语》

23.下列句子使用了宾语前置的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B.是必射雕者也C.制,岩邑也D.为虏所生得

24.《断魂枪》的作者是()

A.胡适B.巴金C.茅盾D.老舍

25.屈原《国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A.车错毂兮短兵接B.旌蔽日兮敌若云C.矢交坠兮士争先D.凌余阵兮躐余行

26.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的作家是()

A.巴金B.史铁生C.沈从文D.余秋雨

27.《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王安石B.刘义庆C.刘向D.韩愈

28.儒家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以及()

A.《孟子》B.《礼记》C.《庄子》D.《老子》

29.《容忍与自由》论析绝对之是时援引的事例是()

A.胡适痛骂《西游记》B.孔子诛杀少正卯C.高尔文烧死科学家D.陈独秀提倡白话文

30.易安居士指的是()

A.秦观B.辛弃疾C.李清照D.柳永

二、填空题(20题)3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____

32.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____。《老子》二章

33.徐志摩是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还有梁实秋、朱湘等

3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明确提出国家兴衰的主要原因是____

35.闻道长安似弈棋,____

36.《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

37.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

38.高晓声关于农民题材的系列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

39.乐府原本属于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____

40.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41.六军不发无奈何,____。《长恨歌》

42.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____

43.心婵媛而伤怀兮,____。《哀郢》

44.李清照《声声慢》: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4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6.____,勿施于人。《樊迟、仲弓问仁》

47.王维《山居秋暝》:____,莲动下渔舟

48.屈原是我国第一位____诗人,开创了楚辞这种新诗体

4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50.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

三、判断题(10题)51.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A.否B.是

5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艾青的作品()

A.否B.是

5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和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都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A.否B.是

54.《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的隧而相见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

A.否B.是

55.苏轼《前赤壁赋》抒发了作者苦闷、悲观的情感()

A.否B.是

56.《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兴义是暗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A.否B.是

57.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文书的种类有13种()

A.否B.是

58.《条例》规定,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A.否B.是

59.《论学问》强调读书要针对不同的书采取选读、全读、勤读和精读四种不同的读法,并且要与会谈、写作和笔记结合起来()

A.否B.是

60.《苦恼》表达了车夫的苦恼和当时的人情冷漠()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62.孟尝君怪之。

63.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64.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65.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作意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

这篇文章使用了哪两种论述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一种

67.词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表达的心情是()

A.春日苦闷B.胸中被压抑的满腔悲愤C.秋日登高D.爱国情怀

六、作文题(1题)68.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①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②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③也。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

注释:

①羞恶:羞,以自己不善为耻;恶,憎恨别人的不善。

②端:事物的一头或一方,引申为开头。

③四体:四肢。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D河边的纤夫没有出现在《祖国土》一诗中

2.CC《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3.D抗利尿激素主要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释放,损毁视上核,则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减少,尿量增加,故选项B、C错误。此外,抗利尿激素可增加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有助于提高髓质渗透压,增强肾的浓缩能力,所以损毁视上核,尿高度稀释,故选D,则选项A错误。

4.D柳宗元的《哀溺文序》属于寓言体裁的作品

5.DD伤寒的主要病理变化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属于急性增生性炎症。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胞质内含有被吞噬的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一些坏死组织碎屑,这种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故称伤寒细胞

6.AA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淄川区)人,清代著名小说家

7.D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汉高祖刘邦还乡时乡民所见情景,以独特的艺术构思、风趣幽默的描写,对封建最高统治者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无情的讽刺

8.D[答案]D【精析】庄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生动的故事,《庄子》一书有寓言十九之称

9.BB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10.CA项,《呐喊》为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并不是一篇长篇小说;B项,《龙须沟》《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D项,《箱子岩》的故事背景是湘西水乡

11.BB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精神实质都在爱人,由爱自身、爱自己的亲人,扩展到兼爱他人、泛爱众人

12.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A项,《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西汉刘向。B项,《论语》是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3.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其余三项都出自《论语》

14.BB辛弃疾号稼轩;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15.CC《蝜蝂传》中最后一句: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说明蝂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极其力不已,即不知休息

16.AA1927年到1936年期间,鲁迅的思想由进化论发展到阶级论,他也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17.A《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而不是孔子

18.DD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故乡南飞之雁,故有故乡之思和似曾相识的感慨。古时有鸿雁传书的传说,而此时作者的丈夫已逝,孤独无靠,感到伤心,由过雁引发对故土家园和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

19.A

20.CC诗集《灾难的岁月》的作者是戴望舒

21.D李商隐是第一位大量创作无题诗的诗人,他的无题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对宋初的西昆体产生巨大影响

22.D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识记的考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是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之外的常考篇目之一,已经出现过的题型就有填空、选择、阅读理解等。原文是:季氏将伐颛(zhuan)臾(yu)。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在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同时不难看出他的治国策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3.AAA项莫己若我之谓也均为宾语前置。前者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莫若己。后者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谓我也

24.D《断魂枪》是老舍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情节简单,讲述了沙子龙这一武林高手改变身份当客栈老板后的境遇,串联王三胜卖艺、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孙老者献技三个小片段

25.BB敌若云把敌人比喻成云,犹言敌人之多

26.C

27.B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笔记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28.AA儒家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9.D胡适在谈到绝对之是的时候引用的是陈独秀提倡白话文的例子

30.C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

31.残照当楼

32.功成而弗居

33.新月

34.人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5.百年世事不胜悲

36.绵绵思远道

37.古来征战几人回

38.陈奂生

39.音乐机关

40.欲渡黄河冰塞川

41.宛转蛾眉马前死

42.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3.眇不知其所蹠

44.梧桐更兼细雨

4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6.己所不欲

47.竹喧归浣女

48.浪漫主义

49.凄凄惨惨戚戚

50.夜雨闻铃肠断声

51.Y

52.Y《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为艾青。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之情

53.Y

54.Y

55.N×《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即乐—悲—喜,其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56.Y

57.N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文书的种类有15种

58.Y

59.Y

60.Y契诃夫的《苦恼》讲述车夫姚纳有苦恼却无人诉说的故事,展示了当时社会里的人情冷漠

61.亟:屡次、多次

62.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63.抗:通伉,高傲

64.彻:通撤,除去

65.作意:刻意,特别用心

66.论述方法:比喻论证,正反论证。分析:①比喻论证: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来比喻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指出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②正反论证:第二段中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与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大学教育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67.B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四句,是直抒胸臆,作者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愁苦潦倒、壮志犹在、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

68.做仁义之人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格律己,孟轲舍生取义,谭嗣同杀身成仁,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仁义二字,可见,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两个字是支撑人的两块基石,做人,就要做仁义之人。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对仁的理解是恻隐之心,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