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根的兰花》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五四制语文初一下册《失根的兰花》第一课时二、目标确立1、课标分析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失根的兰花》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能够通过阅读作品,在心中创设美好的情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教材分析初一下册共有课文30篇,教材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把课文分成五个单元,分别是以“人生”、“成长”、“祖国”、“探险”、“自然”为主题的文章。《失根的兰花》是以“祖国”为主题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编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高尚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失根的兰花》是旅美作家陈之藩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飘零异邦,心怀祖国的深情。我根据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深情”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句段这个特殊要求,我分析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3、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初期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语文阅读欣赏能力,但对于生活的经验和情感的体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文本,进入情境,体会情感。《新课标》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的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准确地朗读课课文、怎样做笔记(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再串起来),如何写好作文等。这一切对于刚刚由小学过渡上来的初一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很注意加以引导点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注意了这些问题。基于以上标准和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文章选材和写作,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3)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课文,读懂并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探究兰花形象和标题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品味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创设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在进入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宋末有一个画家,他非常擅长画兰花,他画的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连根带叶都浮在空中,就如同大屏幕上的这幅。同学们,如果你给这幅画起个题目,你会如何题?(预设:失根的兰花,无根的兰花)画上的兰花只有叶没有根,同学们说“失根”和“无根”有什么区别?(生交流)失掉根的兰花似乎在倾诉某种感情,半生漂泊着的陈之藩似乎更加感同身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听一听陈之藩的诉说。(二)识字词,记成语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tāntāxuānhuázhuàngjiáozhuōxīhèàngyīn坍塌喧哗一幢楼嚼菜根拙重晨曦群山万壑诗意盎然古树成荫huǎngxùjièqìnzhuó恍然大悟人生如絮流水可藉沁凉如水根着何处【师抽生读,其他生纠正;全体跟读两遍,并整理到课后练习题中】②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群山万壑)形容山峦绵延起伏,高低重叠。(诗意盎然)诗意浓厚、很有诗意的样子。(沁凉如水)凉意如水一般渗入。比喻极为清凉。(可感可泣)事情悲壮动人,令人歌颂悲泣。(三)认作者,知作品(由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终由教师课件规范出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记录)陈之藩,1925年生,科学家,散文家。河北霸县人。曾赴美、英留学获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和香港的大学讲学。他的散文作品带有透彻的理性,取材常由生活体验出发,融入丰富的人生阅历。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代表作品:《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等。(四)知文章,感情怀学生默读浏览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提示概括文章大意方法:文章大意=人物+事件+结果(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明确主旨:通过作者看花而引起对自己经历的回顾,抒写自己漂泊异乡之苦,表达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爱国之情。学生自主思考,联系文章内容,探究文章第11段引用“郑思肖画兰”这一典故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这段点明本文题目来自郑思肖画兰的故事。点明失根兰花寓意,前后照应。【贯穿文章的主要内容】知兰意,明兰魂【设计意图】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在文学作品方面的阅读要求主要有: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就是要求我们的课堂教育能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尊重生命个体,尊重认知规律,尊重学习规律。(提示:围绕题目进行拆分,兰花的含义是什么?失掉的根指什么?用失根的兰花意指什么?)同学们,透过题目“失根的兰花”,我们知道作者主体是在写“兰花”。在这里“兰花”指的是什么?(预设:作者本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是四君子之一,空谷生幽兰,因其生长在深山幽谷,才能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兰的身上似乎有着那么一种傲气。作者以“兰花”自喻,想必胸中一定是有一份高傲、骄傲的感情。2、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质资源深深植根于所处的文化沃土中,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作者心目中,这片沃土指的是什么?(预设:中华大地)3、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作者对中华大地所深深自豪的地方。(预设:学生能找到第4段和第9段)第4段: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并未因此而想起过家……(重点文段品读,要求学生对重点文段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作者的思想,并进行体会)(1)提问:作者为什么不感觉到陌生、伤感?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自豪的地方?(文中哪句可以体现?)理解:在渭水滨、咸阳城、秦岭、蜀中,虽都是异地,但作者深深地明白,走多少地方都是在中华大地上,这些悠久的历史,闻名的建筑,作者一见便知,走到哪里都不感到陌生,在如此悠久古老的国土走到哪里都可以引以为傲。所以,作者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泱泱大国,作者引以为傲的地方还体现在哪里?第9段:“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亮晶;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声与祖国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2)提问:作者是如何来表现骄傲的?明确:排比的修辞,描绘了三幅画面(课件显示)作者把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与热爱之情,自然、人文,过去、现在、将来,描写出祖国点点滴滴,对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这样的回忆是最美好和温馨的吧。小练笔:作者将感情全部融入了对祖国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当中。感情寄托在故乡的这些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物上。你是否也有相似的体会?格式:在……(自然环境),有……(具体的人\事物),才显得……要求:至少写一句,小组互相交流修改,选出最好的交流,全体齐读课文,将仿写练习融入其中。过渡:中国辽阔的国土、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文化都是全中华儿女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凭借。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气节源自他所身处的国土,所身处的文化。就像兰花,它所有的营养,它所生长的所有动力,也均来自深深扎进泥土的根,可是现在呢?根,失掉了。(五)失兰根,表根情1、失掉根的兰,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课堂开始那个未讲完的故事,宋末画家郑思肖擅长画兰花,但是他画的兰花却从来不画根,有人当面指出缺陷:“怎么所有的兰花都不画根呢?”郑思肖顿时脸像霜冻,沉沉的回到:“祖国沦亡,根着何处?”来人深为他的高尚民族气节所感动,放声大哭:“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兰花无根,人也无立脚之地了。”身处不同时代的陈之藩为何也有如此相似的感受?2、背景介绍(PPT出示)陈之藩先生的散文创作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关系。本文写于20世纪三四十代,时值中国遭受日本侵略,广阔而辽阔的中华大地而今却山河破碎,国土沦亡。作者当时在美国留学,他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内心感到寂寞孤独,往往引发出许多人生感触。面对祖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他既无法返回故乡又无能为力,于是将自己的思绪倾注于笔端。“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的他对当时的中国和自己的处境有感而作。同学们,你现在能够理解兰花失掉的“根”指的是什么了吗?(生:国家、故土)这其中满满流露着作者无法言说的伤感和悲凉。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心怀家国之思,郑思肖以画表达国土沦亡的悲愤,陈之藩以文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经验。”此环节通过对教材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将课本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倾吐的欲望,有效地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走向和谐高效。请同学们带着作者的感情再次浏览一下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来表现失根的痛苦?预设:伤感:看花(异国)、梦里(梦境)、白天(现实)、八岁版画(回忆)、十几岁(漂流)、小说、古人……(1)异国看花:第3段:“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褪”改为“淡”?第8段: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明确:“褪”字是“脱”的意思,显得颜色有一个变化过程,而“淡”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过渡:作者从未见过新奇的渭水滨、咸阳城都未感觉到陌生,为什么单单在异国看到中国的花就不顺眼、不安心甚至为之伤感落泪了呢?明确:在作者的心中兰花应该生长在中国,此刻在外国见到兰花,好像花也失去了它原有的美丽,所以说花也退色了。身在异乡的作者由褪色的兰花想到了自己,人和花一样,在脱离故土的环境里,无论物质条件多么好,内心的空白是无法填充的,对家乡的思念是无法磨灭的。黯然神伤,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2)日夜漂流第5段:“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爱看”与“不敢看”矛盾吗?为什么?把“不爱看”和“不敢看”交换一下位置?明确:身边不同的东西时刻提醒他已经离开故土,“不爱看”说明作者不想面对自己身在异乡的现实。看到与家乡相同的东西,又会赌物思乡,加深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所以又不敢看与家乡相同的东西。“不爱看”和“不敢看”都寄托了作者浓浓的爱国情感。第5段:“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根的白了。”明确:这里写了作者梦中的情景,作者从细处着笔,写到了家中的小屋,母亲的白发,可以看出作者对家和亲人的牵挂,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忘怀,由此表达对家的思念。这样可以是文章感觉更真实,也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特别是独在异乡的人。第7段:“我曾经剪过辫子,穿起西装,说着很流利的英语,然而,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你们拿另一种眼光看我,我感觉痛苦……”把“混合”改为“融合”好不好,为什么?明确:“融合”:不同的事物融为一体,不分你我;而“混合”是把几种事物掺在了一起,这几种事物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小说中的中国人说“我依然不能与你们混合”,说明他是非常渴望能和美国人融合在一起,可是不管怎么努力,最终连和美国人“混合”在一起都不能!过渡: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预设:作者有同样的心理或者经历)作者想融进去这个社会,但终以失败告终。新的环境无法融入,故乡祖国又回不去。作者不爱看也不敢看家乡的东西,却不时地在梦中回到故乡,回到家中的小屋,回到母亲身边。国土沦丧,梦中的小屋坍塌了,梦中的母亲憔悴了!(3)童年回忆过渡:时光倒转,回到了小时候,悲痛伤感之时,心底最深处的美好记忆涌上心头。第8段:“八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父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图。”作者为什么对这个记忆深刻?有独特含义吗?是否似曾相识?明确:国徽、党旗——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过渡:还是祖国好啊,还是故乡好啊,我先前所有的骄傲和自豪是因为我有强大的祖国作为我最坚实的后盾,在那里,我到处可以为家。如今,国土沦亡,我离开了国土一步,便就失去了所有。即——到处均不可以为家。(六)知文字、抒真情1、总结:从时间跨度看,回忆三次不同年龄段经历(八岁时的农作光阴与十几岁时的漂流生活,以及十几年后的异国生活)时间跨度很大,跨越了几十年。从地域转换,写故乡土地的芬芳,又写异乡渭水、秦岭、香山、咸阳城,再写异国生活,交换频繁。在叙事时,有现实、回忆、梦境穿插交换,选材及其丰富繁多——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中的“形散”表现。2、题目: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顾全文,作者以兰花自喻,他所深深倚仗的“根”便是深深眷恋的故土、国家。那“失根的兰花”呢?(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3、情感:第10段: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到离国之苦,萍总还有流水可藉。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中。明确:(萍就是漂浮在池塘中一种椭圆形的小绿叶,没有根。絮就像是柳絮一样,也没有根,被风一吹,到处飞舞。)二者的共同点是没有根,古人和作者把自己比喻成萍和絮,能够很生动形象地写出他们失去祖国后那种无依无靠、四处漂泊的状态。过渡:同学们的分析都很精彩!这篇散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祖国、故土的思念与热爱,课堂的最后让我们齐读这篇散文的最后一段,再次体会作者流露其中的深切情感:4、升华:第12段:我十几岁即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陈之藩先生以自己流亡海外的经历,向世人喊出了“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这样的心声!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誓言。让我们大声的喊出来吧!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七)结语:“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一样的情感,不同的表达。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许多年前,诗人艾青面对茫茫的黄土地,发出了这一深情的呼唤,爱国歌手张明敏则用醇厚的嗓音演唱《我的中国心》,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令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读着陈之藩的散文,有如漫游在美丽的江水中,身心俱清。让我们记住浸透着浓浓爱国情的陈之藩。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走出了国门,甚至连中学生也不例外,面对这一现象,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作业:本文以“絮”和“萍”,来比喻自己的人生,想像一下人生还可以比作什么?人生如戏,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人生如一张单程车票,踏上就只能一直走下去,无法再回头。人生如书,看人如看书。人的外表像是书的封面,人的内心世界不就是书的内容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人都用一支神笔,撰写着自己人生大书。人生如棋,一盘棋,输赢乃兵家常事,赢了不必张狂,输了也该拿的起,放的下。板书设计:课堂测验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与第⑨段中“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士可杀不可辱。2.第⑤段中加点的“彩色版画”是指(B)。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3.第④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不矛盾。作者虽身处异国,渴望见到故乡的种种,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但真的见到又会勾起对祖国无限的思念,感情难以承受,所以又说“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样的说法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深爱着的祖国刻骨铭心而又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本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联系上下文,品味第⑤段“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一句中“搬”字的表达效果。“搬”指物的移动,这里强调了作者虽身处海外却难以释怀的思乡爱国之情。5.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⑴作者由眼前美国校园里来自中国的花联想到自己漂泊海外的境遇,引出下文。⑵美国校园里的美景无法安慰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突出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小结:总体说,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算是不错的,学生兴趣浓厚,参与氛围高涨,从目标的落实、师生的互动、评价任务的考察、预设与生成的处理、情感的体验与升华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练习的呈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文章情感的表达都已有较为清楚的理解,基本达到了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学习效果较好。向日葵赛课反思——《失根的兰花》3月30号上午我参加了这学期的第一轮赛课,教授的课文是《失根的兰花》,这是一篇浅显易懂而又感情真挚的文章,常年漂泊海外的陈之藩面对国土沦亡而自己却又漂泊美国引发的孤独惆怅和思乡之情。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头疼而且学起来并不容易的课文。散文形式比较散,兼有许多描写和抒情的句子,但也讲求“形散神不散”。感情,是陈之藩在文中处处蕴含的,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放在了激发学生通过品读文章语言来体会作者的思想爱国情感。我的教学思路是以文章题目“失根的兰花”为关键词,探究作者为什么以“兰”花来自比,来探究作者对中华大地“骄傲”的地方;失掉的“根”指的是什么,作者因何而“伤感”;“失根的兰花”有什么含义,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我结合李宁主任、于富贵老师、同备课组的老师的点评以及自己的感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总的来说,这堂课有优点也有不足的地方。优点是课程内容的教授比较顺畅,思路清楚,学生能够较清楚的明确题目的含义以及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者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课堂朗读过少。本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蕴含感情丰富,很多句子通过多读可以更加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课堂前半部分的讲解中,几乎都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在读,在找,一些优美的句子由一个学生进行品味,其他学生参与较少,情感体会涉及不到大多数。二、生字讲解不够规范。能够提炼出重点需要讲解的字、词,但是拓展延伸不够,如“藉”字,学生提到“书籍”,对于形近字我只是大体说了一说,并未直观呈现,学生理解记忆不够深刻。板书上也存在以符号代替的问题。三、课堂语言、问题不够简练。在课堂中,时而出现类似于“对不对”“是不是”等一类的无效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较为含糊,使得学生很容易不加思考便就顺着话题得到答案,所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通过此次讲课的经历以及对本次讲课的反思,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会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在课堂管理方面,依然将小练笔、小检测、基础知识小巩固放在课前五分钟,注重学生课前积累,功夫放在平时。课堂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多项活动、多方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此次的音乐激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教授内容方面,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充分设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出现的想法,提前做好准备。即使在课堂上出现思维偏差,也能够引导学生到正轨上来。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明确好教学目标,课程的内容设置紧紧围绕课程目标,以达成目标为主要任务,有重点有突出争取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知识。在课程的设置上,首先一定要自己理清思路,围绕着讲课目标将知识进行梳理,环节与环节之间设计好,同时设置好过渡语,力求将上的流畅而易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高效率的接受更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吸引学生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语言的逻辑性还影响着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将会重点针对教师课堂语言进行多加练习,使自己的语言达到更加规范的效果。通过此次赛课,我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也看到了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和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同时,也非常感谢许颖涛老师、于富贵老师、焉丽老师,还有鲍梅、王楠楠对我的指点。《失根的兰花》课标分析教材版本:五四制语文初一下册《失根的兰花》第一课时课标分析: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因此,在阅读《失根的兰花》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能够通过阅读作品,在心中创设美好的情境,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失根的兰花》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五四制语文初一下册《失根的兰花》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初一下册共有课文30篇,教材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把课文分成五个单元,分别是以“人生”、“成长”、“祖国”、“探险”、“自然”为主题的文章。《失根的兰花》是以“祖国”为主题的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选编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高尚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失根的兰花》是旅美作家陈之藩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飘零异邦,心怀祖国的深情。我根据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深情”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句段这个特殊要求,我分析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失根的兰花》学情分析教材版本:五四制语文初一下册《失根的兰花》第一课时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和中学初期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语文阅读欣赏能力,但对于生活的经验和情感的体验比较匮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积极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