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1页
部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2页
部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3页
部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4页
部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大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

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

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编写故事。

2.本单元重点: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都是通过具

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

“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

勇敢、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

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以及织女心灵手

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

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

由的真情和勇敢。

(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

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9猎人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2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海力布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时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通

述故事。过理解重点词语把握人物

2.抓住人物言行,细心体会的特点。

人物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

品质。

10牛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课在熟读的基础上把握

郎织女2.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时课文内容,并通过分析具

(一)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体事件来把握人物特点。

幸福的道理。

11牛1.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1课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

郎织女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时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

(二)2.了解神话传说、民间传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感受它们的魅力。

口语交1.学习在讲民间故事时把故1课学会通过想象和模仿

际事讲得更加生动。时等方式将故事讲得更加生

2.在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动。

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激发学

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习作学习缩写的方法,通过缩写,1课通过对原故事进行适

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理解和时当删减和概括的方法缩写

概括能力。故事。

语文园1.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1课时通过比较意思相同词

地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语,体会不同表达效果。

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通过想象扩充情节,使情

3.学会扩写段落。节更加生动。积累古诗词。

4.积累古诗词。

9猎人海力布

课题猎人海力布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

叮嘱、崩塌”等词语。

教学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目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

品质。

教学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重点

教学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

难点质。

第一课时

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

教学

叮嘱、崩塌”等词语。

目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

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

导入

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

猎人海力布)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

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默读速读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

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

新课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

教学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

(他。

)分钟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

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

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

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二、初步自学。

(课件出示5)

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

事。

(板书: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

(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

话概括出来。(课件出示6)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结及拓L背写课后生字。

展延伸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

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簧

第二课时

L能复述故事。

教学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

目标

品质。

教具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

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

(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

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1)

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

人的人。

新课

(板书:热心助人舍己救人)

教学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

生总结并汇报:

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

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

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出示课件13)

L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

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

课堂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5)

小结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

及拓一演。

展延六、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6)

伸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分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

钟绍它的来历。

【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

猎人海力布(听鸟语1善良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板书

内容(救乡亲

1变石头

大声朗读默读速读

教学反思

10牛郎织女(一)

课题牛郎织女(一)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

铺、照看”等词语。

教学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目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

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重点

教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

难点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课时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

教学

铺、照看”等词语。

目标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

导入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

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

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

织女)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初步自学(出示课件5)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一一照看老牛一一得牛相助一一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新课

四、复述练习。

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

个故事复述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

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课堂

小结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及拓1.默写生字词。

展延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

目标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导入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

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

新课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

教学

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

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出示课件1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

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

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

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仅赢得了

老牛的倾力相助,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板书:心地善良吃苦耐劳)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书: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

(出示课件14)

预设: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课堂三、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小结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

及拓这首词:

展延鹊桥仙

伸【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

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

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牛郎织女(一)

板书身世凄苦一一照看老牛一一得牛相助一一认识织女

内容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

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

教学反思

11牛郎织女(二)

课题牛郎织女(二)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教学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目标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重点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难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导入揭题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

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

L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新课板书:老牛、王母

教学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一一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一一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

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

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

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

铺垫。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

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

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

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

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

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

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

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L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

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

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

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

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

可贵。)

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

课堂小结

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及拓展延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

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板书

织女: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内容

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

想象基于现实。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课题讲民间故事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

教学

更加生动。

目标

3.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

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神话传说的兴趣。

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

教学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丰富细节,甚至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等,把故事讲得

重点

更加生动。

教学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与情趣,

难点进一步激发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具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漫聊民间故事,激发兴趣。

1.同学们,神奇有趣的民间故事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谁来说说

导入你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的名字?(指名发言)

2.是啊,惹人喜爱的民间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们就开一场

民间故事会,让大家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板书:民间故事会

二、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出示课件1-6)

小组活动,互相讲故事。

1.小组成员每个人都讲一个民间故事,选出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丰富细节,并填入人物对话

等。3.努力做到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不仅可以适当添加细致的

人物形象的描绘,还可以模仿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新课4.各小组要对其他小组的故事进行评议,评议的要点如下:

教学A.主讲人所讲故事的情节是否完整;B.讲故事时主讲人是否面向

听众,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有没有符合故事情节的动作展示;C.主讲

人声音是否适当,眼神和听众是否有交流。

板书:讲故事

三、小组推荐,组员汇报。

生交流、汇报。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一个民间故事。

板书:大家推荐故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出示课件)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师:孩子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间故事,就像大千世界的一扇

伸扇天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亲近民间故事吧,它能滋养

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想象。

【板书设计】

f讲故事

板书

内容民间故事会

X.

大家推荐故事

习作习作故事

课题缩写故事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

1.学习缩写方法,缩写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

教学

减,做到保留主要内容,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

目标

2.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我们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

能把故事缩写得语言简练,内容简洁而重点突出。

重点

教学

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写法进行缩写。

难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创设情境

我们以往写习作,都是要求把习作语句写具体、生动。这是一种

导入

习作能力。但是仅把习作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次习

作就是学习训练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使人看了以后一目了然。

板书:缩写故事

二、内容研讨

1,什么是缩写呢?(出示课件2)

(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

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有时候文章很长,而人们往往又没有时间一点一点地细读。怎么

办呢?如果我们能把篇幅较长的文章缩成短文,并且还能把主要的内

容说出来,不就大大节省了时间吗?这就是缩写。

新课2.帮你快构思(出示课件3)

教学(1)选择原文,读懂内容。对选择的原文要多读几遍,弄清文章

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对原文的内容要排排队,知道哪些是主

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2)抓住重点,适当改写。缩写要对原文做大量的删减和压缩,

或去掉一些描写内容;或把一些事例、过程摘录、概括起来,综合叙

述一下;或删去次要内容等。缩写时。一定要抓住要点,对保留的主

要内容也不要照抄原文,而应适当地改写。改写时,以叙述为主,不

要加入主观的评价和抒情。

(3)保持原貌,基本完整。缩写要保持原文的基本内容和面貌,

既要体现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又要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

另外原文的层次结构、表现手法等也应该尽量保持原样。

(4)对照原文、细心修改。缩写后,再多读几遍。再和原文对照

一下,看是否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容。删去句子后,看留下来的部分

前后衔接是否自然,概括的内容是否正确完整,连缀成文时,是否通

顺连贯,有没有突兀生硬的感觉。

最后还得注意一点,在字数上符合要求。比如:要求不许超过400

字,如果缩写超过了要求的字数,那你就要检查一下,先看哪里写得

不够简练,再进行修改。

板书: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共同学范文

(出示课件7)出示语文书42页《猎人海力布》缩写范文。我们

已经学过本文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先快速地浏览

课文内容,然后重点读范文。对比着读更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四、课堂练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缩写的方法。下面的时间,

同学们根据习作的要求试着动笔写一写《牛郎织女》的缩写吧!

课堂

小结

五、讲评缩写草稿

及拓

六、修改

展延

缩写故事

板书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语文园地三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教学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目标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教学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重点

3.积累古诗词。

教学

学习扩写段落。

难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情境导入。

导入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

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

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

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

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

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新课(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教学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

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

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

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

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

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

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

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

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

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

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

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课堂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

及拓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

展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r

板书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目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内容

1说说诗句的意思

快乐读书吧

课题快乐读书吧课型快乐读书吧授课时间1课时

1.了解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并能讲述故事内容。

教学

2,理解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目标

3.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

通过阅读或听别人讲述民间故事,体会蕴含在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重点

教学

通过读或听民间故事,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的民间故事吗?你都听

过哪些民间故事?把你知道的民间故事的名字告诉大家吧。

导入生自由发言,师出示民间故事的名字:

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老师给你们列出几个:

《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等。

师: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快乐读书吧中出现了哪些民间故事吧。

板书:快乐读书吧

二、感知故事。

1.同学们,谁知道《田螺姑娘》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出

示课件3)

生讲故事,师提出问题

2.同学们认真想一想,真会有田螺姑娘吗?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

什么愿望?

生自由发言,师总结(出示课件4)

新课

现实中是不会有田螺姑娘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代

教学

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这个故事选自《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读

一读这本书,这部书中有动人的情节、精彩的人物,还蕴含美好的情

感。(出示课件5)

板书:动人的情节美好的情感

4.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5.大家还知道哪个民间故事?故事中包含了主人公怎样的愿望或

情感?

在学生讲完故事后,师适当做出评价。

民间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出示

课件6)

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欧洲的《列那狐的故事》

非洲的《非洲民间故事》

课堂小结三、拓展。

及拓展延中外民间故事有很多,请同学们上网搜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记

伸下来,讲给同学们听。

C

动人的情节

板书<

快乐读书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至球

内容

美好的情感

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个主题编排。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冀

中的地道战》这四篇文章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

感。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

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

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

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

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

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

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冀中的地道战》通过介绍抗日战争中,冀中的地道,展

现出冀中人民的智慧及对侵略者的反抗。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2古诗1.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3课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

三首2.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时上进行背诵。

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通过重点句子的赏

析,把握作者的爱国情感。

13少年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2课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

中国说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时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

(节选)2.结合查找资料,体会文章者的爱国情感。

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14圆明本文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2课在把握详细描写的基

园的毁况,介绍了它被毁灭的经过,表时础上感受祖国文化的魅

灭达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热爱祖力,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

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木笛1课

习作1.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1课有详有略地叙述二十

写作。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时年后家乡的变化,表达作

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的

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感。

情。

2.学习编写习作提纲。

3.在叙述中要做到详略得

当,突出重点。

语文园1.学习在朗读中准确把握课1课通过多种方式的综合

地文的感情基调,通过调整语速、时应用读出感情。

语调和节奏,让朗读充满感情。通过理解词语的含义

2.学习褒义词和贬义词两来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

种词语的不同表达效果。通过多读、多记的方式

3.积累成语。扩大积累。

12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3课时

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目标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L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

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难点

第一课时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目标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

《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导入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

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出示课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

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

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

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

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

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出示课件4)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

儿子看的诗。

(出示课件5)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

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出示课件7)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新课王师/北定/中原日,

教学家祭/无忘/告乃翁。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师总结: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感动着一代又一

代的人,是因为其间隐含着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板书:真挚、深沉的爱国情意

四、把握重点

朗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思考

下列问题:

①这两句诗中,最让你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的是什么?

②在这两句诗中,你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还能感受

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生思考,并回答

师总结: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

人的爱国情感,即使死去,也会惦记收复失地。从“王师北定中

原日”这句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无奈。

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认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的意境,并试着想象,诗人在病榻上会想

些什么?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是怎样回答的?然后说一说。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课堂小结课下读这几首诗,感悟诗中的爱国情感。

及拓展延1.(出示课件1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原有感》

伸2.(出示课件13)《病起抒怀》《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第二课时

1.会写“熏、杭”2个生字。

教学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目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复备

导入一、激趣导入

古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陆游的

《示儿》,感受了诗人直接表达的方式。这节课,我们看看林升是

怎样表达爱国情感的。

二、课前预习布置(出示课件17)

1.自学生字;

2.熟读这首诗,并读出感情。

三、解诗题(出示课件18)

1.出示诗题,明确“题、邸”的意思。

题:题写,把诗句写上。

邸:官员居住的地方。

题目的意思:写在官员府邸上的诗句。

板书:题临安邸

2.介绍诗人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

新课

(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教学

四、读诗句(出示课件20)

1.大声朗读诗句。

2.根据节奏,带着感情小声朗读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读的过程中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五、释诗意

轻声读诗句,用下面几种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将诗句译通译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六、入诗境(出示课件22)

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写了什么?给你什么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