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生物三轮核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23届高三生物三轮核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23届高三生物三轮核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23届高三生物三轮核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23届高三生物三轮核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生物核心知识点总结必修1病毒不能用一般的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营寄生生活,只能用活细胞来培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的唯一细胞器;蓝细菌是常见的原核细胞,其内含有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颤蓝细菌和发菜均属于蓝细菌。细胞学说阐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且都以细胞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揭示了统一性。水华形成的原因是: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C、H、O、N、P、S、K、Ca、Mg等为大量元素,Fe、Mn、Zn、Cu、B、Mo等为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橙色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需注意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另一类是核糖核酸(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细胞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病毒遗传物质大多数是DNA,少数是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常见植物二糖有蔗糖和麦芽糖,动物二糖为乳糖。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分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其中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水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其功能为: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N、Mg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N、P是组成叶绿体类囊体膜和ATP的成分,N也是组成光合酶的成分,因此植物缺少N、Mg、P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缺Fe会导致血红素的合成受阻,从而引起贫血。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不仅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相对性)、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3种类型:化学物质传递;通道传递;接触传递)等作用。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其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分离细胞器的方法为差速离心法;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其中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还能和高尔基体膜相互转化,是细胞中面积最大、联系最广的膜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或者藓类小叶来观察叶绿体;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即为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细胞核由核膜、染色质、核仁等结构组成,它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各种细胞器,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对真核细胞而言,原核细胞无生物膜系统。观察质壁分离实验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②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外因: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会与被运输分子结合,且转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且转运时不会改变自身构象;借助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中央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细胞膜、液胞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细胞体积几乎不变。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过半透膜)的溶液(如KNO3、甘油、尿素、乙二醇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水分子、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如甘油、乙醇等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水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胞吞胞吐: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需要膜蛋白参与。主动运输的意义:通过主动运输来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组成。ATP在细胞中含量少,转化迅速,含量处于动态平衡。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有以下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在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中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少部分释放,而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细胞呼吸的应用:①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烂根死亡。②作物栽培中,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同时减少杂草对水分、阳光、矿质元素等的竞争。③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的纱布,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避免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④蔬菜保鲜:低温、低氧、一定湿度;种子贮藏:低温、低氧、干燥。色素的提取原理是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能溶解色素;分离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为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主要是叶绿素。滤纸条上从上往下的色素带分别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植物的液泡中含有的色素(花青素)不参与光合作用。植物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是叶片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少,绿光被反射出来。细胞代谢过程:光合作用的应用: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有机肥在被微生物分解的时候会产生无机盐并释放CO2,促进光合作用。土壤板结,导致土壤中缺氧,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减少,供给根细胞用于矿质元素吸收的能量减少,光合色素的合成和酶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植物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光照强度过强,温度升高,导致气孔关闭,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部分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和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主要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布;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核膜核仁重现,纺锤丝消失,染色体成为染色质(植物细胞出现细胞板)。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出现姐妹染色单体;DNA复制后数目加倍;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在前期起作用;赤道板是虚拟的,细胞板是实际存在的。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导致的,而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自主分裂的结果。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前期,植物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动物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末期,植物形成细胞板,动物从细胞膜中间缢裂。装片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解离,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用清水漂洗,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连续的过程,只能观察到一个固定时期。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叫作细胞的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必修2人们将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或者相同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每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这两次分裂分别叫作减数分裂Ⅰ(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Ⅱ(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可以发生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结果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结果是:2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精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1个极体细胞,第一极体形成2个极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基因突变;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互换或基因突变,若姐妹染色单体的其中一条有两种颜色则一定为互换。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受精卵细胞质中的DNA(即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赫尔希和蔡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并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是: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碱基对。在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中运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亲代D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能量和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DNA因而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DNA分子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密码子指mRNA上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指tRNA上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RNA有三种,它们分别是mRNA、tRNA和rRNA。RNA是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叫作转录,原料为4种核糖核苷酸。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按照密码子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核糖体是沿着mRNA移动的。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中心法则: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除了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有的仅仅是由环境的影响造成的,而不是由亲代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有的是由亲代生殖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可以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既可以由环境因素诱发,也可以自发产生。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原癌基因控制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抑癌基因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正常细胞中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即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狭义基因重组包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互换和后期的自由组合。另外,基因工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属于广义的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猫叫综合征)、重复、倒位和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减(21三体综合征)和以染色体组为基数的成倍的增减(单倍体、三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诱发等。其中,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先采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秋水仙素使植株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得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是纯合的可育植株。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和染色体异常(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三大类。有许多证据支持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其中化石是直接的证据,还有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胚胎学证据(比较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基础);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变异(内因);适者生存(结果)。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选择性必修1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其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其关系为: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它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一切与外界相通的液体成分(消化液、泪液、尿液等)、或细胞内特有的物质(血红蛋白、胞内酶等)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同理,在与外界相通的消化道等或者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细胞呼吸各阶段反应)均不会发生在内环境中。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两者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免疫防御(排除外来抗原)、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属于抗原呈递细胞(APC),均能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体液免疫中,B细胞活化(即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抗原的直接与B细胞接触;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形成沉淀,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体液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靶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刺激、细胞因子的刺激。细胞因子可以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若靶细胞遭病原体伤害致死,则属于细胞坏死。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相应效应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产生抗体浓度高。二次免疫发生的过程中,初次免疫反应依然发生。三类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属于异常的体液免疫。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和脊髓。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者均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可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兴奋是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主要原因是静息时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产生原因是Na+内流。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突触中信号的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可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与受体结合并发挥完作用后的去向是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一般是倒置的;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作用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多肽类或蛋白质的激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调节体内有机物的代谢和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和皮质醇,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胰岛素时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在提高血糖浓度上具有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作用相抗衡。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此类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和微量和高效等特点。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而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体温调节主要过程: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通过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骨骼肌战栗来增加产热,通过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来减少散热。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产生部位为胚芽鞘尖端(其合成不需要光),合成原料为色氨酸,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属于跨膜运输中的主动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向光性: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并将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先横向运输,再向下极性运输,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生长得慢。根的向地性:由于重力因素,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远地侧生长快于近地侧,根向地生长。茎的背地性:由于重力因素,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少,生长得慢,茎背地生长。植物对重力的感受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顶端优势: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特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性只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分裂与分化,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除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选择性必修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记重捕法。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是常用的取样方法。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形成的原因(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在“S”形曲线中捕鱼的最佳时期是大于K/2(捕捞后剩余K/2),原因是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和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植物的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釆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目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某地的群落是什么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岩上的演替要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每一营养级同化量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在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形式进行的。碳从非生物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非生物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一旦含有铅的生物被更高营养级的动物食用,铅就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具有以下特征: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而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作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作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潜在价值,间接价值(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选择性必修3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制作腐乳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泡菜制作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产生。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果酒的发酵温度在18~30℃。果醋制作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原理如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解成乙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乙酸。果醋的发酵温度在30~35℃。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区别是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了凝固剂琼脂;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微生物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液体培养基可用于细菌的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数量。振荡培养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溶解氧含量,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另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物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灼烧灭菌(接种环、涂布器或其他金属用具)、干热灭菌(培养皿、试管、吸管等)、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如培养基、无菌水)。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物的常用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需倒置,目的是防止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中造成污染。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灼烧接种环目的——第一次灼烧: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划线结束灼烧: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移液管和无菌水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用涂布器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均匀地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利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值得注意的是,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也可以测定微生物数量。该方法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活菌数和死菌数的总和。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的原因是菌落连成片,无法计数。培养过程中,需要设置未接种(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目的是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菌落的数目和种类远大于选择培养基时,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与传统发酵技术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采用单一菌种。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如单细胞蛋白即为微生物菌体。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外植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已经分化的细胞可以经过脱分化,即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变成未分化细胞,进而形成不定形的薄壁组织团块,这称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该过程称为再分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有利于芽的分化,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不需要光照。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标志细胞融合成功。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脱去病毒,因为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细胞产物工厂化就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来获得目标产物,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核移植等。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培养动物细胞一般使用液体培养基,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必须保证环境是无菌、无毒的,培养液还需要定期更换,以便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故需将它们置于含有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细胞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这种现象称为细胞贴壁。贴壁细胞在生长增殖时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即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人们通常将分瓶之前的细胞培养,即动物组织经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后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将分瓶后的细胞培养称为传代培养。在进行传代培养时,贴壁细胞需要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可以来源于病人自身的体细胞,将它移植回病人体内后,理论上可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就是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常用方法有PEG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抗体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第一次筛选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方法是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经过筛选后未融合的细胞或者融合后具有同种核型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方法是专一抗体检验。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到MⅡ期)中,并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重构胚)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电刺激、Ca2+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等)激活重构胚,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表现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胚胎工程是指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进行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然后将获得的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