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兴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一历史

2022.12

考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

知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195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共同塑造了北京人复原头像

(见右图),他们的主要依据是

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

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骨

C.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2.距今1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谷物加工工具、陶器

等文化遗物及比较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包括炭化粟和黍。这些发现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B.贫富分化现象

C.早期人类的商品交换D.私有财产的出现

3.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目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

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A.百家姓氏都源自炎帝和黄帝B.炎帝和黄帝因治理水患得到尊崇

C.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完全真实

4.1986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

大墓出土青铜器克盗(如右图)。其上所刻

铭文大意为:“我大封给你土地,供你享用,

命克去燕为侯。再把羌、页……划归燕国管

理。”克益铭文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5.西周对青铜器的使用规格有着严格的制度规定,如天子为九鼎八篇,诸侯为七鼎六篇,

卿大夫为五鼎四签等。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种

情况反映了

A.民族交融B.王室衰微C.国家产生D.经济发展

初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10页)

6.“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

要阶段。”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是

A.甲骨文的发现过程B.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C.甲骨文的记载内容D.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7.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右图所示历史

时期是

A.春秋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三国时期

8.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

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材料表明

A.都江堰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B.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

C.都江堰的建成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D.都江堰由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9.春秋时期,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先后培

养三千弟子。他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1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B.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C.秦征服南方越族地区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B.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C.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

D.陈胜、吴广起义在秦军的攻势下失败

12.下列时间轴呈现了秦汉时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其中①处应为

秦朝建立楚汉之争开始①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8年

A.秦朝灭亡B.西汉建立C.东汉建立D.光武中兴

13.《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僮。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实行郡县制C.加强军事训练D.推崇佛教

14.“至今上(汉武帝)即位数岁……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

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为这一局面出现奠定基础的是

A.大禹治水B.商鞅变法C.楚汉之争D.文景之治

初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10页)

15.为解决下图所示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00040

850

800——

600

400一场-

单位:万人200多单位:个

中央人口1[—1中央籍都

ii封国人口oBL■■■封国籍郡

A.盐铁专卖B.实施推恩令C.建立刺史制度D.大举反击匈奴

16.东汉初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A.始皇盛世B.汉武盛世C.光武中兴D.王莽改制

17.某中学开展“图说历史”系列活动,下列组图可以用来说明

图1展现生活闲适的宅院画像砖图2说唱陶俑图3显示社会动乱的陶院落(模型)

A.东汉的强大B.东汉的灭亡C.D.东汉的建筑

18.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论语》B.《水经注》C.《神灭论》D.《史记》

19.右侧是汉代某项工艺的流程图,该工艺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制药术

D.制瓷工艺

20.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

“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

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完全不可信

B.《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内容来源于真实历史,完全可信

C.《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全面反映了真实的历史

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为增强趣味性适当进行了文学创作

初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10页)

21.下列图示反映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1北朝I----------1

西西魏|T北周|

A.文明起源B.社会变革C.国家统一D.政权分立

22.下图是甘肃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五号墓《采桑图》,图中描绘了两位着装打扮为少数

民族的女子采摘桑叶的场景。该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堞丝技术不断进步

C.等级观念逐渐严重

D.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2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而《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

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一变化

表明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B.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南方地区战乱不休

24.在“割圆术”的基础上,南北朝的一位科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比西方早了一千一百多年。这位科学家是

A.华佗B.祖冲之C.顾恺之D.郦道元

25.东汉以后,书法逐渐发展为一门艺术。下列书法作品属于东汉以后的是

成.

€卡

巾忌春施美

t-儿

钝H

淡康先充

大L4

也4

•­以本方秋袤;

昙^

一fr

2巾

«|椅电济徽蜃:

-雨*

:”

.火

U,4小

M匕

4铁吐^府、石

标.

4出*丘添逸%肥

①王羲之《兰亭集序》②钟繇楷书《宣示表》③里耶秦简部分文字④魏碑《比丘道匠造像

(摹本•局部)(拓片)题记》(拓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

初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10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分)

26.(11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

材料一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下表为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相应的结论:

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从良渚古城内外城的面积、工程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

总量和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其规

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

模宏大、分区明确,见证了该地社

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据估算,古城和水利

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

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

的调动、组织能力。

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

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

神灵用的玉器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而其

他区域普通墓葬内随葬品较少。

(1)依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将①补充完成。(2分)

材料二中华五千年文明曾长期遭到西方史学界的质疑与否认,他们认为中华文明

始于有甲骨文证实的商朝时期,而商朝之前的历史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中,并且这些古

籍记载充斥大量的神话传说,并不可信。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

家,进入了文明社会,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出良渚遗址考古发现的价值。(2分)

材料三

序号考古发现文献记载

利益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

《尚书•牧饕》中记

周青铜器之一。腹内刻有

载武王伐纣:“时甲

①1i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

子日昧爽,王至于

朝,岁鼎……”,记述了周

1商郊牧野。”

1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初一历史试卷第5页(共10页)

(3)上述两项考古发现可以分别用于研究当时方面的情况。(2分。从政

治、经济、文化、外交中选一项填入横线处)依据材料三,说出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

的关系。(1分)

【历史人物的评价】

材料四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

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

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选择一种你认同的观点,并写出理由。(3分)说出评价

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1分)

27.(13分)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且自成一体。

材料一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

[部落联盟时代[---------»[夏王朝]

(2)~~►(?)~(J)_

强盟首领传承制度:国—王位传承制度:②

(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①②处填写完整。(2分)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

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

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

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周人的政治权力,技铸(即铸造)了一个

文化的共同体。

——摘编自许悼云《西周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3分)

初一历史试卷第6页(共10页)

材料三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所示行政制度开创的朝代名称。(1分)说出这一朝代地方

制度的名称,并谈谈你对该制度的认识。(3分)

材料四《春秋》推崇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臣认为凡

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

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都可以明白,人们也知道服从的对象

了。

——译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4)依据材料四,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2分)结合所学,说出该主张被采纳后对

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2分)

28.(13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对外交往。

材料一西周时中原主体居民总称华夏,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

“夷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双

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

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

步丰富了华夏文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说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往的方式。(2分)结合所学,举例说出这

些方式在秦汉时期的具体体现。(1分)

材料二

①魏晋墓砖画:描绘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②魏晋墓碑画:少数民族耕作图

初一历史试卷第7页(共10页)

③魏晋墓砖画: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④北魏帝王出御图中身着汉服的皇帝与随从

(2)依据材料二,任选两幅图片,提炼主题并加以说明。(3分。仿照示例完成)

示例:

图片主题说明

①描绘了少数民族放牧的场景,而②中少数民族开始使

少数民族生产

①②用汉族的牛耕,表明少数民族受到汉族的影响,逐渐开

方式的变化

始从事农业生产。

材料三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

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

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

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

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

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

演讲(3)依据材料三,仿照示例将古代丝绸之路上传输的文明成果进行分类。(3

分。分类、举例与示例相同不得分)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2分)

示例:

分类一举例分类二举例

胡椒丝绸

传入中国的文明成果物质成果

佛教葡萄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