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书馆》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上图书馆》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上图书馆》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上图书馆》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上图书馆》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微专题导学案【导学设想】《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课,也是本单元的第四个学习微专题。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这是必修教材中三个同类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是阅读古今中外的论说名篇,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围绕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习之道”,由于是第一个思辨性的单元,单元的目标定位不能过高。可确定为: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理解论述类文章的现实针对性,能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感受文章的逻辑思辨力量,并能够在表达时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述。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和王佐良的《上图书馆》是有关读书的两篇随笔,虽然不是论说类文本,但其中的观点、经验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根据学生实际,我从“知识积累”“思维训练”“鉴赏创造”“文化传承”等方面设置了学习任务。【学习目标】1.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品味课文语言,研究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理解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2.鉴赏文章的论证结构,体悟随笔的写法。3.建立阅读经典对人获得教养是至关重要的认知,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提升会读书的能力。【学习任务设计】任务情境:早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所在学校就成立了“五柳风”文学社团,社团的中心任务是开展课内外阅读和写作,经常性地开展研习活动。这次为配合第六单元的学习,高一年级举办了“阅读经典,成就人生”的系列专题活动。高一(8)班结合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微专题的自读,开展的“探讨读书的意义与方法”是其系列活动之一。学习任务一:知识积累(学生自主积累构建语言基础知识,此略。)学生除搜集赫尔曼·黑塞和王佐良两位作家作品的常识性资料外,还搜集了知识拓展的不少资料。例如:1.诺贝尔文学奖给黑塞的颁奖辞:“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品格。”2.黑塞名言:“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最危险的时期和对心灵最大的戕害,莫过于一天到晚沉思自己的性格、处境,孤独地承受自己的不满和弱点。”学习任务二:思维训练(一)教材关键句子1.怎样理解作者认为的“真正的教养”?学生理解一:真正的教养是正视过去,直面未来,追求精神和灵的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学生理解二:真正的教养呈现的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的,是永恒的。学生理解三: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也就是说,追求的不是生存的手段,而是生存的境界。学生理解四:真正的教养就是阅读世界文学,力求做到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小结: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关键文句。其实,真正的教养就是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追求获得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是人生存的境界。前三位同学的回答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真正的教养”的内涵,第四位同学谈的是获取教养的途径和方法,对大家也有启示意义。2.关于“读书”,作者的哪些看法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学生答案一:通过阅读获得教养的道路永无止境。既因为人类的文学让人“望洋兴叹”,又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生答案二:阅读杰作的目的在于明白一切生活的意义,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学生答案三:读者必须具备自身的人格或个性,否则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无益而有害。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在课文中,作者认为,阅读杰作,我们得先向杰作表明我们的态度,那就是对杰作要有崇敬之心、敬重之心。作者明了阅读经典关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对知识怀有敬重之心,为获得“心的教养”而进行“爱的阅读”。同时,作者强调“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的时候要花力气、下功夫。3.文中列举的对于读书的错误认识与行为有哪些?学生答案一:用“散漫的消遣”的态度对待读书,用虚假的慰藉自我麻醉,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4.《上图书馆》中写道,“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对于这种开放式的图书管理模式,你有什么看法?学生看法一:读者可以在图书馆自由行走,自由翻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是令人惬意的。学生看法二:图书馆向社会各阶层免费开放,读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任何限制进入图书馆,只要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秩序,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图书馆这一社会资源的服务,这是体现人的个性自由与平等的很好的方式。5.《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描述了作者自己读书求学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属于作者自己的读书感悟。请将两位作者的经历和感悟加以对比,看看各有怎样的个人特色,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学生答卷一:黑塞和王佐良经历的共同点是,阅读时最初的兴趣,似乎都是从猎奇开始的。黑塞说,“总不断有某种特殊的爱好使我着迷,有某个新发现令我神往,有某种新的热情叫我兴奋不已”,“我所期待的是充满狂热与纠葛的故事”。这样的“新”或“奇”能够激发作者天然的阅读乐趣。王佐良在“公书林”读书,由于“英文程度很有限”,看不懂原著,所以仅仅“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还翻着美国杂志的图画看看,以满足他“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二)思维拓展《读书:目的和前提》从界定概念与阐释道理入手,点明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再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阐释作者对于读书的思考;最后结合所处时代环境下的阅读现象,强调阅读杰作的意义。《上图书馆》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前三段总领全文,引出话题;然后以时间为序,回忆在图书馆读书的三段经历;最后总结全文。作者对图书馆充满怀念之情,同时因国家动乱而产生的思乡和爱国之情也溢满字里行间。阅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对于文学经典,有人认为应该精读,有人认为应该泛读。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试做简要阐述。学生一:我认为应该重在精读。世界文学经典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滋润灵魂的甘泉,是滋养精神的养料。不深入、细致地阅读,就不能领悟其精髓、吸收其养分,也就不能起到提升、完善自我的作用。泛泛而读,得再多,也等于没有读。学习任务三:审美创造《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是笔,各自记述了作者读书的生活与感悟。同学们对于读书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请课后写一篇读书随笔,与大家分享。学生随笔精彩片段展示:片段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行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片段二:阅读分为浅层阅读和深度阅读。浅层阅读主要是了解文章的内容,譬如有哪些人物、哪些情节等。深度阅读是研究性阅读,要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生活经历、语言风格去理解作品、感悟作品,尝试去发现作者文字表达的意蕴。教师小结: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它与典型的议论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随笔兼有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特性,一般篇幅短小、不拘形式、语言灵动、表达自由。随笔记录下作者的生活与情感,也传达作者的思索和见解。多写随笔,可以养成多感多思的好习惯,还可以锤炼语言,丰富我们的人生记忆。学习任务四:文化传承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里的批注。提示:批注可以写心得、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表格左边内容并认真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给内容进行批注。教师小结:以上让大家批注的,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文人学者的诗文名句。理解他们对于读书的看法,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两篇课文,对于培养我们的学习习惯,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读书方法,相信一定会有所启迪。【教后感悟】《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这两篇文章,是作者读书经验的阐述。对于高中生来说,除了少数含义深奥的句子,文章的理解难度并不是很大,我们把自读的重点放在思维的拓展训练和写作上。因为是作者的现身说法,能带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