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1.gif)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2.gif)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3.gif)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4.gif)
![高中思想政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a539e06087cdd1ee8d28ad6cbaceb8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看,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生活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准备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从能力看,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从情绪、情感角度看,高二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加之社会很多的价值诱因导致他们选择与判断的迷茫,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思考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要求老师告诉学生,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价值观就会不同。
第二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对所列的几种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讨论,如果看见一个人落水,你会选择如何去做。在这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探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对事物认识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就会不同。要求学生自觉分辨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
第三个探究活动,旨在说明人们的立场不同,价值观就会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会不同。几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行一直都有一个最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从而保证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理解,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最高的价值标准,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第四个探究活动,旨在告诉学生当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都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当作自己行为选择的标准。教材分析内容目标: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提示与建议:社会调查: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的言论中,探究影响其价值判断的因素。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习导航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为天气炎热,感到口渴难忍,而路边恰好有一排梨树,同行的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何不摘梨解渴呢?”有人问许衡。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说:“世道这样乱,梨树的主人是谁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顾忌吗?”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许衡的行为选择与他的价值判断的关系是怎样的?本框将会告诉你答案。1.识记价值判断的含义和分析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eq\a\vs4\al([重点])2.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性,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eq\a\vs4\al([难点])3.做到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eq\o(\s\up7(),\s\do5([学生用书P118]))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含义①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②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教材P99“探究问题1”提示:(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反映了许衡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正当利益,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许衡在对能否摘梨问题上有着正确的价值判断,必然会作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从而不去摘梨的价值选择。(2)产生: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3)要求: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1)依据: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2)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3)意义: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教材P99“探究问题2”提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即使都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也会不同。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2)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教材P100“探究问题1”提示:(1)农民的价值选择是希望尽快下雨以缓解旱情;而地主不希望下雨,害怕下雨耽误了他们听歌看舞的享乐。(2)造成他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地位的不同和各自需要的差异。(3)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教材P100“探究问题2”提示:(1)A的做法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必将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B的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是在自己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不失为正确的选择,但可能会错过解救儿童的良机。C的做法是典型的拜金主义的价值选择,唯利是图,把金钱看得高于一切,是极其错误的。D的做法在价值选择上是崇高的,是我们所倡导的。(2)结合这一情况,谈出自己的做法。提倡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2.保证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性的条件(1)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教材P101“探究问题”提示: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及衡量人们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决定的。共产党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3.正确处理不同的利益关系(1)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2)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3)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教材P102“探究问题”提示: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同广大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探究点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与特点[学生用书P119]►背景材料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完美落月之后,出现了一些疑问,如认为在美国、俄罗斯已经实现登月的情况下,中国把登月作为长期的计划来做,花费巨大,没有价值。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则表示,在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若干年后,投入和产出比可以达到1∶15。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技术产出的成果转移到民用和其他的国防领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更多的效益和成果。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特征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探月工程的认识。提示:(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这是对我国实施的探月工程有不同的看法的原因。(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航天技术会逐渐显现出更多的效益和成果,到时人们对航天工程的看法或许会有不同。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及满足的程度作出的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1)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①原因: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③方法论要求: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规律在不同时间、地点及条件下的具体表现,不可简单片面地作出判断。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不断学习新的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并不断地进行实践活动。(2)具有主体差异性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③方法论要求: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2014·高考安徽卷)下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①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②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③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④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漫画中人物的对话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观点不同,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③正确;漫画中的病人只注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没有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正确;①错误,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②错误,价值选择是建立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的。[答案]D探究点二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学生用书P119]►背景材料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大多发生在基层。一方面,有的基层政府患上了“权力依赖症”,在土地流转、拆迁、环保、惠农政策落实等矛盾集中领域习惯于靠行政干预、用权力摆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另一方面,有的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一些纠纷已经依法判决,但部分当事人认为判决于己不利便通过上访给政府领导施加压力,试图借行政力量影响甚至改变法院的判决。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基层群众应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提示:(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法守法,促进法治社会建设。(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依法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标准(1)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2)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的根本衡量尺度,这就要求我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2.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1)首要标准: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2)重要标准: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信息交互平台,是每一位网民应自觉维护的公共场所和共同家园。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将这个平台变成罪恶渊薮:不管何种方式、何种口实,目标指向均无区别——为了名利。这说明()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③价值选择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物质贡献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就有那么一些人,将这个平台变成罪恶渊薮:不管何种方式、何种口实,目标指向均无区别——为了名利”,体现了错误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①符合题意;③是其应有的启示;②干肢不符;④观点明显错误。[答案]B[易混比较]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区别:真理标准是说“真不真”或“假不假”的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价值标准是说“好不好”或“坏不坏”的问题,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判断,既要其“真”,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其“好”,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易错警示]1.事物被人所喜爱就有价值,被喜爱的程度越高,其价值就越大点拨:(1)“事物被人所喜爱就有价值”,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离开事物自身的属性,只从人的主观愿望和喜好出发不能正确评价出事物的价值。同时,它把人的喜好与人的需要混为一谈,这也不能正确评价出事物的价值。(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其客观的标准,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能仅以主观喜好来评价事物的价值。2.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点拨:人民群众的利益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具体利益的差别,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eq\o(\s\up7(),\s\do5([学生用书P120]))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获得“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荣誉的分别是: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默默捐款20余年从不留真名,成为一座城市精神坐标的普通市民张纪清;为了能让失聪的儿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被誉为大漠“猎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甫江;对麻风病人不离不弃,守望麻风村数十年的医生肖卿福;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逝世的科学家师昌绪;接力帮助残疾邻居、创建美丽家园的居民大院陇海大院。此外,“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敬。[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1.结合材料,运用“人的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提示: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每一位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都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全部生命践行着爱,传递着爱。他(她)们是和平时代的英雄,是人生的楷模与典范。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对我们人生的启示。提示:感动中国人物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1.什么是感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这表明()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C.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D.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解析:选A。“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A正确;B、D与材料主题不符,不选;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C错误。2.2014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有从事国家高科技研究工作的院士、工程师,有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他(她)们虽来自社会各个阶层,身份和年龄相差悬殊,但他(她)们的事迹都具有打动人心灵的感动特质。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更多的则是‘小人物’”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入选;他(她)们的事迹都具有打动人心灵的感动特质,体现了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②入选;③④不符合题意。3.十二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度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此举()①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②引导人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选择③引导人们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索取的统一④有利于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①④解析:选D。引导人们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②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且正确。eq\o(\s\up7(),\s\do5([学生用书P121]))一、选择题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新旧时期“孝”的不同内涵,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①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④把人生价值与个人正当利益对立起来,观点均错误。2.根据北京高考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这一调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有人支持英语降分,减轻学生负担;有人认为应从更深层次解决教育问题。这说明()A.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B.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C.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具有不同的认识D.价值判断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解析:选A。对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考试次数及成绩的使用,不同人观点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A项符合题意。C项不合题意,B、D两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均应排除。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B。“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也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价值判断应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客观依据,③错误。4.下面漫画《语出惊人》旨在告诉我们()①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②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③要直面和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④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结合漫画中辅助性文字可知,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追求更高道德目标,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漫画主题,不选。5.两名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生命垂危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服用一种名为ZMapp的药物后病情开始好转,但该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还未进行人体安全测试。对于是否应该对病危感染者使用这一新药,医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该争议的出现说明()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会有不同②正确的价值判断离不开对客体的全面认识③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材料旨在强调“争议的出现”,排除③;材料强调对同一事物有争议,与社会历史性无关,排除④;①②符合题意且正确。二、非选择题6.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之一表现为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把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哪些观点?解析:联系题目知识限定可知,材料中“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和“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等信息,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进行的正确价值选择等知识。据此不难得出问题答案。答案:(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国家全面推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体现了党和政府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一、选择题1.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话所包含的哲理是()A.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解析:选C。“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体现了人们的价值选择;“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说明指导人们做事的价值观念不同。统而观之,这段话实际是说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故答案选C。A项材料体现不出,B、D两项干肢不符,均应排除。2.从下边哲理漫画(作者:刘志永来自新漫网),我们可以看出()A.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B.价值判断会因认识角度不同而不同C.人们的价值判断应基于正确价值选择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选B。漫画主要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B符合题意;A表述错误;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C表述也是错误的;D不符合题意。3.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①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具有阶级性;③错误,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才是人民群众;④表述正确。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但是春节期间,雾霾天气挥之不去。过年到底放不放鞭炮?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这说明()①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可能彻底解决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需要客观标准④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不可能一帆风顺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B。由于雾霾天气挥之不去,人们对过年到底放不放鞭炮持不同看法,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主体差异性,需要客观标准,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③正确。具体事物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①错误。④与题意不符。5.日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备受人们的关注与争议:反对者认为它们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金融寄生虫”,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支持者认为它们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行为,为余额资金财富化注入新的活力,是大众的理财神器。这说明()①人们由于立场、观点等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②认识具有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④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题干中“反对者”、“支持者”等,体现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③“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表述错误。6.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日益受到追捧,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个人选择问题,它同制度的设计、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关。回顾改革开放不久的备受舆论关注的公务员“下海潮”,我们就会看到在那个时代,许多公务员希望走上创业道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说明()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人们的立场与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③解析:选D。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公务员职位的看法和选择不一样,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也说明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价值判断源自社会存在,④错误。7.近年来,在日本国内不时出现否定南京大屠杀侵略战争、扭曲历史、美化日本二战、挑战二战结果的错误行径,引起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愤慨和强烈谴责。这启示我们()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要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防止片面化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应站在人民立场上④要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准确地分辨对错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日本国内出现否定南京大屠杀侵略战争等错误行径,与社会历史性无关,②不选;在阶级社会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错误;①④正确。8.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A.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他人利益B.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C.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D.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解析:选B。根据教材知,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故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9.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遇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法,而是想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寻找关系和人情。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法治国家,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新时期党提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哲学依据。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教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根据有效信息“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树立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等知识去分析。答题时要做到观点与材料有机统一。答案:(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党提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提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选择题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时期,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把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民族、对国家的爱。“孝”的变迁说明()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④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新旧时期“孝”的不同内涵,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也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①颠倒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④把人生价值与个人正当利益对立起来,观点均错误。2.根据北京高考方案,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这一调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有人支持英语降分,减轻学生负担;有人认为应从更深层次解决教育问题。这说明()A.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B.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C.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具有不同的认识D.价值判断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解析:选A。对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考试次数及成绩的使用,不同人观点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A项符合题意。C项不合题意,B、D两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均应排除。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这表明()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选B。“只要能以恰当的方式和剂量使用它,是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也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价值判断应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客观依据,③错误。4.下面漫画《语出惊人》旨在告诉我们()①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②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③要直面和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④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