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01生平事迹个人生活人物思想作品特征人物影响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俄裔美籍作家。他在美国创作了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洛丽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再于1962年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这些作品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生平事迹俄国时期西欧时期美国时期蒙特勒时期生平事迹俄国时期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年4月22日生于俄国圣彼德堡SaintPetersburg一个富裕而显赫的贵族家庭。纳博科夫的父亲,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DmitrievichNabokov是一名自由派律师、政治家和记者。与他的母亲埃琳娜·伊凡诺芙娜ElenaIvanovnanéeRukavishnikova共育有五个子女。纳博科夫的堂兄弟还包括了作曲家尼古拉·纳博科夫NicolasNabokov。纳博科夫是家中的长子,他的童年在圣彼得堡度过。纳博科夫的家庭里使用三种语言:俄罗斯语、英语、法语,所以纳博科夫在孩提时就能讲三种语言。但是让的父亲懊恼的是,纳博科夫在学会俄语之前,就能阅读和拼写英语了。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纳博科夫一家乘船离开俄国,前往克里米亚Crimea。他的父亲成为了克里米亚的司法部长。在朋友家中暂住了18个月后,克里米亚的白军反扑失败。于是纳博科夫一家离开克里米亚前往欧洲西部开始流亡生活。西欧时期签名1919年从俄国移民之后,纳博科夫一家在英国定居。在英国,纳博科夫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名学生,主修动物学,还学习了其他斯拉夫语和罗曼语。1922年,纳博科夫迁往柏林与家人同住,以私人教授英语、法语、网球、拳击等维生。1923年,纳博科夫接受剑桥法文与俄文学位,并在柏林用VladimirSirin写作,获得了一些诗人与作家应有的名誉。1922年,纳博科夫的父亲在德国柏林被俄罗斯君主制主义分子刺杀,原因是他尽力掩护了他们真正的目标PavelMilyukov,一位拥护宪法的在野党领袖。这一关于错误认知而导致误杀的情节,反反复复出现于作者的尤其是当角色因为误解而被暴力杀害时。例如,在《微暗的火》中,约翰·席德被错认为是Zembla之王而被刺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23年,纳博科夫母亲与妹妹Elena移居布拉格,以V.D.Nabokov孀妇身份接受政府抚恤金。而纳博科夫继续留在柏林。在1922年时,斯维特拉娜西SvetlanaSiewert曾与纳博科夫订婚,但在1923年初却又撕毁婚约。因为她的父母认为纳博科夫不能照料好她。1923年5月8日,纳博科夫于柏林一个慈善化装舞会上,邂逅了犹太律师之女薇拉VeraSlonim,两人在1925年于柏林成婚。1934年他们的儿子德米特里Dmitri出世。1936年,因为越来越重的反犹氛围,薇拉丢掉了她的工作。1937年,纳博科夫与薇拉移居巴黎,以避日渐蔓延的纳粹祸乱。1940年5月,纳博科夫一家为了躲避了纳粹军,乘珊普伦Champlain号渡轮前往美国。在欧洲生活的这些年里,纳博科夫出版小说《王、后、杰克》、《圣诞故事》、《防守》、《眼......美国时期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41年抵达美国后,纳博科夫一家居住在曼哈顿岛。而纳博科夫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10月,他遇到了埃德蒙·威尔逊EdmundWilson。很快,纳博科夫与威尔逊成为密友,威尔逊还为他推荐了编辑的工作。之后,纳博科夫转到纽约博物馆工作。1942年,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研究员,每周三于威斯利学院教授俄文。1941-1942年期间,纳博科夫一家迁于马萨诸塞州韦尔斯利镇Wellesley,Massachusetts暂住。1942年9月,他们搬到剑桥,并在那里定居,直到1948年6月。通过美国巡回演讲,1944-45年纳博科夫曾作为俄语教授回到过韦尔斯利。1945年,纳博科夫与薇拉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任康奈尔大学俄国与欧洲文学教授。他在康奈尔的学生金斯伯格成为了后来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期间,他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国三诗人》、《庶出的标志》、《故事九则》、《确证》等书。捕蝴蝶的纳博科夫。纳博科夫在每年夏天在附近山脉进行的“收集蝴蝶之旅”时写出了《洛丽塔》。他的妻子维拉充当了“他的秘书、打字员、编辑、校对、翻译、书目编制人、经纪人、业务经理、法律顾问、助理和司机”当纳博科夫试图烧毁未完成的草稿时,是维拉拦住了他。纳博科夫称维拉是他一生所见过的最好的女人。1952年,纳博科夫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客座教授。1953年6月,纳博科夫和他的家人去了俄勒冈州亚什兰镇Ashland,Oregon,并在米德街MeadeStreet租了一套房子。期间他完成了洛丽塔,开始写作小说普宁。1......蒙特勒时期《洛丽塔》获得的巨大反响,使纳博科夫有足够的金钱回到欧洲,献身于写作事业。1961年10月1日,他和维拉搬到瑞士蒙特勒Montreux的蒙特勒皇宫酒店直至他生命完结。墓1977年,纳博科夫在洛桑患严重支气管充血,同年7月2日,纳博科夫在家人的陪伴下病逝。他的遗体火化后埋葬在克拉伦斯的公墓。作品特征作品特征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他本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不应按照机械的原则硬将作家套进某某主义的模子:他也反对作家过分依赖现成的文学传统或模式,甘心充当时尚和潮流的俘虏。他说:“世上只有一种艺术流派,就是天才派。”他总在追求艺术创新,捍卫艺术的纯洁性。他不赞成“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但他相信,“使一部小说流传不衰的,不是它的社会影响,而是它的艺术价值”。他不喜欢所谓“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传统,连司汤达、巴尔扎克和左拉都被他贬为“可憎的庸才”。他尤其反对“逼真”地模仿现实,因为世上没有逼真的模仿,任何作者都在歪曲地模仿现实。他公开声称自己的小说就是一种揶揄式模仿,而“揶揄模仿的深处含有真正的诗意”。纳博科夫的小说从形式、结构到内容都充满了幽默的摹拟,他本人作为叙述者时常会站到前台来讲话,或是颠倒时序,或是直接干预情节的发展,往往使作品读来“像是中世纪的梦中幻境”。所以有人把他的小说称作“寓意小说”、“玄奥小说”或“超小说”。这种“反写实”的艺术特征在他的后期作品《微暗的火》、《阿达》中表现得最为充分,然而在常被人们忽视的他的早期俄文小说中,“纳博科夫式小说”的基本主题、结构与技巧已经初具端倪,研读这些作品能为我们了解这位作家深湛而繁丽的艺术全貌提供一个清楚的脉络。纳博科夫一向反对用艺术来说教,但他的作品并非与社会和道德全然无关,至少他的主题之一是描述在道德歧路上徘徊者的惶惑、悔愧和痛苦。然而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既“不真实”,又不可爱,因为他最不愿哄骗读者把小说当成真事,硬去与书中人物认同。他运用种种手法,努力在读者与人物之间拉开一段距离,使读者能跳出小说之外,去作更深入的联想与思索。这也许就是纳博科夫的“超小说”引人入胜而又耐人寻味......个人生活个人生活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虽然一生中与妻子薇拉罕有分离,作家仍坚持为她写情书,超过50年。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为妻子薇拉写就的情书,透露了作家不为人知的身份——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写手。纳博科夫的儿子德米特里收藏的300多封信明年将以英文出版。上周,俄文杂志Snob刊登了这组俄语信件的选集。这些信让人得以一窥纳博科夫和薇拉·斯洛宁,也即后来的薇拉·纳博科夫的罗曼史,从1923年在柏林的初会直到1977年作家在瑞士去世前夕。纳博科夫大部分著作都题名献给妻子,妻子既是他的编辑又是翻译。这对夫妻一生中几乎从未离开过对方,尽管如此,他们的独子还是在妈妈的遗物中发现了300多封老爸写的信。薇拉给丈夫的信已经被她自己销毁了。人物影响人物影响除小说诗歌外,还发表过贬抑托马斯·曼的评论,和4卷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译作和论述。70年代,他的声望达到顶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人物思想人物思想纳博科夫的艺术观:纳博科夫有很多深刻的见解:“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他认为伟大的作家集三者于一身: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他强调的是后者,认为大作家最要紧的是大魔术师。他并不看好现实主义,认为这是一个伪名词。他崇拜纯艺术,称文学作品为神话故事,强调作品的虚构性。晚年的纳博科夫他说:“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辱没了艺术,也辱没了真实。”他认为“狼来了”的故事就是绝妙的文学,因为在丛生野草中的狼和夸张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过滤片,一幅棱镜,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所需要的迷幻效果。他反复重申,“任何一部杰出的艺术作品都是幻想,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独特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世界。因为大多数客观词汇各自都有完全不同的主观含义。事实上,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选择性铋基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还原
- 图片、设计图样及照片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地图、地图册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人群胃癌筛查高危评估方案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案的评价研究
- 科技创新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前景
- 社交媒体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 外墙专合同范本
- 钼矿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木竹藤棕草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基于ZnO和黑磷的忆阻器的突触模拟研究
- The Frog and the Mouse青蛙和老鼠的故事英语伊索寓言
- 转运铁水包安全风险告知卡
- 31863:2015企业履约能力达标全套管理制度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案(无锡公开课)
- 打造金融级智能中台的数据底座
- 工程合同管理教材(共202页).ppt
- ANKYLOS机械并发症处理方法
- 道路桥梁实习日记12篇
- 第十章运动代偿
- 氩弧焊机保养记录表
- 《企业经营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