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医常用传统疗法第1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2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一、针刺疗法刺法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来调整气血、平衡脏腑阴阳,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得气”毫针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进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重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第3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晕针是针刺过程中最常见的意外反应。临床表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原因:①初诊病人精神紧张;②素体虚弱或大汗、大泻、大出血后,或饥饿、疲劳状态下行针;③体位安置不当,操作者手法太重,刺激量过大等。(一)晕针第4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护理措施:①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让病人平卧;②清醒者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已发生晕厥者,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灸百会、气海、关元等;③仍不苏醒者,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预防:①初次接受针刺或精神紧张的病人要做好解释,消除顾虑;②饥饿、大出汗后、疲劳病人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选穴宜少,手法宜轻;③针刺和留针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神色,有头晕心慌时立即停止操作或起针,让病人卧床休息。第5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二)滞针临床表现:针刺入腧穴后,捻转提插涩滞、困难,严重时不能捻转提插,也不能出针,局部疼痛难忍。原因:①病人精神紧张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使针不易拔出;②行针时捻转提插幅度太大或向一个方向捻针,使肌肉纤维组织缠绕针身而滞针;③留针时间太长也会滞针。第6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护理:①解除紧张情绪,嘱病人放松肌肉、按摩穴位四周,放松痉挛的肌肉;②叩弹针柄,将针退出;③在滞针穴位附近再刺一针,以解除痉挛,将针起出。因肌肉纤维缠绕针身之滞针,可轻轻将针向反方向捻转,待针松动后再出针。预防:①对精神紧张的病人,应先做好解释,解除思想顾虑;②操作方法要正确,防止针身缠绕肌肉纤维而滞针。第7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三)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称为弯针。临床表现:针柄改变了进针或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病人感到局部疼痛,伴有提插、捻转、出针困难等。原因:①留针过程中病人移动体位或意外碰撞、压迫而引起;②操作者进针时用力过猛过快或选穴不准确,针下碰到坚硬组织;③滞针处理不当造成弯针。第8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护理:①出现弯针后,不要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②注意弯曲的方向,并顺着其方向将针退出。③将病人移动的体位恢复原位,然后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退出,切忌用力捻转或抽拔,以免断针。预防:①针刺前,选择舒适的体位,留针期间不要随意变换体位。②术者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③针刺部位和针柄避免外物碰压。第9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防护(四)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临床表现:针身折断,部分针体浮露于皮肤之外或全部没于皮肤之下,不能取出并随肌肉活动而移动位置。原因:①修针时未将质量差的针清除,针身与针柄连接处剥蚀、断裂。②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或捻转提插时用力过猛。③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或外物碰压。④弯针、滞针时未正确处理,并用力抽拔。第10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护理:①发现断针时要镇静,嘱病人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断针下陷、移动位置,给取出带来困难。②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外露部分,拔出;如外露较少,可轻轻下压周围组织,使针体暴露,再用止血钳夹出。③完全陷入肌肉深层时,应用Χ线透视定位,手术取出。预防:①检修针具要仔细,质量不好的应弃去不用;②留针时嘱病人尽量不要移动体位;③操作时捻转不可过猛,针身不可全部刺入皮内;④发生滞针、弯针时处理要得当,以防断针。第11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针刺的注意事项①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
②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
③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
④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
⑤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应。
第12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3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原料,做成艾炷或艾条,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具有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温补中气、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淤散结及预防保健康复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湿性疾病。常用灸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第14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灸法的常用方法(一)艾炷灸
1.直接灸(1)无瘢痕灸(2)瘢痕灸
2.间接灸隔姜灸第15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艾条灸
1.温和灸
2.回旋灸
3.雀啄灸
温和灸第16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禁忌:病情、部位、穴位(二)护理及注意事项
1.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2.用温针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需捻紧
3.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
4.艾条应彻底熄灭,以免引起火灾。第17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灸法的常用方法(三)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第18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拔罐法拔罐法是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的一种技术操作。陶瓷罐竹罐玻璃罐第19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的适应范围广泛,如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疮疡初起未溃等。第20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拔罐的操作方法(一)拔罐方法
1.火罐法
2.水罐法
3.抽气罐法第21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拔罐法的应用
1.留罐
2.走罐
3.闪罐
4.针罐留罐第22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拔罐法的注意事项(一)拔罐的禁忌症: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二)护理及注意事项1.采取合理的体位,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2.防止烫伤,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勿强拉。3.出现水泡时4.罐具消毒第23页,讲稿共26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刮痧法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定计划策略试题及答案
- 有效利用时间的备考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注册会计师财务资格考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师考试易错题试题及答案
- 高压水射流清淤施工方案
- 2024年生物制品相关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调研方法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 适合考生的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拖拉机融资租赁操作实务考核试卷
- 第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 浙江工商大学论文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 2023年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C++反汇编与逆向分析技术揭秘(第2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肝移植并发症胆道并发症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 【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