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教案
植物的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
王冬燕
指导教师:闫长玲一、本课地位
本部分内容与本册书前后联系较为密切:渗透吸水的原理与第二章第一节细胞膜的功能以及液泡等知识相联系,而蒸腾作用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第八章中水循环等知识的基础,复习植物必需矿质元素时与第一章第一节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比较,而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内容与第二章第一节主动运输知识相关.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原理,掌握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综合判断能力及学科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3、德育目标:⑴对学生进行物质运动高级形式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⑵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思想教育三、复习重点及复习难点复习重点:
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复习难点:
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实验分析、实验设计问题四、学生特点高二的学生虽已有初中两年的生物学知识,但缺乏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尤其个别学校初中不开生物课),且相隔初三、高一两年时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已淡化,因此要把课本内容变静为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想学.五、教学媒体(1)计算机课件展示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过程,使微观变化更为直观化、动态化,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2)计算机展示知识框架,便于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形成知识体系六、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边仔细观察动态过程,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谈话和讨论,以及学生练习和教师点播等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归纳应有的结论七、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分析归纳→知识演练,此种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即由感性到理性到实践应用
1、水分代谢(过程、图表)2、渗透作用(装置、发生条件)
教学流程: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过程、发生条件)------思考: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是什么?--思考题(关于吸收水分的动力)**.“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实验二:将同一植株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银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实验一说明实验二说明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动力有何新认识?
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向上运输的动力
根部生理活动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的运动的压力。
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
1、植物的矿质营养过程(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图表)2、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研究方法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1)大量元素: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Cl(2)溶液培养法溶液培养法
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一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培养液中的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然正常,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知识应用<实验设计>1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蒸馏水配置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实验组浇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4)下面请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不能.因为蒸馏水和镁盐溶液均缺乏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而使植物生长均不正常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不能。因为两组容器内的砂性土壤中都可能含有镁离子答案
正确方法
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对照组盛有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的完全培养液,实验组盛有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三、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的异同
比较项
吸收水分
吸收矿质元素主要吸收部位
吸收方式
需要条件
联系根成熟区细胞根成熟区细胞渗透作用(主)主动运输半透膜(原生质层);膜两侧有浓度差载体蛋白;能量(ATP)根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结论:⑴矿质元素溶于水后,以离子状态被吸收⑵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随着水分的运输而运输⑶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会影响对水分的吸收巩固练习<选择题1>1、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物蒸腾作用强弱④物种本身的遗传特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巩固练习<选择题2>2、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1h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有32P.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A不在新的茎叶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叶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B巩固练习<选择题3>3、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D巩固练习1.一同学做水培实验,培养液完全按标准配制,在培养过程中,又及时添加补充该培养液.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素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蔫,继而死亡.实验失败,请分析回答:(1)既然培养的是全素标准培养液,为什么还会出现缺素症状?因为矿质元素的吸收需要消耗__________,而此装置中根系一直浸在水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补救措施.(2)培养液中并不缺水,为什么植物到第三周竟然萎蔫?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根系吸水困难,这说明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__________的过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狗狗褥疮的护理
- 供热单位行政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 车库认购定金协议书
- 酒店厨房合同协议书
- 龙虾摊位承包协议书
- 饰品木条转让协议书
- 酒店寄存免责协议书
- 包子铺股份合同协议书
- 道路安全运输协议书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dlt-5161-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策略-洞察分析
- 第三届中国长三角地区融资担保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MOOC】生命的教育-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中英城市更新白皮书
- 中建消防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2024年
- 初中心理健康 开出友谊的新花朵 教案
- 中国银联招聘笔试题库2024
- 驾驶员心理疏导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