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148-2020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_第1页
DB3311-T 148-2020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_第2页
DB3311-T 148-2020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_第3页
DB3311-T 148-2020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_第4页
DB3311-T 148-2020 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020.01Z

06DB3311 DB3311/T

148—2020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导则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311/T

—2020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监测分类........................................................................................................................................................ 34.1

监测类目................................................................................................................................................. 34.2

类目扩充................................................................................................................................................. 35

样地布设........................................................................................................................................................ 36

监测频次........................................................................................................................................................ 37

监测记录........................................................................................................................................................ 38

监测评价........................................................................................................................................................ 3附录

A(规范性)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表...................................................................................... 4DB3311/T

—2020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本标准起草人:刘伟、何小兵、周伟龙、吴雨晨、彭辉、程晴、徐超、孙燕飞、张维波、应跃跃、瞿虹。本标准属首次发布。IIDB3311/T

—20201 范围监测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GB/T

7494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11891

凯氏氮的测定GB/T

11893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1903

色度的测定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6489

硫化物的测定

GB/T

17134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0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3522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压GB/T

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GB/T

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GB/T

3522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雪深与雪压GB/T

352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GB/T

3523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辐射GB/T

352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GB/T

3523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温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T

51040

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HJ/T

地表水和污水观测技术规范HJ/T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47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91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01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505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9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DB3311/T

—2020HJ

615

有机碳的测定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HJ

618

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HJ

632

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636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700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704

有效磷的测定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维管植物HJ

710.3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陆生哺乳动物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HJ

710.5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爬行动物HJ

710.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两栖动物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HJ

710.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HJ

710.10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HJ

710.12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HJ

717

土壤质量

全氮的测定

凯氏法HJ

828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LY/T

1213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LY/T

1218

森林土壤渗滤率的测定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

1255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LY/T

1265

森林土壤有效硫的测定LY/T

2586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NY/T

土壤全量钙、镁、钠的测定NY/T

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

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

土壤检测

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

土壤检测

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

土壤检测

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

土壤检测

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

1377

土壤PH的测定SC/T

9402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SL

79

矿化度的测定()SL

196

水文调查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生态环境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要素(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和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体。3.2生态环境状况监测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不同尺度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测的综合技术。DB3311/T

—20203.3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即EI,数值范围0~。4 监测分类4.1 监测类目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分类包括

8

个一级状况分类、28

个二级项目类型和

个三级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按附录

A

执行。4.2 类目扩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分类进行类目扩充,扩充的类目应符合类目的设置规则。5 样地布设可在原有专项调查体系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模型等先进技术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地。6 监测频次附录A中各类目的监测频次为推荐方案,可根据国家公园的特点进行调整。7 监测记录7.1 应包含时间、地点、坐标、天气、指标数值、记录人等内容,并统一记录格式。7.2 宜采用电子版储存。8 监测评价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评价按HJ/T

19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kmGB

3

m/sg/LSL

hm2SL

101112133

GB

143

15hm2SL

161718GB/T

DB3311/T

—2020附

录 A(规范性)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表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见表A.1。表

A.1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表1920GB/T

21NTU2223mg/L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测、碘量法、化学探头法GB/T

748924pH

pH

25mg/LSL

7926mg/L27mg/LGB/T

28

)、亚铁Fe

mg/LHJ/T

9129

)、氯

mg/L30mg/LHJ

31mg/L32mg/L334+mg/L34mg/LGB/T

35

PO

mg/LGB/T

36CODmg/L

HJ

37BODmg/L

HJ

38mg/LHJ

39mg/LGB/T

DB3311/T

—2020表

A.1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表(续)40mg/LGB/T

749441)、锰(Mn)、钼(Mo)、锌Zn)、铁(Fe)、铜()、镉()、铅(Pb)、铬()、砷()、汞(mg/LICPAESHJ

42mg/L气相色谱仪测定、液相色谱仪测定、气43mg/L44g/cm3NY/T

1121.445mm/dLY/T

121846NY/T

1121.347N/cm3NY/T

1121.348HJ/T

49NY/T

1121.350NY/T

1121.351LY/T

121352HJ/T

53mm/dLY/T

121854pH

pH

NY/T

137755mg/kgNY/T

1121.656mg/k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57mg/kgGB/T

58mg/kgHJ

59mg/kgKI-MIBK

GB/T

DB3311/T

—2020表

A.1

生态环境状况监测基础信息表(续)60mg/kgKI-MIBK

GB/T

61mg/kgHJ

62mg/kgHJ

63mg/kgLY/T

123464mg/kgNY/T

1121.1365mg/kgNY/T

1121.1366mg/kgLY/T

1255

67mg/kg-H

GB

68mg/kgDTPANY/T

69mg/kgDTPANY/T

70mg/kgNY/T

1121.971mg/kg分光光度法、燃烧氧化滴

HJ

72hPaGB/T

73hPa74hPa75m/sGB/T

7677GB/T

7879GB/T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