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1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2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3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4页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模拟试卷一(含答案)[单选题]1.矿山火灾的发生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矿(江南博哥)山生产接续紧张.巨大的经济很损失.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根据引火源的不同,矿山火灾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下列矿山火灾中,属于内因火灾的是()。A.机械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而形成的火灾B.煤自燃形成的火灾C.瓦斯.煤尘爆炸形成的火灾D.电器设备损坏.电流短路形成的火灾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一)内因火灾内因火灾也叫自燃火灾,是指一些易燃物质(主要指煤炭)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破碎堆积并有空气供给),自身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聚集热量.温度升高而导致着火所形成的火灾。(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也叫外源火灾,是指由于明火.爆破.电气.摩擦等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单选题]2.一般情况下,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其稳定性分为四类。下列稳定性分类中,正确的是()。A.不稳定.较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B.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C.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稳定D.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非常稳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藩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4类[单选题]3.矿井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A.最大涌水量B.最小涌水量C.正常涌水量D.中等涌水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和其他用水)。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单选题]4.下列关于矿山粉尘的性质及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引起矽肺病的主要因素B.一般来说,尘粒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C.粉尘组成中,小于5μ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D.粉尘的吸附能力与粉尘颗粒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其吸附能力越弱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选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含量越高,危害越大。游离二氧化硅是引起硅肺病的主要因素;B选项,一般来说,尘粒越小,对人的危害越大;D选项,粉尘的吸附能力与粉尘颗粒的表面积有密切关系,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其吸附能力也越强。[单选题]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下列关于矿井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浓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4%B.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浓度为0.0005%C.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为0.0066%D.氨最高允许浓度为0.004%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矿井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下表的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应为0.00066%[单选题]6.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下列描述中属于低瓦斯矿矿井的是()。A.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m3/minB.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m3/minC.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m3/minD.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min;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2.5m3/min;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m3/min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瓦斯矿井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1)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10m3/t。(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40m3/min。(3)矿井任一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3m3/min。(4)矿井任一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不大于5m3/min。[单选题]7.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划分的。A.相对瓦斯涌出量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C.绝对瓦斯涌出量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矿井瓦斯等级及其划分: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将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以下简称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单选题]8.根据进风井与回风井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同,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4种,其中不包括()。A.对角式B.中央式C.混合式D.压入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简和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有中央并列式.中央边界式.对角式及混合式等方式[单选题]9.地下矿山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前,一般均会显示出突水预兆。下列现象中,属于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的是()。A.瓦斯浓度降低B.气温升高C.压力增大,底板鼓起D.瓦斯浓度升高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工作面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1)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2)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3)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使水变浑浊,底板稳定使水色变清。(4)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戎刺耳水声。(5)底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成乳白色黄色。[单选题]10.在煤矿采区内的隔断风流的设施主要有()等。A.风桥.风门B.挡风板.风门C.防爆门.挡风墙和风门D.风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隔断风流的设施主要有防爆门(盖).挡风墙和风门。故选C[单选题]11.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其主要危害不包括()。A.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B.使井巷中瞬间堆积大量的煤岩和充满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被埋压和窒息C.突出的瓦斯遇火源则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D.引发地下水进入矿井,造成矿井淹没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具有突发性.极大破坏性和瞬间携带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和煤(岩)冲出等特点,能摧毁井巷设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和火灾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单选题]12.为预防粉尘的职业危害,地下矿山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不能超标。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类型是()。A.呼吸性粉尘B.混合性粉尘C.沉积性粉尘D.可溶性粉尘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粒径小于7.07μm的粉尘,是粉尘控制的主要对象。[单选题]13.防止引燃煤尘爆炸的措施有()。A.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除明火的规定B.机械作业C.除静电设施D.消除机械静电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井下能引起煤尘爆炸的着火源有电气火花.摩擦火花.摩擦热.煤自燃而形成的高温点.爆破作业出现的爆燃以及瓦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产物等。消除这类着火源的主要技术措施有:保持矿用电气设备完好的防爆性能;加强管理,防止出现电气设备失爆现象;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产生危险的摩擦火花;胶带.风筒.电缆等常用的非金属材料必须具有阻燃.抗静电性能;采用阻化剂.凝胶或氮气防止煤柱.采空区残留煤发生自燃;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单选题]14.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一定规定。下列关于生产性粉尘监测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井工煤矿总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季度测定1次C.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D.粉尘分散度每季度测定1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六百四十二条规定:煤矿必须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①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2次;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②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1次。③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④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当适当增加测定次数。根据规定选项C正确[单选题]15.煤层瓦斯含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保存瓦斯的条件,而不是生成瓦斯量的多少;也就是说不仅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而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储存瓦斯的地质条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是()。A.煤层的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B.煤层倾角.煤层露头C.煤化程度.煤系地层的地质史D.瓦斯的游离特性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因素主要有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和围岩透气性.煤层倾角.煤层露头.煤化作用程度及煤系地层的地质史。选项D错误[单选题]16.露天边坡的主要事故类型是滑坡事故。下列关于预防滑坡事故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从上而下的开采顺序,选用从下盘到上盘的采剥推进方向B.确保台阶高度.坡面角.安全平台宽度和最终边坡角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C.定期对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对坡体位移等主要参数进行监测D.采用合理的爆破技术,减少爆破作业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合理的台阶高度对露天开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作业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平台的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同时要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应选用从上盘到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A选项错误[单选题]17.瓦斯爆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列不属于瓦斯爆炸条件的是()。A.瓦斯在空气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B.必须有高温火源C.必须有足够的氧气D.必须有瓦斯持续不断地涌出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瓦斯爆炸必须具备3个条件:(1)瓦斯含量在爆炸界限内5%-16%。(2)混合气体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2%。(3)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温度不低于650℃,能量大于0.28MJ,持续时间大于爆炸感应期。[单选题]18.排土场是露天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堆积物基底不稳引起的滑坡占排土场滑坡的40%,造成沿基底接触面滑坡的原因是()。A.基底为软弱面,其力学性质低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B.基底为坚硬面,其力学性质大于排土场物料的力学性质C.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坡度较大D.基底坡度小于物料的内摩擦角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的滑坡。当山坡形排土场的基底倾角较陡,排土场与基底接触面之间的抗剪强度小于排土场的物料本身的抗剪强度时,易产生沿基底接触面的滑坡。故选C[单选题]19.某煤矿采煤工作面因自然发火而封闭,并对该工作面采用了均压通风和黄泥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1年后,经过连续2个月取样化验分析,火区内氧气浓度为4%~5%,一氧化碳浓度在0.001%以下,没有检测到乙烯和乙炔,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2~24℃,则该火区()。A.可以启封B.1个月后可以启封C.4个月后可以启封D.不能启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经熄灭:①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空气日常温度相同;②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③火区内空气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④火区内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⑤以上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本题中条件①不知是否满足,不可认为4项均满足。故此火区不能启封。[单选题]20.地下矿山发生火灾时,有多种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下列控制措施与救护方法中,不符合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救护基本技术原则的是()。A.控制烟雾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B.防止火灾扩大,避免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C.停止全矿通风,避免火灾蔓延造成灾害D.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处理地下矿山火灾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原则:控制烟雾的蔓延,不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煤尘爆炸;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而造成危害;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井有利于抢救遇险人员;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选项C不符合要求。[问答题]1.2018年9月6日夜班,B煤矿当班工人发现巷道局部有挂汗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到报告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只是安装水泵进行排水,最终导致采煤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事故当班井下共有90人,有69人安全升井,21人死亡。(一)事故的直接原因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向前推进35m后,老顶来压,顶板垮落,与上部采空区积水导通,涌入采煤工作面和相邻的两个掘进工作面。(二)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1)工作面有透水现象时,未及时分析和采取措施,急于组织生产,重生产.轻安全。(2)该矿探放水措施不落实,没有执行预测预报等基本原则的规定。(3)该矿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安排人员在受水害威胁区域的下部区域作业,致使发生透水事故后,人员无法撤离。(4)该矿没有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314号)的要求成立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开展水害预测预报工作。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2.除“挂汗”外,采掘工作面或者其他地点透水预兆还有哪些?3.煤矿采掘工作面遇到何种情况时必须进行探放水工作?4.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防治水细则)的通知》(煤安监调查[2018]14号),请阐述煤矿防治水“三专”“两探”的内容。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原则。2.透水预兆还包括煤层变湿.“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者裂隙渗水.钻孔喷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3.采掘工作面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探放水:①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邻煤矿;②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暗河.溶洞和导水陷落柱;③打开防隔水煤(岩)柱进行放水前;④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⑤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⑥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⑦采掘破坏影响范围内有承压含水层或者含水构造.煤层与含水层间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发生突水;⑧接近有积水的灌浆区;⑨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区。4.《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三十九条中要求的井下探放水“三专”是指:即专门探放水队伍.专业技术人员.专用探放水设备。“两探”是指:采掘工作面超前探放水应当同时采用钻探.物探两种方法,做到相互验证,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周边老空水.含水层富水性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有条件的矿井,钻探采用定向钻机,开展长距离.大规模探放水。[问答题]2.10月12日22时40分,A煤矿二号井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失踪。10月12日下午4点班,当班共有12名工人入井生产,在中部车场开绞车.推车.打信号3人,其余9人在1310工作面出煤,到晚上22点40分的时候,共出煤32钩(64车)。这时,主井口突然冒出一股黑烟,并伴有不大的响声。生产矿长李某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一边安排人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一边立即组织人员入井抢救。当走到一部车场时,发现中部车场的3人,均未受伤,随即派人护送升井。再往深部由于情况不明,不敢贸然进入。矿业公司救护队接到召请电话后,迅速赶往二号井,在简单了解事故情况后,首先派人到回风井进行检查,发现主要通风机运转正常,只是防爆门处被冲击波冲开一小口,部分风流短路。于是在13日凌晨派第一批救护队员入井侦察,侦察中发现:①主.副井联络巷密闭.风门均被破坏,并全部倒向主井一侧。②车场(运输石门)第八架棚以里冒塌严重,无法进入。③车场通往二楼回风的联络巷道垮塌严重,无法上去。④矿井原有的排水管路.通信缆线被冲击波破坏,无法正常使用。⑤由于巷道被堵,未找到9名矿工的下落。升井后,经临时抢险指挥部和救护队讨论决定,派几名矿工在救护队员的监护下做如下工作:①先切断二部车场以里的电源。②恢复电话通讯,加强井上.下的联络。③恢复排水设备和管路。在恢复排水管路和电话的同时.现场领导和救护队研究决定派人到1310车场冒落处强行清理一条通道进入一楼运输巷寻找遇险矿工。救护队于13日9时45分升井汇报,在一楼运输巷共搜寻到8名矿工,已全部遇难。另一人下落不明。由于排水管路破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又有巷道冒落堵塞,井下二部车场水位上升,水深达1m左右。考虑到灾情严重,抢救指挥部决定,让矿方组织人员配合救护队涉水搬运8名遇难矿工。救护队和矿方工人通过艰苦努力,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用时2小时30分把8人运出井外。之后,救护队又组织人员进入二楼回风巷侦察,搜寻最后一名瓦斯员梁某。但由于二楼回风受冲击波破坏严重,巷道多处冒落,瓦斯员可能被冒落的浮煤埋住,未找到。此时井下各处有害气体浓度逐渐增大,一氧化碳浓度达0.03%(300ppm)以上,甲烷浓度达4.5%,并继续上升。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请列出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3.简述关于瓦斯排放管理的规定。4.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1.(1)该煤矿二号井属于高沼气矿井.瓦斯涌出量大,采空区内在聚大量的高浓度瓦斯。(2)该矿技术人员在编制启封火区和回采作业规程时,未对火区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也未制定任何防范措施。(3)在启封该工作面时,管理部门及矿方未认真研究火区对工作面的影响,未对三号煤层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分析。(4)煤炭管理部门对煤矿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未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也未提出过任何防范措施,即审查同意煤矿进行回采。(5)在煤矿的日常生产中,管理部门及矿方对上方火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检查不到位。2.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浮游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3)有能引起爆炸的高温热源存在。(4)氧浓度不低于18%。3.《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停风区中甲烷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甲烷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停风区中甲烷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得超过1.5%,且混合风流经过的所有巷道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4.(1)煤矿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资料,特别是各矿井开采情况资料.自然发火情况等。高瓦斯矿井采空区上部有火区的,不能盲目生产,应一律停产整频,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2)各煤矿在启封火区时,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3)各部门管理人员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大对矿井瓦斯及火区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日常生产中上下安全信息要畅通。(4)矿井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要配置齐全,特别是瓦斯监测.监控,及矿工自救器等设备要齐全。[问答题]3.2010年11月30日23时20分,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亿德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该矿为民营股份制企业,为湖南省政府批准的整合矿井。2010年4月被批准由3×104t/a技改为6×104t/a,尚未竣工验收。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均已过期,正在办理采矿许可证延期手续。事故当班入井作业人员共34人,由一名副矿长带班。事故发生在-85m水平3号煤下山工作面。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2.矿井透水前有哪些预兆?3.简述处理井下水灾的一般原则。4.针对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编制演练方案时应包括哪几个部分?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措施。2.透水预兆(一)一般预兆(1)煤层变潮温.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3)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鼓。出现上述情况是应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的人员,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3.(1)必须了解水灾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2)掌握灾区范围,如发生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险救援。(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体积水,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堵水。(4)加强排水与抢险救援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聚积和涌出。(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水灾。(6)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4.应急演练方案应明确演练目标.场景和情景.实施步骤.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培训动员.物资保障.过程控制.评估总结.资料管理等。共享题干题2009年6月10日5时17分,A煤矿井下南一盘区15201进风副巷综掘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200万元。2009年6月10日零点班,综掘三队15人和通风队2人(一人为跟班瓦检员,一人为爆破员)于零点30分到达15201进风副巷掘进工作面。当班工长何某和瓦检员等检查工作面符合安全条件后,何某安排了当班工作任务。在补打了两个卸压孔.16根锚杆和打了10个炮眼后开始放震动炮。3时40分进行第二个循环爆破。4时40分开始用综掘机刷帮出煤。5时17分发生煤与瓦斯突出,4名矿工被煤炭埋压,全部遇难。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单选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特别重大事故D.重大事故E.严重事故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题目信息只有死亡人数,在较大事故范围内。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单选题]2.为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该起事故由()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A.国务院B.国家安全监管总局C.国家煤矿安监局D.国家能源局E.该矿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故选E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单选题]3.根据突出动力源的不同,煤与瓦斯突出可分为3种,具体包括()。A.无预兆突出.有预兆突出.混合型突出B.小型突出.大型突出.破坏性突出C.突出.压出.倾出D.小型突出.中型突出.大型突出E.小型突出.大型突出.特大型突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突出按动力源作用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突出.压出和倾出。按突出物分类可分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