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方法学课件-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_第1页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件-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_第2页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件-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_第3页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件-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_第4页
安全科学方法学课件-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

安全系统现代管理方法——系统科学理论运用国家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纲要【91】(2004~2010)提出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科技兴安’,装备、管理和培训并重;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既体现了诸多安全原理,又充分体现了安全系统管理的思想。第七章导读7.1管理与安全系统管理方法论7.1.1管理方法7.1.2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内涵7.2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分类7.2.1宏观的安全系统管理7.2.2微观的安全系统管理7.3安全系统管理的原则与原理7.3.1系统原理7.3.2人本原理7.3.3预防原理7.3.4强制原理7.4安全系统管理体系7.4.1安全系统管理的组成和结构7.4.2安全系统管理的步骤7.5安全系统管理学涉及相关学科7.5.1安全系统管理学涉及的基础理论7.5.2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7.6安全目标管理方法7.6.1目标管理概述7.6.2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7.6.3目标管理的程序7.7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实践7.7.1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与经验7.7.2微观安全系统管理方法与经验

安全管理具有较长的历史经验,过去已有很多组织机构和个人研究安全管理系统问题,研究结论都认为,安全管理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从系统工程的方式来描述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是个极其复杂的开放巨系统,其外延大,内涵比较模糊,而且内容形式也很多,系统性很强。安全管理经历了经验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系统管理等阶段,从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安全管理不能丢弃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92-101】安全管理7.1管理与安全系统管理方法论7.1.1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如系统科学、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等,以最优组织、最优方案、最佳工效,达到最佳的组织目标。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性质和任务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实际工作中使用的管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对管理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该按其特征进行分类,以便弄清各种管理方法的性质、功能以及它们在整个管理方法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管理方法系统的要素和结构。1.由性质划分的管理方法三层次普遍的方法通用的方法专门的方法管理方法的这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是:普遍的方法是通用和专门的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它为人们运用通用的和专门的方法提供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通用的方法和专门的方法则是普通的方法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把通用的和专门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其哲学观点,反过来说,人们的思想路线、价值观念等,又必定会支配和制约着人们对通用的和专门的方法的运用,以管理活动中通用的方法为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结中探讨在一般的管理活动中所常用的方法。2.由过程划分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还可以按照管理活动的程序来划分。管理过程中的每个活动步骤上都有相应的方法,因而可以把管理方法划分为搜集信息的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预测的方法,决策的方法,组织的方法,控制的方法,领导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等等。3.由运用的手段划分的管理方法按运用的手段分,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管理的行政方法、管理的经济方法、管理的教育方法。它们构成为一个完整的管理方法体系。4.管理方法的常见定义管理方法的定义非常之多。例如:管理方法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管理原理必须通过管理方法才能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的作用是一切管理理论、原理本身无法代替的。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管理学研究的深化。在吸收和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管理方法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研究领域。7.1.2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内涵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管理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三大原理之一。通过人类长期的安全生产活动实践,以及安全科学与事故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要有效的预防生产与生活中的事故、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人类有三大安全对策,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第三就是安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的物的因素,即对生产过程设备、设施、工具和生产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涉及人的因素,即作业人员的行为科学管理等。因此,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的重要方面。2、安全系统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研究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安全工作,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制定消除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使系统形成有机协调、自我控制的安全管理模式,最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安全管理为载体,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依靠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合理配置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信息等要素,确保安全系统工程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3、安全系统管理的发展(1)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2)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进展到20世纪60年代强化超前和预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统工程为标志)。(3)从管理理论的角度,从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发展到现代的科学管理。(4)从管理技法的角度,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安全管理不仅以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而且也要以社会科学中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同时安全管理学的许多内容又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理论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如安全立法与法制,事故预测与系统工程,安全教育,安全心理与行为科学等)。4、企业管理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关系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依赖于企业管理的发展,依赖于能否尽快地将企业管理理论应用于安全管理。因此,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管理的发展,研究企业安全管理必须以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这是企业安全管理能否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关健。那种把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隔裂开来或人为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过,把企业安全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往往在操作上变成附属关系,更加难以做到安全第一。实际上,有时企业安全管理可以引领企业管理。7.2安全系统管理方法的分类7.2.1宏观的安全系统管理7.2.2微观的安全系统管理宏观安全系统管理是国家或机构安全部门的基本职能,宏观安全系统管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和个人在安全方面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和有效发展。宏观安全系统管理领域涉及经济、社会、政治、自然、科学技术、信息等方面;范围涉及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产业。由于安全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生产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时空状态,因此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及连续性。目前我国安全系统管理实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指导方针。1.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目的在安全生产领域上讲,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就是以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为依据,预防和控制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即控制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使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受到的伤害风险降低到能够承受的程度,以及在劳动者劳动保护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法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等手段,及时进行维护。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就是通过有效的安全系统管理,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防止劳动关系矛盾激化,避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2、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对象宏观安全系统管理中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政府行政执法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工会组织以及新闻单位等,对企业是否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标准,履行劳动保护义务所实施的监察、管理和监督。4、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宏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首先应当是系统科学、管理学和安全学,如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

7.2.2微观的安全系统管理从科学性和技术性角度,微观安全系统管理是研究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为了进一步说明定义,下面从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层面,就人、物、环境;安全工作;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安全生产分别予以说明。

(1)人、物、环境中,“人”指企业职工,包括生产工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物”指与生产活动有关的、影响生产的机器设备、设施、工具用品等,“环境”指生产过程中作业环境条件,包括机器布置、材质堆放、照明、噪声及振动、温湿度、空气质量、信号、标志、色彩及射线和辐射等。(2)安全工作是指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安全生产所做的一切工作。它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工业卫生与科学研究等内容。(3)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系指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的系统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和工作程序,也是管理科学的基本手段与工作方法。

(4)法律和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系指为保证安全生产所建立的法规、规程、标准、组织机构、管理体系,所采取技术措施和进行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是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5)安全生产系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和不卫生条件,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国家财产免遭损失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在解决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上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借助于法律制度、组织管理和教育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借助于技术措施和管理控制物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1.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目的、任务及内容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是遵照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与技术管理上提出相应的安全系统管理措施,在对国内外安全系统管理经验教训研究的基础上,寻求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系统管理方法。而这些管理措施和方法的作用都在于控制和消除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害因素,从而保障企业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不发生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及险肇事故。因此,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目的与任务是:1)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2)保护国家财产和资源;3)保障生产顺利进行;4)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5)稳定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要控制劳动生产中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国家资源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等的发生,避免由不安全因素导致的经济损失;在生产活动中控制影响生产的险肇事故或未遂事故,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是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这里应当明确的是,安全与生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安全系统管理保障,生产就无法进行;反之,没有生产活动,也就不存在安全问题。我们所指的安全系统管理,是针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是围绕着企业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根据安全系统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人-机系统中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系统管理的定义是控制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将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陈述如下:1)安全生产方针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贯彻实施;2)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建立与执行;3)事故与职业病预防与管理;4)危险源辨识与控制;5)安全教育、训练与安全检查;6)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7)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与实施;8)安全目标管理。随着生产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多与更新;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与更替,随之生产过程中环境因素的随时变化,企业生产会出现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用工形式多样化,企业经济成分多样化,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用工单一,经济成分单一,安全系统管理的对象、形式及方法也随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发展变化。因此,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内容要不断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随时调整,加强工作重点。2.微观安全系统管理的研究方法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是研究解决生产中与安全有关的问题。研究和解决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事后法”,这种方法是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重复事件的发生,因而是对现行安全系统管理工作的指导。例如对某一事故分析原因,查找引起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实施防止此类事故再度发生的措施。此种方法有人称为“问题出发型”方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2)“事先法”,这种方法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研究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预测可能会引起危险、导致事故发生的某些原因。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控制来消除危险,避免事故,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安全系统管理方法。也有人称为“问题发现型”方法。无论是“事先型”研究方法还是“事后型”研究方法,其工作步骤都是从“问题开始,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实施的对策效果予以评价,并反馈评价结果,重新研究对策”。企业微观安全系统管理工作步骤如图7-1所示。(1)发现问题,即找出所研究的问题,“事后法”是指分析已存在的问题或事故,“事先法”则是指预防可能要出现的问题或事故。(2)确认,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核查与认定,要查清何时、何人、何条件、何事(或可能出现什么事)等。(3)原因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原因分析即寻求问题或事故的影响因素,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并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7-1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的工作步骤(4)原因评价,将问题的原因按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分级,以便视轻重缓急解决问题。(5)研究对策,根据原因分析与评价,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防止或预防事故的措施。(6)实施对策,将所制定的措施付诸实践,并从人力、物力、组织等方面予以保证。(7)评价,是对实施对策后的效果、措施的完善程度及合理性进行检查与评定,并将评价结果反馈,以寻求最佳的实施对策。7.3安全系统管理的原则与原理7.3.1系统原理7.3.2人本原理7.3.3预防原理7.3.4强制原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通规律,它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也有特殊性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对客观事物实质内容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表述,原理与原则实质内容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对应关系。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基本规律的认识引发出来的,需要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原理与原则的本质与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

7.3.1系统原理1.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分为若干个要素。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全贯穿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资金、人员和体系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的作用。反馈原则是指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7.3.2人本原理1.人本原理的内涵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其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级。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7.3.3预防原理1.预防原理的内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这四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7.3.4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内涵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规律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7.4安全系统管理体系7.4.1安全系统管理的组成和结构7.4.2安全系统管理的步骤1.安全系统管理的组成根据系统的一般定义,系统管理是由六个要素构成:(1)人。这是最重要的要素,系统的一切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能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2)物资。包括原材料、能源、半成品和成品等。当前能源是物资的主要部分。(3)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等,也包括仓库、场地的面积和容量等。这是生产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4)资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等。一定要讲求经济效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5)任务。包括国家及上级机关下达的项目、指标和与其他单位订立的合同。系统的任务一定要明确,要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6)信息。包括原始记录、统计资料、情报、技术规范、图纸报表、规章制度等。在系统中,信息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要求信息及时、畅通,使领导心中有数,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7.4.1安全系统管理的组成和结构在系统管理中,这六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按其功能来分,可归纳为“四大流”。(1)人流——即由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汇合而成的劳动力资源。把具有各种能力的人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岗位上,发挥各种人的积极作用,这是“四大流”畅通的根本保证。(2)物流——即由物资、设备汇合而成的资源流。它贯穿于从原材料投入到合格产品产出的全过程。(3)资金流——即各种资金形态的流动。是物流的资金形态运动。(4)信息流——即由任务与情报汇合而成的指导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信息。系统活动的实质是信息的提取、传递、转化、整理、检索、判断、贮存、更新、计算等。物流和资金流的畅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流。如果信息流发生错误,就会导致其它流的混乱。2.安全系统管理的结构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机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齐全。从结构上分,管理系统有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1)管理系统的静态结构。管理系统是由垂直系统和水平系统构成的。企业垂直系统有四个主要职能分系统:生产职能分系统,销售职能分系统,财务职能分系统和人事职能分系统。由于这些系统是按条划分的,将各自追求本系统的利益,因此,它们之间的协调是很重要的。水平系统有三个层次: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和基层管理层。水平系统起着协调和控制的作用。最高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制定战略决策、经营方针和目标,制定长期计划和预算预测,确定新产品开发计划和拟定投资方案等。中级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执行性管理,在战略计划指导下制定管理目标、拟定实施方案,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生产程序和评价方法。基层管理层的职能主要是实施和处理,它按上级指示的目标,程序进行组织和实施生产作业,完成规定的任务。其结构如图7-2所示。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生产销售

财务人事图7-2管理系统的结构(2)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是从系统功能出发来研究随时间而变化的基本活动。这个活动过程大致上分这样几个阶段。1)计划。就是确定目标,选择最优方案,并确定达到预期目标所用的手段。2)执行。就是计划规定的事项由具体部门执行并予以实施。3)控制。就是考察执行结果,一方面对目前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找出偏差;一方面提供反馈来纠正偏差。这三个功能活动是连续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而且一次比一次更高。系统工程则应组织好这个活动过程,使系统不断提高效率。3.系统管理的组织原则为发挥系统管理的组织功能,即有效地运用组织机构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深入挖掘各种资源潜力,充分体现综合的力量,圆满地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根据科学组织学原则,来探讨系统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机构。在研究建立和健全系统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时,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系统原则。机构的设置要反映系统管理需要,要设置系统总体部门,各业务机构应构成有机的系统整体,相互协调,便于集中决策。(2)分工原则。明确分工,使每项工作规范化。领导的职能主要是决策,并负责处理例外事件。不能大包大揽、“事必躬亲”,否则无法搞好系统管理。(3)能力原则。工作岗位要与人的实际能力相适应。要把具有一定管理才能的人,放到适当的管现岗位上,并行使相应的权力,使之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奖其功、惩其误。(4)控制广度原则。与一个领导人经常联系工作的人员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6-8人,以使领导人有时间研究和处理重大问题。(5)目标单一原则。按专业分工,使职能机构业务范围单一化,个人职能岗位责任单一化,以利集中精力,深入专业研究,从而做好本职工作。(6)反馈原则。机构的设置,要保证每一项决策能准确、及时地逐级传达到所有有关的干部与职工,并能按级把执行中发生的问题灵敏、准确、迅速地反馈给决策者。(7)精简原则。坚持因事设职,因职设人,选人要精干。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耗增大,影响系统管理效率。(8)民主原则。建立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开展技术民主,坚持群众路线,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在组织形式上应考虑有利于职工参与管理。上述八条原则互相联系,相辅相成,都是为了便于系统管理组织机构发挥一系列的功能。如经营决策功能,指挥协调功能,技术经济分析和预测功能,规划和计划功能,质量管理功能,经济管理功能,人才开发功能,器材设备管理功能,以及设计、试制、试验和成果鉴定功能等。7.4.2安全系统管理的步骤现代安全系统管理体系由六大部分组成,也可以说是由六个大的步骤组成:1.初始状态评价分析企业初始安全状况及安全卫生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明确企业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处于什么水平。包括:与有关法律要求的比较;与本组织安全管理指南的比较;分析现有资源用于安全卫生管理的效率及效果等。2.制定安全方针及政策由企业最高管理部门制定本企业的安全卫生方针及政策。首先是将安全卫生管理作为企业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在经营活动中满足有关法律的要求.并给以充分的技术经济保障,使安全卫生达到高标准。为此而规定:行政最高层主管、各级管理部门及生产一线管理者,都必须将安全卫生管理放在主要责任位置上;同时确定安全职能部门及安全监察人员的职责。3.计划及建立目标体系计划是描写系统在一个时间段内要达到的控制事故隐患目标、使用的主要方法、技术经济投入及主要运作程序的文件。按计划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及近期三种。计划与实施又常常是交叉进行的。制定安全卫生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目标确定、危险性评价、隐患治理、事故减灾应急反应、绩效审核及计划修订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