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1页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2页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3页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4页
202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在声源处减弱;

中考物理知识点(2023)

②在传播途中减弱;

第一部分声现象③在人耳处减弱。

考点1:声的产生及传播第二部分光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声速: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8m/s,且光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

(2)15t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速度大小关系为:入体〉v该体〉/同体。

4、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4、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5、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如B超检查、超声碎石(1)影子、日食和月食。

等)(2)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像和孔的形状无关

6、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000Hz的声音。(可用来检测地震、海啸和(3)激光校准,排队检查,“三点一线”瞄准等。

台风)

考点2:光的反射

7、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2:声的特性

(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表示振动的快慢。(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发声体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可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2、平面镜成像[i'll

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实验装置:/4环—y

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垂直于水平面放置。——1」/

考点3:噪声及控制L

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用刻度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用光

1、定义:

屏在3侧承接,并在4侧观察像。

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

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1)光屏上承接丕到像一成正立的虚像。

2、减弱噪声的途径(方法):

(2)未点燃的蜡烛能与像重合一像和物的大小抽回。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①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密度(温度)的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4)像和物到镜子的距离相等。②水中筷子弯折:人眼通过透明介质看物体其实看到的是通过折射形成

(5)像和物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的虚像。

实验评估:③岸上看池水变“逡”:水中看岸上的物体位置变“高

(1)一支不点燃作比对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

(2)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叫做光的色散;其中太阳光(白光)也称为复色光,红光、蓝光等称为里

(3)观察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个表面均色光。

反射成像。(1)光的色散原理:光的折射。

(4)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未垂直放置。(2)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3,平面镜成像应用:水中的倒影、潜望镜、穿衣镜。

考点4:透镜及其应用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表面上,反射光束会平行射凸透镜和凹透镜

出。镜面反射有:平面镜成像,湖水倒影、反光等。1凸透镜:中间屋边缘覆,对并有会聚作用.

(2)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粗糙的表面上,反射光束向四面八方2凹透镜:中间黄边缘厘,对光有发散作用。

反射。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实验

1.实验装置:

考点3:光的折射

2.实验前,要调节凸透镜、光屏和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鼠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蜡烛烛焰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3.平行光入射,透过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焦点,该点到透镜的距离称

2.光的折射规律:为焦距,用工表示。

(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跟,用“表示;若光屏上能承接到像,则光

(2)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里,用匕表示。

(3)角关系: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太,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一倍焦距f,二倍焦距2f,物距u,像

①入射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Q,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距V)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处于入射角。(l)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u=f时,不成像。

(4)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f<u<2f时,v的范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

3,光的折射现象幻灯机。

(4)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测焦距。

考点1:机械运动

(5)u>2f时,v的范围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摄像机。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5.凸透镜成像中的光路是亘逆的。2.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

6.成实像时(u2f),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直透镜,像变太;实像总是倒物。(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

立的且与物体分居透镜两侧。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7.成虚像时(u<f),物体靠近透镜,像靠近透镜,像变小,虚像总是正(1)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物。

立的且与物体在透镜同侧。(2)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一般情况不同。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眼睛与眼镜考点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近视眼:只看得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叫

2.常用单位的换算:

线矫正。

1km=1000m;1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

2.远视眼:只看得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Um;1pm=IQOOnmo

成因:晶状体太薄,会聚能力弱,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

3.刻度尺的使用:

镜矫正。

(1)看:选择刻度尺时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3.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

(2)放:刻度尺要放正。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

位。

(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原理

七4.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⑤。

矫正(2)常用单位换算:1h=60min;1min=60s()

<30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

第三部分力学

第1课时运动的世界考点3:速度

1.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比。3.方向:竖直向下。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作用点:重心。

3.公式:v=§考点4:摩擦力

t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嵬对运动时,

4.单位:基本单位m/s:1m/s=3.6km/h0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

第2课时力2.产生条件:

(1)相互接触并且有挤压。

考点1:力

(2)接触面粗糙。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2.条件:(1)有2个或以上物体。(2)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3.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单位:No4.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

4.特点: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漫动时,受到的摩

(2)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笠,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擦力。

(3)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1)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太。

5.力的作用效果:(2)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1)改变物体的爰状。(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增大压力,如:用力捏刹车板;紧皮带;用力写字。

6.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②接触面变粗糙,如:新的鞋底与轮胎;路滑时撒沙子或草;举重

考点2:弹力运动员手抹防滑粉。

(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

①减小压力。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发生的形变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②接触面变光滑。

考点3:重力③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拉重物时底部垫圆木。

第3课时运动和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为w=9.8N物g,重力与质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量的关系G=mff

o1.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一头大象的质量为5工;一根火柴的质量为lOOfflg。

2.理解:“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中不存在,但2.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其主要结构为横梁、标尺、平衡螺

是物体在某个方向上是可能不受力的作用的,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物体可里、分度盘、指针、镶子、底座、游码、碳码等。

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3: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该定律揭示了丕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1.天平的使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放平”: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归零”:将游码左端对齐称量标尺的零刻度线。

考点2:二力平衡

⑶调螺母:调节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1.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央刻度线。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杰的两个力(或多个力)为平衡力。⑷估测:测量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3.二力平衡条件:(5)“左物右码”:物体放在左盘,碳码放在右盘。

(1)作用在同二物体上的两个力。(6)从大到小:用镇子从大到小夹取硅码。

(2)大小相等。(7)读数:物品质量=碳码质量+游码质量。(正确放置为左物右码时)

(3)方向相反。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4)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1)要会选择量程不同的量筒,提高测量精确度。

第4课时质量与密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或凸液面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考点1:质量的基本概念考点4:物质的密度

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2.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n?)和克每立方厘米(g/cn?)。

无关。3.单位换算:1g/cm3=10!kg/m3o

3.质量的单位:支、kg>g、mgo

4.密度计算公式:P=1m=PV;V=—o

4.基本单位为千克(欧)。

VP

5.换算:1t=1000kg1kg=1000g1g=1000mg1000kg=10g

5.水的密度为1.0X10"kg/m'。

考点2:质量的测量

考点5:测量固体的密度

1.估测:一个人的质量为皿kg;一张A4纸的质量为3g;一杯水的质量

为200R_;

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原理:P=-o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时,研究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V(1)

(2)控制压力相同时,研究受力面积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

(1)直接用托盘天平测出物体质量机3.实验结论:

(2)用量筒测固体体积:先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九再将(1)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物体浸没于水中,记下此时量筒的示数方,则物体的体积为巴一匕。(2)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考点6:测量液体的密度考点3:压强的概念

L定义: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1)原理:P=~

F

2.公式:p=~

(2)步骤S

①在烧杯中装入液体,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2

3.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蛇,符号是国,1Pa=lN/mo

②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部分液体的体积为V。4.物理意义:物体受到的压强为10Pa,表示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

③再次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则倒出来的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m2,力为10N。

nii-m2o5.(1)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在压力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④则液体密度

②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减小压力

⑵增大压强的方法:

第5课时固体压强

①在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考点1:压力②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增大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第6课时液体压强

2.产生原因:物体接触,挤压发生了形变。考点1;液体压强的概念

3.单位:牛顿(N)。

1.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的

考点2: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1.实验装置:2.液体压强的特点: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唐增加而增大。水浇铁皮罐等

(3)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4.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能托起的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0mm,约等于1.013

跟液体的蜜度有关。XIQTao

5.大气压的测定方法:

考点2: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大气能杆住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效代替大气压,也就是大气压强

1.实验装置: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压强计左右⑵用刻度尺测量出大气压能托住的水银柱高度力强,利用P^=P^=

两端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本银g力械得到当地的大气压。

强的大小。6.托里拆利实验:

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⑴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以及试管口

3.实验结论:浸在水银槽的深度无关。

(1)液体压强与液体遂度和液体密度有关。(2)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变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

(2)同种液体,所处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不同液体,深度相同,液唐差不变。

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实验时保证玻璃管内是真空,若在玻璃管中混入了一个气泡,则水银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o柱变短,即测量结果小于实际大气压强。

考点3:连通器7.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8.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强大小有关,气压减小,液体沸降低;气压增

构造: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1.大,液体沸点升高。

2.特点:当只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在同一水

9.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工作的,普通的抽水

平高度。

机工作时,其抽水高度约这是由于1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支持10.13

3.应用:茶壶、水位计、U形管、船闸等。

m高的水柱。

第7课时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用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吸盘、呼吸、吸药水等。

考点1:大气压

考点2;流体与流速的关系

1.定义: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个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

1.流体:会流动的物体。

大气压,

2.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上;流体的流速越小,流体压强越太。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向左

3.应用:飞机机翼、赛车尾翼、行驶的船不能靠得太近、人候车时要站

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安全线之外等。

3.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蛋实验、

第8课时浮力⑵P2P用

4.下沉过程

考点1:浮力的产生

(l)Fi?<G(2)ps<pft

1.定义:一切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囱上的托【小结】浮力的计算方法有:

力。

1.称重法:Fif=G-F

2.产生原因: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壬向下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推=Pj^gV排

浮力。3.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浮=G的

3.方向:竖直向上。4.压力差法:F向上一F向下

4.公式:F向上一F向下

考点2:浮力的测量(称重法)第9课时杠杆

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和浸在液体中时弹考点1;杠杆的基本概念

簧测力计的拉力F,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考点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2.杠杆的示意图:

3.杠杆的五要素:

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支点:绕着转动固定不变的点:用符号幺表示。

公式:F

i¥=G.tt=_p_&Jgy_ilo⑵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岂表示。

【注意】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符号旦表示。

考点4:⑷动力臂: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符号区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符号区表示。

1.漂浮

⑴FwG考点2:杠杆力臂的画法

⑵P2P1.力臂的画法:

2.悬浮

(1)找支点。。

⑴FfG

(2)作力的作用线(虚线)。

(2)PfP物

(3)作力臂: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直符号)。

(4)标力臂:连结。点和垂点,用大括号括起力臂。

3.上浮过程

2.画出不同杠杆中的力臂。

⑴F2G

1.实质:省力杠杆一省一半力,费一倍距离。

考点3:杠杆的分类

2.特点: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一省一半力。〃=2Zf费一倍距

1.省力杠杆:动力臂4上阻力臂L一费距离。动力阻力£一省2

力。(起瓶器、撬棍、动滑轮)

2.费力杠杆:动力臂£«阻力臂乙一省距离。动力片2阻力£一费力。离。

(镶子、理发剪刀、钓鱼竿)3.应用:起重机上随物体升降的滑轮。

3.等臂杠杆:动力臂〃三阻力臂〃动力片三阻力用(天平、定滑轮)

考点3:滑轮组

考点4:探究杠杆的平衡实验1.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1.杠杆的平衡:杠杆(任意位置)静止或匀速转动。2.特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实验装置:3.力与距离的规律:(承受动滑轮和物体的绳子段数〃拉力£;绳子移

动的距离s;移动速度入;£=6物;物体上升的高度加上升速度/物。)

F^-G(忽略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时)由

n端

(

3.实验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避免绳

物动)(忽略绳重、摩擦(计动滑轮重)时)

E='(G+G端

杠杆自重影响实验:调节方法:”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n)

4.实验时,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5.多次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测量多组数据,从而得出杠杆平衡的普遍s=nh。v自物。

规律,避免偶然性。第11课时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6.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FUG考点1:功

1.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第10课时滑轮

(1)公式:片尸・S

考点1: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2)单位:焦更,符号J,简称建。

1.实质:等臂杠杆一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2.做功的必要条件:

2.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3.应用:旗杆顶部的滑轮。(2)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考点2: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1)“推而不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使物体移动距离,不做功。

(2)不靠力运动:没有力但移动了距离,物体靠惯性运动,不做功。(4)总功:片所做的功W*=Fi•So

(3)力与距离垂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

(5)机械效率:〃=区=竺々

做功。

甲海F「s

考点2: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