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屈原列传》挖空训练+专题练习一、挖空练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
)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
),明于治(
)乱,娴(
)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
)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
)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
)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之,屈平不与(
)。因(
)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
)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
)疏屈平。屈平疾(
)王听之不聪(
)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
)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
)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
)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
)其君,谗人间(
)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
)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
)不毕(
)见。其文约,其辞微(
),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
)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
)此志也,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
)亲。惠王患(
)之,乃令张仪详(
)去(
)秦,厚币(
)委(
)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
)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
)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
)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
)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
),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
)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
)厚币用事(
)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
)绝秦欢?”怀王卒(
)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
)走赵,赵不内(
)。复之(
)秦,竟(
)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
)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
)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
)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
)之,一篇之中三(
)致(
)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
)愚、智、贤、不肖(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而圣君治(
)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
)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
)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
)憔悴,形容(
)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
)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
)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
)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
)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课外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乙)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稍长,从其乡人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此非凡儿也。”景定元年,登进士第。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至幕中。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①。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旋与宜中议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张世杰让宜中曰:“此如何时,动以台谏论人?”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②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时世杰驻兵崖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注】①主管机宜文字:官职名,掌机密文件。②井澳,今广东省中山市南海中岛屿。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B.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C.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D.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之事,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B.渔父,文中是指打鱼的男子,“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含有特定意义,常指抱有“持守其真”、还归自然主张的隐居者。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为进士,即古代科举省试及第者的称呼。D.笏,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持的手板,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能力出众,遭小人陷害而被贬官,最后不愿与世推移而投江明志;陆秀夫才干突出,虽遇伯乐赏识,但偏逢末世,最后兵败而赴海殉国。B.屈原和陆秀夫皆是忠贞爱国之士:屈原虽被放流,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陆秀夫取胜无望,深觉辜负了王之重托,便赴海而死,向王明忠。C.甲文文学性浓厚,运用对偶、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乙文语言平实、叙述简洁,更注重史学性。D.甲乙两文均精心裁切,详略得当;甲文概述上官大夫诋毁屈原,详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乙文略写陆秀夫追随二王到温州的过程,详写朝会时的场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2)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二)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意思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B.“蛮夷”,汉族对外族四夷的称呼。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C.“沐浴”,沐,洗头,浴指洗身;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先要沐浴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D.“大夫”,职官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世常以大夫作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6.语段(一)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②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8.请概括屈原与苏武两人的品格特征的异同点。参考答案一、挖空练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担任)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记),明于治(安定太平)乱,娴(熟练、熟悉)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信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撰写)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强取)之,屈平不与(给)。因(于是)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自夸,炫耀)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表顺承)疏屈平。屈平疾(痛心)王听之不聪(明察)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损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离,同“罹”,遭受)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困窘)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侍奉)其君,谗人间(离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被)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大概)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过度、无节制),《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无,没有)不毕(全都)见。其文约,其辞微(含蓄隐晦),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近)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推赞,推许)此志也,虽(即使)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亲。惠王患(担忧)之,乃令张仪详(详:通“佯”,假装)去(离开)秦,厚币(丰厚的礼物)委(呈献)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如果)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到)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全都)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终于)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第二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用)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趁机)厚币用事(当权)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怎么)绝秦欢?”怀王卒(最终)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逃跑)走赵,赵不内(同“纳”)。复之(到)秦,竟(最终)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怪罪,责怪)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恨)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希望)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回归)之,一篇之中三(再三)致(表达)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无论)愚、智、贤、不肖(不贤),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出现),而圣君治(安定太平)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职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丢失)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诋毁)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放逐)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脸色)憔悴,形容(外貌,模样)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全都)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被)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瑾、瑜都是美玉),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某一类人)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称赞);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到某地去)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凭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课外练习:1.D【解析】“者”一般为句中或句末停顿,“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句中,“以”为介词,凭借,“一旅”“一成”是并列结构,都应为“以”的宾语,故“一旅”“一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今百官有司皆具”中,“百官有司”是名词,做主语,“具”是具备的意思,应为动词,此句句意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B。2.C【解析】C.“进士……即古代科举省试及第者的称呼”说法错误。应该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3.B【解析】B.“深觉辜负了王之重托,便赴海而死,向王明忠”错误,这不是他赴海而死的原因。由原文“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即负王赴海死”可知,是战败后,张世杰、苏刘义各自砍断缆绳乘船离去,陆秀夫揣测无法逃脱,才投海而死。4.(1)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2)等到考察他的政务,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更加器重他,即使自己调任也不让他离开自己,陆秀夫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三(多)次升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参考译文:(甲)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帮助自己,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乙)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在他三岁时,他父亲把家迁到镇江。(陆秀夫)逐渐长大,跟随其同乡的孟先生学习,孟先生的弟子常常有一百多人,但孟先生唯独指着陆秀夫说:“这不是个平凡的孩子。”景定元年,陆秀夫考中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安置他在自己的幕府中。陆秀夫才思清丽,当时的文人很少有赶得上他的。他性情沉稳安静,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每当属吏们来到官署(议事的地方)。宾主欢聚一堂,陆秀夫独自沉默不发一言。有时在府中宴饮,他坐在酒席间,整日姿态矜持庄重,不曾有一点希求苟合的意思。等到考察他的政务,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更加器重他,即使自己调任也不让他离开自己。陆秀夫在李庭芝的幕府中三次升迁至主管机宜文字。咸淳十年,李庭芝管辖淮东地区,提拔陆秀夫为参议官。德佑元年,边境战事危急,李庭芝幕府中的属吏大多逃跑,只有陆秀夫等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李庭芝把他的名字上奏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司农寺丞,他多次升迁至宗正少御兼任起居舍人。二王逃到温州,陆秀夫与苏刘义追随跟从他们,派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来到温州,于是共同在福州拥立益王为帝。陆秀夫后升迁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认为陆秀夫长久地待在军队中,熟悉军中事务,每次遇到大事都咨询、访问陆秀夫之后才开始施行,陆秀夫也尽心辅佐他,把自己的想法全都告诉他。不久陆秀夫参与议事和陈宜中意见不合,陈宜中让言官弹劾并罢免了他。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动用台谏大臣来弹劾别人?”陈宜中惶恐,急忙召陆秀夫回来了。当时君臣流亡在海边,许多事请疏忽了,杨太妃垂帘听政,与群臣说话时依然自称奴。每到朝会时节,陆秀夫端正笏板庄重地立于一边,到治朝上,或者有时在奔行路途中,陆秀夫凄然落泪,用官服擦泪,衣服都被沾湿了,身边的人没有不悲痛的。在井澳恰好遇到大风,益王因为受惊生病去世,群臣都想要离去。陆秀夫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活着,将把他置于何地?古人尚且有凭借一支军队和方圆十里之地复兴国家的,现在百官有司都具备,有士兵数万人,上天如果不想灭绝宋朝,凭借这些难道不可以建立国家吗?”于是与众人共同拥立卫王为帝。皇帝于是任命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一同掌管政事。当时张世杰的军队驻守在崖山,陆秀夫对外筹划战事,在内调度工程,凡是皇帝有所述作,又都出自他的手。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被攻破,陆秀夫跑向卫王的船,而张世杰、苏刘义各自砍断缆绳离去,陆秀夫揣测不可能逃脱,就拿着剑驱赶他的妻子儿女跳海,随即背着卫王投海而死,享年四十四岁。5.A【解析】A.“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错误。古人的“字”,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6.C【解析】A.“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错。没有指责屈原不懂变通,不顺应时代的意思,是发出的疑问,有这样美好的品质,为什么还会被放逐。B.“含蓄批评屈原”错。没有批判的意思。只是借渔父之口发出疑问,有这样高洁品质的人得不到重用,是为什么呢?是不愿向世俗妥协,不同流合污。D.“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错。原文没有表达出不同意的意思,原文“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是问屈原为什么不能随波逐流,顺应时代?7.①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②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8.不同点:苏武:出使匈奴,守节不失,威武不屈的爱国志士。屈原:坚守节操,志洁行廉,正道直行的爱国文人。共同点:都不计个人得失,具有恪守伦理、坚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员工管理篇
- 七年级英语Writingatouristguide课件
- 《电潜泵管理》课件
-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让CAR-T细胞治疗更精准为CAR-T开发提供综合性方案
- 《全球化与管理》课件
-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
- 化工销售工作总结
- 能源行业员工福利体系构建
- 2023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满分必刷
- 检验检测服务公司市场营销计划
- 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流程图
- DB32∕T 2349-2013 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
-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培训与评价ppt课件
- 颤病(帕金森病)中医护理常规
- 猪场名词及指标讲义
- 果胶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
- 旋挖钻成孔掏渣筒沉渣处理施工工艺
- T∕CHTS 10040-2021 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
- 集团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