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测试卷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开通,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B.机会到来时切莫犹豫,不要等到失之交臂后再暗自叹惋。C.首张黑洞照片公布于众,让全球天文爱好者们忘乎所以。D.看见母亲朝自己快步走来,正在奋力奔跑的他戛然而止。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学校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3.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オ是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③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真是不胜枚举。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孝行”贯穿其发展的各个阶段。A.③①⑤④②B.①③⑤②④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④⑤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段,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句是()①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页。②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页。③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④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⑤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⑥胸无点墨,何以自觉?A.⑥③①②⑤④ B.③⑥①②⑤④ C.②⑤④③①⑥ D.③⑥②①④⑤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任务。端午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端午来临之际,九年级各班开展“话端午·包粽子”主题活动。因为有不少同学不了解粽子,更不会包粽子,所以请你向他们作简要介绍。提示:(1)可参考下面图片中提供的信息;(2)“准备工作”不用作具体介绍。要求:(1)内容明确合理,表达规范、清晰、得体;(2)120字左右;(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7.根据课文要求默写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2页。8.在《朝花夕拾》《红岩》《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其相关内容,自选角度(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简要说说这部经典名著带给你的独特感受或体验。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2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B.“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C.“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渴望和决心。D.本词内容由虚入实,融叙事、描写、抒情为一体,“亲射虎,看孙郎”一句运用了典故。2.这首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②,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注]①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②《书》疏义:为《尚书》旧注所作的阐释。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__)俟其欣悦(_________)遂辞去(________)尝暑中过河阳(___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3页。A.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3页。B.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C.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D.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4.请用原文句子填空。两则短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极为相似:因家贫,都做过抄书学习的事。因求名师难,(甲)文中的“余”____________,(乙)文中的许衡曾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文中主人公的读书经历,在学习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合欢,合欢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②小城况味,多是从悠长悠长的小巷里荡漾出的,这是九岁的我就已经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当母亲牵着我的手慢慢走进不知名的巷道时,一种淡淡的情绪笼上我的心头。后来,我学会了描摹那种情绪:忧伤。③事实上,九岁的我,和忧伤是不搭界的。三十八岁的母亲,似乎也看不出忧伤的样子。天生的好皮肤让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同样一件的确良白衬衣,穿在她身上,就有了时装的味道。母亲齐耳的短发,刚刚遮住耳朵,当她俯下身子给我整理衣服的时候,我看见清晨的阳光投在她的脖颈上,让她的耳朵有了透明的质感,粉嘟嘟的耳垂让我忍不住伸手去摸。母亲笑一笑,随手拂过脸颊的发梢,一段白皙的脖颈上也落下一片阳光。④这是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纵深的小巷是我们走往住地的必经之路。小巷里隔三五步就见一棵槐树,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不能环抱,浓密深绿的树叶,漏着点点阳光。槐荫披拂处,是一个个门庭,层层剥落的朱漆,锈迹斑斑的门环,半掩着的木门,褪了色的对联,簇拥着一条碎石铺地,仅容我和母亲并排行走的小径,重重叠叠的屋檐从爬满青苔的高墙上伸出来,把天空切割成一条窄窄的蓝色,随着我们的脚步晃啊晃。小巷尽头,豁然洞开,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水泥柱子上挂着“市政府招待所”的木牌。院子里是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平房,我随母亲走进一间,一开门,隐隐的霉味儿裹挟着热浪扑面而来。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4页。⑤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4页。⑥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⑦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蓦然间,感觉十年前的那树回来了。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⑧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⑨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⑩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⑪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十岁那年作文获奖、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出名,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作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再见一眼那棵合欢树,造成终身遗憾。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在不同时期对合欢的情感变化。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_____________→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______________。2.请简要分析本文题目“合欢,合欢”有哪些妙处?3.结合语境,请你赏析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4.请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的作用。5.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本文中心主旨无关的一项是()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5页。A.尽管世界很大很大,时光很快很快,年少的脚步、美好甜蜜的梦在飞沙走石的人生里程里,仍旧是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5页。B.对于异乡游子来说,越是走过山山水水,越是经过流年岁月,越是发现故乡的模样才是记忆里一帧永远无法超的水墨丹青。C.母亲在,时光如蜜;母亲不在,时光黯然。所以请您放慢步伐,愿您永远被岁月温柔以待。D.我们有时候孤独地在这个世界寻找着另一个自己,寻找相似的经历,寻找生命的知音。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读书之“见”赵畅①读书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能说出多少种意义,而在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读,你投入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依我之见,读书须有“见”,亦即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②读书之要,首先在于增长“识见”。“识见”,即知识与见闻。它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主要的途径靠读书。即使在微博、微信、网页、文摘等信息随时随处可见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放弃读书。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将前人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识见”。但是读书时也应注意,浅显庸俗的所谓的“新潮”书、“畅销”书永远替代不了经典书。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果读书范围过于狭小,也不能开阔视野、增长“识见”。③读书得有“主见”。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记得哲人说过: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核心、本质与灵魂,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轮廓。在此基础上,我们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而不随意迁就,才能有自己的见地。这般读书,也才有意义。④读书亦须有“灼见”。也就是说对于所读之书要有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说要有一种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于古书上读到的“开卷有益”,有人提出质疑;如果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开卷”,就未必有益。像这样在读书时能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利于消化读书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实践,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⑤读书还得有“预见”。一本书,一篇文章,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是非好恶。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轨迹。想起乡贤王充,其《论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抨击时代弊端,作为异端邪说其时根本不可能出版。可就在《论衡》成书的150余年后,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读到了《论衡》,从中发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并预见到其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力量。成了《论衡》的传播者,二人都青史留名。可见,读书既成就作者、亦同时成就读者乃至成就社会。此为预见之功。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6页。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6页。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4.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安塞腰鼓刘成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他们身后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起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舔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贱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吭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使人想起:晦暗了天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山涯上,山涯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地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腰鼓!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震动很大)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啊!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7页。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7页。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它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1.按要求回答问题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晦暗(____________)颤栗(____________)蓦然(____________)冗杂(___________)②根据括号里的解释在文中空白处填写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③下面句子中找出四个错别字,然后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舔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贱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吭奋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山涯上。2.本文“看!——”后面几大段描写打安塞腰鼓的情景,着重表现了哪些方面?(写出4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3.这篇散文中,(1)作者写安塞腰鼓,为什么要写黄土高原的厚土?(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这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的材料是按照打腰鼓前——打腰鼓的过程——停止之后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的。B.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意即听了安塞腰鼓,使人想起千军万马急行军的情景。C.“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意即观众在欣赏安塞腰鼓艺术时专心致志,抛弃了一切世俗杂念,灵魂得到升华。D.“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意味着安塞腰鼓的沉重鼓声可以催发新生命的诞生,这个新生命就是中国的现代化。E.“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简直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写出了经过强烈音响刺激之后,猛然静下来的真实感受。三、语言表述1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个字)

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8页。本报讯“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爱护绿色就是爱护生命”,昨日,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时刻提醒市民关注生态、爱护绿化成果。为增加淮海路的绿化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市园林部门上月对淮海路分车带的路段进行了重点绿化,栽种了350多棵直径10厘米以上的银杏树,1万余株构骨球及龙柏树。由于绿化带里是1米多深的营养土,土质十分松软,希望市民不要摇晃树木、践踏绿草。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8页。四、写作1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请以“最美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一位成功人士在晚年曾感慨道:“回首昔日,留在我记忆中的并不是那成功的喜悦,倒是那曾经苦苦的追求,最能引起我的怀念。”追求产生于一种人生定位,追求的意义在于它有血有肉的过程,哪怕难如所愿,即使所得甚少,但仍不失幸福与快乐……你对此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要求:①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自拟题目,内容紧扣材料,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B【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A.慕名而至:仰慕名声而来,与“到来”表意重复。B.失之交臂: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使用正确。C.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褒贬误用。D.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适用对象错误。故答案为B。2、B【答案解析】

A.“书名号”应改为“引号”;C.应去掉“等”或“省略号”;D.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故选B。3、A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9页。【答案解析】

“大意失荆州”的三国名将“关羽”。故选A。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9页。4、A【答案解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议论的中心。中心是“孝道”。可以采用排除法。④从远古时代的……,下一句显然是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就是遵循从古到今的逻辑顺序,前后语义递进关联,应为④②,只有A满足。5、B【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一般来说,语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间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②时间关系:从早到晚,从过去到现在等。③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④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⑤思维规律:由一般到个别,由个别到一般,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等。先要准确的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示例:大家好!端午食粽是民俗文化,我们要了解并传承。包粽子并不难,先将两张粽叶叠加,做成漏斗形;漏斗中放少量糯米后放辅料(肉或豆),再加糯米至漏斗口;然后将粽叶多余部分向中心折叠,使粽叶裹紧;最后用棉线缠紧系牢,粽子就包好了。谢谢聆听。【答案解析】

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包粽子的方法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要点。特别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说明顺序要清晰,一个是包粽子的顺序要写清楚。7、(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濯清涟而不妖。(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濯,庇。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0页。8、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令我感动。在他被迫独自待在荒岛上的二十几年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可是他从未屈服,始终想办法克服,直至最后获救。他身处困境时始终秉承的智慧、勇气、毅力深深打动了我,给我以激励。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0页。【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把握。根据平时的识记积累,从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自选角度,谈名著带给自己的感受或体验即可。首先从所给名著中任选一部,从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中任选一方面做简要概述。如从《海底两万里》的人物形象方面来谈。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在南极缺氧的时候,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的思考或启示。尼摩船长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深深地感动了我,给我以激励。二、阅读9、1.D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虽鬓已微霜,但仍豪情满怀,欲杀敌卫国的英雄形象。【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内容是由实而虚。所以“本词内容由虚入实”说法不正确。2.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人物。联系词中的“聊发少年狂”“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可知这首词刻画了词人虽鬓已微霜,但老当益壮,欲杀敌卫国的英雄形象。10、1.(1)借(2)等待(3)于是(就)(4)曾经2.B3.(1)抄写完,跑着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时间。(2)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4.【甲】文: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乙】文:如是者凡更三师。(凡更三师)5.可围绕“珍惜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发奋读书”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解析】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1页。1.测试卷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遂”是“于是,就”;“假”是古今异义词,“借”的意思。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1页。2.测试卷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测试卷,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的意思是:人们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端正地坐在树下神情自若。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故答案为B。3.测试卷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毕(完成)、走(跑)、逾(超过)”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无主(没有主人)、吾(我)、乎(吗)”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答。两则短文的主人公宋濂和许衡两个人,在访求名师方面都很艰难,【甲】文中的宋濂是“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而【乙】文中的许衡则是“如是者凡更三师”。据此可填写作答。5.测试卷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可围绕着“勤奋刻苦、珍惜机会、提升素养”等方面来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2页。【乙】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文章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那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书。曾经跟随一个占卜的人到他家去,见那人家有为《尚书》旧注所作的阐释,于是就请求住在他家里,用手抄好后才回家。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得到王辅嗣对《易经》的解说。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2页。曾经在酷暑天经过河阳,人们口渴极了,路边有梨树,大家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端正地坐在树下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他说:“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却去拿,这是不对的。”那人说:“世道这么乱,这些梨树早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11、1.喜悦(欢喜、高兴、陶醉)失望(遗憾)陌生(疏离)感伤(哀伤、忧伤)2.①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中心主旨,对美好时光流逝和母亲老去的哀伤;②合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合欢象征了母亲;④“合欢”与文章“忧伤”的基调形成反差,婉转地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悲伤。⑤内涵丰富、耐人寻味。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合欢花香以人的姿态神气,生动形象地写出羊城街头的合欢花香给人以傲慢感(疏离感,不够亲切),表现了“我”在异乡城市的格格不入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4.这段写了母亲在合欢花下美好年轻的场景,是作者想象(幻想)的;与前文母亲年轻时在合欢树下的场景相照应,与现实中母亲生病躺在床上形成对比,突出地表现了母亲的衰老以及“我”的哀伤。5.D【答案解析】1.考查对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时,看到盛开的合欢花,“我”雀跃而出,心生欢喜;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可知人物情感是“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此时的合欢花是让“我”感到陌生;“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可知此时“我”的情感是“伤感”的。2.考查文章标题的好处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采取先分析题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文本分析题目的深层含义,然后分析此题目对作品的作用。“合欢树”是我最早的人生记忆,以“合欢”为线索,串起文章的内容,表达对童年忧伤的美好回忆;将合欢与母亲连在一起,合欢是母爱的象征,永远珍藏怀念。“合欢”内涵丰富,在仓促茫然的青年时代,我漂泊外乡,合欢是亲情的温馨慰藉和故乡的思念。如今人到中年,而母亲老病,对母爱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表达了深深的眷恋。文末“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是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3页。3.考查对具有表现力词语的品析。加点的两个词语“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姿态,这里用来形容羊城街头的合欢花香给人疏离感,不够亲切,表现了“我”对故乡深切的怀念。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3页。4.此段是作者的想象虚写,“我”人到中年,而母亲老病在床,表现了对母爱的眷恋与回忆。然后从结构上分析作用:呼应前文“母亲年轻时在合欢树下”,从内容上分析作用:丰富了母亲的形象,突出了主题,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烘托了“我”的哀伤的情感。5.D.我们有时候孤独地在这个世界寻找着另一个自己,寻找相似的经历,寻找生命的知音。在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答案点睛】散文中的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12、1.读书须有“见”或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2.不能。第③段阐述了读书要有主见,第④段阐述读书要有“灼见”,两段内容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互换位置。3.首先提出读书亦须有“灼见”的观点,接着举对“开卷有益”提出质疑的事例论证本段观点,最后总结读书须有“灼见”“的意义。4.举例论证方法。举了蔡邕预见到《论衡》的力量并将其传播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得有“预见“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答案解析】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2.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严密,文段之间讲究逻辑性,先看这两个段落与前面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关系,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关系,比如从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答。第③段论述读书得有“主见”。第④段论述读书亦须有“灼见”,先有“主见”再有“灼见”,“亦”的“也”的意思,表明两句之间是递进关系,故而不能调换。3.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第④段首先提出“④读书亦须有‘灼见’。”的分论点,接着阐述含义;然后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出读书须有“灼见”“的意义。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4页。4.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第⑤段举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的例子,运用举例论证,结合文段内容,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此段的分论点:读书得有“预见”,增强了说服力。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4页。13、1.①huìzhànmòrǒng②惊心动魄③恬溅亢崖2.示例:热烈的舞姿。巨大的力量。沉重的鼓声。强烈的震撼力3.(1)说明安塞腰鼓的豪放雄奇有其地域原因。(2)反衬黄土高原才能产生这样的艺术4.CD【答案解析】1.测试卷分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本题作答要注意多音字“颤”和易错字音“冗”的读音。(2)“惊心动魄”的意思是: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震动很大。(3)解答这道题,要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舔静-恬静;飞贱-飞溅;吭奋-亢奋;山涯-山崖。2.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本题作答结合文本中的相关文字来概括作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热烈奔放的舞姿;“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巨大的力量;“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沉重的鼓声;“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强大的震撼力。据此分析作答。3.测试卷分析:(1)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作者描写黄土高原的厚土,衬托安塞腰鼓的豪放雄奇的特点,也提示了安塞腰鼓拥有地域特点。(2)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作者写“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将“黄土高原的雄浑壮阔”与“多水的江南的柔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安塞腰鼓的豪放雄奇,揭示了黄土高原才能孕育这样的艺术。据此理解作答。4.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项,“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意即观众在欣赏安塞腰鼓艺术时专心致志,还谈不上净化人的灵魂。D项,从文章内容看,“这个新生命就是中国的现代化”的说法脱离了文本内容,属于牵强附会,过度拔高。据此,答案为CD。三、语言表述14、淮海路上四十个“绿色警示牌”提醒市民爱护绿化成果。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5页。【答案解析】

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如可提取“园林部门在已绿化完毕的淮海路分车带绿岛内设置了40个‘绿色警示牌’”压缩整理即可。2023学年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5页。四、写作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