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保护规划_第1页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_第2页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_第3页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_第4页
乡镇环境保护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XX乡地处XX县东南部,全镇国土面积386.61km?,仅占全县总面积的4.3%,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XX“南大门”之称。为了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和XX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XX市委、政府提出了“全力推进生态XX、和谐XX、妙曼XX建设”,XX县围绕建设“世界拉祜文化中心”和“绿色经济通道”两大目标,实施“改革开放活县、绿色经济强县、科教人才兴县、拉祜文化名县、和谐社会建县”五大战略,打基础兴产业、推改革扩开放、XX生促和谐、强保护建生态,切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XX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思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XX乡党委、政府围绕“打造一个旅游精品小镇,建设一个旅游度假区,开发一个全景式景区,发展一个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思路,突出抓有机产业、旅游文化产业。《XX县XX乡环境保护规划》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镇为主题,以促进XX乡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创建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资源、人口四者之间的关系,经过努力,力争2015年前80%的行政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及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并验收,力求2017年前将XX乡建设成社会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以及人民生活富裕的乡镇,并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XX县XX乡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反复征求地方政府和专家意见,得到了市、县环保局的指导,XX乡各部门为《XX县XX乡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规划编制组2012年10月目录1.总论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2.1法律法规 21.2.2主要标准 21.2.3主要规范 21.2.4相关文件、资料 3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31.3.1指导思想 31.3.2规划原则 31.4规划范围与时限 41.4.1规划范围 41.4.2规划时限 41.5规划目标 41.6规划重点 51.7技术路线 52.规划区概况 72.1自然环境特征 72.1.1地理位置 72.1.2地形地貌 72.1.3气候 72.1.4水系河流 72.1.5土壤 82.2社会经济概况 82.2.1行政区划及人口 82.2.2国民经济 92.2.3文教卫生状况 92.3相关规划要点 9I3.现状调查与分析 123.1生态环境现状 123.1.1土地资源 123.1.2森林资源 123.1.3水资源 133.1.4矿产资源 133.2环境质量现状 133.2.1水环境质量 133.2.2大气环境质量 143.2.3声环境质量 143.3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三废”排放情况 143.3.1主要污染源分布 143.3.2废水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 153.3.3废气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 173.3.4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173.4基础条件现状 193.4.1环境保护相关设施 193.4.2考核指标及指标体系差距性分析 193.5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 284.规划目标 294.1总体目标 294.2阶段目标 295.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345.1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45.1.1人口发展趋势 345.1.2经济发展趋势 345.2环境影响趋势 355.2.1水环境影响趋势 355.2.2大气环境影响趋势 38II5.2.3声环境影响趋势 385.2.4固体废弃物影响趋势 396.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406.1生态功能区划 406.1.1区划目的 406.1.2区划原则 406.1.3区划结果 416.2环境功能区划 426.2.1水环境功能区划 426.2.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426.2.3声环境功能区划 427.规划方案 437.1水环境综合整治 437.1.1水环境目标和指标 437.1.2规划思路 447.1.3重点建设内容 447.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467.2.1大气环境目标与指标 467.2.2规划思路 477.2.3重点建设内容 477.2.4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477.3声环境综合整治 487.3.1声环境目标与指标 487.3.2声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487.4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 497.4.1固废防治目标与指标 497.4.2规划思路 507.4.3重点建设内容 507.5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51III7.5.1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与指标...............................................................527.5.2规划思路...............................................................................................527.5.3重点建设内容.......................................................................................538重点规划工程内容...................................................................................................568.1规划资金预算分析.........................................................................................568.2重点规划项目及工作安排.............................................................................569可达性分析...............................................................................................................609.1经济承受能力分析.........................................................................................609.2技术可达性分析.............................................................................................609.3环境可达性分析.............................................................................................6010.实施计划及保障措施.............................................................................................6210.1实施计划.......................................................................................................6210.2保障措施.......................................................................................................6510.2.1组织保障.............................................................................................6510.2政策保障................................................................................................6510.3社会保障................................................................................................6510.4资金保障................................................................................................6610.5监督管理保障........................................................................................676811.1经济效益.......................................................................................................6811.2生态效益.......................................................................................................6811.3社会效益.......................................................................................................68IV附图:附图1XX乡区域位置图附图2XX乡行政区划图附图3XX乡卫星影像图附图4XX乡地形地貌图附图5XX乡坡度图附图6XX乡生态功能区划示意图附件7XX乡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8XX乡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图附件9XX乡声环境功能区划图V1.总论1.1项目由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建设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XX市正在创建生态市,生态市的建设要求80%县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县”,为响应XX市生态市建设,XX县正在组织编制《XX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其中,生态县建设要求80%的乡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XX县XX乡地处XX县东南部,距XX县城45km,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XX乡民风淳朴,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被称为“茶文化历史博物馆”的景迈芒景古茶资源2.8万亩,乡内蕴含着铁矿21亿吨,森林覆盖率为74%。为保证XX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引导、推进XX乡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区域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因此,XX乡积极创建生态乡镇,着实提高XX乡生态文明水平。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号和《XX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修订)》(云环发[2012]98号)要求,在XX市环保局和XX县环保局的帮助和指导下,XX乡人民政府成立了生态乡镇创建领导小组,并组织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场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调研、收集和核实了相关资料,编制完成《XX县XX乡环境保护规划》供XX乡人民政府报县人大、县政府后批准实施。1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3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2008.1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4施行);(11)《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7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12施行);(13)《XX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6施行)。1.2.2主要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2.3主要规范(1)《XX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6);(2)《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发[1998]36号;(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规划》(GB/T15190-94);(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5)《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环发[2002]82号;2(6)《XX省生态乡镇建设验收暂行规定》(云环然发[2003]543号);(7)《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号;(8)《XX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修订)》(云环发[2012]98号)。1.2.4相关文件、资料《XX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报批稿);《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3)《XX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XX乡总体规划》(2012-2030年);)XX乡年报、工作总结、十二五发展目标及相关资料。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1.3.1指导思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根据XX乡的生态环境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乡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乡镇生态环境质量,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1.3.2规划原则(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小城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2)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3体化。(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建制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要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后代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4)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5)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注意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6)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7)三同时原则: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1.4规划范围与时限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付腊、芒云、景迈、芒景、旱谷坪等5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规划总面积386.61km?。包括区域内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1.4.2规划时限根据XX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期限,XX乡环境规划期共9年,即2012-2020年。为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规划期分为2个部分,具体如下:基准年:2011年;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1.5规划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XX乡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镇实现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物质4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规划,使XX乡近期(2012-2015年)达到云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要求,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并获得“XX省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中远期(2016-2020年)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要求,申报并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1.6规划重点在深入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XX乡生态环境规划的重点。(1)结合XX乡的社会经济水平对XX乡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2)以XX乡现状为基础,在XX乡经济发展基础上预测XX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规划期内经济增长引起的“三废”发生量、排放量及其环境影响。(3)结合生态乡镇中的基本条件和考核指标,对XX乡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提出各指标的规划目标值,并重点对其未达标项提出可行性措施并制定规划目标。(4)结合XX乡特点,对XX乡进行环境功能分区,并制定环境保护目标。(5)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农村环境保护方案。(6)根据XX乡环境质量现状及预计情况,制定大气、水、声污染等综合污染整治规划。(7)结合XX乡的整体规划目标,制定环境规划重点项目。1.7技术路线XX乡生态建设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如下图1-1所示。5资料整理与现场调查自然资源现状调查 社会经济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建设目标及指标体系生态环境功能定位水环境综合防治 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综合防治重点规划项目可达性分析保障措施规划效益分析相关部门审批、修改县人大、县政府批准实施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固废综合防治 生态保护与建设图1-1XX乡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62.规划区概况2.1自然环境特征2.1.1地理位置XX乡地处XX县东南部,距XX县城45km,国道214线纵贯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发展河乡接壤,南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乡毗邻,西连糯福乡,北与酒井乡交界,素有XX“南大门”之称。XX乡区域位置图见附图1。2.1.2地形地貌XX乡属半山区,地势平缓,土质肥沃。南朗河以西的景迈、芒景两村属山区,南朗河以东的芒云、旱谷坪和付腊三村地势较为平缓,属山区半坝区。乡内最高海拔1781米,最低海拔600余米。主要的山有:北部的孔明山,海拔1466米;东部的马拉山和付腊后山,海拔分别为1761米和1781米,其中付腊后山村为境内最高山,南部黑龙地海拔1610米;西部广勐根,海拔1589米。XX乡卫星影像图见附图3;XX乡地形地貌图见附图4;XX乡坡度图见附图5。2.1.3气候XX乡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属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芒果、龙眼、橡胶、茶叶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2.1.4水系河流XX乡所在区域地表水属于XX江水系范围,辖区内较大河流是南朗河,均为XX江右岸一级支流。辖区内主要河流概况见下表:表2-1XX乡辖区内主要河流概况河流名称径流面积境内河长多年平均径级别位置(km2)(km)流量(m³)7

XX江右岸一由XX乡西北方沿景迈南朗河130053.0——级支流;XX和芒景村边界流入勐海乡主要河流。县,由XX乡南面流出。XX乡乡域内主要河流是南朗河,除南朗河外还有南往河、付腊河、南门河、勐垒河、芒青河、南雄河等。其中南门河由北至南贯穿全境。2.1.5土壤根据最近一次土壤普查结果,依据成土因素、形成过程和土壤的属性特征,并按照国家和XX省有关土壤归类标准,XX乡土壤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6个土类和16个亚类、32个土属、47个土种。由于县内气候多样、海拔差异较大,故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在6个土类中,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棕壤4类属地带性土壤,由低向高海拔一次排序,紫色土和水稻土属非地带性土壤(地域性土壤),十一多种作物、林木、果类和竹类生长繁殖。2.2社会经济概况2.2.1行政区划及人口XX乡全乡辖付腊村、芒云村、景迈村、芒景村、旱谷坪村等5个行政村,51个自然寨,62个村民小组。2011年,XX乡全乡4806户,17133人,其中,农业户口4227户,15827人;非农户口579户,1304人。全乡主要以哈尼族、拉祜族、傣族、布朗族为主,还有少量的佤族、彝族、回族、白族、壮族、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13673人,占总人口的78.5%,其中哈尼族人口5840人,主要集中在旱谷坪、芒云;拉祜族人口1727人,主要集中在付腊村;傣族2670人,主要集中在景迈村;布朗族2584人,主要集中在芒景村。规划区人口情况见表2-2所示。表2-2规划区人口及行政区划情况序号行政村户数(户)人口(人)国土面积(km2)与乡政府距离(km)1旱谷坪980.62付腊村714233527.17103芒云村635222350.40108

4景迈村983373378.07205芒景村894340699.9529合计480617133386.61——XX乡行政区划图见附图2。2.2.2国民经济2011年,XX乡工业生产总值58.4万元,固定资产960.1万元,财政总收入1121.9万元,本级财政收入为125.7万元。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505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2.2.3文教卫生状况2011年,XX乡有学校7所,在校学生1982人,有教职工13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2%。XX乡建成区有有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5所,医疗卫生设备齐全。2.3相关规划要点1、《XX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XX生态市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是:通过扎实有效的生态市建设,使全市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更合理,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以环境友好、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乡人居环境;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传统民族生态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得以弘扬,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机制、资金投入、人才、科技支撑等生态市建设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基本实现市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建成一批生态产业示范基地,为绿色经济综合试验示范区提供支撑。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建设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绿色经济壮大、人居环境优美、城乡优化发展、生态意识浓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生态XX、和谐XX、妙曼XX”,把“XX生态市”打造成一张响亮名牌。(1)近期(2011年~2015年)9生态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市域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进一步协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农业生态化、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得到有力提升;城市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以森林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合理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制度基本建立健全,生态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各项指标全面进步,近75%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指标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到2015年,力争思茅区、景谷县、宁洱县、镇沅县、景东县5个县(区)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2)中远期(2016年~2020年)攻克生态市创建瓶颈,市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的态势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深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速,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继续深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域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边境县和内地县的差距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得到体现。各项生态市建设指标全面实现。力争思茅区、景谷县、宁洱县、镇沅县、景东县5个县(区)率先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市80%的县(区)(8个)基本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标准,思茅区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XX市基本达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要求。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①到2015年,基本实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格局,产业优势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33.4∶30.5∶36.1调整为28:34:38。②环境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0万亩。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乡镇一级基本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汽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③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规划实施各种工程造林120万亩,其中:特色经济林3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50万亩,其它工程造林40万亩,林下资源开发3万亩,积极争取实施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项目,实现林业总产值4.7亿元。10④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4.5亿元,年均增长13%。⑤坚定不移地强化“工业强县”理念,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积极发展新型建材、船舶制造等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2%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5亿元,年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7.2%提高到21.7%左右。3、XX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134万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56元,年均增长8%;乡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84万元,年均增长10%;粮食总产量达573万公斤,年均增长3%;农民人均有粮达326公斤,年均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113.现状调查与分析3.1生态环境现状3.1.1土地资源勐朗镇总国土面积386.61km?。2011年末,XX乡建成区面积约1.0km?,林业用地34.81km?,有耕地面积30694亩,水田9268亩,旱地21426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6938亩,粮豆面积28156亩,粮豆产量529.7万公斤,水稻种植面积8612亩,其中,杂交水稻8329亩;玉米种植面积16460亩,其中杂交玉米2945亩。现有茶园面积75756亩,年内茶叶总产量2289吨,茶叶出售量2260吨。甘蔗5348亩,产量12800吨,橡胶12765亩。规划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见表3-1所示。表3-1XX乡2011年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序行政村耕地面积(亩)农业经济作物(亩)号水田旱地咖啡香蕉橡胶茶1付腊11752505230320968.534302芒云9433197466——43054733景迈26112838————2100160004芒景22723951————6373229445旱谷坪22678935169——289410887.9合计92682142686532012765.558734.93.1.2森林资源XX乡辖区面积386.61km?,国有林32.16km?。现有林地面积305.55km?,其中:国有林地37.28km?,集体林地213.78km?,其它林地19.61km?,个人林地34.81km?,森林覆盖率为74%。XX乡除森林资源外,有茶园面积76125亩,其中古茶面积2.8万亩,古茶可供采摘面积16173亩,2011年茶叶产量2289吨。123.1.3水资源根据《XX县水利综合规划1997~2020年》,XX乡所属县XX县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63.98亿m3,每平方公里产水72.65万m3,人均水量14021m3。全县年平均降水总量约135亿m3,地表水总径流量62.5亿m3;地下水储量19.7亿m3,平均每平方公里93.3万m3;水能除XX江外,全县大小河流水能蕴藏量25.5万kw,可开发利用18.4万kw,目前全县水能开发利用率仅占可开发量的4.5%,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XX乡过境主要河流为南朗河,南朗河径流面积为1300km²,境内河长53km左右。此外,还有南往河、付腊河、南门河、勐垒河、芒青河、南雄河等。其中南门河由北至南贯穿全境。除境内河流外,XX乡建成畜水135万m3的糯干水库和完成10个抗旱应急水窖,可蓄水210m3。3.1.4矿产资源XX乡矿产资源丰富。乡内有铁、石灰石、煤、锰等矿产资源,其中铁矿储量达19.9亿吨,占XX省铁矿资源的51.68%,主要分布在乡政府机关驻地5km²范围内,正待开发。3.2环境质量现状3.2.1水环境质量(1)主要地表水水质XX乡主要过境河流为南朗河,南朗河发源于拉巴乡孔明山北麓,从勐朗镇流经酒井乡到XX乡,酒井乡建成区离南朗河10km,因缺乏南朗河XX乡段监测数据,在此引用2012年XXXX洪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XX县环境监测站对南朗河三级电站水质监测报告,其中《南朗河三级电站水质现状》(澜环监字【2012】第15号)监测的二级电站坝址断面在XX乡境内。具体检测结果见表3-2所示。表3-2南朗河二级电站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序项目监测结果Ⅲ类标达标情况号3月24日3月25日3月26日平均值准值1pH(无量纲)8.128.328.258.236-9达标13

2ss(mg/L)35413537.00————3CODcr(mg/L)<5<5<5<5≤20达标4溶解氧(mg/L)7.507.587.667.58≥5达标5BOD5(mg/L)0.581.061.521.05≤4达标6氨氮(mg/L)0.0510.0430.0510.05≤1.0达标7总氮(mg/L)0.190.260.140.20≤1.0达标8总磷(mg/L)0.0310.0380.0410.04≤0.2达标9石油类<0.05<0.05<0.05<0.05≤0.05达标(mg/L)10粪大肠菌群2200170022002033.33≤10000达标(个/L)由监测数据显示,南朗河XX乡段水质能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标准。(2)集中式饮用水水质2011年,XX乡建成区主要饮用水来源于芒云村,芒云村水质良好,达到饮用水标准。同时,通过现场查看,水源地水质较好。3.2.2大气环境质量目前,XX乡没有空气环境方面的监测数据。因镇内没有工业企业,国土面积较广,达到386.61km?;森林覆盖率达到74%,森林覆盖面积较广;而人口只有15827人,地广人稀,同时XX乡清洁能源使用户数较多。所以XX乡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3.2.3声环境质量目前,XX乡没有对声环境进行监测,缺少声环境方面的数据。XX乡没有工业,没有较大的噪声来源,主要噪声来源于居民生活噪声和汽车噪声,其声环境质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要求。3.3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三废”排放情况3.3.1主要污染源分布根据现状调查,XX乡内无工业,区域内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因此,XX乡14无重点工业污染源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源。3.3.2废水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经调查XX乡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化肥流失和畜禽粪便污染。(1)生活污水根据调查,XX乡生活污水来源于建成区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目前,我国城乡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生活用水量差异较大。根据《XX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M3168-2006)中用水定额取值规定以及现场调查,规划区中建成区供水方式为集中式供水,农村地区均为分散式供水。结合规划区实际用水情况,城镇人均用水定额取100L/人昫,农村人均用水定额取60L/人昫,污水排放量按用水定额的80%计;根据“生活源产排污系数(修订版)”(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要产物系数取值COD:21g/人昫、TN:2.76g/人昫、TP:0.41g/人昫、NH3-N:1.98g/人昫。则XX乡2011年生活用水及污染负荷排放情况见表3-3。表3-3XX乡2011年生活污染物排放情况行政村人口综合用水量污水产生量排放量(t/a)备注(人)(万m?a)(万m?a)CODTN氨氮TP旱谷坪543619.815.941.75.53.50.8建成区付腊23355.14.117.92.41.50.3农村芒云22234.93.917.02.21.40.3农村景迈37338.26.528.63.82.40.6农村芒景34067.56.026.13.42.20.5农村合计1713345.536.4131.317.311.12.6——(3)化肥流失随着XX乡农作物种植强度和复种指数的增强,XX乡化肥使用量和流失污染量呈逐步上升趋势;由于降水过于集中,土壤中化肥饱和度的提高等因素,化肥随农田径流和地下渗流的流失量将会逐年增加,成为地表或地下水氮、磷、钾污染的最主要来源。虽然近几年XX乡对水土流失、化肥流失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但化肥流失的负荷量任然有一定比率。根据现场调查和XX乡统计年鉴可15知,2011年XX乡化肥使用量(折纯)为572t。其中氮肥为442t,磷肥为80t,钾肥为0t,复合肥为50t(氮:磷:钾,10:7:8)。类比同类资料,氮肥的利用率约40%,土壤固定约50%,淋溶流失1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为20%左右,土壤固定75%,淋溶流失5%;钾肥利用率为35%,土壤固定率为50%,淋溶流失15%;复合肥淋溶流失15%。XX乡2011年氮、磷、钾肥使用量和流失污染负荷如表3-4和3-5所示:表3-4XX乡2011年化肥使用情况单位:t行政村氮肥(折纯)磷肥(折纯)钾肥(折纯)复合肥(折纯)旱谷坪161.329.2018.2付腊53.09.606.0芒云59.610.806.7景迈78.514.208.9芒景89.616.2010.1合计442.080.0050.0表3-5XX乡2011年氮、磷、钾流失污染负荷单位:t行政村氮流失量(折纯)磷流失量(折纯)钾流失量(折纯)氮肥复合肥磷肥复合肥钾肥复合肥旱谷坪16.11.11.50.800.9付腊5.30.40.50.300.3芒云6.00.40.50.300.3景迈7.80.50.70.400.4芒景9.00.60.80.400.5合计47.26.22.4(4)畜禽粪便污染根据XX乡2011年统计年鉴可知,XX乡年末生猪存栏12190头,大牲畜存栏1986头,家禽常年存栏量为35966只。按照流域内畜禽存栏数,采用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计算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排放量,畜禽粪便污染负荷=畜禽数量×相应排污当量,取粪便有效利用率85%,而15%经过雨水淋溶或丢弃到水域中形成污染。根据区域畜禽养殖状况,污染排放系数见表3-6,污染排放量见表3-7。16表3-6农村畜禽单位污染负荷系数名称产量N含量P含量CODcrBOD5TSSTNTP系数系数系数(g/p.d)(g/p.d)(g/p.d)(g/p.d)(g/p.d)大牲畜13.31166542642685.117.3猪1.8119057.657.611.52.3羊0.9114528.828.85.81.2家禽0.042.5221.31.30.640.1表3-7规划区畜禽养殖粪便污染负荷排放量名称数量CODcrBOD5TNTPSS(t/a)(t/a)(t/a)(t/a)(t/a)大牲畜1986482.1308.8308.861.712.5猪12190400.4256.3256.351.210.2家禽3596626.317.117.18.41.3产生量合计——908.8582.2582.2121.324排放量合计——136.3287.3387.3318.1953.63.3.3废气污染源产生及排放情况XX乡目前没有较大工业,XX乡废气主要来自生活废气和汽车尾气。惠民乡区域内使用清洁能源比率为49%,因此生活废气产生量较少。同时,XX乡城市相对欠发达,汽车使用量较低,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小。3.3.4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根据现场调查,XX乡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农业固废和畜禽粪便。(1)生活垃圾2011年,XX乡全乡17133人,其中,农业人口15827人;非农业人口1304人。因为存在地区差异,建成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0.8kg/d计算,农村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0.5kg/d计算。则XX乡2011年生活垃圾产生情况见表3-8所示。表3-8XX乡2011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序号行政村人口(人)垃圾产生量(t/a)备注1旱谷坪54361587.3建成区2付腊2335426.1农村3芒云2223405.7农村17

4景迈3733681.3农村5芒景3406621.6农村合计171333722.0——(3)农业固废根据现场调查,XX乡农业生产主要固废为农作物秸秆和农膜。农作物秸秆主要来自甘蔗、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蔬菜等的种植。XX乡秸杆综合利用方式过腹还田、堆肥、氨化等。2011年,XX乡农作物秸杆产生量为18325t,综合利用率达93%。表3-92011年XX乡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和综合利用情况单位:t/a行政村农田面积产生量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排放量率(%)旱谷坪3680219721139684付腊41402472229993173芒云54493253292590328景迈62233715350594210芒景112026688620093488合计306941832517042931283除农作物秸秆外,根据XX县统计年鉴得知,XX乡2011年农膜使用量为1t。农膜使用量较小,且农膜大部分收集后由专门机构收购,对环境影响较小。(4)畜禽粪便根据XX乡2011年统计年鉴可知,XX乡年末生猪存栏12190头,大牲畜存栏1986头,家禽常年存栏量为35966只。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表A.2的畜禽粪便排放情况,其中山羊的排放量按照1/3头猪计算。则2011年XX乡粪便排放情况如下表3-10所示。表3-10XX乡2011年畜禽粪便产生情况表种类猪(头)牛(头)禽(只)合计项目数量12190198635966——排便系数(kg/a.头)398.007300.0025.20——排粪便总量(万t)0.491.450.092.03由上表可知,2011年XX乡全镇人畜粪便发生量为2.03万t,人畜粪便经发酵处理基本还田,大量用于蔬菜、粮食生产。183.4基础条件现状3.4.1环境保护相关设施给水:XX乡建成区目前水源来自芒云村,建成区有完善的自来水管网。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芒云村水源地已经无法满足建成区用水需求。排水及污水处理:XX乡目前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式排水,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出。生活粪便通过旱厕收集后综合利用于农业施肥,其它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排水系统;XX乡农村地区目前污水处理仅以现有沼气池、化粪池等收集处理,其他居民生活粪便通过旱厕收集后综合利用于农业施肥,其它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交通:XX乡交通主要以214国道为主,214国道横穿建成区,各行政村目前全部通路。垃圾处理:XX乡内设有1个垃圾中转站,配备有环卫工人和垃圾运输机动车。每个小区、单位都放有垃圾桶,环卫人员每日收集,收集后运往中转站,经压缩后装车送往填埋场。农村居民每个村也建设有垃圾池,在农村也偶有垃圾焚烧及乱弃的现象。农田水利:全乡现有大小水沟419条,1公里以上的84条,畜水135万立方的糯干水库建设,计划投资2596万元,已经完成开始蓄水。预算投资389.78万元的XX大沟(水景观引水工程)建设,已经完成验收交付使用。水景观水塘整治正在施工建设。投资35万元的糯干老寨景观供水工程正在抓紧施工;投资近40万元的翁基村给水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投资近50万元的翁基污水工程正在做开工准备;投资21万元完成翁基水池建设。正在建设芒云村怕那养新、老寨、芒云新寨、旱谷坪村帮介、南雄老寨、新寨、芒哑7个村民小组的国债人饮工程,完成付腊大寨人饮主管架设工程和200立方蓄水池建设,完成投资24万元;完成半坡小农水人饮工程;完成10个抗旱应急水窖,可蓄水210立方。3.4.2考核指标及指标体系差距性分析根据XX乡实际情况和《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号、《XX省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申报及管理规定(修订)》(云环19发[2012]98号)和本规划目标的要求,在规划近期主要是实现XX省省级生态乡镇;中远期主要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目标。具体分析如表3-19和3-20所示。表3-19国家级生态乡镇基本条件差距分析序内容达标情况难易号程度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已达标。2012年成立以乡1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易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每年组织召开会议。应的工作制度。达到本省(区、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未达标。无生态村被命名为州(市)级以上生态村;建设指标一年以上,80%以上行政村被命名为州难目前还没达到XX省生态2(市)级以上生态村。乡镇要求。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人大《XX县XX乡环境保护易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规划》正在编制中。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3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已达标。易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乡镇(街道)所在地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4环境状况良好。辖区环境无“脏、乱、差”现象,未达标。难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已达标。镇域内对环境满5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一般意率大于95%。≥95%。20表3-20生态乡镇考核指标及差距性分析国家级2011不达标程度类序省级指指标指标名称年(现达标情况及差距分析别号标要求国家西部状)省级级集中式饮用水省级源水质达标率100100100————已达标根据当地防疫站监测,XX乡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1国家(%)级环农村饮用水卫≥951009416易达标XX乡处在半山区,国土面积386.61km?,农村居民居住较分散,此部生合格率(%)分居民难以实现集中式供水。境地表水环境质根据监测结果,XX乡主要地表水南朗河水质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质达到环达到环————已达标量达到量境规划境功区(GB3838-2002)的Ⅲ类水体标准。2环境或环境或环境XX乡无污染性企业,经过分析,XX乡环境空气能达到《环境空气质空气环境质量功区————已达标功能区规划要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要求求————已达标经现场调查和XX乡情况分析,XX乡声环境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要求。建成区生活污XX乡建成区目前还未建成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的设施,XX乡资金薄≥70≥70363434难达标弱,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难以实现。但是XX乡大力发展旅游业,水处理率(%)环3大力兴建公厕、小镇污水管网、街道管网改造,有待实现。开展生活污水XX乡现状与考核指标差距较大,但是XX乡目前正在规划实施农村综境处理的行政村≥40≥50202030可达标污合整治项目,项目完成施工验收,此项指标即可达标。比例(%)染开展生活垃圾省级易防资源化利用的达标治≥55≥70401530XX乡刚刚完成垃圾填埋场项目,下一步目标即使提高乡域内垃圾资源4行政村比例国家级化利用的比率,此项指标耗资小,实施易,容易达标。(%)难达标建成区生活垃≥75≥9577-18易达标21圾无害化处理率(%)重点工业污染5源达标排放率100100无————————(%)饮食业油烟达不考6标排放率(%)≥60≥95——————核XX乡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并非是涉农街道和以旅游为特色的乡镇。因**此,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和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这2项不规模化畜禽养考核。7殖场粪便综合≥7585无——————利用率(%)8农作物秸秆综≥80≥9593-(已2达易达标XX乡农作物秸秆大量用于过腹还田、堆肥等。合利用率(%)标)9农村卫生厕所≥80≥95651530易达标XX乡正在实施农村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会让此指标较易实现。普及率(%)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300<25093.17————已达标10斤/公顷.年)已达标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3.7<3.02.1————已达标公顷.年)生使用清洁能源省级已态达标XX乡全部通电,近年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使用比率不断11的居民户数比≥40≥5049——1保国家级增长。例(%)护易达标与12人均公共绿地≥10≥1212.0————已达标——建面积(m?人)设13主要道路绿化≥75≥9568727易达标XX乡各行政村道路对绿化硬化正在逐步实施,道路硬化绿化耗资较普及率(%)大,工程周期长,但是,XX乡芒景、景迈均涉及古村落建设,易达标。22森林覆盖率-(已(%,高寒区或综合综合1474达2.92易达标XX乡地广人稀,森林覆盖情况较好。草原区考核林≥43.5≥54.6标)草覆盖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XX乡涉及景迈山柏联集团大面积有机茶种植基地以及古村落居民自15公害产品种植≥45≥6062————已达标种有机茶。(养殖)面积的比重(%)16环保村规民约有有有表3-21规划区项目达标情况及所占比例达标情况指标所占比例省级国家级省级国家级已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58%47%声环境质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药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使用强度、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用强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易达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32%37%例、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主要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道路绿化普及率、森林覆盖率、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森林覆盖率23难达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10%16%比例、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不考核指标: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24指标测算:根据XX县相关部门的统计和证明材料,以2011年为基准年,对XX县惠民乡环境保护规划建设指标情况分析如下: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2011年,XX乡建成区主要饮用水来源于芒云村,芒云村水质良好,达到饮用水标准。同时,通过现场查看,水源地水质较好。水质达标率为100%。XX乡辖区内农业总户数15827户,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农业户数户14877户。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4%。2、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1)地表水环境质量南朗河XX乡段缺乏监测数据,规划引用2012年XXXX洪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XX县环境监测站对南朗河三级电站水质监测报告,其中《南朗河三级电站水质现状》(澜环监字【2012】第15号)监测的二级电站坝址断面在惠民乡境内;南朗河水质达到《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体标准。(2)空气环境质量XX乡没有空气环境方面的监测数据。因镇内没有工业企业,森林覆盖面积较广,地广人稀,同时XX乡清洁能源使用户数较多。所以XX乡空气质量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XX乡没有对声环境进行监测,缺少声环境方面的数据。XX乡没有工业,没有较大的噪声来源,主要噪声来源于居民生活噪声和汽车噪声,其声环境质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要求。3、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2011年,XX乡建成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XX乡新修公厕和小镇污水管网建设,街道和居民区进行管网分排改造等工程。集镇区域污水处理率达36%。非建成区行政村生活污水主要通过自建沼气池处理,且受益农户达80%以上的行政村有1个。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为20%。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25勐朗镇建成区生活垃圾进入XX县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处置。建成区设垃圾收集设施,每个社区及村均有卫生保洁员,生活垃圾基本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至县城垃圾填埋。2011年清运垃圾2866吨,日清7.85吨/日,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77%。非建成区共有4个行政村,其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简易垃圾填埋场,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40%。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2011年,XX乡无重大工业企业。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根据国家生态乡镇建设考核指标要求,该指标经考核涉农街道。勐朗镇不属于涉农街道,故该指标不作考核。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XX乡2011年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故不进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考核。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2011年,XX乡耕地面积30694亩,农作物秸秆总产生量为18325吨,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为:秸秆还田、过腹还田17042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XX乡2011年底共有农户15827户,5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62个村(居)民小组,均配套建设2个公厕,另外,辖区内使用家庭水冲厕8500户,使用三位一体沼气厕所2120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5%。10、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2011年,XX乡作物播种总面积为92082亩,折合6138.8公顷,农用化肥使用量为572吨(已折纯),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93.17,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也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XX乡作物播种总面积为92082亩,折合6138.8公顷,农药使用量为12.9吨(已折纯),则农药施用强度为2.1。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也达26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2011年,XX乡居民户数为4806户,辖区内使用清洁能源总户数为2355户,具体统计数据如下:使用太阳能户数:503户,使用沼气池户数:340户,使用液化气能源户数:户,使用电能户数:1512户。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49%。达到省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要求。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11年,XX乡建成区有公共绿地48132平方米,XX乡常住人口4011人,人均公共绿地为12平方米/人。13、主要道路绿化率2011年,XX乡建成区主要街道有214国道、XX街道,全长16公里,主要道路两旁均栽种绿化行道树或者灌木。主要道路绿化率为68%。14、森林覆盖率XX县XX乡总国土面积386.61km2,国有林32.16km?。现有林地面积305.55km²,其中:国有林地37.28km²,集体林地213.78km²,其它林地19.61km²,个人林地34.81km?,森林覆盖率为74%。XX乡富腊在半山区,行政区占地面积27.17km2;旱谷坪、芒云、景迈、芒景等在山区,行政区占地面积359.44km2。依据省级、国家级森林覆盖率考核指标,按照权重法统计,XX乡省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59%,国家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73.7%。目前,勐朗镇森林覆盖率74%,经权重法统计已达省级、国家级指标。见表3-22。表3-22XX乡森林覆盖率省、国家权重统计值省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山区359.44/386.61*60%=56%山区359.44/386.61*75%=69.7%半山区34.81/386.61*35%=3%半山区34.81/386.61*45%=4%坝区——坝区——权重后勐朗镇森林覆盖率省级指标59%权重后勐朗镇森林覆盖率省级指标73.7%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2011年,XX乡农作物耕地面积为62亩,均为无公害产品及绿色产品(蔬27菜、农作物、经济作物)。16、环保村民公约各大政府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及管理,5个行政村及各个自然村都制定了环保村规民约,保护村落生态环境。3.5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XX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环境、人居、文化等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综观XX乡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XX乡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现陈列如下:1、随着XX乡农作物种植强度和复种指数的增强,XX乡化肥使用量和流失污染量呈逐步上升趋势;由于降水过于集中,土壤中化肥饱和度的提高等因素,化肥随农田径流和地下渗流的流失量将会逐年增加,成为地表或地下水氮、磷、钾污染的最主要来源。虽然近几年XX乡对水土流失、化肥流失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但化肥流失的负荷量任然有一定比率。2、XX乡建成区旱谷坪村2011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5.9万t,达到XX乡总生活污水排放的43.7%。目前却无较规范的集中处理设施,这对XX乡地表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负荷。3、XX乡农村地区垃圾收集、转运等设施还有所欠缺,导致局部区域出现脏乱差的现象。4、XX乡各行政村道路硬化绿化还有所欠缺,导致雨季交通不便,同时造成水土流失;旱季粉尘飞扬,造成大气环境污染。284.规划目标4.1总体目标通过扎实有效的XX乡生态文明建设,使全镇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镇域经济布局更合理,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城镇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人居环境;资源得到高效和持续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地区生态安全得到保障;XX乡生态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为XX县生态文明的建设做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规划使XX乡最终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要求,实现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4.2阶段目标通过规划,使XX乡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指标在近期(2012-2015年)达到XX省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要求,完成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并获得“XX省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中远期(2016-2020年)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标准要求,申报并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为乡域生态环境文明、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夯实基础。1、规划近期全面启动XX乡生态镇创建工作,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经济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优化,经济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努力缩小与发达城镇的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进一步提高;完善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要求范围内,城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普及和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观念与意识,社会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氛围;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防灾减灾能力增强;通过规划,到2015年总体达到XX省生态乡镇指标要求,并准备好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建设。XX省省级生态乡镇基本要求和考核指标详见表5-1和29表4-2。表4-1XX省省级生态乡镇基本条件一览表序内容2011年现状达标年号限建立了乡镇(街道)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乡镇(街道)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2011年成立了镇领导小1人为成员的乡镇(街道)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组。有关生态乡镇(街道)建设的工作会议。60%以上行政村被命名为州(市)级以上生态村。无生态村被命名为州(市)级以上生态村;2编制或修订了乡镇(街道)环境保护规划,并经2013年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一年以上。《XX县XX乡环境保护规划》正在编制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街道)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3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3年内未无——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乡镇(街道)所在地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XX乡农村地区垃圾处4环境状况良好。辖区环境无“脏、乱、差”现象,2013年理等设施还不齐全。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乡镇(街道)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群众对环境满意率大于5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95%的满意率≥95%。根据XX乡实际情况,XX乡并非是涉农街道和以旅游为特色的乡镇。因此,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对XX乡不考核。表4-2XX省省级生态乡镇规划考核指标一览表类别序指标名称指标要求2011年2015年完达标年限号现状成情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巩固——1(%)环境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94972013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或环2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要巩固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求要求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率≥703653——(%)3环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4020422014年境(%)污乡镇(街道)所在地生活垃圾集中收≥7577852013年染集处置率(%)4防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554077.82013年治比例(%)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无巩固——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60不考核不考核——30

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75无————(%)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09395——9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065842013年农村公共卫生厕所有不完善完善2013年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30093.17巩固——10顷.年)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3.72.1巩固——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4049巩固——12乡镇(街道)所在地人均公共绿地面≥1012.0巩固——积(m2/人)生态13主要道路绿化、硬化普及率(%)≥7568862013年保护与14森林覆盖率(%)*综合≥5974巩固——建设15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4562巩固——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16环保村规民约有有巩固——2、规划中远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项指标接更接近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要求。继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得到壮大,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福利和公益设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森林生态功能更加突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的质量有显著提高,各项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改善;不断完善和深化生态县建设的成果,人与自然和谐、城乡统筹等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国家级生态乡镇基本要求和考核指标详见表4-3和表4-4。表4-3国家级生态乡镇基本条件一览表序内容2015年完成情况达标年号限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1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达标——领导小组。乡镇设置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达到本省(区、市)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至少有6个行政村2016年指标一年以上,且8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地)级以是市(地)级生态村;31

上生态村建设标准。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完成编制《XX县惠划,并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两年以上。民乡环境保护规划》并执行三年以上。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3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无——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草原地区无超载过牧现象。乡镇建成区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辖区4村庄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焚烧和“白色污——内无脏乱差现象。染”基本得到控制。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满意率达到95%以——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95%。上。4-4国家级生态乡镇规划考核指标一览表指标2011年2015年2020类序要求年完达标年指标名称完成情别号现状成情限西部况况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巩固巩固——1(%)环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10094971002016年境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达到质达到环功能区规划2空气环境质量——量境功能巩固或环境规区要声环境质量区要求划要求求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703653752016年3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502042512016年比例(%)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707785巩固——行政村比例(%)4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954077.8952016年率(%)环5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无巩固巩固——境(%)污6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95不考——染不考核不考核防**核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85——治无——巩固利用率(%)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9395巩固——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6584巩固——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50279.5巩固巩固——公斤/公顷.年)10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3.02.1巩固巩固——公顷.年)生11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504949602016年态例(%)保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人)≥1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