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综述_第1页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综述_第2页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综述_第3页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综述_第4页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计划引言国务院2015年40号文《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于2015年7月正式公布。“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形成。

8月30日国务院国发50号文件发布一、“互联网+”是国家战略行动计划

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什么?为什么能够“+”?与创新驱动发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什么关系?(一)“互联网+”是什么?国务院(2015)40号文:“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马化腾版:“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理解“互联网+”需要把握的观点一是走出“互联网+”的狭隘工具论的视野之中。不能以我为中心地取舍,而是要把“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态,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互联网+”。每一个你,对“互联网+”的理解永远不是终极理解,而是在“互联网+”中生存发展的。

三是“互联网+”具有动态性。最大的特点是跨界融合,连接一切。“互联网+”是生态要素。具有极强的协同性、全局性、系统性。结论:“互联网+”对于未来的产业、经济和整个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一个新生态下的新时代的到来。(二)怎样理解“+”

第一层次:互联互通,形成交互,把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卷入现实的,虚拟的网络之中。把你自己“+”入别人的群中,也让别人进入你的群中。

第二层次:“互联网+一切网”即万物互联,任何网络都不要孤立。第三层次:“互联网+人”。移动终端是人的智能化器官,让用户的听觉、视觉、触觉持续在线,无所不在,无处不达。第四层次:“互联网+其他行业”——跨界。所有的传统行业需要转身向互联网靠近,新兴行业更离不开互联网。第五层次:“互联网+无穷”,即连接一切的阶段。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人与场景,物与物,这些连接跨越时空、地域、行业、机构乃至意念都有可能进行组合排列。结论:“+”就整体而言,起步是加速,让行业加速,让时代发展,进入新的层次之后是破坏,破坏之后得到更新的更快的,更好的发展。(三)为什么能够“+”?互联网为什么可以“+”另一个企业,另一个行业?因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不仅提供了产业方面的革命,而且关系到了N个产业的变化。各产业自身发展需要+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破局者与开拓者。现在以第三方支付更是将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一次交叉融合,开拓了互联网发展的新天地。正是这样的发展才为“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开启开辟了道路。(四)“互联网+”与国家影响力一是新常态与新引擎

新常态需要找到新引擎。中国经济增长的“双目标”是: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双引擎”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双引擎的连接器,就是“互联网+”。

新常态要鼓励新业态。开放平台,众创空间就是新业态的最好示范。状态转换要经受得到阵痛。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传统的支撑力量在消退,新生的力量在成长;有的新业态,新产业显现出爆发式增长。二是塑造全球影响力

互联网的目标是联结一切,基础是全面开放。中国要有影响力、控制力,就要塑造我们的连接率。互联网的跨界、包容、融合、尊重人性、持续创新、动态调适,完全可以让我们与世界进行很好地对话新话题,新的价值,新的连接器、新的文化力量。(五)“互联网+”:融合共识,协同行动2014年中国互联网白皮书认为: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说,要把中国互联网大国建设成为互联网强国,并把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让全人类共享。1、“互联网+”融合一切行动这是一场全覆盖的社会化创新活动实验。基于开放,源于创新。因为需要集成智慧,协同融合,改变传统行业,影响人们生活,改进社会治理,促进生态优化。而要完成的事业,没有模式,只有创新。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生活方式变革。对我们的学习、娱乐、社交、衣食住行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这是一种关系模式的再造。互联网强调民主、开放、参与、生态、融合、连接、去中心化。这是一次重新发现新生产要素,释放新生产力动能的集体实践。

连接、智力资本,越来越被当作新生产要素看待。而创新创业的新生态塑造与优化、跨行业的深度融合,O2O、对个人创新能动性的释放会有效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2、“互联网+”保障创新驱动如果说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互联网+”就是秘密武器。3、“互联网+”倒逼改革深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伟大革命,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这也是中国在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在抢占的过程中,必然会倒逼改革的全面深化。在简政放权上要坚定不移;在创新驱动上要坚定不移;在创新社会治理上要坚定不移;在深化国企改革上要坚定不移。4、“互联网+”集成群众体智慧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人性,激活创造力,解放生产力。“互联网+”里面有新的规则,新的协议,会放大个人的价值和作用。还处于发育期的创客,有望给中国带来三件东西:潜力无穷的产品;致力创新的精神;开放共享的态度。让个体发光,让群体闪耀。互联网提供了新的人际组合,交互、融合,熟人分享,社群交互,都在催生群体的智慧。催生着创客经济。众筹模式,众包、众挖大数据时代。

二、“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

(一)跨界融合“+”本身就是一种跨界,就是变革、开放和融合。敢于跨界,就有了创新的基础,融合协同了,群体的智慧才会出现。“+”不是单方的,而是双方的亲和力,融合性、连接性、契合性、开放性、生态性。(二)创新驱动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数据时代、创客时代、连接时代。说明了我们这个特定的时代已经到来,并表现出其重要性和主导性。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色,开启了互联网生态下的跨界创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这就是最不能被忽视的“新常态”。(三)重塑结构互联网、信息革命、全球化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结构,摧毁了固有的身份:用户、股东、伙伴、服务者,有时甚至身份可以自由切换。在弱关系社会中,重新建立契约、在连接关系中产生了新的能力,新的人际关系。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既分裂,又常常无缝对接。自我雇佣、动态自组织、自媒体大行其道。连接的协议有时被个性化自由定义。(四)尊重人性1、人性的光辉是推动进步的首要力量。人性化是连接的最大归宿,是融合的起点,是存在的理由。小到一次互动,大到一个平台,都要基于人性的思考、开发、设计、运营、创新与完善。2、发现人力资本的力量:高手在民间。创新驱动,是机制的改革,是体制的重构。必定重塑创新生态、协作生态、创业生态、价值实现规则,是基于人性的另外一个层面的“开放”。个人本质属于组织,个人愿意在什么样的组织中被激活。“自愿”不是企业能够雇佣到的。“自愿”是个人资源被激活的最强大内在动力。(五)开放生态1、开放度决定命运。与外部系统进行协同、交互、融合,跨界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推动创新。2、创意、创新、创业,生态至上。“互联网+”的特色本就是生态的,把孤岛式的创新连接起来,让创业的努力者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六)连接一切跨界需要连接,融合需要连接,创新需要连接。连接是一种对话方式,一种存在形态。连接的质量、方式、效果、机制决定了连接的广度、深度与持续性。连接三层次:偶然性信任建立目标连接五要素:技术、场景、参与者、协议与信任三、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社会大趋势的意义与价值众所周知。而我们更需要把握“互联网+”的趋势。开拓出探索出把握住这种趋势,让风口的中国经济飞起来。(一)信息与网络技术之势智能终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每年以100%的速度的提升。未来的5G将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将电网、交通、医疗、家居实现深度融合。1.信息通讯技术。

实现连接的方式变得多样,多类大小数据的产品都可以自动地实现与终端的连接。2.云计算。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应用资源

随需应变自助服务,随时随地用任何网络设备访问,多人共享资源池,快速重新部署灵活度,可被监测与量控的服务,基于虚拟化技术快速部署资源或获得服务,减少用户端的处理负担,降低用户对IT技术的依赖。3、大数据

大数据与云技术,就如硬币的正反两面,相互依存。有四个特征,即数据体量大,数据类型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4、小数据即量化的自我。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数据。内容包括了收集你的个人生活爱好,工作特点与运动、生理、身体的基本信息。为你描绘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并与大数据的融合中,为你的健康支招……各种身体数据计算软件5.移动互联网。一个移动通信概念,也是实时在线、在网的社会网络概念。是一个高速度的移动通信业务,具有智能感应的移动智能终端、新业务和业务管理及其平台的共同构成的一个新的业余终端的新业务体系。6、物联网。包括了全部了互联网,范围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的信息连接。2013年以来的传感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已经进入实质发展的时代。6.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包括了全部了互联网,范围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的信息连接。2013年以来的传感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已经进入实质发展的时代。6.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包括了全部了互联网,范围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的信息连接。2013年以来的传感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已经进入实质发展的时代。6.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包括了全部了互联网,范围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的信息连接。2013年以来的传感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已经进入实质发展的时代。7.万物网。连接一切的网络时代开启,一个未来的连接时代。从一般意义的简单连接到深度连接,看似无法连接的物品也都连接了起来。微信扫一扫,摇一摇都为万物的连接开启了技术支撑。条形码二维码立体码Swg-1127(二)社会再结构化之势1、创客化。释放所有人的创造潜能。一种产品新功能的提出,一个产品新特色的体现,你对一个产品的新要求,都可能成为新产品或产品升级的思想源泉与物质动因。创客化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新需求。2、关系、信任与社会资本。互联网从开始是工具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再到生活的组成部分。互联网联结,在人事物,在经济、社会各部门、扩散、应用,对我们改变最大的就是我们和他们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社会资本:零星分散的个体行为,转变为连接一切的社会网络,最终给参与者带来回报的社会资本。即:能让参与者得到一种归属,形成共同规则;能够让声誉积累,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包括了组织资本,营销风格发展出组织资本。(三)

范式转化之势1.数据、信息、知识的资本化之势:2、智力资本化:人力资本:员工、客户、合作者。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企业发展合作要求,客户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合作关系管理,社会关系管理。3、共享经济:交换经济的退位与共享经济发展大数据大信息大知识

战略与定位、文化软实力、价值观、规则、制度、流程、模式、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打造的平台。(四)智能化、智慧化之势1、智慧的地球2009年IBM的《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发布,正式开启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慧: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

一是技术路径选择

二是重复建设与市场风险问题突出

三是海量数据与信息的管理问题。2、工业4.0工业4.0概念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生产过程;以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的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三是“智能物流”。互联网将深度参与到工业生产过程之中,并以客户为中心的量身定制的个性化需求为宗旨的互联网化。(五)中国经济转型之势1.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趋势面临的任务优势:中国已经是一个中等以上收入的国家,正向成为一个发达经济体而努力。历史上成功完成如此巨大变化的国家不多;问题:国际国内环境已经没有了如原先的有利条件与环境;中国自身潜在的增长速度变缓,适龄劳动人口数下降,产能过剩十分严重;金融风险有所上升,地方债和房产泡沫;城市化已经过了50%,但污染严重;资源密集型的增长已经到了极限。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互联网+”塑造新引擎从互联网的视角看:互联网主动向传统行业渗透与融合,对传统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和思维模式进行颠覆,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从传统产业的视角看:面对来自新兴经济的竞争和冲击,其自我革新和发展的意愿很强烈,对互联网的出现,就应以积极的态度拥抱互联网,培养“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战略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一是“互联网+”推动知识创新和知识跨界。跨界的实质是知识跨界,知识创新了,产业的边界被重新定义了,跨界的成果实现了知识的边界消失。其二是“互联网+”就是所有的产业都“互联网化”。中国传统产业还处在信息化的初期,或者是工业化的初期。现在提出了互联网化,更在倒逼着我们的企业要加速发展,更好的工业化,更全面的信息化,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互联网化。四、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

国务院2015年国发40号文《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互联网+”行动的战略路线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