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构造运动第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震是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它是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圈内某些地区的应力集中而使岩石变形,当应力达到或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便产生破裂或位移,同时将其能量突然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于是产生地震。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地震发生的机制——弹性回跳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有关地震的几个名词:震源岩石圈内发生震动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地震震级地震能量的量度。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震源震中等震线震中距第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震造成的灾害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面波),使建筑物受到破坏。在自然灾害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1950年以来,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已达2000多亿美元。1976年的唐山的地震,使整个唐山毁于一旦,24万人死亡。地震常引起次生灾害:火灾、断水、断电、煤气管道破裂爆炸、交通设施毁坏;在海洋中地震产生可以波及很远的海啸,造成的灾害常超过地震本身。第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质灾害—地震地震的危害第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质灾害—地震地震的危害第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质灾害—地震唐山大地震第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海啸第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地震活动的规律
空间上的带状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地震带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地震活动的规律
时间上的周期性
造成在同一地区,破坏性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周期性(数百年至数千年),例如华北地区7级左右破坏性大地震的周期为300年(近一千年来已有四次重复的历史记录资料,最后一次为1966-1976年的地震高潮期)。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小震活动(前震)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者可达几十至几百次,地质学家称它们为前震。一般来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存在前震现象。因此通过观察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预报大震,并设法预防大震。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地形变大地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如:邢台地震前高程发生了大的变化。1996年3月15日高程迅速下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美国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带是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地磁场异常
由于地应力变化,在大地震发生前也会引起地磁场异常变化。
1855年,日本的商人,用一个马蹄形磁铁粘满铁钉,招引顾客。在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吸到磁铁上的铁钉突然掉落在地,使他大为惊愕。时过两小时,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发生了,震撼了整个市区。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播音干脆中断。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震声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据调查,距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地下水异常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地震前许多水井突然冒气泡、翻油花,井水突然变苦。这些变化之后不久,邢台就发生了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之前,先后发现467口井水位发生升降变化其原因是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大气异常
地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异常闪光等。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之前,虽已是严冬季节,天气却特别暖和,有时能听到雷声;个别阴坡没有冻土,长青草,有的地方还发现蝴蝶和昆虫。2月3日上午3时至10时,震区气温突然上升,形成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两个小时内海城增温12度。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前的异常表现动物活动反常动物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的预报
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与安全,影响国计民生。预报地震是地质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按距离地震发生时间,预报分为中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震前预报。中长期预报:主要通过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来实施。短期预报:既要靠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还要靠运用各种监测手段。震前预报:主要靠各种监测手段。地震监测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去研究岩石中正在发生的各种物理变化。地震仪对微弱震能进行连续记录,分析研究记录,可以推断地震的发震趋势。
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的预报地动仪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的预报地震的预报地震预报的各种检测手段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的预报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的预防
地震的预防主要在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设计与施工中应根据地震区划的资料作出相应的抗震措施,特别是大型矿山、水库、重大工程设施以及工业建设等要严格符合抗震要求。抗震建筑的实质在于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结构的牢固程度及地基的稳固性。有许多现代的大都市都是位于地震带上。想要减少地震造成大浩劫的方法之一,就是设计一些足以承受大地震的建筑物。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地震与工程建设
地震与工程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地震与工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集中在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场地工程地质、地基抗震三方面。具体内容:1.研究引起地震区域地质背景,为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地质依据2.研究、预测地震的分布规律;3.研究地震引起地表破裂变形、地震滑坡、地表裂缝、地震液化。4.研究在地震过程中岩土层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5.地震对工程危险性的分析和预测;6.提出防御地震的工程技术方案;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常见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为连续沉积,产状也基本相似的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常见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平行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不整合面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平行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不整合面第三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构造运动的综合表现。常见地层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不一致。不整合面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不连续而有沉积间断,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不一致。不整合面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层的接触关系的形成过程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不整合面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一些大小不一的、坚硬的板块镶嵌构成。板块之间的边界处是内动力地质作用表现最为强烈的地带。如构造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大陆漂移:是德国探险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他从的西洋两岸大陆边缘形态正好可以拼接起来的现象着手,搜集了大量有关地质构造、古气候、岩石和化石等资料,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相似性之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设想。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大陆漂移:是德国探险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他从的西洋两岸大陆边缘形态正好可以拼接起来的现象着手,搜集了大量有关地质构造、古气候、岩石和化石等资料,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相似性之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设想。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大陆漂移:是德国探险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他从的西洋两岸大陆边缘形态正好可以拼接起来的现象着手,搜集了大量有关地质构造、古气候、岩石和化石等资料,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相似性之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设想。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海底扩张:美国的赫斯和迪茨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海底扩张:美国的赫斯和迪茨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海底扩张:美国的赫斯和迪茨在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这一学说认为,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
海底扩张大西洋的海底地形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的创立过程1965年,加拿大的威尔逊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转换断层的机制,并通过布拉德对大陆的拼接后,才逐渐创立了板块构造说。近几年来,板块构造理论迅速进展,它把全球构造作为整体来研究。因此,被称为“全球构造说”的理论。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岩石圈板块的划分
1968年法国勒皮雄)根据地震带、地形和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将全球划分为七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和南极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板块非州板块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一章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表现板块构造板块的边界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会聚型板块边界平错型板块边界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喷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与疾病预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VI系统全案定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喷泉节能改造专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整治土石方运输及土壤改良合同6篇
- 2025年度智能车展合作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版中学校园食品安全供应与配送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地土地厂房转让与产业升级合同
-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韩国语语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协议书2篇
- 安全常识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投标文件
- 专题24 短文填空 选词填空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能质量与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