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窦娥冤2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窦娥冤2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窦娥冤2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窦娥冤2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窦娥冤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1.了解关汉卿,掌握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理解元杂剧中一些特有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把握《窦娥冤(节选)》中的戏剧冲突和窦娥的性格特点。3.品味唱词,体会本剧的曲词特点。4.品读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探究这些超现实情节的作用。素养目标

中国古典戏曲概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世界剧坛上占有独特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知识卡片元曲散曲杂剧小令:一宫调一曲子。如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套数:一宫调数曲子。我国元代兴起的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戏曲形式,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较严格的体制,并形成了韵散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知识卡片诗歌元杂剧简介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思考:《窦娥冤》是“末本”还是“旦本”?知识卡片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知识卡片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知识卡片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曲词):是杂剧的主要部分。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每折的曲子必须同一宫调到底,不能换韵。杂剧剧曲的编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戏用四个套数,每个套数都有固定的宫调。每个宫调下都统率着若干曲牌,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与之配合的文词也有一定的格式,即格律。知识卡片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分为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知识卡片宫调和曲牌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曲调。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为“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商调,越调,双调,大石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规定曲的格式、字数、平仄等。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思考: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是什么意思?知识卡片《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元曲四大家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知识卡片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出世三个世纪,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约占元人杂剧总数的十分之一,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作者简介关汉卿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作者简介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影响很大。作者简介《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十分圆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zhuànzhòu,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书体的称谓),会弹丝(弹奏弦乐器),会品竹(吹奏管乐器)。我也会唱鹧鸪(演鹧鸪戏),舞垂手(舞蹈动作名称,袖舞的一种姿态),会打围(打猎),会蹴鞠(cùjū,足球),会围棋,会双陆(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才艺丰富,个性突出。作者简介楔子(序幕)

窦天章赶考无银钱,小窦娥卖入蔡婆家。第一折(开端)张驴儿偶救蔡婆婆,生歹念强行娶窦娥。第二折(发展)

张驴儿药死老驴儿,昏县官乱判葫芦案。第三折(高潮)

冤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发下三桩誓愿。第四折(结局)

窦娥冤魂得诉实情,千古奇冤终得申雪。剧情介绍元曲四大悲剧之首中国十大悲剧之一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下列选项中,对戏剧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之类的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表现社会生活。

B.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杂剧的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由正旦或正末独唱,其他配角一般只能道白不能唱。

C.西方戏剧求逼真,说白动作,完全要逼近真实;而中国戏剧却追求与真实隔开一层,达到教人放松、教人解脱的效果。中西方戏剧在世界整个文化体系中,各有各的特点与意义。

D.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指元曲和明清传奇。元曲涵盖了散曲、杂剧,还有宋元时代的“南戏”。杂剧和传奇由曲词、宾白、宫调三部分组成。练一练:练一练答案:D对照前面讲的元杂剧知识,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明确:括号里面的小字是(),括号外的小字是(),不带括号的大字是()。【正宫】是(),如【端正好】、【滚绣球】等是()。本文第三折共出现

个曲牌,都属于()宫调。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冲末(

)、正旦(

)、净(

)、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