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市拱墅区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④过度放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4.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球变暖 B.臭氧空洞C.土地生产力丧失 D.砍伐树木参考答案:3.A

4.C【3题详解】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背景条件,①对;西北地区春季大风日数多且频繁,导致该地土地荒漠化严重,②对;该地降水少,水蚀作用微弱,③不对;过度放牧是人为原因,④不对。故答案为A。【4题详解】A.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过量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与荒漠化没关系,A不对。B.臭氧空洞是由于空调等释放氟氯烃等破坏臭氧层导致,与荒漠化没关系,B不对。C.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丧失,C对。D.砍伐树木是人类行为,不是荒漠化的危害,D不对。故答案为C。2.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参考答案:D3.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底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核辐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读图回答7~8题。

7.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

8.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污染在全球范围扩散的主要途径有①水循环

②大气循环

③地壳物质循环

④生物循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

A4.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四种地貌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峨眉山、石林B.圣海伦火山、沙丘C.圣海伦火山、峨眉山D.石林、沙丘4.①、②、③、④地质作用中,形成圣海伦火山山体岩石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3.C

4.C3.四种地貌中,峨眉山是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形成。圣海伦火山是岩浆活动形成,沙丘是风力沉积形成。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圣海伦火山、峨眉山,C对。流水、风力作用属于外力作用,A、B、D错。4.结合箭头方向,①、②、③、④地质作用中,①、②作用对应的岩石可以相互转化,是沉积岩或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③作用指向的是岩浆岩,④作用指向的是岩浆。形成圣海伦火山山体岩石的是③作用,C对。A、B、D错。点睛:断块山、火山分别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形成,属于内力作用形成,流水、风力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地壳物质循环中,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5.图表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学科2460

2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参考答案:21.A

22.C21.由于降水比较稀少,加之人类的过度行为,导致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快了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6.

关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最近有新的说法:经卫星遥感技术拍摄的图像资料显示,在流经楼兰古城的古孔雀河道上,有两处堰塞湖(由滑坡产生的泥沙堵住河道,或因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口部分形成的湖泊)影像。从堰塞湖的规模及与其相关联的古河道分布情况,可以分析推测堰塞湖曾长时间堵住古孔雀河河水,最终致使其下游成为干河道,切断了楼兰古城水源,古城居民不得不迁往他乡。据此回答51~52题。51.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B.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相同C.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D.遥感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提供了条件52.遥感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有()①人口普查②森林普查③农作物病虫害监测④交通定位导航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D

C7.读右图,回答8-10题。8、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

D.深圳9、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C.三峡水利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10、图中B铁路线的名称是A.京九线

B.京广线

C.焦柳线

D.宝成线参考答案:CDC8.读某年12月5日亚洲东部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14~15题。14、图中四地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5、该日,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B.北京日出方向为正东C.非洲大草原动物向北迁徙

D.新疆塔里木河山现断流参考答案:A

D9.读下图,回答8~10题。8.有关图示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濒临两洋,地跨东西两半球B.濒临两洋,位于西半球C.濒临三洋,地跨南北两半球D.濒临三洋,位于北半球9.关于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名称正确的是()A.①海岸山脉、②科迪勒拉山脉、③大草原、④拉布拉多高原B.①内华达山脉、②落基山脉、③密西西比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C.①科迪勒拉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密西西比平原、④拉布拉多高原D.①落基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中央大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10.流经图中③地形区最大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域,正确的是()A.圣劳伦斯河——大西洋B.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湾C.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D.密西西比河——比斯开湾参考答案:8.D

9.B

10.C10.读澜沧江流域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B.地质复杂,河流落差大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D.科技发达,开发成本低4.澜沧江梯级开发对沿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A.减少洪涝灾害威胁,避免地质灾害B.河流流速减慢,促进航运高速发展C.增加径流量,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D.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参考答案:3.A

4.D3.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季风气候,河流流量大,河流落差大,A正确;地质复杂,工程难度大,是不利条件;澜沧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和科技不发达。4.梯级开发可减少地质灾害,但不会避免地质灾害;梯级开发会改善航运条件,但不定会促进航运高速发展,航运高速发展还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梯级开发会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但不会增加径流量;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11.读下图,(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判断第3-4题。3.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A.a线

B.b线

C.110°E线D.30°N线B.30°N4.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b线北坡B.b线南坡C.a线北坡D.30°N线北坡参考答案:3.B

4.A12.左下图图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右下图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2007年后减少趋势已经得到遏制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0.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建设用地增加

;②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③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④未利用地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参考答案:B

C1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非洲参考答案:C14.图18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29--31题。29.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30.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31.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参考答案:B

B

D15.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参考答案:C

D16.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参考答案:B17.下图示意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6.该地理要素为(

)A.海拔高度(m)

B.年蒸发量(mm)C.海平面气压(hPa)

D.年降水量(mm)37.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地壳运动

D.植被状况参考答案:36.D

37.A试题分析:36.该等值线大致与海岸线走向一致,且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故可判断是年降水量,D项正确;该区域沿海地区以平原为主,故A项错误;蒸发量应该与纬线大致平行,故B项错误;海洋表面没有该等值线,可知C项错误。37.据上题,该要素是年降水量。北部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南部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故大气环流直接影响了降水的差异,A项正确;纬度位置、地壳运动、植被状况等要素均不直接影响降水,故B、C、D项错误。18.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发展较快,沿海既有陆上风电场,又有海上风电场,如图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21.海上风能A.能源清洁,发电技术要求高 B.分布广,储量大,发电成本低C.来自太阳辐射,能量密集 D.稳定可靠,可大规模开发22.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比内陆更加密集,主要原因是A.交通发达,建设材料运输便捷 B.经济发达,风电技术较为成熟C.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 D.靠近夏季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参考答案:21.A

22.C【分析】考查风能资源及其开发,意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辨析选项的能力。【21题详解】风能为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通过风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发电技术要求高,A对;海上风能分布地域广,风能资源丰富,但风能发电的设备投入、技术投入和管理投入较大,发电成本较高,B错;风即大气的水平运动,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动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气压差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度的差异根本上是由太阳辐射造成的,风能能量最终是来自于太阳能,但风能资源分布分散,C错;风的运动是多变的,我国沿海地区通常夏季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冬季风力较小,风能不稳定,D错。【22题详解】交通发达、风电技术更成熟等因素为风能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不是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更密集的主要原因,相比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也有土地租金低、土地面积广、风电场建设成本较低等优势;因此沿海风电场比内陆密集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人口多、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缺乏,能源资源紧张,迫切需要开发风能等能源,而内陆地区能源需求量较小,同时天然气、煤炭、水电等资源较丰富,风能资源开发的需求较小,故A、B错C对;沿海地区夏季风能资源丰富,但西北内陆地区冬季风能资源丰富,两者风能资源都丰富,因此不是造成沿海风电场密度比内陆大的原因,D错。【点睛】风能就是空气的动能,风能的大小决定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风速越大、空气密度越大则风能资源越丰富。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两大地区为三北地带和沿海地区,三北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离冬季风的源地近,风力大,地势较平坦,地面阻力和摩擦力小;沿海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受台风、夏季风、海风、陆风等影响大,风速大,海面光滑,摩擦力小。19.据报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许多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A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乞力马扎罗山雪峰,赤道雪峰的景观可能要消失,①对。澳大利亚大堡礁,可能因海面上升,被淹没,②对。大兴安岭森林、西湖风光影响不大,③、④错。A对,B、C、D错。20.图7为①、②、③(阴影区域)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完成16~17题。16.图中①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17.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参考答案:16.A

17.B21.小林夜观星空,9月2日21点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观察角度不变,9月3日再次观察到织女星的时间是A.21点

B.21点56分4秒C.20点3分56秒

D.20点56分4秒参考答案:D【详解】以其他恒星为参照,我们观测到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地球上的某一点两次对准太阳的时间间隔是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即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了便于生产生活,我们通常使用的是时间是太阳日。太阳日与恒星日相差3分56秒的差距,由此可知,9月3日再次观察到织女星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计算可知再次观察到织女星的时间为20点56分4秒,D项正确。22.读“倒U型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图示发展阶段叙述正确的是A.①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②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C.③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①

③阶段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2.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A.①

B.②

C.③

D.①②参考答案:1.D

2.B1.结合图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可判断①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差异较小;②为工业化阶段区域差异大;③为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差异小。2.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处于中期加速阶段,即图中②阶段,所以选B。23.我国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伏旱

D.东部季风区——多冰川地形参考答案:B24.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A.大理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参考答案:C25.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20~21题。20.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A.防止绿地水土流失

B.促使地下水位下降

C.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减少绿地土壤盐分

21.在下列城市中该系统最容易推广的是A.科威特

B.孟买

C.新加坡

D.多伦多参考答案:C

C26.“不到长城非好汉,为迎战高三,暑期我如愿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段,此段非常雄伟壮观,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国人智慧。”小杰在自己的空间写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八达岭长城雄伟壮观,其走向特点大致为A.沿等高线 B.沿山谷线 C.沿崇山峻岭 D.切断山谷11.小杰站在“八达岭关城”小憩,欣赏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他能眺望到下列地点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参考答案:10.C

11.C【10题详解】八达岭长城雄伟壮观,结合图示等高线,其走向特点大致为山脊线延伸,B错。山脊线即沿崇山峻岭延伸,C对。山脊线与等高线垂直,A错。没有在山谷分布,D错。【11题详解】小杰站在“八达岭关城”小憩,欣赏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他能眺望到下列地点中的丙地,两地间是一山谷,没有地形阻挡,C对。与甲地间有山峰阻挡,A错。与乙地、丁地间有山脊阻挡,B、D错。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地球自转的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参考答案:错误【详解】地球自转的速度需要区分线速度和角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均为15°/小时;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该题没有进行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区分,故错误。28.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参考答案:B29.(判断题)产业升级和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向再生的重要途径。参考答案:正确【详解】正确。资源枯竭城市有四大共性特点: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产业升级和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走向再生的重要途径。【点睛】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三、综合题(共38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图13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14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13图14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4分)(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4分)参考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较好

畜牧业

土地荒漠化或生态破坏(6分)(2)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