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全国通用)_第1页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全国通用)_第2页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全国通用)_第3页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全国通用)_第4页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

论述类文本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原卷版)

(知识点回顾,

1.“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概述。

(1)论点。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

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

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

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

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论据。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指

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

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

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

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

证明的问题。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2.“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形式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论述类文本

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着力点。

(1)分析文本的论点和分论点。

(2)分析文本所用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本所用论据的作用。

[专项练习,

(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

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

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

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

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南描写环境,细及它

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

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

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

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

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

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

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

作者眼晴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

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

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提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

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

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

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

纪时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

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

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

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赘叹。复

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

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

(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

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

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

D.纪的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

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

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

的叙述效果相关。

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

事功能。

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

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2022•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是主体在鉴赏过程中所收获的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及心灵净化等感受,属于价值活动的范畴。马

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与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审美价值与一

般价值相比,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但其存在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之中,必然体现着主客体

关系的统一,从而具有显著的客观性。

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具体的审美实践并不仅限于转瞬即逝的美感经脸,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

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愉悦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道:“它(审美)不仅

是偶然的,而且像根据合乎律法的安排并且作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意如此即向那构成我们存在

的最终目的——我们的道德使命里去寻找。”审美可以联想到道德,人们的心灵触发美感时往往会运用道德

的评价。当审美主体惊叹纯洁的颜色或庄严的韵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由此可见,

审美价值既包含情感或想象的愉悦等基本价值,亦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超越感与升华感。

审美价值包含道德判断。无论是自然美或是依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或激起主

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的生成过程并不只是纯粹的鉴赏判断,还依赖于

审美主体通过理性判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审美主体基于个

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审美个体,

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均是"期待视野”的重要组成。个体的道德理念建构了一定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

并在审美判断时与其他目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是主体对对象

表现形式的鉴赏,也是对对象存在和本质的思考,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和谐一致。

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

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出自《论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

乐曲名)的本质欲求的实现。成功的审美体脸不仅在于感官的悦纳,更在于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

出深刻的内在理念,通过观察与思考阐释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从而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审美行为

在一定意义上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德性的审视,人的视觉和心情的愉悦则是对审美价值的诠释

和体现,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口:思无

邪。"所谓"思无邪",正是基于德性修养层面提出的对个体审美价值取向的要求。

(摘编自范渊凯《简论审美德性》)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价值相比一般价值具有超功利性,是因为审美主体在鉴赏过程有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心灵净化等

感受。

B.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主体与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C.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枳累的理性判断所产生的愉悦情感,比审美主体转瞬即逝的美感经验要

强烈。

D.审美价值可以联想到道德,当审美主体被美感触发时往往会用道德来评价,由道德领域自觉过渡到审美

领域。

5.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阐述审美的内涵,并用马克思的话阐述价值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B.文章第二段引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话语,论述审美主体的美感体验。

C.文章第三段阐述审美价值产生的机制,认为审美价值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统一。

D.文章第四段分析高层次的审美价值体现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并用孔子的话加以佐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评价乐曲《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诗经》"思无邪",可见乐曲《韶》给审美体的体验要

优于《诗经》给审美主体的体验。

B.唐代杜甫的诗歌《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感投射在花鸟之中,获

得了满目凄然的审美效果。

C.接受美学认为,"期待视野"是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包括

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

D.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阐释出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

这是获得成功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022•黑龙江大庆・大庆中学校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词在题材走向、风格倾向上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从而以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独

树一帜。从总体上看,宋词与唐诗一样,题材内容包罗万象,艺术风格也丰富多彩,并没有固定的美学特

征。但是就主要倾向而言,宋词与唐诗是各有侧重的。唐诗既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又因关注社会现

实而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着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唐诗中虽然也有李商隐诗那种接近词境的心曲

低诉,但代表唐诗主流的无疑是李、杜、韩、白所创造的昂扬之气与阳刚之美。宋词则不同,虽然苏轼词

如天风海雨,辛弃疾词如山呼海啸,但在整个宋词史上,婉约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苏、辛都善于写

婉约词,其婉约词的水准并不亚于秦观、周邦彦。所以宋词在总体上有如下特征: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

活而不是社会现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风格倾向上偏好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豪。可以说,

宋词弥补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和爱情题材方面的不足。

中国古典诗歌中并不缺乏描写女性的作品,但是那些诗的主题大致上是下面两种:一种是哀悯社会上

某些不幸的女性,例如征人妇、商人妇、弃妇、宫女等,这些作品事实上是反映社会问题,不是具有普遍

意义的女性题材。另一种是把女性当作欣赏乃至玩弄的对象,主要的代表作是南朝的宫体诗,这些作品着

力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格调上往往有淫靡的倾向,显然不是健康的女性题材。宋词则不然,宋代词人深

入地体会女性的感情,细致地揣摩女性的声气。宋词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女性的明玛翠羽和容貌体态,而且

成功地刻画了女性的眉尖颦笑和心底微澜。从主流倾向来看,宋代词人对女性的态度是同情、理解和尊重。

宋词在爱情题材上具有更大的开拓意义。由于受到儒家诗教学说的巨大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爱情题

材的欠缺成为先天性的痼疾。宋词的独特性质和功能使它克服了这种缺陷。由于词体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

文人们长期视之为小道,他们填词时不免带有游戏笔墨的意味,并未把词看作与诗文一样的严肃文体。这

样,词就没有被赋予政治教化的意义,它逐渐发展成“艳科”,并与庄重严肃的五七言诗分道扬糠。在宋

代,诗、词有着非常明确的功能性分工。宋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上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们用来抒情述

志的诗文作品也庄重无比,爱情题材在诗文中几乎绝迹。但是与此同时,宋代士大夫生活优裕,接触歌儿

舞女的机会较多,他们的私生活中当然会有男女恋情的内容。于是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便被选为合适的情感

宣泄口。宋词在爱情题材方面的巨大成就,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独领风骚,这是宋词在内容上的最大特征。

(摘编自莫砺锋《唐诗与宋词》)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宋词以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自成一家,这与其独特的传统紧密相关。

B.南朝宫体诗格调淫靡,趣味低下,致力于描写女性的容貌服饰,显然是不健康的女性题材。

C.宋代词人十分注重女性题材,他们不仅描绘出女性的外在形象,还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世界。

D.在儒家诗教学说的笼罩之下,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很少,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先天性痼疾。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介绍宋词的总体特征,后分论宋词在女性、爱情题材上的开拓意义。

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将唐诗与宋词、南朝宫体诗与宋词、诗文与宋词作了对比。

C.文章语言平实,举例甚少,主要是分析说理,但思路清晰,层次井然,蕴含着一种理性美。

D.文章措辞严谨,如"从总体上看”"就主要倾向而言”等语句,都留有余地,不轻下断言。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并非唐代主要诗人,李、杜、韩、白诗歌的昂扬之气与阳刚之美才代表唐诗的主流。

B.苏、辛既善写豪放词,又善写婉约词,因此,他们的地位自然超过只能写婉约词的秦、周。

C.像南朝宫体诗那样,对女性持赏玩态度的作品,在整个宋代词作中也还是存在着一小部分。

D.在宋代文人的眼中,词这种文体与诗文相提并论,都用来抒情述志,因而在词中写写恋情是无伤大雅的。

(2022春•甘肃张掖•高三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凤凰的图像,是中国艺术中最流行的图像之一。它的造型史,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湖南洪江高庙遗

址出土的白色陶罐颈部和肩部各戳印的凤凰图案,距今已有7400年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双

鸟朝阳”象牙雕刻,则晚了400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相差400年的凤凰图像,都与太阳相伴。凤凰别

称火鸟、朱雀,属火,就是火神的化身——凤凰崇拜与太阳崇拜相关,因此,远古凤凰的图像总与太阳相

伴。

与龙是华夏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不同,凤凰是东方夷人图腾崇拜的形象。以史载而言,少峰是第一个立

凤凰为图腾的帝王。相传黄帝次子少6皋被贬南方,成为东夷诸部落联盟首领,以凤凰为图腾,建立少蜂国。

“我高祖少蜂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其后,作为东方

夷人的一支,商族人认为他们的先祖商契是由其母简狄吞食凤凰落下来的蛋而生,即“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玄鸟》)。玄鸟是商族人对凤夙的别称。屈原在《离骚》中有“凤皇既受诒兮”之说,而在《天问》

中有"玄鸟致诒”,讲的都是简狄生商契的传说,是将"凤凰"和"玄鸟"通用的。

凤凰与商契的关系,不止于为商族人确立了一个神话来源。据史传,舜帝封商契司徒,派他在其封地

商丘,担任火正一职。火正是主持研究天象以利民生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天文台长。商契筑台观天象,

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据之制定历法(殷历)。大火星每年在东方黎明时出现的那一天,是我国“春

分”节气;大火星在西方黄昏隐没的那一天,则是我国的"秋分"节气。商契"以火纪时",商族人奉之为"火神"。

大火星春去秋来,正如燕子春天秋去一样。凤凰就是被神化的知时而行、给世间带来春天消息的燕子。作

为天文学家,商契是人间当之无愧的神燕——凤凰。应当说,在关于商契身世的传说中,凤夙不仅是天人

交通的"火神",它还代表着引导人类理性觉醒的光明之神。

在汉文化中,凤凰更广泛的意义,是作为图腾崇拜的延伸,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表着最高艺术

境界。中华五帝之祖黄帝,战败蚩尤,统一华夏即位称帝之后,就想望凤凰到来。黄帝的仁德之风召来了

凤凰。这神鸟自天而降,“五彩备举,鸣动八风,气应时雨”(《韩诗外传》)。这就是一个祥和盛世之景。

《尚书•益稷》中有“《萧韶》九成,凤皇来仪”之说。它描述的是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夔龙主持音乐

会,而音乐会的最后高潮则是凤皇莅临。凤皇不仅是这出音乐盛典的最后出场者,而且使之十全十美的最

后完成者。"凤皇"是"凤凰"原本的记法。作为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凤凰就是司乐的神鸟。“听凤凰之鸣,

以别十二律。”(《吕氏春秋•古乐篇》)

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的阿波罗崇拜很相似——阿波罗是太阳神,也是音乐与诸多技艺之神。

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凤凰,它脱胎于古埃及的太阳神鸟的传说。希腊神话中的凤凰俗称不死鸟,它如太阳昼

出夜没一样,通过自焚和新生,循环进行着生而复死、死而复生的游戏。中国的凤凰,似乎没有生死问题,

只有来去状态——可以说凤凰是超生死的存在,准确地讲就是一种被神灵化的高洁灵妙的气象或风仪。

(摘编自肖鹰的《汉凤凰的大美风仪》,《光明日报》)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的造型,可以上溯到石器时代而且这种造型图像与太阳相伴,可见在远古时代,凤凰崇拜就与太阳

崇拜相关。

B."凤凰"原本的记法叫"凤皇",相传黄帝称帝后,凤凰自天而降,于是黄帝让夔龙主持庆典,并由凤凰作

为最后的出场者。

C.凤凰作为图腾崇拜,在汉文化中意义更广泛,代表着祥瑞安宁气象,且代表着最高艺术境界,因为它是

司乐的神鸟。

D.古希腊神话中的凤凰形象,影响了古埃及太阳神鸟的传说,希腊神话中凤凰的自焚和新生,表现出生而

复死、死而复生的特性。

11.下列对原文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凤凰图像的特征入篇,再写凤凰崇拜的历史传说渊源,再论凤凰的文化象征意蕴,最后拓展至外

国神话中的凤凰形象,论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B.选文大量引用、列举古代中外的传说典籍中的资料,如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证明观点的同时,

又使文章内容更丰赠,文意更典雅。

C.选文第四段中,列举《尚书•益稷》中描述的在大禹治水的庆功盛典上凤凰来仪将音乐会推向高潮的事例,

证明了凤凰是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的分论点。

D.选文最后一段,将古代中国的凤凰崇拜,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凤凰进行类比,点明各民族文化传统中都有

主管音乐与技艺之神的现象。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玄鸟》中对"简狄吞食凤凰蛋而生商"的记述,与屈原在《天问》中写的关于商契的传说是一致的。

B.据史传,商契筑台观天象,发现了大火星运行的节气规律,由此制定历法,以昭示气候变化规律,引导

人们顺时而作。

C.大火星每年在东方黎明出现和在西方黄昏隐没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我国每年的春分日和秋分日都

是固定的。

D.凤凰在中国古代是司乐的神鸟,是最高艺术境界的代表,《吕氏春秋•古乐篇》有"听凤凰之鸣,以别十

二律”之说。

(2022•安徽滁州•安徽省滁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处。“天人合一”强调人要崇尚自然、效法天她。《易经》辩证论述了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则,提出

了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的观点。天之道日阴阳,是万物之始,涉及

世界的原则和规律;地之道日柔刚,涉厦万物生长,生生不息的规律;人之道日仁义,涉及人的行动法则,

提倡人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天地人三道相互联系。各行其责,缺一不可,表达了对“天人舍一”的原

初见解。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

时,不得不面临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无论生活在西方还是东方,日益恶化的生存

环境,使人类越来越紧迫地认识到人类自身是个整体,也使人类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

统一体,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

观,它以合理的方式处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出崇尚和谐的价值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观。“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

追求的和谐境界。早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和同之辩”,先贤意识到当时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

并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只有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才能更好地

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以“和而不同”将不同国家凝聚到一起。建立在“和而不同”基础上的人类

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不同的文明和种族不仅不会阻碍人类的共同发展,反而会通过彼此间

的勾通交流碰撞出更为璀璨的文明成果,并成为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中国古人早就提出“天下非一人之

夭下也,夭下之夭下也”。也就是说,“天下”不仅是自然属性意义上的地理概念,涉及国土疆域,而且

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政治含义,涉及人和社会关系。要达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目标,需要有天下为公的

责任担当。《礼记•礼运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就是说,天

下是大家共同所有的天下,在实施政治理想的时候,要把品行端正、德行高尚的贤人选出隶,才能让大家

讲究信用,相互和睦。中国古代先贤都怀有“天下”的胸怀,这里的天下是指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

的天下观以其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显示出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协扣万邦”的天下观,提倡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和而不同”,相互尊重、

携手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种族和区域的藩篱已经不能阻碍人类的交流,区域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人与人彼此的命运也越来越关联到一起。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提倡共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责任感落实到实践中,为人类的发展规划了一个共同奋斗目

标,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方向。

(摘编自孙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提出了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的观点。因此人要崇尚自然、效法

天地。

B.自工业化以来,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环境污染就越严重,其生存环境就越

恶化。

C."去和而取同"有弊端,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这应当是西周末年"和同之辩"

的话题。

D.中国古代先贤把"天下"理解为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灭下观中没有国家观念,显示出中国古人的

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五段引用《礼记•礼运篇》中的语句,是为了论证"天下”有多层含义,有自然属性的,有社会属性

的。

B.文章在论述每个分论点时,都是先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冉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它的继承发

扬。

C.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当今社会种族和区域的藩篱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D.文章分别从自然观、交往观、天下观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论述充分全面,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台一”的最初意义是天、地、人各有规律、法则,但又是互相联系的、统一的,对当今人类命运共

同体思想有影响。

B.没有古人提出“天人合一”观。当今的人就不会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就不能彻

底解决。

C.如果各国都情奉"和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种族、不同文明交融在一起,人类社会就可以更和谐,人类

文明会更加精彩。

D.如果一个国家只讲一己私利。只讲本国优先,就不会有"协和万邦"的天观,更无法担当起"协和万邦”的

历史责任。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2春•广东广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

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

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

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

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

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

“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头和空间,这

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

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

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

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

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

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

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

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

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

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

面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

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

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

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

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

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

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

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

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

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

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

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

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

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

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

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脸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

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

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

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

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

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

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

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6.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

特质。

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具介人性、影响力和批判

性。

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

姿态。

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

有时偏弱。

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

对立。

B."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

严谨性。

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写作大有裨益。

D.材料一圈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几材料二角度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

极大肯定。

1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

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B."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

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

马来西亚作一次实地的旅行。"

(2022秋・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

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

中独树一帜。”

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

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

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

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

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

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

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

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

汉唐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礼义刑德于一炉,使中国封建法制呈现出国法、天理、人情融合的鲜明特色。

隋唐时,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中华法系日臻成熟。“以礼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议》,

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

习的范本。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

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

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

秩序的和谐。

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

然之后”,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独特智慧。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无讼为有稳,通过

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

序的社会状态。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实施德教

德治,刑罚适中宽缓。“德主刑辅”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唐代主张德礼为

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

惩罚是辅助。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脸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

法律制度,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

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

理重大刑案时,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

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

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

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

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

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

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

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

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

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

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法律从无到有,再到发展较完备,中华法系成为

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

B.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制度先后涌现出西周礼乐刑罚制度、汉律、《贞观律》等典型

代表。

C.无讼在维持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百姓长期进行道德教化即可实现"天下无讼"。

D.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在处理重大刑案过程中对错案严格归责等做法,客观上保证了刑

事大案判决的公正性。

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法制文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的习惯法,已经是当时自成体系的成文

法典。

B.《唐律疏议》可以体现国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点,它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影响,在国外也是不少

国家学习的法典范本。

C.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变化中可知,随着历史发展,刑

罚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D.《春秋》等儒家经典被引入到古代案件审理中,在缓解法律严苛的同时,也实现了罪罚相当、礼法平衡。

21.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准绳所以正曲直。”

C."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D."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22.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23.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中华传统法制文明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

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

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

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

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

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脸,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

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

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

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

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

器,亦非人类之福。

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

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

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须保

持足够的警惕。

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

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

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

很有见地。

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

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

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怕的威胁。

(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

材料二:

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

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

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

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

辑,从而让机器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

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

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

定性地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

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

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

度=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

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

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

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

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

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

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超越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

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

(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

2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

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

B.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

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

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

最终灭亡。

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

逻辑。

2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

危及社会的稳定。

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

能的远期威胁。

C.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

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

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

因。

26.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

代秦观的作品。

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

一大半”。

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

辑可以穷尽。

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

些类型化写作。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召唤作家聚焦于精准扶贫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一系列反映精准扶贫的作品脱颖而出,丰富了

乡土文学的内涵和表达。

善于将精准扶贫给当下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置于丰厚的历史土壤中进行表达,是新时代

扶贫文学的一个特征。贺享雍的《乡村志》本着“为时代立传,为乡村写志,替农民发言”的宗旨,以贺家湾

为中心,探讨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后一卷《天大地大》尤其将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当

精准扶贫被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下,贺家湾也成为当代中国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将精准扶贫工作置于较

为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有利于在更深广的意义上理解新时代乡村的特征,建构乡村审美经验。

驻村干部大都是从城市到农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外来者”视角就成为当下扶贫文学的主导性叙事模式。

但是,外来者如何才能真正进入乡村内部,关涉到文学呈现出怎样的乡村经验,如果仅仅停留在无关痛痒

的外来者视角或者机械的政策解读层面,就会影响写作的有效性。不少扶贫文学坚定人民性立场,采取平

视视角,致力于表现扶贫干部的成长、帮扶对象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改善,成为新时代扶贫文学的一个

特征。譬如《经山海》《天大地大》《酒是个鬼》等小说在外来者视角中加入成长小说的元素,将基层驻

村干部的成长与乡村面貌和村民命运的改变结合在一起,反映出扶贫工作既是帮扶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

成长的机遇,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内涵。同时,扶贫文学并未停留在对国家帮扶政策的解读上,而是

试图表明,政策的外在力量与农民内生力量的结合才是实现脱贫的必由之路。陈毅达的《海边春秋》里,

开发海岛的主体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是他们在与外来资本的博弈中,实现了家乡发展。这些扶贫

干部和乡村中坚力量交相辉映,共同建构起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扶贫文学中不少故事都直接源于作者的扶贫日记或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这是时代与生活的馈赠。韩永

明的《酒是个鬼》聚焦精神扶贫,不仅让扶贫对象老谢通过“扶志"重获做人尊严,也让扶贫队员老王在忘我

的工作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自我成长。在此,国家话语与个性表达得到统一,既聚焦乡村扶贫须挖掘内生

动力这一重要话题,又延续了韩永明一向关注转型期普通人精神状况的写作特点。

艺术形式上的创新与探索也丰富了乡土文学的美学特质。扶贫工作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有

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考核目标,如果没有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感悟力,很难讲出好故事。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