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_第1页
第二讲 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_第2页
第二讲 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_第3页
第二讲 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_第4页
第二讲 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设计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同类使用性质的房间,由于使用对象、使用方式和使用人数的差异,对房间的形状、大小、空间高低、内部布置均将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下图所示同为卧室,但城市住宅,农村住宅中所考虑的内容就不尽相同,集体宿舍和旅馆中的客房设计内容相差较大。B、基本家俱(考虑设备尺寸和活动空间)(1)人体基本尺度:各类房间为满足使用要求,就需要有家俱、设备,并进行合理的布置。由于家俱、设备是供人使用的,它的尺寸大小就与人体尺度密切相关,因此家俱设备的基本尺寸,必须由人体尺度作为基本因素来决定。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应按较高人体考虑的空间尺度采用男人人体身高幅度的上限1.74M考虑。如:楼梯顶高、栏杆高度、搁楼及地下室的净高;建筑最低空间应1.80M;窗台、栏杆高度,按人体的重心为900MM左右,定为:900~1200MM。应按较低人体考虑的空间尺度采用女子的人体平均高度1.56M来考虑。如楼梯踏步、吊柜、搁板、挂衣钩及其客观存在空间设置物的高度、舞台高度、洗台、操作台等(另加鞋厚度20MM)。一般建筑内使用空间的尺度应按我国成年人的平均高1.67M(男)及1.56M(女)来考虑。(2)人体基本动作尺度如右上图所示人体活动所占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房间内设备和家俱所需的具体尺寸再加上人体活动和交通所需的空间面积就基本确定了空间大小。(注:同样面积的房间,由于房间平面比例及尺寸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家俱布置和使用效果;此外,房间内部设备、家俱布置得恰当与否也将对合理的组织空间和利用空间起很大的影响)。**一般房间的良好比例应为1:1~1:1.5范围内。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C、人流路线和交通疏散要求人流活动路线是指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联系。*房间内部的人流活动路线主要与内部设备、家俱布置以及附属设施的配置有关,要求达到流线明确,尽量避免和减少交叉。**房间对外的交通疏散与走道布置,疏散口的位置和数量有关,要求达到交通畅通,疏散迅速。(观众厅的走道布置和疏散口位置、数量就决定了人流方向和疏散时间的长短,在进行疏散设计时,必须遵照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D、自然采光要求自然光线------房间从窗子获得的天然光线。房间内的采光效果决定于:窗子的大小、位置、形式。窗子的位置确定了房间光线来源方向。自然采光的形式:侧面采光、顶部采光和综合采光。一般性的房间均为:侧面采光竖向长方形窗子:容易使房间深度方向照度均匀。横向长方形窗子:在宽度方向的照度较均匀。*为保证房间最深处有足够的照度,就必须使房间的进深小于或等于采光口上缘高度的二倍。注意:因地制宜:在天阴多雾地区(如重庆)面积比应适当提高;在天气晴朗、阳光强烈的地区,面积比可适当降低。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当房间的跨度较大,仅靠侧窗采光不能均匀地解决室内的照义时,若条件允许,可设置天窗,以补充照度不足的区域。

设计中根据采光标准来确定采光口的大小。民用建筑房间天然采光分级(如右表所示)注:面积比指侧采光窗口的总透光面积(扣除窗料的遮挡部分)与地板面积之比:Sc/SdE、热工和通风要求1、热工要求由于太阳辐射,空气湿度、风、雨、雪等室外气候因素以及室内空气温湿的双重作用,直接影响建筑的室内小气候(即房间里的冷与热,潮湿与干燥等)。等级采光要求房间类型面积比Ⅰ很高绘图室、制图室、绘图展览室、打字室、手术室1/4左右

Ⅱ较高阅览室、一般展览室、健身房、游泳馆、医务室1/5左右Ⅲ一般礼堂、会议厅、教室、办公室、病房、餐厅1/7左右Ⅳ较低书库、观众厅、居室、浴室、厕所、洗衣间1/9左右Ⅴ很低楼梯间、走道、储蓄室、仓库

1/10左右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在寒冷地区,建筑上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减少热损失-----有利于降低采暖设备的供热能力,从而减少设备投资费用和使用管理费------达到节能的目的。*在炎热地区,防止夏季室内过热是一个突出问题,建筑在必须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注意:设计时尽可能做到经济合理。2、自然通风一般的自然通风是指全靠门窗来组织的通风。在房间设计时应考虑:门窗的位置、高低和大小。门窗位置对房间内部空气流动的影响注意:在进行门窗设置时,应尽量减少涡流面积(涡流-----空气不流通地带)。(有时为了减少涡流区可采取增设高侧窗的方式来处理)增设高侧窗以减少涡流区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在北方寒冷地区,为满足冬季换气的要求,应保证一定的通气窗面积。*在布置进气口与排气口时,应尽可能拉大两者的高差,使室内获得更加全面的换气效果。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进口处应设置用木板或薄钢板制作的百叶窗。如在屋顶上部吸入室外空气时,进风口应高出屋面0.5MC以上(目的:防止屋面上的灰尘和冬季被雪堵塞)。自然排风系统通过屋顶向室外排风,排风口应高出屋面0.5M以上,若附近设有进风装置,则应比进风口至少高出2.0M。较特殊的自然通风是指利用排气天窗或抽气罩等设施以改善室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如:浴室、厨房等)。此外也可在炉或有毒实验台上部设抽风罩,以加强局部抽风排气作用。3、机械通风容纳大量人流或要求密闭使用的房间(如:观众厅、电化教室),自然通风很难满足其通风换气的要求,需设置机械通风设备。注:通风设备如风管等在房间内分布必将影响内部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需要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巧妙的安排。F、视线和音响的要求某些人数较多的群众性使用空间,对视线和音响有一定的要求,必要时还应采取隔声措施。G、材料、结构要求的经济合理性在进行房间设计时应根据其功能要求选用经济合理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H、艺术要求在进行房间设计时,一般首先考虑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内部空间的构图观感等精神功能要求。如:空间的比例,各个界面的处理,材料质感和色彩的运用以及空间气氛的形成等;再如:教室、居室要求朴实,安静;幼儿园、活动室要求轻松活泼;而纪念馆、陈列室则要求创造清静,严肃的气氛。三、不同类型的房间设计在进行房间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于不同类型的房间,各因素的主从是不相同的,有时各因素之间可能还存在矛盾,因此在设计时应抓住各类房间的特性,并分析矛盾主次,加以综合分析,全面考虑。1、生活用房这类房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睡眠、学习、起居(包括就餐、会客、团聚及日常家务活动等)。根据房间内的活动内容可分为:卧室、起居室、餐室、学习室等。⑴卧室为人们睡眠、休息有时兼作学习的空间,是住宅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要求:安静、朝向良好(保证冬季有足够的阳光射入,而夏季又能避免大量的直射阳光;北方寒冷地区应保证卧室的保温热工要求,南方炎热地区又在使卧室能获良好的穿堂通风。)注意: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使室内活动面积尽可能完整集中。a.门窗位置应利于保留较多的完整墙面,便于家俱布置和充分利用空间。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门的设置应尽量集中在一侧或一角,使交通面积与活动面积结合利用。c.卧室的开间、进深尺寸,应考虑与床位尺寸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床位布置的灵活性。⑵起居室功能:供休息、会客和家庭团聚的空间由于功能要求:其位置应在住宅的活动中心,最好与住宅的出入口有直接联系,与餐厅、厨房、卧室等也有方便的联系,并尽可能争取好的景观。如朝向绿化庭院,开设较大面积的门窗,使室内敞亮,内外引伸。⑶餐厅功能:供就餐的空间其位置应靠近起居室,可为独立的房间,也可与起居室合用,还可使起居室带凹室,作为就餐或睡眠之用。注意:餐厅应与厨房有方便的联系,但又要防止厨房的油烟窜入餐厅内。在农村住宅中,起居室和餐厅常合并使用,有时还兼作副业劳动和小农具、雨具的贮藏-----“堂屋”,由堂屋作为住宅的活动中心,通向其它各个房间。⑷学习室(书房)功能:供学习、研究之用功能要求:光线均匀,环境安静室内设备要求:有书桌椅;藏书面积和书柜设备;休息场所⑸居住据我国现行住宅建设标准,一般不可能都设计成单一的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以一种功能为主,兼顾其它若干功能的房间。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如何利用空间,并设计新颖的多功能家俱,来改善使用条件。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生活用房的层高,根据通风、采光、卫生等需要确定,一般层高控制在2.8M之内;炎热地区可稍加提高,面积较大的房间,其层高可适当提高。(经研究表明,净高对室温的影响很小,而层高的降低对减少建筑间距,节约用地,减轻自重,节省材料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都起着明显的作用。在城市型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造价可降低1.5%左右)。2、工作学习用房这类房间主要供人们进行日常工作或学习之用包括:办公室、教室、阅览室、实验室、会议室等。要求:有充足而均匀的光线,清晰的交通联系。⑴办公室(办公楼建筑的主要房间)办公室设计与使用方式、标准高低、设备尺寸、布置形式等因素有关。按布局形式分:单间式办公室、开敞式办公室、景观办公室。A、单间式办公室将一般职员安排在多人房间内,高级职员和经理在单人房间里。(目前国内较多采用这种办公室布局形式)常用开间为:3.0M~6.0M

进深为:4.5~6.6M

层高为:3.0M~3.6M一般办公室以每人4M2左右面积计算,而较高级办公室需设秘书室、接待室、专用洗室等。(4M2/人)B.开敞式办公室把普通职员和高级职员放在一个开敞的、质量相同的办公室中,根据工作流线安排工作位置,以适应生产发展后办公人员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的需要。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C.景观办公室强调办公室中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往和所有其他办公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借助隔断、家俱、绿化等进行空间分隔和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宜人的具有自然特色的工作环境。特点:a.采用便于装拆的模制家俱和模数制的平面(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办公程序变更的需要);b.景观办公室的开敞布局符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布置原则;c.建筑投资大,耗能多。根据声学和职员的活动,景观办公室的平面面积宜≥400M2,最小宽度宜≥20M,净高为3M左右(随平面面积大小适当增减)。当温度在20°C~26°C,相对湿度为35~65%,最大空气流速0.15m/s的气象条件下,职员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产生的错误最少。办公室内工作位旁的隔断,目的是减少视觉和噪声干扰,以形成个人领域,隔断的高度通常为:1.5~1.6M。(景观办公室必须采用人工环境设施,如墙、地面和天棚的吸音处理,以及人工照明和空气调节等)。⑵普通教室

----学校教学楼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用房,在学校用房中所占的比例重大,要求高。设计时应综合考虑:1、容纳学生人数适当;2、保证每个座位有良好的视听条件;3、有足够的通行活动面积;4、有较好的朝向和通风条件;5、并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①课桌、椅等家具尺寸和设备要求:课桌、椅尺寸应随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改变,以保护学生的视力和身体的健康成长。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黑板尺寸:长为3.0~4.0M;高为1.0~1.1M;厚为5.0~6.0MM;厚毛玻璃距讲台面高为0.8~1.0M。讲台:高为0.2M;宽为0.5~1.0M;长:两端较黑板长出0.2~0.3M。②课桌椅布置和教室平面形状:据国内一般状况:中、小学每班学生人数约为:50~54人普通教室的平面形状:和长方形、方形、五角形和六角形等教室长宽尺寸:9.0~6.6米和8.4~6.0米(轴线)层高:3.6~3.0米③教室的采光教室内需有充足而均匀的光线;桌面及黑板面有适宜的照度;无直射阳光照射到桌面或黑板上,使学生们获得良好的视觉条件。普通教室的采光通常是通过侧窗解决的。一般教室的采光系数为:1/6~1/8(木窗:S玻/SC=54~60%;钢窗:S玻/SC=70~74%)注:当教室采取单面采光时,应尽量使采光窗的顶面提高,目的:提高室内近内墙处的照度和均匀程序,使房间顶部的污浊空气及时排出;当窗间墙宽度过长时,会影响靠近窗间墙处座位的桌面亮度,且使室内照度不均匀。室内颜色的处理:侧墙、天棚、后墙----白色;门窗内表面----浅米黄或浅绿等浅色调;黑板----墨绿色;黑板周围----浅绿;桌面-----浅综色等较浅色调教室黑板的眩光:1、改进黑板表面的反射状态,使其表面形成粗糙的乱反射面;2、改善光线与黑板之间的入射角度关系。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⑶阅览室(图书馆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求:室外环境应安静,室内宜采取适当的吸声,隔声措施,减少噪音的干扰,光线充足,照度及亮度分布均匀,避免眩光。阅览桌的布置应考虑光线的投射方向。①规模尺寸:宜有大、中、小不同的类型,且能分能合,以便灵活安排,便于管理。大型阅览室面积宜为:300~400M2中型阅览室面积宜为:100~200M2小型阅览室面积宜为:30~50M2②开架和半开架的布置----须考虑管理工作的要求(要求路线通顺,便于工作人员管理)③开间与跨度双面阅览桌,其排列中心距为:2.5米左右较合适,开间为排距的二倍,即5.0米左右。阅览室的跨度:单面采光时一般为:7.0~9.0米;双面采光时一般为:14~18米。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室内应少设或不设柱子,如不可避免时,柱子的位置应以不影响阅览桌布置和不妨碍交通为原则。3、医疗用房医院建筑中为病人诊断和治疗之用,包括:诊察室、病房、手术室、放射室、药房等。⑴诊察室:①内科诊察室②外科诊察室③儿科诊察室⑵病房:①一床病室:有分离和隔离室两种;②二床病室及三床病室;③四床病室及六床病室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⑶手术室设计要求:既要照顾到医疗目的和要求,更要考虑有利于医务人员的工序。①空间大小:1、一般手术室所需面积约为:30~36㎡;2、小手术室不得小于:4.0~5.0M;3、在规模较,技术条件较高的医院,至少有一间面积为:42㎡左右的手术室;4、无影灯灯面离手术部位为:1.1米;层高为:3.2~3.6米.②平面布置及内部装修地面:须用易清洁而不易腐蚀和不易为血污染的材料;内墙面:最好全部做成可冲洗,不反光的内墙,否则至少应做2米高可冲洗;窗:应做双层可关的钢窗,以便开时可直接受紫外线的消毒,关时又有较好的隔离;门:宽1400㎜,每扇宽700㎜,站需采

用木质或其他不易碰碎的材料,不做玻璃门。色调:地面---绿色天花---浅黄灰色内墙上部约1/3---深黄色内墙下部约2/3---兰绿色。③人工照明及天然采光手术室以朝北为宜,因南面光线强而不稳定④看台----有教学任务的医院手术部4、商业用房据交易活动的特殊性:百货行业:百货商店、专业商店;服务行业:餐厅、照相馆、理发店、浴室⑴餐厅:供人们就餐之用(营业食堂餐厅和职工食堂餐厅)餐厅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理地使用面积;对顾客及服务人员的来往交通组织要很方便;选择适宜的餐桌布置形式。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①餐厅内人流交通在设计中应分析来往人流的规律,将各部合理布置,以减少餐厅内的混乱,也便于管理。*食堂制用餐方式:人流特点:出入口备餐处各个座位。要求:入口至备餐的距离应该尽量缩短*包饭食制用餐方式:要求:应多设入口,人流从入口直接到各个座位上。要求:交通根据人流的多少分主线和支线。*营业食堂的餐厅:顾客入厅后即就座,桌椅布置应方便服务员操作联系。②餐桌椅布置六人长桌及八人长桌占的面积最经济。餐桌数量一般按经常保持的最高额就餐人数来计算。③餐厅的卫生条件:朝向:尽可能布置成南北向,并且要照顾到常年的主导风向,保证餐厅内的良好通风效果;地面:要采用不易起尘,便于清洗的地面材料;保证一定的坡度,一般是;1.2~1.5%左右;内墙:便于清洗;门、窗:餐厅的门窗均应装有纱门、纱窗以防虫蝇。⑵营业厅:商店建筑的主体。①顾客、营业员和商品设计中要充分满足三方面的要求:

a.使顾客流线有良好的导向,创造方便舒适而愉快的购买环境;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b.使陈列商品充分反映其特性、质感、美感和全貌,便于顾客选购和观赏;

c.便于商品的搬运、保管、利于营业员操作,减轻劳动量,提高劳动效率。营业员工作位置总宽度为柜台深度、货架深度以及营业员走道宽度的总和,通常为:1800~2500㎜。顾客通道是顾客流动和选购商品的空间,要求:a.保持畅流的交通,便于疏散;b.有足以供顾客观赏和挑选商品活动的余地。目前国内常采用3.0米左右,营业厅总面积包括:营业员用面积(SA)和顾客流动面积(SB)两部分,这两部分面积之比直接影响着营业厅的使用状况。1、SA/SB过大,SA相对SB过大,交通拥挤,由于营业员的工作现场过大,使货架与柜台间距相应加大,增加售货员的劳动强度;2、SA/SB过小,SB相对

SA过大,营业员的工作现场过于窄小,影响售货,国内以封闭式售货方式为主的营业厅,SA/SB=1:1左右;市级大型商店营业在厅,SA/SB=2:3。②售货现场布置形式及其特点:按商店的营业方式:

隔绝式--便于营业员管理,不利于顾客挑选商品;

半隔绝式---顾客进入营业员工作现场,有利于顾客挑选商品;

开敞式---常用于自选市场按售货现场布置的形式可分为:直线式、岛屿式、斜线式、自由式等多种形式。营业厅的柱网和层高:要求:满足框架总宽度及顾客通道宽度等基本使用要求。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般柱网:7.8×7.8M;层高:受面积大小、客流量多少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通常大、中型营业厅底层层高为:6.0~4.8米;二层层高为:5.0~4.2米左右)。5、展览用房-----陈列室⑴基本要求:A、满足陈列要求,适合于陈列的内容和特性,陈列布置要有系统,参观路线要避免迂回,方向性明确,从左至右,争取好朝向,防止日晒和风吹,尽量避免馆外噪声干扰。B、满足参观要求,人流组织合理,路线简洁通畅不重复、不交叉,防上逆行堵塞,使观众有明确的前进方向,避免遗漏,并有良好的光线和视觉条件,使参观者对陈列品看得清楚和准确,不要有疲劳和厌倦感。⑵陈列室的参观路线和布置口袋式陈列方式----室内人流多时,门口容易堵塞。单线连续式陈列----流线明确清楚,顺序性强,不易倒看及漏看。⑶视觉分析(如下图所示)水平极限角为自视点向左右各张开70°垂直极限视角为水平线向上45°;向下65°理想视觉区:水平角45°;垂直视角30°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⑷陈列室尺寸跨度:观众通道宽度:2~3米;隔板长度一般为:4~8米高度:受陈列室的性质、展品尺寸、观众数量、采光口型式及空间比例等因素决定。博物馆的陈列室一般净高为:4~6米工业展览馆的陈列室一般净高为:6~8米(空间比例:室内高度至少为宽度的1/3)单面侧窗采不光时,净高不低于跨度的1/2

双面侧窗采光时,净高不低于跨度的1/4博物馆的陈列室面积一般为:150~400㎡展览馆的陈列室的面积一般为:500~800㎡⑸陈列室的采光和照明陈列室采光的一般要求:

①照度均匀,照度稳定,同时要避免或减少直接眩光,一次反射,二次反射眩光。

②陈列品与隔板、墙面或柜子等的亮度明暗对比以1:1/3为宜,一般不超过1:1/5;

③陈列品与陈列室远处的其它较暗部分或较亮部分两者的亮度比分别以不超过1:1/10和1;10为宜;陈列品与其贴近的光源如窗口、灯光等,亮度对比不超过1:20。消除或减轻眩光的措施:a.避免陈列品靠近窗口陈列,使陈列品与窗口有一定距离;保证:>14°(包括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b.避免一、二次反射产生眩光采光口型式:普通侧窗式、高侧窗式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6、交通等候用房:(暂时休息之用,客运站、航空站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⑴功能合理分区:检票区、等候区、通行区及服务设施区(有机结合而不干扰交叉)。⑵等候区的出入口,检票口与通往其他部分的门安排,从站房布局与流线组织出发。⑶各部分统一考虑:等候室内座椅的排间通道净宽至少1200㎜,座椅的最大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米,室内主要通道宽1800~3200㎜,次要通道至少宽1800㎜。7、观众厅:包括:剧院、电影院、音乐厅、体育馆、礼堂、会堂等建筑物的观演大厅。基本要求:1、看得清楚;2、听得清楚;3、紧急疏散时能迅速离去。⑴视线设计:视距、视觉的控制及地坪坡度设计视距:最后排观众到视点的距离(保证全场清晰度的重要因素),剧院最大视距25~33米;较细致地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细部装饰,视距≤15米;电影院的“声、象同步”,视距控制在36米,最大不宜超过40米。视角

①水平控制角----避免观众厅中前面两侧有过偏的座位,使观众厅前部两侧座位布置在一定范围内;

②水平视角---观众眼睛到银幕画幅(或台口)两侧连线的夹角;

③最后排中心观众的水平视角控制在:23°~28°;

④第一排中心观众的水平视角控制在:67°~76°;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⑤边座观众至普通银幕远边所形成的水平斜视角应不小于45°⑥俯角----指楼座最后一排观众至设计视点的连线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一般影剧院中≤25°,电影院≤15°地坪坡度设计:①首先应合理选择视点,确定视线升高差,随后进行坡度计算*剧院的设计视点:定于大幕在舞台面上投影中央O点(也可提高30~50㎝);舞台面高度一般比观众厅前排地面高1米左右;*电影院的设计视点:定于银幕画面下缘中点②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至设计视点的高度应为1.5~2.5米,一般宜为2.0米.例:共21排,排距80㎝,第一排至银幕700㎝,银幕底边高于第一排观众眼睛90㎝,视高差C=6㎝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⑵观众席位设计:席位设计包括:在观众厅有效的面积内,按照有关规定安排最多的座位;争取优良座位的百分比能达到高限;合理布局过道,使厅内交通路线简明通畅;保证紧急安全速散。

①观众席位排列:随观众厅的使用性质、平面形式、容量及标准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常用的形式有:弧形排列法、折形排列法、直形排列法。弧形排列法——把各排座位按选定的排距逐一排列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其优点:各排观众入座后均能“正对“舞台)折形排列法——把观众厅内中部座区的各座位,由前之后都能平行于舞台布置,两侧则侧向于舞台。直形排列法——排列方式简单,但不它具有施工简单,按装座椅是不损失观众厅有效面积。

②座椅尺寸、排距与过道座椅尺寸:座椅扶手中距48~52㎝;排距:短排法75~85;长排法90~100㎝;台阶式楼地面排距应比平、坡地面增大5厘米,但达到85厘米厚也可不增大。短排法每排座位数:(当两侧有走道)

①当排距为75厘米时,不应超过18个;

②当排距为80厘米时,不应超过22个;③当排距为85厘米时,不应超过25个。注意:当一侧有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少。长排法每排座位数:①当排距为90厘米时,不应超过40个;

②当排距为95厘米时,不应超过50个;③当排距为100厘米时,不应超过60个。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过道布置——满足观众入场就座时有直接明晰的人流路线,又要保证遇有紧急事故时畅通疏散,并尽量使过道少占视觉条件优良的席位。(基本要求)横道应当设在大厅侧墙上的对外安全出口相对应。(安全出口的通行能力要与汇集在横道上的陆续出场的人流相适应)过道布置方式:二纵二横岛式、三纵三横岛式、四纵三横岛式、成片式长排法。(如下图所示)(3)观众厅的人流疏散:一般要求:观众入场就座和出场疏散的时间应当尽可能的短(一方面可节约观众时间和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为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大量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安全防火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安全的疏散到建筑物外)。设计要求:

①观众进出场路线应明确的划分,有明晰的疏散路线和出口,使在疏散时能按设计的路线畅通行进,不致发生逆流、交叉和堵塞混乱现象;②观众席位置的纵横过道,除应按规定保证有必要的通行宽度外,还应当使过道与观众厅的对外疏散出口之间,能保证有最明确而直接的关系;③保证足够宽度的疏散口,并使各疏散口均匀分布。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影响人流疏散的几个有关数据:单股人流宽度(米)——0.55(三股以上人流时按0.5计)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分)——40~42

疏散人流通行速度(米/分)——45

观众厅控制疏散时间——Ⅰ、Ⅱ级耐火建筑中,

1200人以及1200人以下时为4分钟;

1201人—2000人为5分钟;

2100人—5000人为6分钟。观众厅疏散计算:房间疏散:将房间中的人全部疏散到房间之外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房间内最远点至疏散口的距离、疏散口的宽度以及房间容纳的人数。

T=N/ABT=疏散时间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

N=观众总数

B=疏散口可通过的人流股数观众厅内正厅和楼厅应分别设置至少二个安全疏散口,500人以上时,每250人增设一个安全疏散口。除无侯场需要外,观众厅入场门不应作为安全疏散口。观众厅的形式

①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声能分布较均匀,池座前部接收侧墙一次反射声能的空白区小;②钟形平面——音质视线均有较好效果;③扇形平面——扇形观众厅两侧墙体的夹角大小不一,一般最好不大于22.5度。(当角度小于等于10度时,几乎大厅都能获得第一次反射声、音质良好;当角度大于22.5度时,后部两角的观众席声音较差)④六角形平面——与扇形相似,教扇形能获得好的音质。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⑤马蹄形平面——包括卵形、椭圆形⑥圆形平面——音质需加以处理当观众厅容量为1000—2000座时,观众厅的面积参考指标为0.6—0.87M2/座;一般采用0.70M2/座。观众厅的剖面形式(如下图所示)

①池座式②楼座式8、辅助用房(厕所、储藏间、盥洗室)设计要求:要求与它所服务的房间相联系或接近,又应位于比较僻静的位置,尽量利用建筑物的暗角。

1、厕所、盥洗室

①基本要求:厕所在建筑物中应处于“既隐蔽又方便”的位置。(与走廊、大厅等交通部分相联系,由于使用上的卫生要求,应设一过渡空间)大量群众使用的厕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为少数人使用的厕所,允许间接采光,但必须考虑抽风设备,以保证厕所内的空气清洁。在确定厕所的位置时,同时应考虑户外的给、排水管网,以节省投资;室内的卫生间应尽可能采取楼上下对齐,地面应采用防水性好、便于清洁的材料;厕所地面标高应较同层的其它部位略低,一般在3—5厘米左右。公共厕所不应采用座式大便器。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②卫生器具数量的确定:厕所面积的大小是根据室内卫生器具的数量和布置来确定,而卫生器具的数量取决于下列因素:使用建筑物的总人数;使用对象(如老人、小孩、病人等不能久等,其数量应相应增加);使用者在建筑物中停留时间的长短;使用的时间。

③厕所的基本尺寸及布置形式:(厕所的基本尺寸及常用平面布置形式于右图所示)厕所的平面布置形式有两种:无前室和有前室。无前室的厕所,在进行内部布置时,应考虑当厕所门开启时的视线有相应的遮挡;设前室的厕所,前室常作为盥洗之用。男女厕所的前室可合用,也可分开设置。2、储藏室在平面布置中,储藏室常利用暗角设置,并尽量近于它服务的房间;在平面组合中,常常利用零星空间设置为储藏间。

3、设备用房这些房间设计时应根据设备的规格尺寸及技术要求考虑。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交通联系空间设计交通联系空间包括:过道、过厅、门厅、出入口、楼梯、电梯、坡道。作用:把各个独立使用的空间——房间,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幢完整的建筑。交通联系空间的形式、大小和部位,主要取决于功能关系和建筑空间处理的需要。交通联系空间的一般设计要求:①有合理的宽度和高度;②有足够的亮度和舒适度;③流线简单明确而不迂回曲折,对人流起着导向的作用,并注意安全、防火问题。交通联系空间的分类:水平交通联系空间、垂直交通联系空间和枢纽交通联系空间。(一)水平交通联系空间作用:联系同一标高上的各个大小使用空间。水平交通联系空间包括:过道、廊子。

1、过道的性质(按过道的使用可分为如下几种)①完全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②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某些从属内容而设置的过道或廊子;③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或廊子。

2、过道的宽度和长度(根据使用人数、交通流量、过道性质以及防火规范和空间感受等因素来确定)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①过道宽度的确定首先根据流程的性质:专为人行的过道,其宽度根据人肩的宽度加空隙(单股人流宽度为550),过道的总宽度可结合通行人流的股数而定;对携带物品为主的人流,要结合物品尺寸的规律来考虑过道宽度;专为运送物件的过道,其宽度应根据物件大小来确定。医院建筑中过道宽度应满足担架床转向的要求,其尽宽至少为2.2米,一般医院中过道达3.0米;学校建筑中为2.3米;旅馆、办公楼建筑中为1.5~2.0米;作为局部联系或住宅内部过道的宽度至少0.9米。设计中,当通向过道的房门门扇必须向过道开启时,过道宽度要适当增加;当过到较长时,为观感的需要,其宽度往往设计得较实际功能所需的更宽一些。

②过道长度的控制按防火规范规定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类型、耐火等级等不同情况,控制建筑物的长度,主要是最远一间房间出入口到安全出入口(或垂直交通的进出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以内。

③过道的采光和通风在大量中小型建筑中的过道,通常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单面过道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一般通过直接采光和通风形式解决。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内走道的采光和通风需要专门设计,其形式有:过道的尽端开口;利用楼梯或门厅的光线采光;过道两侧局部设置开敞空间以增加过道的光线;利用走道两侧房间的玻璃门、窗子或高侧窗等获得间接采光和空气对流。廊子(凡过道的一侧或两侧空旷者称之为廊)当建筑物分散布局或地形变化较大,建筑结合地形布置时,往往通过廊子将建筑物各部分空间联系起来,并可与绿化、庭院紧密结合,创造生动活泼的建筑空间。在设计时注意廊子宽度的设计满足人流通即可,采光和通风一般可直接解决。(二)垂直交通联系空间作用:联系不同标高空间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垂直交通联系空间包括:楼梯、坡道、电梯和自动扶梯等。1、楼梯(民用建筑中最常用的垂直交通联系手段)楼梯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根据使用性质和使用人数选择合理的形式;布置在恰当的位置;按防火规范确定楼梯的数量和宽度;根据使用对象和使用场合选择最舒适的坡度。(1)楼梯的位置和形式民用建筑中的楼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辅助楼梯和防火楼梯。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①主要楼梯:作用:联系建筑物的主要使用部分,供主要人流使用。位置: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或直接布置在主门厅内,称为视觉的焦点(起到及时分散人流,同时可增加大厅的气氛)

②次要楼梯:作用:服务于少数人流位置:不于主楼梯明显

③辅助楼梯:作用:联系建筑物中某些局部空间之用位置:

④防火楼梯:作用:满足防火疏散需要而设置位置:一般位于建筑物的端部,常做成简易式开敞楼梯。楼梯的构成部件:梯段、平台及栏杆。注意:为使行人不感觉疲劳,梯段连续的踏步数不宜太多,一般在15级左右既需设置休息平台,最多不超过18级,但也不宜少于3级,以保证安全。楼梯按梯段布置特点通常出现以下几种形式:

①直跑楼梯:在层高小于3.0米的建筑中常采用;在层高较高时,一般需要在楼梯中间设置休息平台。作用:加强内部空间的节奏感与导向感(在大型会议中心中创造出庄重、严肃的效果;在商业性建筑中,又可造成轻松、活跃的气氛)。联系局部的辅助楼梯和防火楼梯常采用直跑形式。直跑楼梯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弧形。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②双跑楼梯特点:所占的空间面积紧凑;人流的起止点在同一垂直位置,便于各层进行同一空间组织;构件简单,构件规格较少。形式:等跑式,长、短梯段的不等跑式。

③三跑楼梯:形式:对称式和不对称式。特点:对称的三跑楼梯气氛较严肃,大多应用于帮哦能够、博览等建筑物中;不对称的三跑楼梯适宜于布置在较方正的空间中或配合电梯布置。

④剪刀式楼梯:常用于人流较大而连续的公共建筑中。(2)楼梯的宽度、数量和楼梯间的要求楼梯的宽度应根据使用性质、人流数量、艺术效果、防火和疏散等要求而确定。一般单股人流通行的楼梯宽度不小于800;双人通行的宽度为1000~1100;三人通行的宽度为1500~1650。该并排通行人数所需的宽度计算法则为:用每人平均宽度500乘以人流股数,同时适当考虑人流间的缝隙。一般民用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见下表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楼梯的坡度楼梯坡度的选择,应根据一般人的步距,使人们行走方便、舒适,又要考虑经济节约,在满足使用的条件下,因尽量缩短楼梯的水平长度。一般使用的人数多,来往频繁、层数多的建筑物,楼梯坡度应平缓些。楼梯坡度以30度左右为最佳;20度~45度之间的坡度适用于室内楼梯;20度以及20度以下的坡度适用于坡道及台阶;爬梯可采用60度以上的坡度。踏步的高度、宽度的计算:(一般通过下列经验公式计算)经验公式适用范围高+宽=450

级高140~1602高+宽=600

级高140~1702、坡道坡道作为人流疏散之用时,其优点有:安全、快速。(因此在解决大量人流集中疏散的交通性建筑及观演建筑中常采用)坡道的坡度一般为1/8(注意:人流集中的场所需平缓些)3、电梯在民用建筑中或为某些特殊需要的建筑内,除了设有一般的楼梯外还需要设置电梯,以解决垂直运输的需要。在设计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