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附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1.gif)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附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2.gif)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附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3.gif)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附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4.gif)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附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850539fed97df64cdfb40551a7127da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选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而宋国始终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奉为天下通义。如宋丁公死后,儿子宋滑公即位;宋滑公死后,弟弟宋炀公即位。
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传贤优于传子B.宗法制度瓦解C.王室逐渐衰微D.殷人旧俗影响
2.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
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
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
()
一*K
攵
^春HAAxF
脩<NA'"AjtU
*闿
埒f
iLa,3
R*.»“«
金.f»rt
0M夕^;
-,
《>E*afrYt4
&KJT编♦
Ana^力■
Ali酎
eu岗
姆
举N
e«4?Alil
*i足M
修
*?门M4a
*4冷
u〃<A-uMx
3今q
s妙lfti
4?trv
AA®a
4i,
”
。*
n一
4l«;石AM.
士l«
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
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
3.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
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4.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
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
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5.清初,顺治帝谕工部:“畿辅之地,乃天下根本,必加意安养,使民生乐业,方能
自近及远,渐致太平。”顺治、康熙、雍正时期,朝廷多次免除畿辅受灾州县的田
赋,兴修水利。乾隆时期直隶总督孙嘉澄任职不足三年,设治所属河淀工程共计
523处。材料旨在说明清政府()
A.推行减免钱粮政策B.重视发展水利事业
C.注重维护京畿稳定D.践行以民为本思想
6.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
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一一以显
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7.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
相继则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
灰心,互相诟i卒,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
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
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薄弱
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8.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
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
作者认为()
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
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
9.1935年6月28日,美国决定将中美外交关系提升至大使级。美国驻华公使詹森成
为首任驻华大使,施肇基为首任中国驻美大使。美国作出这一决定应该是基于()
A.国民政府日臻稳固B.日本侵华进一步加剧
C.国共两党关系缓和D.民间外交的大力推动
10.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
项目1979198019811982
自销机构(个)2832111801737322052
自销人员(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
自销零售额(亿元)103.6165.0195.4216.8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比5.8%7.7%8.3%8.4%
第2页,共19页
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1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
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
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D.发达的城邦教育
12.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开创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大帆船
贸易。如图为贸易路线示意图。该图可说明()
A.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B.帆船贸易使美洲大为受益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D.西班牙主宰亚洲经济贸易
13.英国1750年至1795年间多次颁布法令,禁止出口机器、机器模型和设计,也禁止
技术工人外流。1825年,英国废除禁止出口机器的法令,允许大部分机器设备和
技术自由出口。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英国()
A.议会改革促使立法权的扩大B.技术革新提升机器制造能力
C.自由贸易政策推动机器出口D.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4.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
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
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15.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
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
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
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
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
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
品。议会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年5月,在
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
-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材料二1906年,两江总督兼南
洋大臣端方决定在中国举办博览会。自1908年春起,他几乎一直把筹备南洋劝业
会作为其工作重点,任命江苏绅商张骞为南洋劝业会“总理”,具体负责筹备事宜。
端方要求所属各部门认真落实,又直接给上海、苏州等地商会去函,请求认购商股,
共襄盛举。随后他又电函张之洞、袁世凯,希望他们在北京斡旋以使之成。1909
年7月,端方调任直隶总督后仍在为南洋劝业会操心费力。1910年6月,中国历史
上的第一次商品博览会如期在南京隆重开幕。南洋劝业会的展览持续了6个月。当
年获奖的一些产品后来大都成了饮誉海内外的名优特产。南洋劝业会吸引了中外客
商十万多人与会,周边地区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更是不计其数。
-摘编自张海林《端方与清末新政》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万国博览会筹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
背景。
据材料二概括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措施。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共同的积极作用。
第4页,共19页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部分全运会主题(宣传)口号
届次年份主题(宣传)口号
第四届1979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第五届1983提高水平为国争光
第六届1987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第七届1993以亚运精神办七运以七运风采争奥运
第八届1997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第九届2001铸九运辉煌展中华风采
第十届2005拼搏2005梦圆2008
第十一届2009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第十二届2013全民健身共享全运
第十三届2017全运惠民健康中国
(说明:前六届全运会口号为宣传口号,主要来自领导人题词。第七届首次出现主,
题口号。第七届、第八届主题口号众多,题中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口号之一。)
从上述主题(宣传)口号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8.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
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
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
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
八股取土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
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
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
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
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
亡算”。
一一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19.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
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
“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
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
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
而己。可是这己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
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
第6页,共19页
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
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一一华盛顿》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
所起的作用。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
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20.《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史著作,有着较重要的史学地位。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
弃。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
修清史。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经过考虑之后,纂修
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
照《明史》的体例撰写。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在这种情
况下史馆近乎瘫痪。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
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
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
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
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史稿》得以编成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撰上的得失。
21.1989年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古代奥林匹亚曾召开奥
林匹克竞技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宙斯神崇拜是希腊地区的重要信仰。古希腊人为纪念宙斯在奥林匹亚建造
了规模巨大的神庙。该神庙很早就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神庙内原有宙斯
神像,是希腊古典时期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的作品,骨架为木质,外覆黄金和象牙。
该雕像于公元475年毁于大火。在现存宙斯神庙遗址的东、西山墙有精美的浮雕.
在东山墙所有浮雕都是静止的,力量呈现平衡;在西山墙冲突的力量已经爆发,好
似正经历一场肉搏战。古希腊人在这里举行祭祀宙斯的庆典,同时举行盛大的体育
竞技会(古奥运会)。这一竞技活动是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广泛交流的盛会,虽未能
将各邦国统一成一个大希腊,但具有凝聚全体希腊人的作用。目前在奥林匹亚我们
可以看到古代留下的一些运动设施,有运动场、训练场和摔跤学校等。
一一摘编自傅朝卿《西洋建筑发
展史话》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奥林匹亚遗址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第8页,共19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对贤士的继承,而是家族内的继承,故A项错误;
西周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并未体现宗法制度瓦解,
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王室衰微,故C项错误;
宋国是殷商遗族,根据材料可知,宋国始终坚持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分封制和宗法制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
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2.【答案】D
【解析】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在材料中并未体现,且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行书与楷书的对比,故B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体现创新,故C项错误;
根据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可以
看出颜真卿的气节,这使其虽然有涂改,仍然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
后,激昂悲愤而写下……”。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
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答案】C
【解析】题干显示,在省试出现问题后,殿试出现并成常制,说明科举考试录取程序进
一步完善,故c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世家大族特权,而且题干“否定”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A。
题干显示,殿试是在否定“省试”结果的基础上出现的,实际上是对省试考试的否定,
故排除B。
题干涉及的是考试程序的变化,并没有涉及考试标准,故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宋朝科举制演变情况。依据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遂送成常制”等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相关制度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
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
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多样,故D项正确。
A.题干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
、口
1天。
B.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
误。
C.题干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
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故选D。
5.【答案】C
第10页,共19页
【解析】清朝统治者认为京畿地区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唯有京畿地区稳定,才能稳定天
下,正因如此,统治者重视京畿地区的民生以及工程营建,c正确;
减免钱粮、发展水利只是对京畿地区采取的措施,而且这只是维护京畿稳定的手段,排
除A、B;
清朝统治者在京畿地区采取的举措体现了民本思想,但是其本质上是出于统治需要,排
除D。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明清君主
专制的加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
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6.【答案】D
【解析】A.材料涉及到的是司法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朝贡贸易体制方面的问题。
B.材料体现不出闭关锁国政策被抛弃。
C.材料并没有反映出放弃天朝上国的幻想。
D.从材料可以看出涉及到治外法权的条款,让外国人自己管理自己,要减轻中国政府
的管理任务,并且显示出中国政府的宽宏大量,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政府对司法主权的
完整性受到破坏懵懂无知。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对中国主权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综
合分析材料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B.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群众基础薄弱,故B项错误;
C由题干材料中“不幸精神涣散,相继则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
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律,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儿于一
蹶不振。”可以得知,由于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D.封建思想在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Co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
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i卒”把握材料的主旨。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
力。
8.【答案】C
【解析】根据“(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
“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中国想通过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抗衡西方国家,是不可能的,
即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不可能的,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排除A;
根据“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可得出民族工业受到
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不是有利条件,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军阀,排除D。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近
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
材料主旨的能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
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9.【答案】B
【解析】A.国民政府日臻稳固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
B.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加紧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美
国通过提升中美外交关系以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故B项正确;
C.1935年处于国共对峙时期,故C项错误;
第12页,共19页
D.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民间外交,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时间信息,结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准确解读
美国的做法。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企业改革此时才刚刚开始,排除A项;
从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其机构、人员、额度等
都在不断增加,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B正确;
材料只涉及到自产自销的情况,没有与其它渠道比较,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C;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中各项数据的变化。
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
解释的素养.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城邦的狭小,使
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所以,普罗泰格拉强调的是,
雅典的存续得益于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故B正确。
A项不是人的“美德”,C项与材料中的“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听每个人的建议”
不符,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进行公
共事务的讨论……听每个人的建议……否则城邦将不存在”。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来考查考生阅读
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
养。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文信息。
【解答】
C.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当时西班牙开创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
大帆船贸易,这些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
哥的阿卡普尔科,沟通了亚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
强,故c正确。
A.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故排除A。
B.当时的美洲墨西哥等地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这种帆船贸易服务于西班牙的殖民利益,
故排除B。
D.仅凭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不足以说明作为欧洲国家的西班牙主宰亚洲经济贸
易,故排除D。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材料中并未体现英国的议会改革使立法权扩大,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中“1825年,英国废除禁止出口机器的法令,允许大部分机器设备和技术自
由出口。”可知,英国通过技术革新提升机器制造能力,提高机器产量,故B项正确;
C.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是在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实行,故C项错误;
D.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时间是19世纪49年代,成为“世界工厂”,故D项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工业革命的史实,准确解读材料中法令的
变化。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
14.【答案】C
【解析】A.俄国10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不可能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没有体现出武装对抗的特点。
第14页,共19页
C.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用商品货币手段,也就是用所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
主义经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这和布列斯特和约暂时对帝国主义国家妥协退让,从而
根本上维护国家利益,赢得喘息机会是一样的道理。
D.材料强调的是妥协的意思,而不是强调开辟新道路的特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0月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俄国10月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俄国10月革命以后是为爱新生政权的政策特征,还要搞清楚新经济
政策的特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6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家干
预经济政策逐渐失灵,在和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整体国家实力相对衰落,因此美国迫
切希望改善国际环境,所以此时美国开始调整外交政策,故D正确。
此时美国同苏联的关系依然紧张,排除A。
同西欧竞争加剧和陷入侵越战争泥潭都是导致美国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的部分因素,不能
全面涵盖题意,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BC。
故选:D。
本题考查美苏争霸。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美苏争霸状况、
美国经济状况去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因。
本题考查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外交政策调整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小题1】特点:由英国提出并主持承办;参与国家数量众多;目的在于
展示各国文明成果。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小题2】任命专门官员负责筹办;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协调各方关系,保障南洋劝业
会的筹建。
【小题3】积极作用:提升了中英的国际影响;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
发展;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工业化比较,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
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中
西方工业化比较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工业化比较,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中西方工业化比较属于考试重点内容,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
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7.【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该根据材料内容总结
论点,再结合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第四届全运会口号和第十届全运会口号可
以看出,全运会口号主要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所以第四届全运会口号强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正是我国着力发展经
济的表现;我国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召开于2008年奥运会之前,
所以“拼搏2005,梦圆2008”的口号体现了我国为召开北京奥运会积蓄力量,展现国
家风采而进行了准备。所以说,每一届的全运会口号是我国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表
现。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全运会口号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体现。
阐述:1979年是我国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二年,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来,此时召开的全运会强调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体现了我国着重发展经济的
要求;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召开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所以此时“拼搏2005,
梦圆2008”的口号体现了我国为召开北京奥运会积蓄力量,展现国家风采而进行了准
备。综上可知,每一届的全运会口号是我国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发展的史实,
准确解读全运会的口号。
本题以全运会为切入点,考查改革开放,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
概括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
18.【答案】【小题1](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
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第16页,共19页
【小题2】(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
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本题考查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及其评价,需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
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
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
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
(2)“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
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自卸式垃圾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电子优惠券在电商营销中的运用与创新
- 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a卷】
- 南京市栖霞区2022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 环保科技的创新应用案例分享
- 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全媒体采访与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下册英语课件 Unit 1 Part B 第1课时
- 武汉学院《小学教师书写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工学院《农业资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汇报
- 2024版买卖二手车合同范本
- 阻燃更要消烟一文让你掌握无烟阻燃改性技术的方方面面
- 第15课 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件》
- 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复习用)
- 2024年黑龙江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护理学专业测试题含解析
- 建筑设计工程设计方案
- 供热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2024年)气胸完整课件
- 2023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