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经线和经度_第1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经线和经度_第2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经线和经度_第3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经线和经度_第4页
初中地理知识点:经线和经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页初中地理学问点:经线和经度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1~3以下关于地球仪上经线与经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经线外形是圆圈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A.0°180°组成的经线圈C.90°W90°E330°EA.150°WC.30°W

经线长度不相等D.西经度数越往东越大B.20°W160°ED.20°E160°WB.150°ED.180°经线4.一架飞机在甲点沿着0°经线向北飞,假设不转变飞行方向,最终可以到达A.甲点 B.北极点 C.南极点 D.赤道5.国际上习惯把哪个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A.0°和180° B.90°E和90°WC.0°和160°E D.20°W和160°E以下有关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全部的纬线都是圆C.全部的经线长度都不相等7.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经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A.全部经线等长;纬线长度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B180°C.全部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形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8.关于图中PA.PB.P点的纬度是70°N,经度是5°WC.依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D.依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9.图所示的P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10.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外表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全部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一样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1.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东、西半球的分界限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二、解答题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表示0°经线D.南、北半球的分界限〔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坐标:A B C 〔2〕A点位于 〔东、西〕半球,C点位于 〔南、北〕半球。〔3〕A点位于B点的 方向。〔4〕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 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 带。〔5〕A点与B点相比较, 所在的纬线圈更长。读经纬网图,答复以下问题。①A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B点的纬度是 ,经度是 ;②A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C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③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C点的纬度是 ;〔2〕E点的经度是 。16页参考答案1.C2.B3.A【解析】1.经线外形是半圆,A错;经线长度相等,B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正确;西经度数越往西越大,D错;C。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限为西经20160°(20°W,160°E)。西经20°以东,东经160160°以东,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B符合题意。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30°E150°W经线;A符合题意。4.B【解析】【详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一架飞机在甲点沿着0°经线向北飞,假设不转变飞行方向,最终可以到达北极点;B符合题意。【点睛】学会经纬网定向。5.D【解析】试题分析:0°经线是我们划分经度的起点,我们称之为本初子午线,同时它也是东西经度的分界限;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限,20°W以东、160°E20°W160°ED。考点:此题主要考察地球和地球仪。6.D【解析】【详解】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完整的一个圆完整、长度相等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不管是经线还是纬都有很多条,应选D。【点睛】此题考察经纬网有关学问,要知道经纬线的的特征。7.A【解析】【详解】A正确。经度最大度数是180°,90°,BC线指示东西方向,DA。8.C【解析】【分析】依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进展分析解答。【详解】读图分析可知,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P点的经纬度是7N5E;东西半球分界限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0南半球;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寒带;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回北寒带。依据题意。应选:C。【点睛】此题考察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9.C【解析】【分析】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限是西经20°160°组成的经线圈。西经小于20°,东经小于160°位于东半球,西经大于20°,东160°位于西半球。【详解】0°-520°-25°之间,属于北半球,依据题意选C。【点睛】该题考察半球的划分,读图分析即可。10.D【解析】【详解】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最终只能到达北极点,不会回到原地;通过地球外表任何一点都有一条经线和纬线;全球全部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除赤道和极点以外,一样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应选D。11.B【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别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0°纬线即赤道。【详解】A20°160°组成的经线圈,故AB、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限,故B表达正确;C、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故CD、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赤道,故D表达错误。应选:B【点睛】此题考察经线的特点,记忆即可。1〔4N30; 〔°°; 〔2°S15E; 西; 南; 北; 中; 热; B。【解析】【分析】依据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进展分析解答。【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假设相邻两条纬线的纬SA403°;B点经纬度为0°C点经纬度为2°S15E。东西半球分界限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C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位于B点的西北方向。〔4〕按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23.5°N−23.5°S23.5°N−66.5°N,北66.5°N−90°N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66.5°S−90°S;因此,从低、中、高纬度看,A点位于中纬度;从五带划分看,B点位于热带。〔5〕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因此,A点与B点相比较,B所在的纬线圈更长。【点睛】此题考察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40°N 20°W 0° 0° 北 东 热【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经纬网定位、半球的划分、五带的划分。【详解】①0N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0°经线是经度的起点,0°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据此推断,图中A点纬40°N20°W;B00°。②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限,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限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A40°NC40°E,在东半球。23.5°N-23.5°S23.5°N-66.5°N,北寒带的纬66.5°N-90°N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图可知,图中B0°,所以为热带。【点睛】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160°E←180°←20°W。14.20°S 40°E【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经纬度的划分。【详解】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赤道即0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纬度向南增大,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C的纬度为20°S。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0°经线是经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