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诗歌鉴赏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①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②低水槛③,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许浑: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睦郢二州刺史。②紫蒲:紫色的蒲草。③水槛:临水的栏杆。
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联系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
静。
2.(1)月夜归家的喜悦。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
吠,看见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2)摆脱官场、回归
田园的轻松和满足。诗人自来就有回家的打算,心愿终于得到满足,
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园田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注意通读全诗,
理解诗意,根据景物,分析其表达效果。“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意思是在桥边,远处传来阵阵狗叫声,庭院空着,人都在沉睡着。这
两句诗意在表现乡村夜晚的静谧,却从声响写起,属于典型的以声写
静的写法。作者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以声衬静,更显其静,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感情的理解。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
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
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景物描写和创作背景来分析。作者为“太和六
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要写“自有
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
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诗歌
抒发了诗人月夜归家的欣喜,以及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轻松和满足。
由“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紫蒲低水
槛,红叶半江船”可知,诗人月夜归丁卯桥村舍,听见桥响犬吠,看
见紫蒲红叶,归家的愉悦心情油然而生;由“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
田”可知,诗人本来就有回家的打算,现终于摆脱了官场俗务得以归
隐田园,轻松之感溢于言表。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大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
境,但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抒情开篇,渐而过渡到叙事,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
领起,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
C.三四句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D.这首诗歌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苦闷、惆怅、徘徊、昂扬等
复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请你简要谈一谈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
两句的理解。
【答案】
1.B
2.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比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作者无限
惆怅之意。
【解析】
1.B.“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
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
强烈冲击,可见在这个本应欢乐的宴饮上,诗人心情并不愉悦,而是
苦闷抑郁的。这里说“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错误。
故选Bo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
意思是: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
封山。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
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
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
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这里表达了诗人无限惆怅之意。
三、古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A.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洵的无限思念。
B.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
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C.下片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
的离合无常。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
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结合阅读感受及时进行点评,是赏析诗
词的有效方法之一。“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请对
这句话进行点评。
【答案】
1.A
2.这句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
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解析】
1.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
A.“表达了对胞弟苏洵的无限思念”有误,该词是中秋望月怀人
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而苏洵是苏轼的父亲;
故选Ao
2.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
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
么时候开始有的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
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
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把青天
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
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
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
月的赞美与向往。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的景象,要突出听觉效果。
2.尾联“寄书长不达”中“长”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
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1.戍楼上“咚咚”的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
一只孤雁正在“嘎嘎”的鸣叫。(至少有一个拟声词)
2.“长”是一直、总是,表明时间长久,表现内心的惆怅和焦
虑,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挂念。
3.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厌倦;对和平的渴望;对百
姓的同情。(写出2点即可)
【解析】
1.考查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
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注意题干中“突出听觉效果”的要
求,可以适当使用拟声词。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
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的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
雁正在鸣叫。据此可描绘为:成楼上寂寥的鼓声悠悠传送到耳边,隔
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万籁俱寂,天空中一只孤雁飞过,
正在“嘎嘎”的鸣叫。
2.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解答时,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
上,理解字词。“寄书长不达”的意思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一直不
能送到。“长”的字面意思是:一直,老是。结合“寄书长不达,况
乃未休兵”可知,“长”字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
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生死茫
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表现出诗人内心对亲人的
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3.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时,要联系诗歌创作的背
景和诗文大意来分析。这首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沉重
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
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
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接着颔联点题,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
的月亮最明;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
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
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颈联描述了弟兄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
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同时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
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
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老是不能送到,更何况战乱频繁
还没有停止,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由此可知这首诗强烈表达了思念
亲人的感情,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倍受思乡
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B.颔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
巧妙地突出了“早”字。
C.颈联写早行一路所见。“棚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
早行的节令是在深秋。
D.尾联以“凫雁”之“满”塘的形象画面传出自己希冀早日与
家人欢聚一堂的言外之意。
2.“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
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案】
1.C
2.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解析】
L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赏析错误。颈联的意思是:枯败的榔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棚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
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
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
花,就比较显眼。因此点明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而非“深秋”。故
选Co
2.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客行悲故乡”的意思是: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想念故乡,
可见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意思是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故乡
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雁,正嬉戏在圆而曲折的池塘。“杜陵梦”,
就是“梦杜陵”,杜陵是作者的故乡。作者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
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
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
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六、古诗阅读
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
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
今又来。
1.刘禹锡写作这两首诗的时间大约相距十三年,但这两首诗的
内容和情感联系非常紧密,这一点从两首诗都有提及的
这个意象和这回事就能感觉得到。
2.这两首诗,诗人借玄都观桃树桃花之盛衰变迁,既暗指自己
的,也表现出对权贵及奸邪小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
1.桃花(或桃树)种桃(或栽桃)
2.身世浮沉嘲讽蔑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和内容情感理解。
由第一首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和第二首诗“种桃道士归何处”
两句可知,两首诗都有提及的“桃花”这一意象。“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意思是: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
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而“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
意思是:当年种桃树的道士身归何处?曾在此赏花的刘郎今日又来。
两首诗的“刘郎”都是作者自指。两首诗具有内在联系,作者离开玄
都观十多年后,再次游览玄都观,看到栽种的桃树,触景生情,心生
感慨。
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
第一首诗的第一、二句写人们去玄都观看花的情景,展示出大道
上人欢马叫、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看花回来的人们'‘无人不道”花
的艳丽,呈现出心满意足的神态;第三、四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
是刘郎去后栽”,表面上写玄都观里如此众多艳丽的桃花,自己十年
前在长安的时候还根本没有,离别长安十年后新栽的桃树长大开花了,
实则是讽刺当时的权贵。此篇诗语讥忿,触怒当权者,作者因此又遭
贬逐。而《再游玄都观》作于公元826年。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
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
罪于权相武元衡,被远窜岭南。十四年后,刘禹锡“复为主客郎中”,
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由“前度刘郎今又
来”一句可知,刘禹锡重提旧事,再咏玄都,说我这个被排挤的人,
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诗中流露着诗人满怀胜
利的喜悦,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
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据此
回答即可。
七、诗歌鉴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
杜甫
今夜解州①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①邮(fu)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解州
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②云鬟(hud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
辉:月光。④虚幌(hua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
1.“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的角度写边塞的
凄凉景象,渲染气氛。
2.请分析《月夜》颈联“湿”“寒”二字的妙处。
3.同样写“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今夜廓州月,
闺中只独看”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
【答案】
1.视觉听觉
2.“湿”“寒”渲染了一种冷清孤寂的氛围,表明夜已很深,说
明妻子在月夜望月之久,思念之切。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句的意
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是诗人
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今夜解州月,闺中只独看”运用了想象
的手法,通过想象妻子独自看月思念自己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
情。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和牵挂在战乱中离散的
家人;盼望战乱早日结束,亲人团圆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路断行人,这里是写出诗人所见;戍鼓雁声,这里是写出诗人所
闻。故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出边塞凄凉的景象,耳目所及
皆是一片凄凉景象。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
的背景。
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赏析。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意思是: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
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湿”的意思是“湿
润”,“寒”的意思是“寒冷”。雾气使妻子的蓬松的双鬓湿润,月光
使妻子的洁白的双臂感到寒冷,表明夜已很深,这两个字描绘出妻子
在户外独自站立望月时间久,对自己的思念深,夜深不寐,渲染了一
种冷清孤寂的氛围。
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比较。
“月是故乡明”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
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
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
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作者运用了
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白露节气的清寒,巧妙地
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到故乡的明月的描写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地深切思念。
“今夜邮州月,闺中只独看”中“独看”是真实写照,却只写远
方的妻子“独看”廊州之月而忆长安的情景,而自己的“独看”长安
之月而忆解州已包含其中。“闺中只独看”是杜甫诗中运用想象的表
现手法,想象妻子孤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
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故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
念之情,以及渴望早日结束战争,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
渭水流。
《烟雨楼》
宋•杨万里
轻烟漠漠雨疏疏,碧瓦朱薨照水隅。幸有园林依燕第,不妨蓑笠
钓鸳湖。
渔歌唉乃声高下,远树溟蒙色有无。徒倚阑干衫袖冷,令人归兴
亿藤①妒。
[注释]①茄,一种蔬菜,可作羹。晋•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乡松
江之茄菜羹、妒鱼脍,遂弃官而归。
1.第一首诗的首联、颔联:写烟迷兼葭、募锁杨柳、溪云乍起、
夕阳沉落、山雨将至,营造了一种萧条惨凉的氛围。以此为例分析第
二首诗的首联、颔联。
2.两首诗同为登楼之作,诗人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作简要
分析。
【答案】
1.写烟雨朦胧、水面映楼、莺燕纷飞、渔夫垂钓,营造了一种清
丽、明快、闲适的意境。
2.甲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
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
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
神完气足。乙诗通过渔歌、渔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朗琴湾项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 《提高分派能力培训》课件
- 2024合同范本劳务派遣合作合同模板
- 《森田心理疗法》课件
- 龙年开学第一课
- 呼伦贝尔学院《英语模拟课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机作业:水龙头》课件
- 《外贸函电Insura》课件
- 《手焊技术基础知识》课件
- 化工企业普通员工年终总结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2024年财信金控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2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报告模板
- 电解质紊乱-课件
- 银行物业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 文旅剧本杀项目策划方案
- 红军之父伟大的革命家朱德
- 给小学生科普人工智能
- 哥斯达黎加资料课件
- 退休兼职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