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胡集镇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碱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湿抹布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C.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水扑灭,不能用水泼灭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参考答案:D略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HCl和MgCl2
B.Na2O
和CO2
C.CaCl2和NaOH
D.NH3和H2O参考答案:DA.HCl中H与Cl之间存在极性键,MgCl2中含有离子键,A错误;B.Na2O中含有离子键,CO2中C与O之间存在极性键,B错误;C.CaCl2中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另外H与O之间还有极性键,C错误;D.NH3和H2O中均存在极性键,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如果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则是极性键。尤其要注意AlCl3中含有共价键,不是离子键。3.下列各组微粒中,具有相同电子数的是A、K+和Ne
B、Na和F-C、H2O和NH4+
D、OH-和F参考答案:C略4.下列物质分子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A.CH3Cl
H
C
Cl
B.羟基
O
H
C.CO2
O
C
O
D.C2H4
H
C
C
H参考答案:D略5.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NaOH的原因教材中说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4)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各取溶液50mL,并记录下原始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差(t2﹣t1)/℃盐酸NaOH溶液平均值125.124.925.031.66.631.86.7331.96.8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10﹣3kJ/(g?℃),则根据计算结果,写出表示该中和热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偏小;(2)偏小.(3)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4)H+(aq)+OH﹣(aq)=H2O(l)△H=﹣56.012kJ/mol.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反应的盐酸偏少,放出的热量偏小;(2)没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导致盐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放出的热量偏小.(3)根据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进行判断;(4)温差(t2﹣t1)应取三次实验的平均值6.7℃来计算中和热;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写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盐酸挥发吸收热量,且盐酸偏少,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低,故答案为:偏小;(2)没有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溶液,导致盐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放出的热量偏小,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3)由于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故答案为:偏小;用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电离要吸收能量,造成测得的中和热偏小;(4)表中三次测量数据都是有效的,三次温差的平均值为:=6.7℃,△H=﹣=﹣=﹣56.012kJ/mol,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6.012kJ/mol,故答案为:H+(aq)+OH﹣(aq)=H2O(l)△H=﹣56.012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测定,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明确中和热测定中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无论使测定数据更准确,还需要保证酸碱中有一种物质过量.6.实验室可用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
A.O2 B.HCl C.Cl2 D.NH3参考答案:D【考点】气体的收集.【分析】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干燥剂不能与需干燥的气体反应,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极易溶于水,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碱石灰能干燥氧气,但是氧气难溶于水无须用倒扣的漏斗防倒吸,不符合图中装置要求,故A错误;B.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须用倒扣的漏斗防倒吸,HCl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集气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不符合图中装置要求,故B错误;C.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集气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氯气不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同时不能用水来吸收Cl2,不符合图中装置要求,故C错误;D.碱石灰能干燥NH3,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能用水吸收多余的NH3,须用倒扣的漏斗防倒吸,故D正确;故选:D.7.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CO2
B.N2
C.NaOH
D.CH4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键的类型,根据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是否相同分析是关键。详解:A.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形成共价键,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为极性键,故错误;B.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故正确;C.氢氧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氢氧根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故错误;D.甲烷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故错误。故选B。点睛:共价键是极性键还是非极性键,看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是否相同,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还要掌握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过氧化钠。8.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含0.3molKCl、0.2molK2SO4、0.1molZnSO4和1LH2O。若以KCl、K2SO4、ZnCl2和1LH2O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需KCl、K2SO4、ZnCl2物质的量分别是A.0.3mol、0.2mol、0.1mol
B.0.1mol、0.2mol、0.3mol
C.0.1mol、0.3mol、0.1mol
D.0.1mol、0.2mol、0.1mol
参考答案:C略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类的食品,可常喝糯米八宝粥参考答案:A略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C.Y的两种单质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参考答案:D11.分子中含有一个或者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叫芳香烃,C7H8是芳香烃,其结构式可以表示为
,请你判断C8H10是有多少种同分异构体A.1种
B.2种
C.3种
D.4种参考答案:D12.2011年3月11日,日本强地震导致两座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产生具有放射性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和位于同一周期B.和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原子半径小于原子半径D.C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强碱性参考答案:D略13.将2.56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0.05mol B.1molC.1.05mol
D.0.13mol参考答案:D14.白磷和红磷都是磷的单质,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红磷。已知31g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时,要放出QkJ的能量(Q>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与红磷互为同位素B.白磷不如红磷稳定C.31g红磷完全转化为白磷时,要吸收QkJ的能量D.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参考答案:A【详解】A.白磷与红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能量越低越稳定,白磷转化为红磷时放热,白磷的能量大于红磷,所以白磷不如红磷稳定,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31g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时,要放出QkJ的能量,则31g红磷完全转化为白磷时,要吸收QkJ的能量,故C正确;D.白磷与红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等质量的白磷与红磷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故D正确;选A。
15.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C.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D.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参考答案:B分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则Y为O元素,根据X、Y、Z、W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详解:根据上述分析,X为氮元素,Y为O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r(
Y)>r(Z)>r(W)>r(X),故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W>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较Z强,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Y>Z,则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故C错误;D.N、O元素形成的NO不溶于水,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正确推断Y元素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知道氮的氧化物种类有多种,其中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1)实验步骤: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③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④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10H2ONa2CO3+10H2O↑
(2)①Na2CO3·10H2O和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NaCl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
②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
偏大
③×100%解析:(1)①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需要通过测量D装置内碱石灰的增重,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测量C装置装置,计算生成的水的质量,故应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置内有空气,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影响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打开活塞K1、K2,关闭活塞K3,实验前要通入空气,赶走装置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减少误差;
④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晶体失去结晶水生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Na2CO3?10H2ONa2CO3+10H2O↑;
(2)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生成水蒸气质量和二氧化碳质量测定结果会减小,碳酸氢钠依据二氧化碳计算,而Na2CO3?10H2O的测定是根据生成水的总质量计算的,则测得Na2CO3?10H2O的含量将偏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NaCl偏大,NaHCO3偏小,Na2CO3?10H2O偏小;
②干燥管中盛放的是碱石灰,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所以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若撤去E装置,则测定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偏大;
③D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18g
44g
x
m2g
x=g,
装置C吸收的是水蒸气,包括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和十水碳酸钠分解生成的,十水碳酸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m1g-g=g.
设十水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10H2ONa2CO3+10H2O
286g
180g
y
g
y=g
所以十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100%。
点睛:明确C和D装置中物质的作用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碱石灰不仅吸收二氧化碳还吸收水蒸气,根据D装置中增重质量计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根据碳酸氢钠分解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关系式计算碳酸氢钠生成的水蒸气,总的水蒸气减去碳酸氢钠生成的水蒸气就是十水碳酸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气,根据十水碳酸钠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和十水碳酸钠的关系式计算十水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其质量分数。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1)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2)还原剂是
,被还原的元素是
,还原产物是
.(3)若生成2mol的NO气体,溶液中生成的Cu2+为mol.(4)在反应中硝酸显示性和
性.参考答案:(1)=3Cu(NO3)2+2NO↑+4H2O;(2)Cu;N;NO;(3)3;(4)酸;氧化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3Cu+8HNO3═3Cu(NO3)2+2NO↑+4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转移电子为6e﹣,以此来解答.【解答】解:(1)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5价→+4价,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3Cu(NO3)2+2NO↑+4H2O,故答案为:=3Cu(NO3)2+2NO↑+4H2O;(2)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是还原剂,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硝酸被还原,NO为还原产物;故答案为:Cu;N;NO;(3)3Cu+8HNO3═3Cu(NO3)2+2NO↑+4H2O中,若生成2mol的NO气体,溶液中生成的Cu2+为3mol;故答案为:3;(4)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NO3为氧化剂,硝酸表现氧化性,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表现酸性;故答案为:酸;氧化.18.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离子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首先,向溶液中滴加___
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其次,然后继续加入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上述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再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四,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参考答案:(1)_二_。(2)____HNO3___,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CO32-
;目的是
除去CO32-
;Ba(NO3)2,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SO42-
;AgNO3__,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Cl-
略19.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N2(g)+3H2(g)2NH3(g)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
- 变量与函数教案
- 《轮轴的秘密》教学设计
- 《莫高窟》教案中涉及的网络资源
- 港口码头施工合同样本
- 医疗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台账
- 个性化软件售后服务承诺书
- 水上娱乐设施防水维护合同
- 区块链会所租赁合同模板
- 旅游景区设施增补协议
- 测风方法步骤
- 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试验检验和功能性检测计划
- 2023年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 经销商文件-phadia250项目建议书-ver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含2022年新增和修订部分)
- 2022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部分)
- 电动葫芦出厂检验报告
- 找次品-华应龙老师课件
- 全国英语教师素养大赛大赛一等奖乌鸦喝水Unit-5-Story-Time课件
- 风电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