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训练专题综合训练1.

[2023重庆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NaOHB.可以用H2还原MgO来冶炼金属MgC.擦去氧化膜的Al条在酒精灯上加热,铝会熔化但不滴落D.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Zn粉生成FeSO4溶液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2.

[2023陕西西安中学质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是指CaOB.《抱朴子内篇》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唐本草》中,关于“青矾”的记录为:“本来绿色……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FeSO4·7H2O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3.

[202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试]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3.C

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与H2反应生成Cu,Cu(OH)2不能一步转化为Cu,且CuO不能一步转化为Cu(OH)2,A项错误;Si与O2反应生成SiO2,SiO2与C反应生成Si,SiO2不能一步转化为H2SiO3,H2SiO3不能一步转化为Si,B项错误;NaHC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能生成Na2CO3,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NaOH,NaOH与过量CO2反应能直接生成NaHCO3,C项正确;FeCl2不能一步转化为FeO,FeO与HCl反应能生成FeCl2,FeO不能一步转化为FeCl3,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D项错误。答案专题综合训练4.

[2021浙江卷1月]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则Fe与H2O反应生成Fe(OH)3和H2B.NaClO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O3和HClO,则NaClO溶液与SO2反应生成NaHSO3和HClOC.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NH4Cl,则Mg3N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NH4ClD.NaOH溶液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aNO3,则氨水与少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O和NH4NO34.C

A项,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A不正确;B项,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NaHSO3氧化,B不正确;C项,氮化钠与氮化镁水解生成相应的碱和氨气,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盐,C正确;D项,NaOH与AgNO3反应先生成AgOH,AgOH不稳定,生成Ag2O,氨水与少量硝酸银溶液反应先生成AgOH,而AgOH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生成Ag(NH3)2OH,D不正确。答案专题综合训练5.

[2023广东大联考]某铁矿石的有效成分是Fe2O3,用如图所示装置测该铁矿石中Fe2O3的含量(杂质不参与反应),称取2.00g铁矿石置于硬质玻璃管A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干燥管B的质量增加1.32g,干燥管C的质量增加0.1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应先通一段时间CO,称量干燥管B后,再加热硬质玻璃管AB.干燥管C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干燥管BC.在硬质玻璃管A发生的反应中,Fe2O3为氧化剂D.该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6.0%专题综合训练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

专题综合训练6.BC由以上分析知,A项错误,B项正确;焙烧时FeCr2O4转化为Na2CrO4,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用烧碱或小苏打代替纯碱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C项正确;“母液”中除了含有H2SO4,还含有Na2Cr2O7,为避免Cr的损失,“母液”最适宜返回“酸化”步骤循环利用,D项错误。答案流程梳理专题综合训练7.

[2022海南卷]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生锈的铜屑为原料[主要成分是Cu,含有少量的油污、CuO、CuCO3、Cu(OH)2]制备胆矾。流程如下。回答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若仅用浓H2SO4溶解固体B,将生成

(填化学式)污染环境。

(3)步骤②中,在H2O2存在下Cu溶于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经步骤④得到的胆矾,不能用水洗涤的主要原因是

。(5)实验证明,滤液D能将I-氧化为I2。ⅰ.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步骤②中过量H2O2将I-氧化为I2,理由是

。ⅱ.乙同学通过实验证实,只能是Cu2+将I-氧化为I2,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及结果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专题综合训练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8.

[2020江苏卷]实验室由炼钢污泥(简称铁泥,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制备软磁性材料α-Fe2O3。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1)酸浸。用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浸取铁泥中的铁元素。若其他条件不变,实验中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铁元素浸出率的有

(填序号)。

A.适当升高酸浸温度B.适当加快搅拌速度C.适当缩短酸浸时间(2)还原。向“酸浸”后的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使Fe3+完全转化为Fe2+。“还原”过程中除生成Fe2+外,还会生成

(填化学式);检验Fe3+是否还原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3)除杂。向“还原”后的滤液中加入NH4F溶液,使Ca2+转化为CaF2沉淀除去。若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F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

[Ksp(CaF2)=5.3×10-9,Ka(HF)=6.3×10-4]。

(4)沉铁。将提纯后的FeSO4溶液与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反应,生成FeCO3沉淀。专题综合训练①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设计以FeSO4溶液、氨水-NH4HCO3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FeCO3的实验方案:

[FeCO3沉淀需“洗涤完全”,Fe(OH)2开始沉淀的pH=6.5]。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9.

[2022全国甲卷]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其制备流程如下:本题中所涉及离子的氢氧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表:离子Fe3+Zn2+Cu2+Fe2+Mg2+Ksp4.0×10-386.7×10-172.2×10-208.0×10-161.8×10-11专题综合训练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最适宜使用的X是

(填标号)。

A.NH3·H2OB.Ca(OH)2C.NaOH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

专题综合训练

答案专题综合训练流程梳理专题综合训练【解题思路】

(3)加入物质X调溶液pH=5,为了不引入新的阳离子,故X宜选用Ca(OH)2;pH=5时,c(OH-)=10-9mol·L-1,根据表中各离子的氢氧化物的Ksp可知,只有Fe3+能完全沉淀。(4)Fe2+被适量KMnO4溶液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MnO2,Fe(OH)3沉淀和MnO2进入滤渣②中。答案专题综合训练10.

[2023豫北名校联考]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重要的锂电池材料,一种利用硫酸法生产钛白粉过程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含钛、铜、锰、铅、锌、钙、镁等杂质离子)制备磷酸亚铁锂的生产流程如图。常温下各种硫化物溶度积常数如下:(1)操作1、操作2的名称为

(2)加入Na2S溶液的目的是

,

聚丙烯的作用是

。物质FeSMnSCuSPbSZnSKsp6.3×10-182.5×10-131.3×10-363.4×10-281.6×10-24专题综合训练(3)向滤液2中加入NaOH溶液需控制溶液的pH≤2.2,其原因为

;反应生成FePO4·2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Ksp(MgF2)=9×10-9、Ksp(CaF2)=1.5×10-10。若取1.0L废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