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氟中毒演示文稿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预防氟中毒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地方性氟中毒概念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fluorosis)
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和骨骼的改变。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地方性氟中毒危害
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牙齿是机体对氟化物最为敏感的器官,氟斑牙的形成主要是在牙齿釉质发育期氟对造釉细胞作用的结果,釉质表现为白垩、着色、缺损等改变。残留终生,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危害健康。氟骨症:在氟的作用下,骨骼的正常代谢过程(包括成骨、破骨、矿化过程)以及钙磷代谢受到影响和破坏而产生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有骨质硬化、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等,腰、腿及全身关节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重者弯腰、驼背,甚至瘫痪。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氟斑牙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饮水型地氟病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敞灶做饭敞火取暖、烘烤粮食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砖茶水熬煮过程(一般砖茶氟含量超过300mg/kg,高者达1000mg/kg以上。砖茶水氟含量一般超过3mg/L)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习惯饮用大量砖茶(平均每人每日饮用3~4L)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饮茶型氟中毒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典型氟骨症X线改变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地氟病的分布
地氟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很广,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如亚洲的印度、孟加拉、中国、泰国、斯里兰卡等,欧洲的俄罗斯、保加利亚、意大利等,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美洲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地氟病均为饮水中含有高氟所致。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我国地氟病的类型与分布
在我国,除上海市和海南省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我国病区类型复杂,不仅有饮水型病区,还有我国独有的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病区。我国地氟病重病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饮水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燃煤污染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湘、鄂两省。饮茶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据2011年全国地方病统计报表数据显示:
全国有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136个,病区村12.36万个,受威胁人口约8907万;全国有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73个,病区村3.36万个,病区村人口3319万。还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县219个,覆盖3246个乡镇,涉及人口3105万。病情统计显示,全国大约有3800多万氟斑牙和230多万氟骨症患者(不包括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可见我国是一个地氟病流行严重的国家。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我国地氟病防治现状
我国地氟病防治工作与其他地方病相比,起步较晚。我国改水防地氟病的工作是从60年代,在吉林省乾安县打成第一眼低氟深井后开始的,随后部分省(市)在重病区相继进行了试点工作。
1978年全面启动,1981年全面展开,1985年掀起高潮,发展迅速。燃煤污染型病区确认虽然是在70年代末,但80年代在部分省份就明确了采取改炉改灶降室内空气氟和粮食氟的防治措施。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饮水型氟中毒的地域分布特征
通过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的病区类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广大的平原地区。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程度与饮水含氟量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水氟含量越高,饮用时间越长,病情就越重。按高氟水的来源和成因不同,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浅层潜水高氟地区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最大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内,水氟一般在2~5mg/L,高者可达数十毫克每升。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华北平原中东部和滨海平原,水深一般在60m以上,水氟一般在2~6mg/L,高者可达数十毫克每升。地热水和温泉高氟水地区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区散在分布,水氟可达4~10mg/L。富氟岩矿地区主要分布在萤石矿、磷灰石矿和冰晶石矿等富氟岩矿的出露区或开采区。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域分布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氟中毒病区类型,该类病区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秋季收获时阴雨连绵,冬季寒冷潮湿,居民多以煤取暖和烘烤粮食及辣椒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边远山区。重病区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3省交界的山区和重庆东部、湘西、鄂西的山区。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域分布
饮茶型氟中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发现的一种特有的呈地方性流行的氟中毒类型,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这类病区的特点是饮水氟和粮食、蔬菜氟含量不高,也没有明显的氟工业污染。高氟砖茶和特殊的饮食砖茶习惯(奶茶、酥油茶、砖茶水、糌粑等)是导致病区牧民氟摄取过量而发生氟中毒的原因。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内蒙、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氟斑牙的人群分布特征
由于乳牙和恒牙以及牙齿造釉细胞发育时期不同,故氟斑牙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年龄)特征。出生11个月以内在高氟环境发育、出生的婴幼儿可发生乳牙氟斑牙,但较恒牙氟斑牙轻得多,仅有白垩样改变。这与婴幼儿的氟摄入量主要来自于母乳,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的氟量少有关。恒牙氟斑牙发生在6~8周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高氟环境的儿童,因体内摄入过多的氟导致牙齿造釉细胞损伤而出现的牙齿钙化障碍、牙釉质或牙本质损伤。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或接触高氟环境的儿童不再发生氟斑牙。无性别差异,亦无种族差异。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氟骨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主要发生在成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因生活在高氟区的人群随年龄增长,接触高氟环境时间越长,机体内蓄积的氟量增加,故危害较重。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伏期短,3~5年即可发病,可能与机体适应能力和敏感性有关。一般认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少地区有女多于男的现象,特别是重症氟骨症患者多为女性,且以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这可能与妇女生育、骨钙丢失有关。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地方性氟中毒的时间分布特征
地氟病的发生主要与氟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机体内蓄积量、生长发育规律、个体易感性及生活习惯等有关,而与季节、年份没有明显关系。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气候炎热高水氟地区,人们饮水量大,摄氟量多,病情重于水氟含量相同的气温较低地区;燃煤型地氟病恰相反,在高海拔、气温低的地区病情重,这与当地燃煤量多,户外活动少,从食物、空气摄氟量较多有关。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影响因素
营养条件营养条件影响病情严重程度具体影响机制不清钙对地氟病的拮抗作用是最重要的
饮水中的化学成分水的硬度、钙、镁、碱度与地氟病的病情有关其中水的硬度、钙和镁都有降低氟的吸收、促进氟从体内排出的作用,碱度正相反
生活、饮食习惯燃煤型和饮茶型氟中毒属于典型的生活习惯病
个体差异病情与个体的敏感性、生理、健康条件有关在相同病区条件下,儿童及孕妇,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者易患病或病情重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前臂的另一重要X线征象为旋前圆肌附着等处骨皮质增厚、粗糙、层状改变,常与前臂骨间膜骨化并存。其他易生钙化、骨化的骨周软组织为,骨盆的闭孔膜、髂腰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腰椎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旁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前臂的骨间膜、旋前圆肌肌腱附着于桡骨处、桡骨圆韧带、肱三头肌腱;小腿的胫腓骨间膜、股四头肌腱、髌韧带、腓骨长肌腱、比目鱼肌腱等。不同部位的骨周软组织钙化、骨化其形状各异。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6.关节退行性改变过量氟化物可致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在中、重度患者,可见到颈、腰部及髋、膝、肘等四肢大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关节退行性改变的基本征象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下囊状骨吸收、关节间隙狭窄或不对称、关节边缘骨增生。严重的关节退变可致关节增大、畸形。关节退行性改变不是氟骨症特有改变,这些征象在其他一些骨关节疾病中也可见到。因此不能仅依据这些征象诊断氟骨症。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五、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改换低氟水源饮水除氟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氟斑牙的治疗氟骨症的治疗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地方性氟中毒病因清楚,是由于居住环境中高氟而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所致。因此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根本措施就是控制氟源,减少摄氟量。另外,减少氟的吸收,促进氟的排泄,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都可起到预防和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作用。降低饮水氟含量,使之符合饮水卫生标准是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的根本有效措施。方法基本分为两大类:一是改换水源,二是饮水除氟。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改换低氟水源
常用低氟水源的种类:
1.深层地下水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的深层地下水往往氟含量较低,适宜饮用。
2.低氟地面水多数江、河、湖泊等地面水含氟量较低,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3.天然降水雨水和雪水含氟量都很低,特别是地下水源缺乏的地区,将雨水或雪水蓄积起来,经处理,可以饮用。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改换低氟水源的形式
1.建低氟深水井主要预防措施
2.引江、河、湖泊、泉等低氟地面水
3.蓄水(窖水)
4.混合水源
5.利用同一自然村(屯)的低氟水源
水源的基本要求
1.水量充足2.水质符合卫生要求3.水源容易防护
建低氟深水井的技术要求
1.井位的选择2.井管的选择3.滤水器的选择
本文档共34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19点2分
饮水除氟
饮水除氟是通过物理、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脏解剖知识课件图片
- 2025年厢式货车合作协议书
- 出口代理协议书范本
- 出国培训协议书范本
- 拆迁子女协议书范本大全
- 宠物转让协议书范本大全
- 2025年果蔬无损伤品质测试仪合作协议书
- 托管合伙股权协议书范本
- 沙场员工规章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锂铁电池项目发展计划
- 灭火器充装合同范本
- 心衰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 DL-T5355-2006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 《交直流配电网用电力电子变压器技术规范》
- 第5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与径流课件
- 污水导流专项方案
- 夏季养老院消防知识讲座
- 基于大数据的停车场管理优化策略
- JB T 5082.7-2011内燃机 气缸套第7部分:平台珩磨网纹技术规范及检测方法
- 718高温合金螺栓工艺
- 烟台大学法学院《822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