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2.引导学生经历分数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促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教学难点:创造分数;单位“1”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圆形纸片。教学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创设情境,体会分数的含义。师:花果山上住着许多小猴,其中有这样的三家。第一家2只小猴,第二家3只小猴,第三家4只小猴。这天,猴王分给三家三张同样大的饼。引出平均分。师:第一家的饼应该怎么分才公平呢?生:分成两半。师:这样分成2份?(课件示错)生:不是,要从中间分。师:老师这儿有一张饼,你能不能给大家演示一下?生对着折一下。师:你为什么对折?生:两份一样多。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平均分。师:像这样(课件)平均分才公平。师:于是第一家的饼被平均分成2份。第二家的饼应该怎么分呢?生:平均分成3份。师:第三家的饼呢?生:平均分成4份。质疑反问,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几份中的一份)师:这样每家的每只小猴都吃了其中的一份。师:同样是一份,一样多吗?生:不一样多。师:我们来看这一份是几份中的一份?生:2份中的1份。板书。师:这一份呢?生:3份中的1份。师:这一份呢?生:4份中的1份。师:同样大的一个饼,平均分之后,它是2份中的1份,它是3份中的1份,它是4份中的1份,当然不一样大。激发需要,经历分数的建构过程。质疑启发。师:像这样,2份中的1份,3份中的1份,4份中的1份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这些数来表示吗?生:不能。师: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你能不能想办法创造一种新的数?我们就以2份中的1份为例,同桌先讨论讨论,试着写一写。创造分数。交流反馈。指名学生板演。1/22/1④统一写法。师:同学们真厉害!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创造了好几种写法。观察一下,他们的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都有数字2和1.师:是啊,怎么都有2和1呢?2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生: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其中的1份。师:看来同学们的写法都很有道理!那么数学家又是怎么想的呢?(出示图片及录音)师:现在你们知道选哪一种写法了吧?(出示)师:和数学家想法一样的请举手。真了不起!读写。读法。师:这个数你会读吗?生:二分之一。师:真厉害!一下子就读对了!一起来读一读。写法。师:该怎样来写呢?看仔细,先用直尺画一短横,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两份,就在横线下面写2,取了其中的1份,就在横线上面写1.回扣的含义师: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生:2份中的1份。师: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饼的。(师用手势提示)师:孩子们,拿出双手来,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是谁的?生:这个饼的。师:现在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生说。师: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师:这1份是这个饼的,这1份呢?生:也是这个饼的。5.认识师:第二家的这1份用那个数表示?生:。师:你能不能写到黑板上?师:非常正确!师: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师:第三家的这一份呢?生:师:请你快速的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师: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类推、归纳。师:如果把这个饼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师:如果把这个饼平均分成16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师:如果把这个饼平均分成100份呢?1000份呢?师:分得完吗?这样的数数得完吗?师:那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揭示课题。师:我们刚才认识的、、、等等这样的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长得一样吗?它们有自己的名字叫分数。从今天开始分数就正式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交朋友了。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几部分组成?师:中间这一短横叫分数线(板书)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板书)表示平均分得份数,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板书)表示取得份数。师:观察一下,这些分数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它们的分子都是1.师:我们今天重点研究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课题)深化认识几分之一。折师:刚才我们非常公平公正的帮小猴们分完了饼,它们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你们愿意玩吗?生:愿意。师:拿出你手中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生动手折。交流反馈。师: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生:师:把它对折再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可以用来表示吗?生:可以。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师:总结。师:刚才我们得到正方形的,既可以这样折,又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还可以这样折。现在有四幅画面呈现在你面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涂色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来解释一下?生: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师:看来分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创造一个分数。师:刚才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折出了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想一想生活中还可以分什么得到分数?巩固练习。师: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分数,只要我们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大家表现的这么棒,敢迎接下面的挑战吗?1.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可以用表示?猜一猜。4.神奇的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作品展示》、《科学世界》、《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各占整个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6.《作品展示》、《科学世界》、《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各占整个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感受音乐中的分数。板书设计平均分认识几分之一4份中的1份3份中的1份......分子......分母......分数线2份中的1份平均分认识几分之一4份中的1份3份中的1份......分子......分母......分数线2份中的1份《认识几分之一》学情分析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时应提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关于几分之一的概念学生可能听父母或他人说起过,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数学知识,或许学生对几分之一有最初形态的认识,它表示几份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但因学生年龄所限,生活中关注了它的读法、写法和意义的人毕竟是少数,且不系统,因此几分之一的教学仍是学习分数的新篇。作为刚从二年级升上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主要有两个困难:其一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其二是要口头表达分数的意义。本课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分之一。采用小组合作和共同探究为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并牢固建立起表象意识,使学生在情境化、自主化、活动化、情感化的合作探究中,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认识几分之一效果分析分层递进,由“扶”到“放”。是我设计这节课主导思想.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根据直观性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练习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能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课堂上力求教法灵活,在课堂上,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的例题教学运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具体来说一说:导入环节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分数,只要我们提供恰当的“脚手架”,学生是可以创造出分数的。我通过巧妙的质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使计划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拓展设计的很精巧,综合性强,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较的标准不同,对应的几分之一也就不同。《认识几分之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教材地位和作用:《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一次质的跳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分数是在平均分的条件下产生的,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2.引导学生经历分数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促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教学难点:创造分数;单位“1”的理解。认识几分之一测评练习1、读出下面的分数:2、写出下面的分数: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十分之一(1)说说你是怎样写的。(2)集体订正及评价。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请同学们自己填一填。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你填的分数是多少?(1)涂色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2)涂色部分是大长方形的几分之一?(3)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课后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成长,成长中辐射,是对每一位科研型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日必修课。上完“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后,我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现做如下反思:一、数学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本课我创设“猴王给三家小猴分同样大的饼”的情境,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在学生初步理解二分之一之后,我通过类推,把饼细分后让学生用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整个环节从直观到抽象概括,由浅入深,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本质含义:平均分之后,几份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练习环节的“生活中的图片、黑板报、音乐中的分数”,更是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二、预设与生成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圆饼、正方形等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加强动手操作,灵活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教学。通过折、涂产生分数;通过展示,逐渐学会表达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通过比较,认识到:虽然折法不同,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让人感叹:生成的完美离不开预设的精彩。三、数学与思考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因为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笑了,或是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激动的不得了就认为上的好。其实,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是要体现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课要让孩子变的更智慧、更聪明。本节课中我的追问:“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折法的作品时追问:这些涂色部分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要回答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来自不同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共性;其次,需要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有意的追问会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练习中的第六题“《作品展示》、《科学世界》、《历史故事》、《名人名言》各占整个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发言、学生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四、激情与融洽“一节课怎么样?过去关注较多的是教师教的如何?而现在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学生学会了吗?会学了吗?乐学了吗?要做到这三个层次,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多份投入、多份激情、多份师生的融洽。本节课中我和学生就像是“忘年交”的朋友,又曾像是多年的师生。这份融洽,是我多年的财富,是我的激情、我的投入、我对工作的高度热爱换来的。但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还不够精、挖掘的还不够深。作为的一名教师,我还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找到教学中更有效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做一名“科研型”教师。《认识几分之一》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初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读、写分数”二、课标解读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开始,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初步认识分数时主要借助操作、直观,从“部分——整体”的角度进行,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奠定基础。(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认知冲突1.说情境,唤醒生活经验单元主题图呈现了“秋游户外野餐”的场景,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秋游”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