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循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的一节内容,通过微专题的形式,重点突破必修一《地球上的水》的重点内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发生的环节、水循环的类型和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进入二轮专题复习,基础知识已经基本具备,本节课主要通过活动题和高考试题等,来指导学生探究相关题目,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规律总结,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的活动开展,绘制三种循环的简单示意图和说出每一种循环的主要环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示意图,说出某区域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1.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观察、学习、探究,并得出观点。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幻灯片,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高考考纲及考情分析】水循环问题是全国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利用水循环原理建设“海绵城市”,解决城市内涝属于高考热点。高考主要通过区域图或者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水循环的意义。列表展示最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中涉及到的本节相关考点。年份高考试题分布2015年(I卷)1,2,3(II卷)12014年(II卷)6,72013年(II卷)62012年(新课标卷)37(1)(2)2011年36(2)【考点突破】考点一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考点回顾】画图说明水循环类型和水循环的环节有哪些?例1.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图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一大淡化水生产国,其淡水供应的50%来自海水淡化工业,海水淡化主要依赖于“热法技术”(加热蒸馏)。A地附近埋藏了丰富的地下水,且盐度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A地地下水盐度高的自然原因。(8分)【总结提升】考点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点回顾】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主要环节人类活动的影响(举例说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蒸发、降水例2.(2013全国卷II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
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
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总结提升】
考点三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应用1生活中的雨水花园(2015全国卷I卷1-3)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
调节局地小气候【总结提升】应用2内陆湖中的淡水湖的形成1.材料一:乍得湖位于非洲中北部,湖面海拔281米,平均深度1.5米。乍得湖属于内流湖,但湖水却是淡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不解,因而被传成许多神话或奇谈。后来科学家发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乍得湖东北部有一最低处海拔是155米的盆地。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乍得湖成为淡水湖的原因。(8分)2.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4分)【总结提升】应用3描述泉水的形成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6分)【总结提升】《水循环》学情分析学生对本部分的学习较有兴趣水循环相关的知识与生活比较贴近,课件中展示的题目和内容都贴近实际,理解难度较小,可操作性很强,内容形象直观,引人入胜,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较理想。学生学法上的不恰当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须利用地图来学习,而学生在读图,识图,填图,用图中能力有限,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考试“死记硬背”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停留在“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应试教育的一套,还是不会“注意观察”“思考理解”“识记联想”“应用迁移”停留在“搀着走”,甚至“牵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问题,任其自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自己不会查找材料,不能独立完成布置的任务。《水循环》学生学习效果分析一、评测结果1、复习提问方式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掌握的很好,部分同学回答得比较慢,或者答不全,显示出学生的差异性。2、课堂探究案展示与点评因为是用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只在上课的前一天进行了晚自习的预习,并对导学案进行了批阅,但是因为时间紧张,且选择的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在课堂探究问题的参与度不是很热烈,但这也恰恰反应了真实的课堂。对学生点评时,还是以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为主,指导学生在做题后多总结归纳反思。3、课堂检测以选择题为主,学生能比较迅速的完成,正答率较高。二、效果分析课堂探究案采用的是材料题形式,通过批阅学生的初步回答结果,不少同学可以答出课本或已有知识,需要进一步思考总结的新问题回答不理想,充分说明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待进步提高。课堂检测采用的是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学生的答题效果很好,充分说明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有一定的水平。《水循环》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地位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重点讲述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通过微专题的形式,重点突破一个知识点,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设计题目,深挖知识。教材重点讲述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通过让学生画图,熟悉教材中水循环示意图中介绍的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水循环的类型。这节课的内容是一个小的切口进入,符合二轮专题复习中穿插微专题的整体复习思路。整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和练后总结提升的整体思路,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2.重难点根据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认识程度,我确立了如下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运用示意图,说出某区域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教材内容处理方法将采用以下教法,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小组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多媒体辅助法:能直观的表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水循环》评测练习1.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l)~(3)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B.径流C.蒸发D.水汽输送(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拉萨B.吐鲁番C.北京D.呼和浩特2.阅读下列资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近年来,我国东部一些城市每到夏季在遭受大暴雨的袭击后,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到某某城市“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城市内涝,从未像今天这般引起公众强烈关注。资料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但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地面沉降、城市内涝等。(1)城市化后,地表径流如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2)城市化后,蒸发量如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3)城市化后,地下径流如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4)城市化后,洪峰为什么会提前?(5)我国东部一些城市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有哪些?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提出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措施?参考答案:1.(1)B(2)C(3)C2.(1)地表径流变大。原因是地面硬化后,下渗量大大减少。(2)由于地面硬化,一方面,地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另一方面,通过下水道流走。导致地面存水较少,蒸发量就会减少,此外。还与缺少植被覆盖有关。(3)由于地面硬化,地表水通过下水道流走,来不及下渗或无法下渗,而使得地下径流相对减少,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4)地表硬化,地面径流会迅速汇集,汛期洪峰量增大,而且相对于城市化前,洪峰要提前。(5)自然原因:①地势低平,低洼处积水难以短时间内排走;②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人为原因:①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降水增加;②绿地、湿地减少,蓄水能力降低;③地面硬化,导致地表径流增加;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⑤城市河道及行洪区被占用;⑥城市化破坏了原有的地形与水系。措施:建设绿地;保护原有的河道、湿地;完善城市排水系统;铺设地面时多采用渗水砖《水循环》课后反思1、水循环问题是全国卷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主要通过区域图或者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水循环的意义。整节课通过设计典型题目,分别围绕“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两大主题,通过运用“水循环的原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地理问题。2.本节课是一个微专题,只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了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通过向纵深挖掘知识点,拓展知识深度,这也是全国卷新课标考查的主要方向。通过这个专题的设计,让学生真正的全面掌握了水循环的相关地理考查的方向,从根本上掌握这部分知识。3.因为是高三二轮的专题复习,习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典型有代表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可能有些困难在课上没有预料到,造成课堂上气氛不是很活跃。而且在难题的处理上,教师主要是进行了精讲点拨。《水循环》课标分析课程标准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2)了解陆地水体运动转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习水循环,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水循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2)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目标的设计针对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水循环问题是全国卷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主要通过区域图或者统计图为背景,考查水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风家训先进事迹材料(15篇)
- 易错题27 古诗文默写之开放性默写题-不会在开放中找限制高考语文备战2025年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含解析
- 个人理财基础知识
- 手术护理指南之截石位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职称2021年真题
- 2024年中国睡眠呼吸暂停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投资方向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大子午扩张低压涡轮低工况流动匹配机理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授权及营销推广合同3篇
- 薄弱环节护理干预结合无痛化管理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 二零二五年度道路建设项目合同履约保证金协议3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JT-T-390-1999突起路标行业标准
-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 初中音乐听课笔记20篇
- 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
- 商标基础知识课件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 202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