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思想史 288P_第1页
中国伦理思想史 288P_第2页
中国伦理思想史 288P_第3页
中国伦理思想史 288P_第4页
中国伦理思想史 288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伦理思想史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伦理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伦理思想史3中国伦理思想史主编张锡勤副主编杨明张怀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学习指导一.课程性质、定位、课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校大学生哲学专业课程。不同学位层次、不同年代的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不一样。例如2016年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本课程是方向限选课程,50学时,学分2.5,开课学期:1,考试方法:考试。二.教学要求:掌握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主要脉络、运行规律和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评价各流派伦理思想的得失和思维经验教训,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服务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学习指导三.与专业关联的其他课程:基础课程:哲学原理、中国历史。相关课程:中国哲学史、西方伦理思想史。四.各部分的重难点:主要人物的主要思想。先秦时期各派的伦理思想及其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汉代儒学一统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核心价值形成和延续的影响,隋唐伦理思想对中国伦理思想定型的贡献;宋明伦理思想对中国伦理思想最终定型的理论意义;明末清初伦理思想的早期启蒙意义,近代伦理思想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5绪论目录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四、学习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6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国伦理思想根植于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是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道德现象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先哲独特的道德智慧。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的伦理思想,它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五世同堂十世义居7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是上古中国走向文明的路径的特殊性。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是一种基于血缘的宗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西周最典型),用近人和今人的话说,即是“家国同构”。家国同构: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天下事亦是家事。8张载的“民胞物与”。

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9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礼记》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10…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二,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文明。中国上古的先民生活于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是沃野千里的平原,水资源丰富,而且气候温暖湿润,最宜于农业发展。中国是世界农业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历代统治者一直坚持以农立国的国策,执行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是深深根植于农业文明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伦理思想赖以建立、生成的经济基础。中国伦理思想的一些基本观念、特色(如勤劳、节俭、淳朴、诚信、互助、知足等)都可以从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11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三,长期的君主专制制度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之一。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而与这种分散的小农经济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便是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君主专制延续之长,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这不仅由于中国古代有一个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又在于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因有这两者作支撑,中国的君主专制特别稳固。这一重要国情使中国的伦理思想家们始终视君主为社会国家赖以存在、安定的必不可少者,论证君权的必要与神圣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思想既引出君为万民之父、万民之主的观念,也引出君主应视民为赤子、为民作主的“民本”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12

君臣、父子、夫妻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最重要的三对伦理关系。一、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3周公,西周初年著名政治思想家。把“德”与传统的“天命”相结合,“以德配天”,提出“敬德保民”,萌生了中国最初的伦理思想。先王以德配天,受天命

二、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进程14中国伦理思想的六个发展变化阶段1.形成阶段2.初步发展阶段3.变异纷争阶段4.融合成熟阶段5.早期启蒙阶段6.转型阶段15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其一,儒家伦理居于主导地位。其二,强调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民为邦本”。其三,强调整体主义,重视整体内部的协调、和谐。其四,重视修养实践、追求理想人格。16

三、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道德的生动体现。17

意义:1、

学习中国伦理思想,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2、

学习中国伦理思想,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3、

学习中国伦理思想,有助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四、学习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8四、学习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意义和方法19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中国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2要重视对中国伦理思想经典文本的阅读。3学习中国伦理思想要同个人的人生实践、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方法绪论思考题20高等教育出版社1.简述中国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2.试论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3.如何正确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次课: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

(NextTime)高等教育出版社21预习教材相关章节。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网上浏览相关网页。《中国伦理思想史》课件说明1.课件制作出版发行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咨询电话400-810-0598网址http:。2.课件文字均来自教材《中国伦理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北京,2015年2月第1版。3.课件图片均来自互联网“360图片”,从网址下载,不再在每一张图片注明出处。4.课件制作人:湖南师范大学张怀承。5.未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意,任何人不得上传本课件到网站。高等教育出版社22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伦理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伦理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伦理思想史》

主编张锡勤副主编杨明张怀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425

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一、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二、先秦时期伦理思想概述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一、以禁忌和崇拜为核心的原始道德观念的产生二、西周以前及西周时期的伦理思想三、春秋前期的伦理思想第三节孔子的伦理思想一、重德的价值观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三、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四、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论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二、慈、俭、不争的道德准则论三、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论四、返朴归真的理想人格2526

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一、“兼以易别”的兼爱说二、义利、志功合一的功利主义三、“力生”“俭节”的道德观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一、“人性本善”的人性论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四、“思诚”、“集义”的道德修养方法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一、齐是非的道德相对主义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三、坐忘、撄宁的修养论四、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论2627

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一、德法兼施的政治伦理思想二、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三、义利并重的义利观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一、“性伪之分”的人性论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三、义利两有的义利观四、重“义荣”、“义辱”的荣辱观五、“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第十节韩非的伦理思想一、自为、自利的人性论二、唯法为治的德法关系论三、去私行公的公私观2728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1.西周的土地制度以井田制为主,主要依靠集体力量组织生产。宗法制严格嫡庶、长幼之别,强调嫡长子在财产、地位等方面的优先继承权。2.春秋战国时期“初税亩”肯定了私田的合法化,新型的农业地主开始出现。商鞅变法,允许土地买卖,使得土地私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一、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

29西周初年,周贵族为了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利用人们对天、帝的崇拜心理,提出了“天命靡常”、“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伦理和政治生活中的德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传统。西周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思想,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厥邦厥民”,是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它包含了周人对道德政治作用的肯定。

周公辅政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01.“孝”“友”观念乃是调节宗族内部关系和政治关系的主要道德规范。“孝”观念在内容上实现了从尊祖到孝父的转换。2.信、仁、礼、义、忠等道德规范也逐渐成为社会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道德规范体系初步确立起来,为之后伦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生活基础和思想资源。一、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1孔子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强调内在的道德情感(仁)和外在的道德规范(礼)的统一,体现了道德理想主义的特点。在政治伦理方面,孔子强调“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进一步发扬了西周时期确立的德治主义传统。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2老子主张“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强调无为而治。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3……………1.墨子强调“兼以易别”,主张“兼相爱,交相利”。2.孟子建构了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和“思诚”、“集义”的道德修养方法。3.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礼”“化性起伪”等思想,强调了道德教化的必要性。4.韩非强调“人皆挟自为心”,主张“去私心,行公义”。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341.“秩序”观念2.禁忌和崇拜3.祭祀和占卜一、以禁忌和崇拜为核心的原始道德观念的产生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二、西周以前及西周时期的伦理思想

4.正名。所谓正名就是要纠正周礼被严重破坏的状况2.

“礼”及其观念的出现1.“德”观念的产生与德治主义的形成3.

“孝”、“友”等道德观念的提出5.对礼的损益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1“德”观念的产生与德治主义的形成。“天命靡常”“明德慎罚”“以德配天”“敬德保民”2“礼”及其观念的出现。“尊礼”“周礼”3“孝”“友”等道德观念的提出。“享孝先祖”“孝养父母”“孝友时格”“孝友二虢”

二、西周以前及西周时期的伦理思想第二节中国伦理思想的发端三、春秋前期的伦理思想第一,德治思想的发展。第二,对伦理关系的认知日益深化。第三,初步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第四,提出了义为利本的义利观。第五,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和同之辨。第六,德目大大增加,某些德目的内容出现了新变化。37三、春秋前期的伦理思想孝。孝经历了从孝祖向孝父的转换。“孝”作为道德要求,在内涵上有所扩展,“顺”开始成为孝德的内容。仁。《左传·隐公六年》就有“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观念。《国语·周语下》即指出“爱人能仁”。忠。“杀身赎国,忠也”(《国语·晋语四》);对于宗族成员而言,忠往往又与私相对,“无私,忠也”(《左传·成公九年》)。信。信是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而存在的。“臣能承命为信”《左传·宣公十五)。38第三节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视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仁者,爱人”一、重德的价值观3940

一、重德的价值观孔子把道德当作解决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手段和途径。认为道德高于生产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知识才能、艺术、宗教等一切活动,主张用道德统帅其他活动,这是一种道德至上论论。道德理想主义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特征。在价值观上,孔子坚持先义后利。“义”就是合宜,是社会道德准则。而“利”在古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其含义往往多歧,孔子所言利是指个人私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当个人利益与仁义发生矛盾时,应无条件地服从仁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并没有否认“利”的重要性。他的重义,精神实质就在于在人们最易沉溺于其中的对个人物质生活的感性要求中,注入道德精神的理性调节因素,即“义然后取”。他的义利观乃是一种以精神生活为灵魂,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重义轻利论。

孔子关于礼的新见解主要有:其二,致和说。其一,正名说。“和”是“礼”的目标和境界。实现“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其实质是以别异的精神来强调人们要固守自己的伦分,即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其三,“绘事后素”说。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4142

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仁学的创立,是人文意识完全觉醒,伦理文化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它把外在的礼内化为内在的德性。第一,仁乃全德之名。第二,仁指爱人的思想意识和感情。最典型的表述是:“第三,为仁之方法:忠恕之道。“推己及人”,这是儒学的基本思维方式,被称为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礼从属于仁。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内礼外。礼要以仁为基础,即: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仪节周全)也,宁戚。(《八佾》)

43

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受到孔子重视、加以提倡的德目尚有孝、忠、义、智、勇、信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忠在孔子那里有三种意义:第一,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尽己之力以利人,对其他人所承担的义务,《论语》云: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第二,“忠”就是对于自己的言行高度负责,说到做到,不打折扣,要“言忠信,行笃敬”(《卫灵公》)。第三,臣子对君王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事君能致其身”(《学而》)。

44

二、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义是遇事能自觉地按仁的精神和礼的原则作出合理裁断并加以实行的品德。简言之,义也就是行所宜(应该)行。如:见得思义。(《季氏》)其使民也义。(《公冶长》)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子路》)信是诚实不欺的品德。孔子不仅认为在政治层面,“民无信不立”,做人也是无信不立,这便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后来,信成为“五常”之一。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廉、耻、“公、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逊、笃、敬、恒、贞、宏、毅、简、约、刚等等德目。经由孔子之手,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更加丰富、充实。孔子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德目,又提出了实行道德的最好方法以及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45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孔子坚持道德是政治的基础,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孔子还坚信,只要统治者实行德治,那么老百姓就会像众星围着北斗星转一样悦服这种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德治的社会理想,首先在经济上要惠民、利民、富民。这便是:“养民也惠。”(《公冶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既庶(人口众多)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子路》)。其措施是:“施取其厚,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46

三、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德治表现在政治上,要求在富民的基础上,着重实行道德和礼乐教化,反对专靠行政命令和刑罚杀戮。孔子一再说:“子(季康子)为政焉用杀?”(《颜渊》)“不教而杀谓之虐”(《尧曰》)。对于臣民,要富之、教之。要正名制礼,用礼治来实现德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德政要求统治者带头讲道德,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孔子一再强调: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47

四、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论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守道,二是修德。正如他在《述而》中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自述自己人生的修养过程和境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的人性论思想,为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前提,因此,他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孔子的道德修养方法简单地说即是强调学、思、行和克己复礼。首先要好学,学习礼的知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故应“学而不厌”(《述而》),甚至“发奋忘食”(同上)。48

四、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论其次要思考、反省,运用思考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学而不思则罔(迷茫),思而不学则殆(困危)”(《为政》),要善于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再次,行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来说更为重要。学而能行才是道德君子。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凭其言论,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最后,克己复礼不仅是行仁之方,也是修养方法,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复礼就是以当时的政治制度、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为标准去做。讲到克己,《论语》中常常用“内省”、“自讼”等字眼来加以阐释。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而孔子弟子曾子则能自觉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立者,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人,生活于春秋末期,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官,老子概括出“道”这一最高哲学范畴。“不敢为天下先”老子49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统领支配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总规律、总法则,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引《老子》,不注书名)道的本质特性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50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在老子看来,仁义礼制并非至善,更不是理想的道德境界,而是道德蜕变的产物,是大道衰败的结果。他揭示这一历史发展过程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老子这些话语并非主张摒弃德善,而是包含了老子关于伦理道德的诸多独到见解。其一,这是对道德规范产生过程的某种客观描述。其二,这段话亦体现出老子对于道德本体问题的思考。一、“道法自然”的价值观51老子提出了为人处世的三大道德准则,他称之为“三宝”二曰俭一曰慈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二、慈、俭、不争的道德准则论52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所倡导的“慈”与儒家所提倡的“仁”是两个相近却又有所不同的概念。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一种有差等的爱,而老子所倡导的慈则是一视同仁、无所偏私的普遍大爱,《老子》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俭”是指俭约不奢,爱惜财物,爱惜精力,减损物欲。老子指出,有的人为了追求无限的物质欲望,往往利令智昏:“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二、慈、俭、不争的道德准则论53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奉为“三宝”之一的又一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不敢为天下先”是成就事业之长(“器长”)的条件。其目的是告诫执政者不要自以为高明,事事争先,而要尊重下属,广采众长。他还在多处阐发这一道理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二十二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不敢为天下先”又包含了守柔不争的意思。“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二十二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二、慈、俭、不争的道德准则论54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认识到,过分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波动和过多的物质欲望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他提出了致虚守静等主张。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三、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论55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指出过分地追逐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为了促使人们节制物质欲望或个人私欲,保持清静的自然本性,老子主张“少私寡欲”(第十九章),并且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第五十九章)这一养生原则。老子“恬淡寡欲”的生活态度有助于通向快乐的道路。《老子》告诫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对财富、权势、感官享乐等欲望贪得无厌的追求,往往会不择手段,心为物役,身为物累,为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而陷入无尽的烦恼。三、致虚守静的修养方法论56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认为,“道”的根本特性是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第三十二章)朴即未经雕琢装饰的天然状态,也即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和规定性。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类应该效法“道”的这一特性,保持真朴的本性,回归到真朴的道德理想人格。四、返朴归真的理想人格57第四节老子的伦理思想老子认为,设立某种“善”的道德标准,就有可能被人利用或形成某种僵化的教条,反而生出弊害。《老子》第二章中深刻道出了这一现象: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第十九章)。老子是要改变浇薄浮华的世风,使天下“复归于朴”。为此,他倡导"见素抱朴"(第十九章),启示人们返归纯真的本性,放下面具做人。在老子看来,生命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呢?在第三十八章中,他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超拔于流俗的理想人格形象: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四、返朴归真的理想人格5859兼相爱,交相利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当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墨家的主要思想被保存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该书有71篇,现在留传下来的今本有53篇。兼爱说是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该学派思想区别于儒家的特质。兼爱是要以无差别的爱取代儒家有差别的爱。他说: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兼爱的原理与机制是爱人如己、投桃报李。兼爱如何能行?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兼爱下》)。一、“兼以易别”的兼爱说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60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儒家着力倡导的是一种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道德特殊主义,是以礼为标准,分亲疏厚薄的。而墨子则旨在倡导道德普遍主义的无差别的泛爱。墨子思想似乎更加高尚,但却较为抽象,缺乏操作性,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爱。墨子认为,“兼相爱”必须落实到“交相利”。“孝,利亲也。”(《经上》)“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同上),使“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兼爱下》)。要治理天下,一定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一、“兼以易别”的兼爱说61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墨子也强调义: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天志下》)即认为义是公正、公平、正直、正义。墨子认为“义”的价值至高无上,他说:万事莫贵于义。(《贵义》)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天志上》)义,天下之良宝也。(《耕柱》)。二、义利、志功合一的功利主义62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墨子认为义利是统一的。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利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他利”,亦即他人的利益。第二,“公利”,亦即社会、国家和万民之利。墨子认为“利人”、“利天下”是仁者所追求的最高目的,也是判别行为义与不义的价值标准;能否“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乃是评论人的道德行为的准则,也是“仁人”的奋斗目标。第三,“私利”,即个人的利益。“义,利也”(《经上》),“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其害也(他),非是也。”“得是而恶,则是害也。其利也(他),非是也。”(《经说上》)二、义利、志功合一的功利主义63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儒家多言德而轻力,孔子甚至认为学稼之事是小人之行。墨家作为劳动者的代言人,特别重视劳动的价值。指出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上》)。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能够从事维持自身存在的生产劳动。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墨子的人类本质论,这种认识远高于孟子、荀子仅从道德角度来认识人的类本质的思想。人要生存,必须要从事生产劳动,因此,墨子大力倡导勤劳的美德,主张“力事日强”,由勤劳而达自强。他说: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非命下》)这些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本色的反映。与此相一致,墨子还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他把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的行为称为不义或不道德的行为,认为正是这种亏人自利的行为造成了社会的动乱。三、“力生”“俭节”的道德观64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另外,“赖其力者生”的力或劳动,还具有人生哲学意义上的“力命观”意义,这种意义上的“力”是和“命”相对应的概念。“力”的内涵是指人的种种主观努力,特别是劳动能力,它包括“思虑之智”的脑力和“耕稼纺织”的体力两大方面。对事业“不敢怠倦”,其中包含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之意。墨子批判了儒家那种“寿夭贫富,安危治乱,固有天命,不可损益;穷达赏罚,幸否有极,人之智力,不能为焉”(《非儒下》)的命定论,认为它泯灭了人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斗志,最终势必酿成全社会上下皆“怠”的严重后果。因此,他极力肯定“力”、“强”、“功”的作用。墨子认为,不论是个人的富贵还是国家的兴衰,都是人们“强力”的结果,不是由什么“命”决定的。这是对人类自觉能动性的充分肯定。墨子这种决定个人遭遇和社会治乱的是力、而不是命的“非命”说,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了积极影响。三、“力生”“俭节”的道德观65第五节墨子的伦理思想与勤劳的思想相关联,墨子还特别注重“俭节”这一道德规范,有《节用》、《节葬》、《非乐》等篇专论。他认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辞过》)把俭节之德不仅看作是一种美德,更提到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节用,指的是节制财用,不铺张浪费。他认为君主、国家财政的开支,必须有利于人民,否则就是浪费,应该制止。认为: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节用上》)三、“力生”“俭节”的道德观6667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被后世尊为儒家的“亚圣”。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人将孔孟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成为正统儒学的代称。现存《孟子》七篇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可靠的资料。从宋代起,《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合称“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第一,孟子认为,人性首先应该体现为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道德属性。第二,人的道德属性表现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构成了仁义礼智四德的心理基础,是道德的本源,第三,人性当中的“四心”不仅是善的来源和保证,而且具有先验的性质,是人先天本具而非后天形成的。第四,孟子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修养、人格境界虽各有不同,但性善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人性本善”的人性论68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以仁、义、礼、智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仁”德首先体现为侍奉父母,“义”德首先体现为顺从兄长;“智”德体现为对于仁义之德的体认和坚守,而“礼”德体现为对于仁义之德的规范、调节、修饰。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69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关于仁,孟子说,“仁,人心也”(《告子上》),爱人之仁乃是人性的本质特征。他强调,爱人始于爱亲,由此扩而充之,则至于仁民、爱物。“仁者以其爱及其不爱”(《尽心下》),这种爱的情感即体现为对于他人、万物而言的恻隐之心,即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仁”也就成为了先王治理天下的道德基础。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70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

就义而言,孟子认为“敬长,义也”,敬长首先体现为“从兄”即“悌”。如果说仁是人性的根本的话,那么“义”就是人性践履的根本途径,“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告子上》)从兄、敬长就是将心中之仁扩充出来,从而推及于他人的第一步,这显然是对孔子所主张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的继承和发挥。在此基础上,孟子又将“义”与“羞恶之心”的道德情感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71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就礼而言,孟子认为,“礼”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对于仁义的恰当的表达,其精神实质是“敬”,“有礼者敬人”(《离娄下》),这与“义”的道德要求有相似之处。因此,孟子也常以“礼”“义”并举。在他看来,“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万章下》),礼体现为仁义的制度化,是实现义的具体途径。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使人内在的仁义施之于外时,能够举措得宜,合于中道。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72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就智而言,孟子认为“智”就是对于自身善性的体认,显现为道德认知。人只有认识到道德良知为自身所固有时,才能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守而勿失,并在现实生活中显现为对于是非、善恶的评判与区分。同时,在他看来,人心具有知觉和思虑的功能,当心的这种功能向内发生作用时,就体现为“反求诸己”、“反身而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修养过程。因此,智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道德自觉,是认识到仁义道德的必要性并能够指导道德践履的德性。二、以“四德”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73道义与利益、尤其是私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恒久而常新的话题,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备受关注。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就此问题进行了诸多的探讨,提出一种义利统一、义高于利的朴素观念。在义利观上,孟子继承并且发展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高扬道德理性的价值,要求人们自觉地以道义而非利益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对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孟子认为,义与利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选择。《梁惠王上》开篇就提到了这一点。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74孟子指出,为义还是为利的价值选择造成了两种相反的人格境界。这便是“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孶为利者,跖之徒也”。舜与跖之差“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尽心上》)。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讲,能否“去利”而“怀仁义”乃是王道政治能够实现的决定因素。因此,当社会道义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孟子要求人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将道义作为唯一选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75孟子并不全盘否定利。首先,孟子肯定个人欲望的存在和对利益的追求,但必须有道义的指导,只有符合道义要求的利才具有合理性,这是对于孔子“义然后取”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孟子认为,“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尽心上》)可见,孟子是在重义的前提下承认利益存在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现为以义作为对利益进行取舍的标准。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76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富而后教”的思想,认为在“救死而恐不赡”(《梁惠王上》)的情况下,教化百姓以义修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恒产方能有恒心,否则,只能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滕文公上》)因此,“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三、重义轻利的义利观77第一,“思诚”。在道德修养方面,孟子首先提出“先立乎其大者”,要求人们坚定道德信念,确立对道德心性和高尚人格的价值追求,第二,“寡欲”。孟子一再强调,外在的物质欲望是阻碍人的善性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很好地保持善性而不失,就必须尽量节制并减少各种物欲,第三,“集义”。孟子认为,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养气”,当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如何才能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时,孟子回答道“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第六节孟子的伦理思想四、“思诚”、“集义”的道德修养方法7879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尝为蒙漆园吏。今传《庄子》一书即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一般认为,内篇7篇基本是庄周本人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则为其后学所作,1其一,万物之间的大小差别是相对的。《秋水》中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2其二,万物之间的是非、善恶是相对的。世俗的是非、善恶之辨是出于人们的主观成见,且固执己见,相互攻击,“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3其三,对于行为的善恶评价是相对的。作者总结说: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徒。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一、齐是非的道德相对主义庄子继承了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将其发展为一种顺世安命、随遇而安的处世方法和人生态度。《养生主》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在《人间世》和《德充符》中作者都强调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意思是说,既然知道不可改变,那就顺应自然而安然承受,这是具有很高德行之人才能做到的。庄子认为,只有做到安时处顺,就能无所牵累而逍遥自在。在他看来,“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等各种状况皆“事之变,命之行”,不要让它们袭扰安和的心灵。(《德充符》)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81庄子这种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主张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消极避世的意味。但它也蕴含了某种人生智慧,启示人们善于适应环境,直面人生,以理智的态度面对困境、逆境或残酷的现实,这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保持心理健康也是有意义的。庄子引导人们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生死祸福,他认为人之生死只是气的聚散变化,“生死皆气之变化”(《知北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生和死是没有本质差别的,生生死死的转换正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人们不必“悦生而恶死”(《人间世》),而要从悦生恶死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不乐寿,不哀夭”(《天地》)。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82庄子的这种豁达心态是出于对万物之理的彻悟,是由于“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可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感情,这宁可说是他不为情所扰乱”。这种对于感情的超脱,并非对于人类的痛苦无动于衷,而是出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是行为主体理智的体现。是“以理节情,以理化情”,庄子希望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逍遥。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83还应指出的是,庄子安时处顺的“顺”并非与流俗混一,同流合污,而是“顺人而不失己”(《外物》)。一方面根据客观环境作出必要调适,以便于主体的生存;另一方面又持守操行,“不以物挫志”(《天地》),“不与物迁”(《德充符》),不为贫贱而忧戚,不因失意而郁闷,不因外物而丧失自我,放弃大道,努力保持一种在名利得失面前宠辱不惊的豁达心态。这是道家安时处顺思想中最有积极意义的精华。这一思想与儒家的重义轻利、安贫乐道等行为原则相补充,成为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的精神支柱。二、顺世安命的处世方法84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致虚守静的思想,视虚静恬淡等品质为“道德之至”、“万物之本”,认为无论是为君、为臣、为圣,也无论是山林庙堂、出处进退,各个阶层的人们皆应持之为修身之道。他在《天道》中说:以之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因为这是“大本大宗”,是实现人天和谐、社会和谐与人际和谐的必由之路:“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天道》)同时,也只有通过虚静这种主动地停止意识活动的特殊认知方式才能“合道”、“得道”、“体道”。为了达到心灵的虚静,庄子提出了“坐忘”、“撄宁”等修养主张。三、坐忘、撄宁的修养论85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坐忘”一词来自《大宗师》一文,文中通过虚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阐发了这一概念的内涵。文中写道,颜回依次经历了“忘仁义”、“忘礼乐”,最后达到“坐忘”的境界。也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坐忘”并不仅仅指静坐的姿态,而是要超脱世事,忘却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无思无虑,以求与大道合一。“撄宁”则侧重于教人在如何在纷繁喧嚣的尘世中进行修养,获得心灵的宁静。“撄”的本义是扰乱,干扰,“撄宁”是指接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不管外物往来成毁,皆不受外界的纷扰而保持心境的宁静。三、坐忘、撄宁的修养论86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上方法都是要人们彻底摆脱外物的桎梏,去掉贵、富、显、名等欲望,泯除容、动、气、意、恶、喜、怒、哀、乐等情绪,恬淡虚静,达到与人相和,与自然相和的理想境界,在私欲膨胀、人心浮躁冷漠的当今社会,这些主张颇具启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是一种可操作的心理调节方法。是要求人们在修炼的特定时期内,从喧哗的世俗生活中暂时超脱出来,让疲惫不堪的心灵在虚静恬淡的状态中得到休憩。当然,如果脱离这一特定的情境和话语背景,将其理解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状态,就可能产生误解和行为偏差。三、坐忘、撄宁的修养论87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庄子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的有限性,他向人们指出,真正的得志,在于保全内心纯朴的心性,而不在于仕途亨通、官位显达。因为高官厚禄不是性命所固有的,而是暂时寄身、来去无定的身外之物。所以,明智之人“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应该顺应自然,以免强求妄求而生烦恼。庄子反对专制制度对人的压抑和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从束缚人生的一切桎梏中解脱出来,由“有待”而进入“无待”,“逍遥乎无为之业”,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人间世》)四、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论88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自由不是通过对于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来获得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自我超脱而达到的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这种自由观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实人生与世俗的对立,存在着客观与主观的尖锐矛盾。不过,这种对精神超越、精神自由的追求,在古代社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四、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论89第七节庄子的伦理思想在庄子看来,儒家所追求的仁义礼法不过是束缚人性的枷锁,违背了人的本然真性。他说:屈折礼乐,呴俞仁义(用仁义来劝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骈拇》)世俗的仁义礼乐如同骈拇枝指,而非自然之道,以仁义礼智等固定的道德规范框架来约束具有不同性格的人们,这就使他们失去了正常的状态,使人不能适其自然之性。庄子的理想人格具有重个体,轻群体的价值取向,这虽然不无偏颇,但他批判束缚人性的名教纲常、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尊重个体的独特价值等思想,在等级森严、压制个性的古代社会中可谓独树一帜,对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曾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逍遥适性的人生理想论9091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管子》一书是我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本,其内容丰富而庞杂,融合了儒、墨、道、法、阴阳诸家的思想。现存《管子》书,乃是汉代刘向所编定,按照目录有86篇,其中已亡佚10篇,实存76篇。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管子》的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德法兼施的政治伦理思想,这种思想既不同于单纯提倡严刑峻法的法家,也不同于单纯道德说教的儒家,其德法并举的治国之道提出较早,也较为全面。《管子》非常重视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管子•霸言》:“霸王之形,德义胜之”;“德利百姓,威振四海”;“无德而欲王者危,施薄而求厚者孤”;“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要称霸于天下,无论是对百姓还是诸侯都要讲德义。它还认为,道德风尚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存亡。它把礼、义、廉、耻定为“国之四维”,认为:守国之度,在饰(饬)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牧民》)一、德法兼施的政治伦理思想92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关于德法关系,《管子》强调以德为魂、以法为体,德法兼治。它认为法与德是统一的,是并行不悖而且相辅相成的。《管子》中具有“道德出于法”的思想。它说: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此先圣之所以一民者也。(《任法》)换句话说,道德规范和刑法律令的本源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先王能统一人民的广义之“法”。因此,立法不能违背道德:“宪律制度必法道”(《法法》);同时德行也不能违背法:“仁而不法伤正。”(同上)另外,《管子》认为法令的推行也离不开道德规范的作用,否则,就不会真正达到使民守法的效果。《权修》篇云: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一、德法兼施的政治伦理思想93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管仲学派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具体说则是“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五辅》)《牧民》篇中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错同措)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正);不从枉,则邪事不生。二、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94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所谓“维”,原指系物的大绳,比喻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管子》将礼义廉耻称作“四维”,旨在强调这四德在维系国家安定中的关键作用。“四维”中,礼是最根本的,所谓“礼不逾节”,是封建道德的最本质的要求,即严格遵循封建的尊卑等级制度。义是指循礼而“不自进”。合乎于此,便可达到“上位安”,“民无巧诈”的目的。廉、耻则是关于守身的道德情操,它们从属于礼义。《管子》非常重视礼的地位与作用。其一,礼是平天下之要方,《枢言》篇曰:先王取天下,远者以礼,近者以体(亲)。体、礼者,所以取天下;远、近者,所以殊天下之际。其二,礼是治国的基本工具。《七法》:“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管子》非常强调礼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性作用。二、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95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管子》根据人们在社会中的具体等级秩序提出了“礼之八经”说: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是故圣王饬此八礼以导其民。(《五辅》)八者各得其义,则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夫然,则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陵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同上)二、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96第八节《管子》的伦理思想《管子》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渊)之下无所不入焉。(《禁藏》)它又认为人的道德水准要以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为基础,因此,作为明智的统治者就要“顺民心”,爱民、利民、富民,重视生产和经济,满足民众的需要。《管子》认为: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天下所谋,虽立必隳;天下所持,虽高不危。故曰安高在乎同利。(《明法解》)三、义利并重的义利观9798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代时,为避汉宣帝刘询的名讳,因“荀”与“孙”音相近,故又被称为孙卿。他长期游学于齐国,是稷下学派的学术领袖,后又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立说。荀子在继承和总结先秦各家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保存在《荀子》一书中。

荀子劝学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荀子将“性”与“伪”区分开来,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的人性主张。荀子把人性看作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并认为它是恶的。他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下引《荀子》只注篇名)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性恶》)荀子认为,既然人性大体相同,无非就是人的一些最基本的欲望和好利恶害之心,那么,如果顺从这种自然属性发展,不对它加以节制和矫正的话,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争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由此可知,“人之性恶明矣”(《性恶》),得出了人性恶的结论。一、“性伪之分”的人性论99荀子所说的“性伪之分”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二,“性”是先天的,“伪”是人为的。其一,“性”是恶的,“伪”使之成善。“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礼论》),“性”是人“本始材朴”的、原生态的自然属性,“伪”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对人性的加工、矫治和改造。人的自然本能是恶的,后天的教化使人们“反于性而悖于情”,表现出“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圣人的教化和环境的影响,对人先天的本性进行人为的加工,“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礼》)。其三,“性”是不可学、不可事的,“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一、“性伪之分”的人性论100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荀子所说的礼是广义的礼,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泛指一切社会规范和典章制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其二,是人伦道德之总称。“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大略》)。礼是处理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基本准则,敬、孝、弟、慈、惠这些德目,礼是这些具体规范的总括。其三,指礼仪、礼貌,包括事生之礼、送死之礼、军旅之礼等,也包括与人交往中的容色与节文,如荀子所说,“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修身》)这是与其他道德规范并列的狭义的礼。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101102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其一,荀子认为,人人生而有欲,与人的欲求相比,社会物质财富是相对有限的,这就产生了有限的物质财富与人的无限欲求之间的冲突,只有通过“制礼义以分之”,才能实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社会物质财富与人的欲望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使各人的欲望得到合理的满足。...其二,荀子认为,人类生活的根本特点是能“群”,要保证群体生活的有序和谐,就必须制定礼义,使群体生活体现出尊卑贵贱的分别,而不是整齐划一。荀子认为,与牛马相比,人是群体的存在。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在群体生活中,有“礼义”才有“分”,有“分”才有“和”:“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王制》)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荀子总体倾向是崇尚义,但同时又提出了“义利两有”说,既承认人有“欲利”的本能,又看到人的“好义”之心。他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大略》)荀子认为,既然义利两有,就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从“利”(或欲)的角度讲,既要承认欲望是人的自然本性,又不能让人沉溺在欲望的泥沼中,而要用义去规范、引导人们对利的追求,“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从义的角度看,既要承认“好义”也是人的本质属性,将道德作为人存在的基本维度,又不能用道德抹煞人的欲望的合理性,不能让义吞噬了利。三、义利两有的义利观103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荀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荣辱呈现出很复杂的情形,荣辱皆可分为两种,即义荣、势荣,义辱、势辱。所谓义荣,是由于自己道德高尚而获得的荣誉;所谓势荣,是由于权势地位而带来的荣誉;所谓义辱,是由于自己不道德的恶行而招致的耻辱;所谓势辱,是外在势力、环境强加给自己的侮辱。荀子认为,荣辱之所以分为两端,由于有内外之分。人的“义荣”、“义辱”,都是“由中出”,即都是由自己的善恶所导致的;而人的“势荣”、“势辱”,则都是由“从外至”的结果,与主体的善恶无关。四、重“义荣”、“义辱”的荣辱观104第九节荀子的伦理思想荀子主张礼法并存、礼法并用,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首先,荀子认为,礼和法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两种方法,二者相互为用,不可或缺。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大略》)其次,荀子认为,礼与法二者不是等量齐观,德治优于、重于法治。五、“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105106“唯法为治”第十节韩非的伦理思想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韩国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屡次上书韩王要求变法,均未见用,遂发愤著书,倡导以法、术、势相结合为核心的法家学说,深得秦王赏识。今存《韩非子》一书多为韩非所作,是研究韩非思想的主要史料。第十节韩非的伦理思想“自为”就是“为自”,与“自利”的意思相似,都是指追求自己的利益。韩非认为人是自为、自利的,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不会改变,不需改变的。他指出,人人都是“好利恶害”、“趋利避害”的。“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韩非子.难二》下引该书只注篇名)认为人人都喜好利益、讨厌祸患、畏惧犯罪。“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奸劫弑臣》)趋利避害是人情所在。这种趋利避害就是“自为”、“自利”,而且具有普遍性,凡人“皆挟自为心也”(《外储说左上》)。一、自为、自利的人性论107第十节韩非的伦理思想韩非在德法关系上轻德重法,认为仁义道德并不符合人性而法却符合人性,仁义道德不能治国而唯有法方能治国,因此主张“不务德而务法”(《显学》),强调“唯法为治”。(《心度》)韩非指出,由于仁义道德不符合人自为、自利的本性,因此不可能实行。就一般百姓而言,“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五蠹》)如果让君主都像孔子那样行仁义,让百姓都像孔子的弟子那样追随孔子,那是不可能的,“此必不得之数也。”(同上)就君主而言也不可能放弃自为、自利之心去实行仁义,“今学者之说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诈而诬也,故明主不受也。”(《六反》)相反,法正符合人自为、自利的本性,是调节人际关系和治国的有效手段。他说: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经》)二、唯法为治的德法关系论108第十节韩非的伦理思想公私关系一般指国家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尚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儒家、墨家如此,法家也是如此。韩非把公称为“公义”、“公法”等,把私称为“私心”、“私义”、“私便”、“私曲”、“私行”等,认为二者不仅存在严格区分,而且是对立的,即“公私有分”,“公私相背”,明确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去私曲就公法”、“去私行行公法”。韩非对公和私的含义作了这样的表述: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罚沮,人臣之私义也。……人臣有私心,有公义。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污行从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饰邪》)三、去私行公的公私观109110第一章先秦的伦理思想思考题西周德治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孔子的重德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孔子思想中仁礼是什么关系?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区别何在?老子“道”与“德”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谈谈你对老子“三宝”——慈、俭、不争的看法。孟子是如何论证人性善的?如何理解仁义思想在孟子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如何评价庄子“逍遥”、“适性”、“顺世安命”的思想?《管子》的德法兼施思想有什么现实意义?《管子》的“四维”对后世的影响何在?荀子“性伪之分”人性论的主要内容。荀子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如何评价韩非的人性论??111下次课:第二章秦汉的伦理思想

(NextTime)预习教材相关章节。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网上浏览相关网页。《中国伦理思想史》课件说明1.课件制作出版发行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咨询电话400-810-0598网址http:。2.课件文字均来自教材《中国伦理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5年2月第1版。3.课件图片均来自互联网“360图片”,从网址下载,不再在每一张图片注明出处。4.课件制作人:湖南师范大学张怀承。5.未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意,任何人不得上传本课件到网站。112

第二章

秦汉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伦理思想史教材编写课题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伦理思想史114《中国伦理思想史》

主编张锡勤副主编杨明张怀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第二章秦汉的伦理思想第四节《白虎通》的伦理思想第二节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第三节董仲舒的伦理思想

第五节王充的伦理思想115第二章秦汉的伦理思想目录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一、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 二、秦汉时期伦理思想概述 第二节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 一、《礼记》的伦理思想 二、《大学》的伦理思想 三、《中庸》的伦理思想 四、《孝经》的伦理思想 第三节董仲舒的伦理思想 一、“道之大原出于天”的道德起源论 二、性三品的人性论和教化论 三、三纲五常的伦理纲常体系 四、“任德而不任刑”的德刑关系论 五、“正其谊不谋其利”的义利观

116第二章秦汉的伦理思想目录 第四节《白虎通》的伦理思想 一、对三纲五常体系的系统论证 二、“学以治性”的教化论 三、儒家的忠谏观 第五节王充的伦理思想 一、对道德神化的否定 二、禀气成性、有善有恶的人性论 三、禀气决定命运的人生论 117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一、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了列国争雄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秦朝。到公元25年,刘秀即光武帝复汉,建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东汉灭亡。秦汉前后整整440年时间。1181.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确立2.耕种技术的提高、经济持续发展3.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阶级矛盾演化为武装起义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一、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119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二、秦汉时期伦理思想概述秦汉时期的统治思想经历了由法家、黄老到儒家的变化,文化政策也相应表现为从强制性统治到宽弛,再到一统的趋势。秦始皇看到了思想文化与社会政治的密切关系,为适应建立、巩固大一统政权的需要,在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方面统一举措的同时,又采取了思想文化上的统治措施,实施文化专制主义。发生于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坑儒”事件,标志着秦王朝的文化专制政策推行到了极致。焚书坑儒120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二、秦汉时期伦理思想概述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121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中国社会和伦理思想概述

二、秦汉时期伦理思想概述西汉开国之初,面对的是秦朝暴政和长期战乱造成的社会残破、民生凋敝的严酷现实。要想巩固统治,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必须安定民心,休养民力。因此汉初在统治方针上采取了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武帝即位后,政府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兴造功业。因此,提倡奋发有为的儒学渐渐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为了牢固树立起大一统政治的权威思想,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正式成为官方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2第二节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一、《礼记》的伦理思想汉初本无《礼记》书名,但后来收入《礼记》的各篇文字多已存在并流传,受到儒生们的重视。西汉宣帝时,戴德、戴胜对这些文字先后作了编纂、整理。戴德的选本称《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的选本称《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因而广为流传的乃是《小戴礼记》,今称《礼记》即《小戴礼记》。《礼记》总结了先秦儒家的成果,提出了一套供那时统治者采纳的系统的政治、伦理哲学。123第二节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一、《礼记》的伦理思想对于婚丧之礼和家庭伦理的记述,占了《礼记》很大的篇幅,这些内容除了具有文化史上的价值以外,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婚丧之礼和家庭伦理的重要史料。在《礼记》中,“昏礼”被提高到了“本”的地位。《礼记》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义》)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郊特牲》)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昏义》)124第二节秦汉之际儒家经典中的伦理思想一、《礼记》的伦理思想注重丧葬和祭祀之礼,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礼记》从维护等级特权和宗法血缘统治的立场出发,记载的祭祀活动处处体现着等级尊卑关系。各个不同等级的人对死的称呼是不同的,“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